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缘阁十二生肖本命佛:作业求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5 17:26:17
1、康熙自己热心地学习西方知识,却不在全国大力推广,为什么?
2、康熙开始并不排挤天主教,只要能保住天朝权威和中国礼仪风俗就行了,后来,罗马教皇下令,如果天主教徒祭天地、鬼神、祖宗,就会被革除教籍。康熙大为恼火,表示要让罗马教皇一无所有。康熙为什么是这种反应??
3、唐代时,进士属于哪一个层次的考试?一个诗人能考中进士说明了什么??
4、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有什么作用??

1. 害怕人民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产生推翻清朝的想法.
2. 违背了保住天朝权威和中国礼仪风俗的前提.
3.唐承隋制,官吏的采用主要是通过进士考试录取,所以,不论地方州县还是朝中各部门,凡九品以上的入流官员,绝大部分都是进士及第者。这种考试录取制度,比之汉魏六朝时代的推举制公平进步多了,因为寒门士子也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总有一线希望悬浮在极目远望的高处。但由于当时的泱泱大国之中,士人甚众,而每年春闱入试者数千,录取的人数不过二三十名。这就使应试的举子们每每以落榜收场,每年考中的幸运儿,比之报名应考人数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因此,唐代实行的科举考试,既有选拔官员的实务性,也有笼络士人的策略性。当时即有人以诗评说此举:“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当时的读书士子们,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能考中进士;考中进士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及第为官。如果考不上进士,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可做,顶多当个差役人员,没有官职,不入品流,今天的“不入流”之说,就是来自当时对差役人员之所指。由于中进士是这么重要,考中又是那么难,就使得当时的读书士子,多是考了又考,有的人考了十几次,费了青壮年时代的三四十年的时间一直没有考上,所以有“五十少进士”之说,表明每年中举的进士中,五十岁以上的人为多数。唐昭宗光化四年(901),诗人曹松进士及第年已过七十岁,与他同榜中进士的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也都七十岁以上,当时人们把这次这样取士称之为“五老榜”。这些人暮年进士及第,很难派上官职,所以都当了校书郎、正字这一类文史馆高级馆员,他们实现的是要解除从青年时代就梦怀的一种进士情结,不解开心中的这块大疙瘩,真是死也不能瞑目。

唐代进士难考的原因不止一个,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年取士太少,只能优中选优。之所以取士太少,与唐代官府机构精约有直接关系。当时的及第进士一般委任的官职大多数是下到县级衙门,那里可任的职务是县令、县丞、县尉、主簿,这四个职务皆无副职,只能有了空缺时朝廷才可派人补缺;考中进士的只有状元、殿试对策第一、名次在前五名内,才可能留在朝廷任校书郎、正字一类,或其他不大不小的有名分无实权的官职,而且机会也不多。著名诗人王维是唐代诗人中的唯一的一位状元,初任的官职是大乐丞,又提升了一步才为右拾遗。这种严格有限的编制,多取来进士真也没地方安置。即使取得这样少的进士,有的年头录取之后也“及第”不了———也就是派不上官职。韩愈在贞元八年考上进士,三年后经三次上书给宰相请求官职,才开始有官位。孟郊贞元十二年考上进士,干等了四年,五十岁才派为溧阳县尉。

唐朝的进士考试的内容具有综合性,要求应试的举子必备综合条件和策对能力,仅有聪明、没有苦功不行;仅有书本知识、没有时政了解也不行。这样一全面综合,使当时一些很有名的诗人不止地考试也考不上,始终被抛在进士榜外,杜甫、卢纶、贾岛、陆龟蒙、罗隐等,都为此遗恨终生,贾岛甚至在落榜后还一度出家当了和尚。

在盛唐的进士考试,内容分为三大科目。一为“经史”考试,内含“贴文”、“口义”、“墨义”三项。“贴文”之试是把经书左右行遮蔽,留下的一行中又遮蔽中间三个字,要求写遮蔽的文字;“口义”之试是述说经文之大义;“墨义”之试是以自己的话说出经书文本后的事实。对于上述内容,没有“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苦读,是不能适应的,很多才子过不了这一关。二是“时务”考试,这是汉代策问的延续,以国内时局和施政中的问题为题目,要求提出看法和对应之策,这是死抠书本的书生和浪漫文人所难以应对的。三是“文艺”品类内容的写作,内含诗赋、杂文(含箴、论、表、赞等文体)。诗文考试皆为命题之作,有时诗有韵限。在考场上的有限时间里,能写出情、辞、义俱佳的诗文,更非易事,连两进考场的杜甫,也没有写出“笔落惊风雨”的作品收存于《杜少陵集》中。

