少年张三丰角色介绍:有谁喜欢京剧的。进来看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19 21:42:09
京剧到底算不算是国粹呢。我看过几次京剧,如果不看戏词很难知道这一句唱的是什么。(可能是我水平低)然而一些地方戏通俗易懂。可有些人评论为浅陋。不知道大家的看法,望指教。。
其实本来就是外行的讨论。如果有内行的“会家子”来指点的话就更好了。

最经典的回答:国粹不见得人人皆可欣赏。
就像书法,国画,老百姓也不见得分得出优劣--摘自16楼的朋友

我觉得京剧是一种乐曲,一种娱乐!!!但也是国粹,因为只有中国有京剧,其它国家没有京剧,而且只有老北京的京剧才是最正宗的!!!

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也不喜欢听戏
现在到了国外,就开始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学习这些国粹。
比如书法,我的字很难看啊。老师经常让我在黑板上写中文,我真的惭愧。
我准备练习毛笔字,可这买不到墨和砚,只好暑假回国再买。
现在我偶尔也听听京戏什么的,呵呵,真的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以前在学校学过一些曲艺方面的,但是忘得一干二净。那天发帖问大家关于戏曲的事,由于没有悬赏也没人给我回复。哎。

待解决
有谁喜欢京剧的。进来看看。。
悬赏分:120 - 离问题结束还有3 天 20 小时
京剧到底算不算是国粹呢。我看过几次京剧,如果不看戏词很难知道这一句唱的是什么。(可能是我水平低)然而一些地方戏通俗易懂。可有些人评论为浅陋。不知道大家的看法,望指教。。
问题补充:其实本来就是外行的讨论。如果有内行的“会家子”来指点的话就更好了。

最经典的回答:国粹不见得人人皆可欣赏。
就像书法,国画,老百姓也不见得分得出优劣--摘自16楼的朋友
我来回答 提问者: ssdssd - 秀才 二级 ( 145 )

答复 共 31 条

我想京剧还是国粹的,但也不能就此说地方戏如何肤浅。戏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不论在服装,道具,化妆等等地方都可以说突出表现了中国发展的历程,集中表现了人文等方面,而地方戏又可以说更详尽的表现的地方的特色,也体现了各地方的生活习性等。我也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也未必正确,还望与大家多交流,谢谢指教。
回答者:water965 - 魔法学徒 一级 ( 19 )

我是河南人,我敢保证,如果国家的首都是河南的话,河南话就该变成普通话,豫剧就是“国粹”了,同理,其他地方也一样,中国就这样,皇帝在的地方的东西才是正宗!
回答者:zkcdd - 童生 一级 ( 9 )

我也很喜欢 着是一个大师写的 写的很不错

首届优秀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即将毕业,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有哪些提高?能否担当起振兴京剧的重任?近日, 26名学员在长安大戏院举办了学习汇报演出。他们除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和折子戏外,还推出了专为他们量身制作的新戏,展示了继往开来的新风采,令人对京剧艺术的明天充满希望。

  这届研究生基本上是各剧院团的台柱子,多为获奖者,但他们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意识到自己与前辈大师的差距。经过三年的学习充电,他们在文化素养、表演技巧及塑造人物上都有较大提高。如张派青衣王蓉蓉下大力气攻做工,以前演戏,她只要唱好就行了,但本次演出《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她注意刻画人物,表情丰富,唱做俱佳,得到好评。杨派老生张克学习期间拜了不同流派的四位师傅,使自己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既能演杨派唱工戏,又能演谭派靠戏如《定军山》,令人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觉。

  在演技提高的同时,研究生们还注重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老师们感到这些学生的最大进步是用心演戏,爱动脑筋。刘长瑜夸徒弟耿巧云和管波演戏时会问“为什么”,不是演行当而是演人物。《宝莲灯》导演孔小石说,以前给史敏和严庆谷排《扈三娘与王英》时,他们对导演言听计从,但现在却能对导演设计的动作提出自己的见解,“我没有以前那样轻松了,常常让他们给难住,但我很高兴,这说明他们成熟了。”除了认真上课,李军还苦练书法,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严庆谷则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为京剧的对外交流做好了准备。

 

