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成长协会会长马睿:元宵十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3/29 17:52:28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后死后,周勃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由于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所以每逢这天晚上,汉文帝都要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另外一说是与唐太宗的「升学灯」有关,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风气,民间都会让小孩上学读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预先做好一只精巧的花灯,带到学校去,再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将它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点缀。

在古语中,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故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又叫「元宵」,也叫「元夕」、「元夜」。到汉武帝创建「太初历」时,已把元宵节列为节日。为了庆祝元宵节日,朝廷还特地规定此日取消宵禁制度、开禁放夜,要张灯节彩、通宵达旦。

元宵节之所以叫「上元节」,它原是道教的三个节日之一。道教「三官大帝」主掌管人间祸福的神只,其中「天官大帝」居首,他的生日是正月十五日,人们为了祈求天官赐福,这在这天做为寿诞,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因上元节与元宵节在同一天,故民间多通称,但元宵节更著名。

元宵节又叫「灯节」,可见灯是这天最大的特色。燃灯、观灯、猜灯谜是这个节日中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从正月十三「上灯」日开始,市肆就挂出各式花灯供人购买,蔚为灯市。十四日「试灯」,各地纷纷搭起牌楼、灯棚、放烟火,预庆元宵。十五是「正灯」,是灯节的正日,各处有灯会、比赛花灯,孩子们也高兴地提着灯笼四处游行玩耍,这种欢乐的情景一直持续到十八日「落灯」方止。

关于灯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或说起源于与佛教有关的宗教活动;或说是汉武帝传下来,或说形成于唐代。民间则有把灯节与隋炀帝联系起来;民间还认为灯节是「放哨火」的发展,说春耕前把干枯杂草烧掉可以除虫害。至于元宵放灯的习俗,大概与东汉明帝有关,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汉明帝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崇,这就开了元宵放灯的先例。最早只有宫中和京城达官贵人于正月十五晚上在自家门口挂几盏灯,后来民间富户也相率仿效,灯市逐渐应运而生。久而久之,民间在元宵节卖灯、点灯、观灯、赛灯也就成了普遍习俗。

到了唐代,灯节观灯已极为盛行。每逢元宵之夜,长安城外的安福门外就架起了二十丈高的灯轮,结彩灯数万盏,观灯之人如潮涌,热闹非凡。唐玄宗曾令人制作过高达一百五十尺、三十间房宽的灯楼。灯楼上悬挂珠玉和金银穗坠,风吹金玉,铮铮作响。杨贵妃的姐姐「置百枝灯树,高八十丈,竖之高山,上元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足见唐代灯节的热闹场面。唐代诗人苏味道在〈观灯〉诗中写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就是后人描写节日灯火的「火树银花」的出处。唐代诗人崔液也在〈上元夜六首〉诗中说:「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端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佳节彻夜灯火通明,在这欢乐的时刻,谁在家都坐不住。诗人仅用几个字,就描绘出元宵之夜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宋代的元宵灯节更是热闹异常,盛况空前。人们用五色琉璃,甚至用白玉制成各种各样的灯,灯上绘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及龙舟、鳌山、亭台楼阁之造型,还有灯塔、灯山、灯球、灯牌坊等。闹市相望处,还常常系有一彩索,悬灯于下,名叫过街灯。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曾对当时形形色色、制作巧妙的花灯作了详尽的介绍。为了鼓励人们到御街观灯,朝廷甚至规定「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因此,观灯者人山人海,出现了「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的盛况。

到了明代,灯节活动更为发展,还增设了戏曲表演。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使京城繁华热闹,规定每逢元宵佳节,从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续张灯十夜,是我国最长的灯节。

清代的灯节也盛行一时,北京至江南苏杭等地也张灯结市,悬卖各式花灯,且以谜语贴于花灯上,供游人猜射,谓之「春灯谜」。灯谜又叫「灯虎」,比喻其艰难深奥、不易被人猜中、似老虎般难以降服,所以猜灯谜又叫「射虎」。

花灯发展至现代,传统的元宵灯会更加热闹壮观,现在除了手提灯笼尚用蜡烛外,其它均已进步到电子多元化的灯光了。花灯的制作已由原来木扎纸糊、泥捏绢贴发展成各种材料,有铁丝纸灯、竹架纱灯、藤灯、绸灯、玻璃灯、羊角灯、冰灯等。花灯的品种也日益繁多,既有传统的荷花灯、孔雀灯、狮子灯、老虎灯、龙灯、云灯,许多民间故事如孔雀开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武松打虎、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等,栩栩如生;还有配合现代科技的各色花灯、元宵花车,琳琅满目,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