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城电影券:10月革命大概过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3/29 04:59:55

前苏联1917年的革命称10月革命,我国的辛亥革命也称之为10月革命.如下: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010/3352.html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汉口宝善里14号
1911年10月10日(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是水陆交通中心。帝国主义各国早就在这里辟租界,开商埠,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这就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破产,人民被迫走上革命的道路。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续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同盟会领导人决定把革命的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推动下,实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大联合。夏天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预示着全国革命风暴的到来。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统治者的武力减弱,武昌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制定了起义计划。但实际起义并没有按预定计划进行。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革命总机关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文件全被俄国巡捕搜走,机关暴露。蒋翊武得知此消息,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当晚起义。但因命令未能及时送到,起义没有实现。湖广总督瑞澄下令搜捕党人,武昌机关遭到破坏。10月10日,瑞澄继续按册捕人,形势十分严重。在这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联络。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发难。他率领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工程营左队队官(相当连长)吴兆麟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猛攻,督署守兵千余人以强大火力阻击,各路大军均不得手。午夜时分,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瑞澄闻炮丧胆,从督署后墙凿洞逃遁。次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义胜利了!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消息传出,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动。
武昌起义枪声一停,湖北军政府即于11日在武昌宣告成立。由于原来的起义领袖被捕、被杀、受伤或逃匿,群龙无首,加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才能号召组织政府,于是拥戴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推举湖北咨议局议长、立宪派首领汤化龙为总参议。黎元洪料想革命不会成功,推托不肯上任。革命党人便组织谋略处,担负军政府的领导责任。五天以后,黎元洪再也拖不下去,见清王朝大势已去,才宣誓就职。他上台后,谋略处即被撤销,军政府被改组,立宪派分子及反动官绅纷纷挤进革命政府。革命党人虽然与之进行反复斗争,终究未能扭转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立宪党人控制湖北军政府的局面。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又公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在中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此外,军政府发布各种文告,号召各省起义,促进了革命的继续发展。在外交政策方面,军政府宣布所有清政府以往与各国缔结的条约继续有效,赔款、外债照旧按期偿付,各国在华既得利益“一体保护”,表示革命“并无丝毫排外性质”,这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大震恐。帝国主义各国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宣布“严守中立”,同时又派军舰集结武汉江面,作武装干涉的准备。清廷则于10月12日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两镇南下进攻革命军,14日再度起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委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袁世凯想趁机攫取更大更高的权位,以“足疾未痊”为理由假意拒绝出任,直到清廷委他为钦差大臣,给他统率水陆各军的大权,他才“出山”南下。10月17日清军不断向刘家庙增兵,于是爆发了阳(汉阳)夏(夏口,今汉口)战争。湖北革命军民奋起保卫武汉,群众踊跃参军,几天之内,军政府扩军达四万人。新兵奋勇投入战斗,工农手持刀矛助战,19日大败清军于刘家庙,首战告捷,汉口全市张灯结彩庆祝。27日,袁世凯命第一军冯国璋部反攻,刘家庙复陷敌手。次日革命军又退大智门。清军纵火劫市,大火延烧三昼夜,汉口繁华之区化为焦土。11月1日汉口失陷。3日,由上海赶来武昌不久的同盟会领袖黄兴受命为战时总司令,16日率部偷渡汉水,反攻汉口未克,次日退守汉阳。21日清军进攻汉阳,黄兴率革命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27日汉阳又告陷落。历时一个多月的阳夏战争结束。革命军维持住与清军隔江对峙的局面。
武汉地区的军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义造成的革命形势是反动力量无法扭转的。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最后终于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尽管以后还出现过几次短命的复辟丑剧,武昌起义终究导致了中国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它的历史意义是不能抹煞的。
--------------------------------------------------------------------------------------------------
http://www.baidu.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10%D4%C2%B8%EF%C3%FC&pn=10&cl=3