  京剧多年来“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已使很多人甚至戏迷都感到失望了,人们盼望新戏出现,更希望研究生们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此次汇报演出中的几台新戏,充分考虑到当今观众的审美情趣,剧情丰富,人物鲜活,加上研究生们的出色表演,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京剧院的《花木兰》,在传统戏的基础上增加了木兰的感情戏,故事连贯,人物丰满,并给主演邓敏以充分展示其文武全才的机会。上海京剧院的《宝莲灯》,是为剧院5位研究生量身制作的,为此,剧院不惜废掉第一个版本而另起炉灶。它摈弃了传统戏中《二堂舍子》的路数,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全新的宝莲灯的故事。剧中五个主要角色充分展示了五位研究生的特长,并使他们在本行当上有所突破:工武旦的史敏前半部全是文戏,其梅派青衣演得端庄大方;李军在老生中融入小生的作派;奚中路以武生工二郎神,表演层次感强;严庆谷由武丑演娃娃生,武打新颖别致;第二届学员胡璇的老旦嗓音高亮出彩,“五位研究生,点亮《宝莲灯》”,成为该剧走向市场的一个极好的卖点。余派老生杜鹏,此次在战友京剧团的新戏《妈阁紫烟》中出演男主角沈英,在这出反映澳门人民热爱祖国的剧作中,杜鹏为人物设计了新的程式,人物出场时,使用传统的台步,轻快、漂亮地上场,辅以明澈、神采飞扬的眼神,很好地表现了沈英的朝气与正气。在《抽签》一场中,借用了京剧文武老生的念白语气和身段,突出了人物的忠勇和豪迈。叶派小生李宏图,在京汉两下锅(同戏中男女主人公演唱京剧汉剧不同剧种唱腔)的《蝴蝶梦》中,前老生后小生,老生韵味纯厚,小生潇洒自如,反差极大,显示了艺术功力。此外,邱玲的《王昭君》、赵秀君的《刘兰芝》、朱强和陈俊杰的《驿亭谣》等新戏,也都各有千秋。

  他们意识到肩上重担

  三年的学习,使研究生们意识到,他们不光要演好戏,还要在新的世纪肩负起振兴京剧的历史重任,使有“国粹 ”之称的京剧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广东汉剧演员李仙花现为广东汉剧院副院长,获过梅花奖,是目前广东汉剧的代表人物。面对剧种所面临的困境,她大胆策划并主演了京汉两下锅的《蝴蝶梦》。京剧与汉剧本同宗,唱腔相近,因而这一演法新颖而谐调,在艺术上做出了成功的新尝试。

  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张克在学习和演戏之余,还于去年5月接管了一个濒于倒闭的艺校,为孩子们教戏,为京剧培养新生力量。他表示,这样做并不是赶明星办学的时髦,而是为想学戏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尽管学校各种事务让他费尽心血,又苦又累,但他乐此不疲

  研究生中年龄最小的史敏,则对京剧走向世界信心百倍。她说,去年11月,她应作曲家谭盾之邀,赴日本演出他创作的交响乐《门》,在这部讲述三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女性虞姬(中国)、朱丽叶(意大利)、小春(日本)的悲剧的作品中,史敏着京剧服装演出虞姬,边唱边舞,特受观众欢迎,她说,“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我感到很自豪,同时也感到民族艺术无国界,京剧一定能征服世界。”
回答者:wo19910325 - 试用期 一级 ( 15 )

我开始也跟你有一样的想法,不过后来,越听越有味道,想在我还不敢说自己是一个京剧迷,但是我很喜欢她,你可以先从一些带有京剧味道的流行歌曲听起,你一定会觉得这些歌曲比其他一些普通歌曲要好听,给你推荐一首歌曲,是电视剧胡雪岩里面的主题曲,很有味道呀!我最喜欢于魁智老师,我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呀!
回答者:GRASS0711 - 试用期 一级 ( 34 )

楼下的朋友请了。京剧不是地方戏。京剧是两百多年前,徽班进京,前辈艺术家把徽剧、评剧、秦腔、豫剧、南戏、昆曲等众多古老的姐妹艺术综合提炼,吸取大量其他姐妹艺术的精华,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剧种。后经历代大师的不断创新完善,很快在全国推广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戏”。其普及的程度,在戏剧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参考资料:忘了论坛名字了
回答者:genzaihelu - 魔法学徒 一级 ( 20 )

我也是河南人。最喜欢越调。。一支将令往下传。。。

京剧有时候也听听。要说国粹。我觉得国粹是不是太多了。各个地方戏都很有特色。首都的东西就是国粹?