在进士考试中,虽然考场上的考试是人人平等的,但考场之外的差别就大了。当时取进士很注重士子的“文誉”,也就诗文的名声,尤其是朝中的要人、名流的推荐和评价。所以与科举并行的“干谒”和“温卷”之风也很盛行。王维考进士之前以诗作和乐曲奉献于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和玄宗妹妹玉真公主,使原有的艺术影响更为直达禁中。杜牧考试之前所作的《阿房宫赋》即已在国内士子中广为传颂,高具文名,以致考试后,太学博士吴武陵找到主考官崔郾,要他必须录取杜牧,甚至要求取为状元。对于礼部的侍郎来说,把社会上有诗文名声的人取为进士,是对上下左右都方便交代的方法。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始终没参加进士考试的人,但原因并不是他鄙弃功名,不愿仕进,而是采取了曲线求官的方式。想必是李白对于进士考试的三大科类内容,是既知彼又知已的,他瞧不起“白发死章句”的儒生,而这种精细的章句之功,是“经史”考试所必须,他缺少这种功夫,所以一直在社会上广造名声,寻求名人援引,三十岁时给荆州长史韩朝宗上书,希望能向朝廷推荐自己,如同毛遂得遇平原君。他之后又有上安州裴长史书,上安州李长史书,都没有结果。漫游到天宝元年四十二岁时,在浙江的剡中遇到了道士吴筠,他是唐玄宗的红人,在入京后向皇帝和玉真公主推荐了李白,这才有了应召入京,供奉翰林的三年经历。尽管李白一向抱有“辅弼天下”的大志,但他天赋的诗人气质并不适合当官,甚至也不宜于进科场,因为不考进士的李白仍是李白,而进考场考不上进士的李白,那就得掉价多了,甚至连发表浪漫幻想之言的资格也要失去了。

到了晚唐时代,由于君主昏庸,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相伐,也使进士的选拔多生弊端,很多真正有才能的人无缘考中。唐文宗时名士刘贲应贤良方正科,对策中公开反对宦官,主张政权委宰相,军权委将帅,屏退宦官干预。出语惊俗,考官佩服却不敢录取;而当年及第进士普遍感到汗颜。时人谓:“刘贲下第,我辈登科,宁毋厚颜乎?”而飞扬跋扈的宦官不论怎样专权,也属出身“杂类”,因此对士流出身的进士特别仇视。非进士出身的宰相对进士也有偏见,甚至主张废进士科,从公卿子弟中选任朝官。勉强维持的进士考试,也多被权高位重的推荐者和“知贡举”的主考官所把持,录取后的进士与考试官和荐人公卿形成了一种政治与经济的特殊关系网。唐宪宗时的宰相崔群曾任主考官,他妻子劝他应购置庄田,崔群说:“我前年取士三十人,都是我的良田。”这样一来,进士也渐失光彩,很多人名不符实,声价日落。唐僖宗时,一个耍猴的能把猴子驯得上朝参拜皇上,一丝不苟,结果被封为“孙供奉”,赐五品朱绂,引得士人罗隐不能容忍,写出了愤怨之诗:“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绯。”这样好讥刺不平的罗隐,在三十五年的士子生涯中十试而终不中,可见斯文扫地已到何种程序。

在唐代,中进士是士人的普遍梦想,因此就成了一块理想地,除了像王之涣、刘方平这样超脱的诗人,一开始就耻进科场,其余差不多人人想进去。如诗人孟郊以自己亲身感受写诗述说情状:放榜不见有名则万念俱灰,痛不欲生:“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鹤鹊飞失势,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而一旦金榜题名,则顿觉天高地阔,心旷神怡:“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首诗同出于孟郊一个人的心理,《落第》与《登科后》,竟有如此天壤之别!但这种不同也只是考中与不中时的即时心理区别。以孟郊来说,考中之后不派官,等了四年,此间的“春风得意”已变为“秋风萧瑟”;到任后,职务是县尉,薪俸极微薄,冬天连取暖的炭都买不起,夜间睡觉连腿都不敢伸直,朋友送他点炭则感恩戴德。因此他无心公务,县令另找一个人代他从事,每月扣发他一半薪俸给代理人,他则游山玩水,乐以逍遥。可见进士及第之乐,也并不能乐得人忘乎一切。如有仕途坎坷,遭几次贬,就更会产生走错了来路之感,韩愈、白居易这样杰出人物,都是主动辞官归田的。老诗人顾况的儿子顾非熊,在科场角艺三十年,会昌五年中进士,被派往盱眙县任主簿(县副职),在那里每天不外是跪拜迎送,鞭挞犯人,没干几天就大失所望,中进士当官不过如此,于是挂冠而去,到他父亲原来隐居的江苏句容境内的茅山修复本性去了。

人们都把得不到的东西看成是最好的,可是一旦得到了,即使是好,也并不如想望的那么好,有时甚至走向了反面,李白如果仕进之路上飞黄腾达,遇上的全是金尊玉贵,不知道“糟糠养贤才”是什么味道,还能有天马凌空的李白诗吗?如果唐代的士子们个个都能进士得路,人人心理平衡,唐诗中的个人情感也会大打折扣,许多人的诗情就会失去一个确实的出发点,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其成也毁,其毁也成吧。
(http://www.qianhuaweb.com/20040308/ca141957.htm)
4.有利于有效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或媒介)

答: 1,一招鲜,吃遍天.(要不人家当皇帝里)
2,康熙头脑 一热 就冒出了这么个反映!(哎!冲动是老虎)
3,1 应该算研究生级别的吧!
2 说明这小子有点狗屎运!
4,有 阻碍 作用!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