--------------------------------------------------------------------------------------------------
http://book.tiexue.net/content291043/

第一节 悠久的列宁格勒 革命摇篮??圣彼得堡是俄国革命的摇篮。1825年俄国贵族革命家发动的十二月党人起义,1905年的俄国第一次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改变了20世纪的十月革命,都发生在圣彼得堡。 ??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贵族发动的革命。俄国没有像法国那样的第三等级,没有像英国那样的市民阶层。彼得大帝虽然使俄国成为一个强国,但是俄国仍然是一个由沙皇和贵族统治的社会,仍然保持着农奴制度。1816年,一些青年军官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开始成立秘密团体,酝酿推翻沙皇、废除农奴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国。军官们分别成立了北方协会、南方协会和斯拉夫人联合会。1825年12月,北方协会决定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之日发动兵变。12月14日,3000多名官兵在圣彼得堡参政院广场起义,由于组织得不好,而且没有发动民众形成统一战线,被沙皇的御林军镇压。领导这次起义的五个军官被处绞刑,160多名骨干流放西伯利亚。这批十二月党人都是出身贵族的上流社会子弟,他们具有献身精神,在起义失败后,或英勇就义,或长期流放西伯利亚,他们的妻子也一同前往,毫无怨言,体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这种贵族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相当罕见。 ??20世纪初的俄国内外矛盾尖锐,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危机,日俄战争俄国的失败加剧了危机,人民对帝俄制度的不满越来越强烈。1905年1月22日,圣彼得堡的工人在冬宫广场集会,向沙皇递交请愿书,遭到军队的屠杀。各地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圣彼得堡工人,他们的口号是“打倒专制制度”;12月莫斯科工人武装起义各地群起响应。这次革命一直持续到1907年,沙皇专制制度成强弩之末。史称第一次俄国革命。 ??1917年在彼得格勒发生了两次革命。3月(俄历二月)3日,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罢工,要求推翻帝制,大部分工厂的工人随之响应。在布尔什维克的策动下,驻守彼得格勒的军队加入了革命。工人和士兵逮捕了沙皇的大臣,释放了政治犯,作为首都的彼得格勒已经控制在布尔什维克手中。革命风潮迅即蔓延各地,3月15日沙皇退位,9月1日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帝俄覆灭。这就是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出现了两个政权--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并存的局面。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4月提纲》,主张向临时政府夺权。布尔什维克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埃都转向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西方·北方战线的军队纷纷投向布尔什维克。 俄历10月10日(公历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中央举行特别秘密会议,决定发动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列宁为首的政治局。 ??俄历10月24日,革命开始。翌日(公历11月7日),起义部队占领彼得格勒各重要据点,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发表,26日首届苏维埃政府--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成立。11月2日(公历15日),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夺权成功。此后半年时间,布尔什维克在全俄逐渐建立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 ??在圣彼得堡更名为列宁格勒之后,苏联历史上几起重大冤案和案件也发生在这里。1934年,时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列宁格勒党委第一书记的基洛夫在斯摩尔尼宫被暗杀,成为斯大林大清洗的导火线。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和22大透露的材料暗示,基洛夫被暗杀是斯大林本人下的命令,大部分西方的俄国问题专家也持这种看法。继基洛夫担任列宁格勒第一把手的是日丹诺夫,他在1948年暴毙,结果一批曾经在日丹诺夫手下工作过的高级官员如联共(布) 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中央书记处书记库兹涅佐夫和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罗吉奥诺夫等即被捕,并被裁定犯有叛国罪处死。斯大林去世后,他们即被平反,1957年苏共中央决定恢复沃兹涅先斯基等人的党籍。 ??大清洗对苏联历史进程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据称,在大清洗中苏联被冲击的人达500万之多,被处决的则多达40万俄。联共(布)17大选出的11名政治局委员2人被杀,1人自杀;71名中央委员51名被杀,2名自杀;68名中央候补委员47名被杀;17大的1636名代表中1108人被杀。6名苏联元帅中4人被杀。苏联军队的高级中级军官大部分被杀,结果德军入侵时,苏军的作战能力已经被大清洗严重削弱。(见《为什么偏偏是俄罗斯》,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出版) ??列宁格勒在政治方面的敏感,还表现在苏联改革的后期由列宁格勒一个女教师发表的一封长信。1988年3月13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刊登了列宁格勒工学院化学系教师安德烈耶娃的信,这位51岁的教师在信中表达了对当时戈尔巴乔夫政策的不满,引起了苏联全国的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二书记利加乔夫因此被认为是安德烈耶娃的后台。显然,这位女教师的政治敏感和列宁格勒作为革命摇篮的历史传统有关。[转自铁血读书 http://book.tiexue.net]
--------------------------------------------------------------------------------------------------
http://www.baidu.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10%D4%C2%B8%EF%C3%FC&pn=20&c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