16楼的朋友认为京剧不是北京的也有道理。不过你不能否认他还是地方戏的一种。说到唱红那里才算是大戏,恐怕越剧红的程度。豫剧的普及面积你好像都没有感觉到。国粹不见得人人皆可欣赏 就像书法,国画,老百姓也不见得分得出优劣----既然老百姓欣赏不了,何以传唱到西北,西南。。荒唐

参考资料:----------16楼
回答者:shenjing11 - 魔法学徒 一级 ( 20 )

京剧现在已经不怎么出名了,可是它还是国粹,应该好好珍惜它,京剧是老年人喜欢的东西,在老人眼里是宝,可现在人可不这么认为,京剧听多了,早晚都会厌烦的。
回答者:☆cnngou★ - 试用期 一级 ( 10 )

我不喜欢听京剧~
实在是听不的懂啊~
 只有我妈那代才爱听
回答者:问题さ少年 - 魔法学徒 一级 ( 51 )

没人爱听
回答者:许多许多 - 童生 一级 ( 66 )

不了解
回答者:电风扇盛大 - 魔法学徒 一级 ( 20 )

我觉得京剧是一种乐曲,一种娱乐!!!但也是国粹,因为只有中国有京剧,其它国家没有京剧,而且只有老北京的京剧才是最正宗的!!!
回答者:爱笑樱姿 - 试用期 一级 ( -5 )

你贵庚了
回答者:chenguiwei - 童生 一级 ( 24 )

喜欢武生的打,喜欢净角的唱

可惜是个外行,只是看看精彩
回答者:彼岸码头 - 魔法学徒 一级 ( 29 )

老东西再不更新会被淘汰的!!!所以现在没人爱听。
回答者:yjxf8285 - 试用期 一级 ( 18 )

京剧肯定是国粹,这一点勿庸置疑。京剧的发展吸收了很多中地方戏的特点,可谓集百家之长。“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中的每一个举手投足,每一句唱腔,每一个眼神,都是功夫。慢慢体会,慢慢欣赏,或许你会喜欢上。
不过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欣赏了。所以也不用强求。或许退休的时候,会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呢。
回答者:kimsung - 童生 一级 ( 45 )

稍稍了解京剧的人都知道
京剧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戏
所以认为北京是首都
京剧才成为国粹的论点是失之偏颇的

清代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把地方戏献给皇帝
后来大受赏识
又糅合了许多地方戏曲的特点
比如汉调,秦腔,昆曲等
所以在京剧的念白中不是用北京话来念
而是用古代的湖广音
所以在湖北许多人念京剧的念白是很到位的

京剧成为国粹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不仅有历史,政治的原因
更因为她本身的巨大魅力
想想哪一个地方戏种可以唱红北京后又红透上海(海派)
传唱到西北,西南
至于现代许多人听不懂也是正常
国粹不见得人人皆可欣赏
就像书法,国画,老百姓也不见得分得出优劣

根据我个人经验
我开始也是听不懂京剧的
但是初学者可以从样板戏入手
相信没有人听不懂红灯记,沙家浜吧?
然后可以听一些脍炙人口的老戏
如四郎探母,铡美案,穆桂英挂帅等
循序渐进,最后就可以欣赏大师的风采了
我是听了两年之后才开始欣赏梅兰芳大师的

以上仅属个人观点
有兴趣者可以试试

谢谢楼主对我观点的承认
作为一个京剧爱好者,
我真心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喜欢京剧
欣赏京剧
除了宏扬国粹之外
其实对自身修养也是极有好处的

京剧所表现的正义,伦理,友情,人性
那一个个光辉卓著的人物
一个个举首投足的风姿
无不散发着潇洒,清高的气节
可以说是中国人人格的体现

而且
大家也许能够感觉到
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了
人心不静
不仅在社会上是如此
连学术界也是弥漫着浮夸之风
虽然京剧界不能幸免
但是在欣赏京剧的时候
我们还能从祖先那里领略到
一些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尤其是听梅兰芳大师的贵妃醉酒
真的可以忘却烦恼
犹如和美人月下小酌一般
真的是妙不可言
回答者:小鳖超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 110 )

我觉得之所以京剧是国粹,并不是因为和北京扯上关系,因为许多人喜欢,京剧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因为它其中蕴涵很多东西。京剧的很多曲目都是我们古代的典故故事,许多故事向人们昭示的是忠义坚贞等等,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实质。它的内容是比较广博的我以为;
再者许多京剧戏词是这个国粹的亮点,字斟句酌,有很多戏词不亚于诗歌,是戏曲作家的呕血之作,也是他们人格精神的体现。就像屈大夫以离骚楚辞言志一样。而且情节的构架也很有讲究,需要戏曲作家精心构思,合理安排,许多戏剧曲目我们看着热闹,但是“十年辛苦不寻常”啊!
现代电影有很多手段来表达一个主题,京剧我想就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唱念做打等来使其圆润完满,戏剧演员可不同于一些电影演员,更不同于一些流行歌星,戏剧演员的每个眼神每个手势,都是需要经久磨练的,而且唱功更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有句话叫“慢功出细活”,“精粹”也应该是这么来的吧!
而且京剧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年轻人也喜欢,那抑扬顿挫那举手投足那整套的行头体现出极大的魅力,京剧脸谱红色代表忠义,白色代表奸诈等等,穿戴打扮代表 什么身份,举手投足传达什么意象,都是很有讲究的。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就是同一个人物十个人演会有十种风格,同一句唱词十个人唱,会是十种感觉,这看似死板的京剧其实具有个人表现的极大自由空间。

总之一个能称得上“粹”的东西,都不会是昙花一现的,它必得经过时间的验证,也必有它值得人欣赏的地方的。
呵呵~~
回答者:翩然一梦 - 试用期 一级 ( 31 )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过实在爱不起来,又何须勉强呢?
回答者:老签 - 助理 二级 ( 152 )

首先说,老北京的京剧根本就不"正宗",因为京剧这个名字是清朝末年上海人起的.在北京,他的名字本来是"皮黄戏",是"西皮腔"与"二黄腔"的合称.
西皮腔原本属于西北地区的梆子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秦腔(不完全相同).进入湖北襄樊后,略有改变(不是太大),被称为"襄阳调",再进入武汉后被汉调吸收,(称为"皮黄合流")由于从西边传入武汉,所以称为"西皮调".汉调艺人上北京进入乱弹班子演出时,演唱的是"皮黄合流"后的西皮二黄两种腔调.后来京班艺人都接受了"西皮调",所以又称这时的乱弹为皮黄戏(历史上最早的"乱弹"是指梆子腔).
二黄调起源于湖北的黄冈与黄陂,向东传入安徽,即为徽调,向西传入汉口,即为汉调.跟现在的越剧对白必须以起源地嵊县的方言为标准音一样,徽调汉调都必须以清朝时的黄冈方言为准.徽班进京公认是京剧起源的标志.这就是京剧中湖广音的来历(大学者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这一点).楼主说听不懂,主要是由于这个原因____听200年前的湖北方言,的确有困难.

至于说它算不算"国粹",京剧当然是国粹.
但是,也有其他一些剧种比京剧历史更悠久,但是跟京剧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始终在发源地继承发展,所以,随着当地方言的逐渐演变,剧中所使用的语言也在"与时俱进",所以容易听懂,比如豫剧(河南梆子)的历史比二黄调悠久,当然比"京剧"就更悠久了,虽然听得懂,但他们肯定也是国粹,因为所谓国粹, 必须一是独到,二是精粹.豫剧\秦腔都符合这一点.相比之下,汉剧倒不够精粹,因为现在很濒危,没有什么大师级的艺术家来传承艺术传统.
至于昆曲是国粹,那就更不必说了.
老北京人的京剧既然并不正宗,那么,老老北京人的"京调"呢?
答:也不正宗,因为那是弋阳腔,也是南方传进北京的剧种.

我的答案不是从网上下载的,也不是道听途说的.但是楼主是不是接受可就难说了.估计不一定能懂,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专业问题.所以呢,悬赏的分我猜是拿不到的了.
但是,我正在考虑我的论文的投稿问题,一旦发表后,可以知道我的观点是有学术价值的.
回答者:余少平 - 秀才 二级 ( 245 )

我想京剧还是国粹的,但也不能就此说地方戏如何肤浅。戏剧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不论在服装,道具,化妆等等地方都可以说突出表现了中国发展的历程,集中表现了人文等方面,而地方戏又可以说更详尽的表现的地方的特色,也体现了各地方的生活习性等。我也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也未必正确,还望与大家多交流,谢谢指教。
回答者:abcdabcd666 - 试用期 一级 ( 35 )

京剧虽然是国粹 无非是感染力大一些
其实还是老北京的地方戏
只是大众拥护的多了 也就出名了
其实京剧当然是能人人皆赏的
不然它再好也红不起来 就象汉语言文字研究一样
除非你的地方语言太浓 听不懂京腔
当然 京剧也是不错的东西 需要的技巧很严格
回答者:徐筱萨 - 试用期 一级 ( 24 )

长见识了
回答者:wanglyhyw - 魔法学徒 一级 ( 76 )

个人认为,大部分所谓的“京剧迷”纯粹是把一些自己都搞不懂的东西拿来充当层次加以迷信般的信奉。当然,京剧作为一种既有历史又有拥护群的艺术形式,我不该妄加批评,但或许是出于对京腔的厌恶吧,反正我对京剧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回答者:jiaxu2k - 魔法学徒 一级 ( 45 )

我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也不喜欢听戏
现在到了国外,就开始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学习这些国粹。
比如书法,我的字很难看啊。老师经常让我在黑板上写中文,我真的惭愧。
我准备练习毛笔字,可这买不到墨和砚,只好暑假回国再买。
现在我偶尔也听听京戏什么的,呵呵,真的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以前在学校学过一些曲艺方面的,但是忘得一干二净。那天发帖问大家关于戏曲的事,由于没有悬赏也没人给我回复。哎。
回答者:meetblackeyes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 452 )

赞,虽然看不懂,但总对戏曲有种莫名的敬畏,觉得内中包含了很多东西。
比如说,恐怖片里最毛骨悚然的场景,莫过于在一个空旷无人的地方,飘出优伶阵阵哀怨的唱曲。为什么导演不用流行乐、民俗乐等其他呢?就是因为,历史,有让人不寒而栗的力量。

我喜欢很多剧种
只要是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有他的好的一面
地方戏也有好的,
各是各的味
这就跟比那一种方言好听一样
河南的说他的不错,四川的也说他的好,我是山西的也说自己的好,有得比吗?
没有什么标准,自己觉的好听就行,自己喜欢就行,国粹也是定出来的,大家没投过票吧?
评论楼主浅陋人必自己浅陋无比,楼主不必心里去!

ps:京剧也不错

首先说,老北京的京剧根本就不"正宗",因为京剧这个名字是清朝末年上海人起的.在北京,他的名字本来是"皮黄戏",是"西皮腔"与"二黄腔"的合称.
西皮腔原本属于西北地区的梆子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秦腔(不完全相同).进入湖北襄樊后,略有改变(不是太大),被称为"襄阳调",再进入武汉后被汉调吸收,(称为"皮黄合流")由于从西边传入武汉,所以称为"西皮调".汉调艺人上北京进入乱弹班子演出时,演唱的是"皮黄合流"后的西皮二黄两种腔调.后来京班艺人都接受了"西皮调",所以又称这时的乱弹为皮黄戏(历史上最早的"乱弹"是指梆子腔).
二黄调起源于湖北的黄冈与黄陂,向东传入安徽,即为徽调,向西传入汉口,即为汉调.跟现在的越剧对白必须以起源地嵊县的方言为标准音一样,徽调汉调都必须以清朝时的黄冈方言为准.徽班进京公认是京剧起源的标志.这就是京剧中湖广音的来历(大学者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这一点).楼主说听不懂,主要是由于这个原因____听200年前的湖北方言,的确有困难.

至于说它算不算"国粹",京剧当然是国粹.
但是,也有其他一些剧种比京剧历史更悠久,但是跟京剧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始终在发源地继承发展,所以,随着当地方言的逐渐演变,剧中所使用的语言也在"与时俱进",所以容易听懂,比如豫剧(河南梆子)的历史比二黄调悠久,当然比"京剧"就更悠久了,虽然听得懂,但他们肯定也是国粹,因为所谓国粹, 必须一是独到,二是精粹.豫剧\秦腔都符合这一点.相比之下,汉剧倒不够精粹,因为现在很濒危,没有什么大师级的艺术家来传承艺术传统.
至于昆曲是国粹,那就更不必说了.
老北京人的京剧既然并不正宗,那么,老老北京人的"京调"呢?
答:也不正宗,因为那是弋阳腔,也是南方传进北京的剧种.

我的答案不是从网上下载的,也不是道听途说的.但是楼主是不是接受可就难说了.估计不一定能懂,因为其中有太多的专业问题.所以呢,悬赏的分我猜是拿不到的了.
但是,我正在考虑我的论文的投稿问题,一旦发表后,可以知道我的观点是有学术价值的.

京剧虽然是国粹 无非是感染力大一些
其实还是老北京的地方戏
只是大众拥护的多了 也就出名了
其实京剧当然是能人人皆赏的
不然它再好也红不起来 就象汉语言文字研究一样
除非你的地方语言太浓 听不懂京腔
当然 京剧也是不错的东西 需要的技巧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