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 snmp:女字的“她”是刘半农首创的吗?啥时候出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3/29 20:14:39

女字的“她”是刘半农首创并提出使用的,是在1918年。
当时,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已有这个字,读作jiě 。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tā这个音。

当时这个”她“字属于生僻字,故刘半农以为自己创造了”她“字,其实不然!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但随阒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的东渐,这一问题就逐渐出现和凸显出来。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这种现象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因为其本身属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没有收录。),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因此最初翻译“She“时,常译成“他女”、“那女的”。由于“她”是常用词,往往造成成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读起来都感觉十分别扭。后来人们又借用吴方言中的“伊”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并在晚清和“五四”前后成为一种趋势。像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就用“伊”字来专指女性。

早在1917年,刘半农就提出了用“她”字以对应“She”的建议,不过,在1920年以前,他虽有此非正式的提议,却并没有发表文章明确阐述有关见解。倒是周作人于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撰文,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建议:“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但周作人以“印刷所里没有,新铸许多也为难”等理由认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而周本人也仍然乐于使用已经习用的“伊”字。

报章上有文说,刘半农于一九二三年创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这是不确切的。“她”字确实是刘半农首创,但是第一次出现在他一九二0年写的一首诗中。

半农原名复,一八九一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九三四年谢世。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诗人、杂文家和著名的语言学家。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了大量的诗歌,内容多是反封建的,形式上着力模仿民歌,后结集出版诗集《扬鞭集》。同时,刘半农又采集了不少民歌,编为《瓦釜集》。他的名字以“半农”自诩,表明他眼光向下,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还精心研究语言学,并有不少语言著述,在中国现代语言史上卓有成就。他创造的“她”就影响深远。

一九二0年九月,正在英国伦敦的刘半农,写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诗,首次创造了“她”,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原诗是: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目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漫漫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麽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节日气氛并不热烈,但是在美国方言学会的一次评选中,“她”字推选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也有人称,二十一世纪是“她”世纪。

一份文摘中这样描写“她”字的来历:在12世纪之前的英文字典里还没有“她”,她进入汉语字典才不过百年的历史,古代汉语字典里也是没有她字的,古代的诗词、歌赋、小说中的第三人
称代词男女不分,一律写成他。直到1917年,现代诗人刘半农首创了“她”字,1920年,刘半农写了脍炙人口的诗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此后,她字正式启用。

在当今的消费市场,女性作为一个巨大的目标市场前所未有的被厂商所关注,“她”世纪的女性更加多元化,行销上如何为她们服务?《新女性营销,触动她心灵的“Button”》(见B1版)讲述行销上如何与女人沟通,《“她世纪”之营销误区》(见B2版)则探讨的是女性营销的误区。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成功的关键不仅在拥有知识与技术,而是要有独到的眼光与组织知识、人才的超能力。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明确指出:“这种时代的转变,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质”,肯定了女性管理者的价值。而趋势家奈斯比更提出:“女性领导者是未来组织发展最需要的力量”。

各种数据表明,女性在管理层比例越来越高,巅峰女性也越来越多,在经营领域,只要她们愿意,《女性可以吼出更大的声音》(见B5版),但是在现今时代,我们更应该提倡男女管理者要互相学习对方,使我们的领导者在进行铁腕管理的同时加入温柔成分,《既要铁腕,又要温柔》(见B6版)一文会阐述这样的观点。

不过,我们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女性员工依然受到歧视的消息,在高层领导会议上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甚至连一些女管理者都回避与谈论与她们性别有关的问题,女性在职业发展中存在诸多瓶颈,众多优秀女性在我们经营者社区中讨论《中国职业女性,从A到A+》(见B8版),当然,也有人认为,女性管理者并不必然具备人们想当然的优点和优势,《她们不比他们民主,她们不比他们合作》(见B10版)一文这么认为。

套用亨利·明茨伯格在《关于管理的十个冥想》的一句话:让我们热情欢迎女性管理者进入高层吧!

  ”她“字不是刘半农首创的,”她“字在我国古代已有这个字,读作jiě 。只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才出现了tā这个音。只不过读”tā“音,与刘半农的关系非常大。

  

  • ”她“字读tā音的来历:

  近代以前,中国本无区分男、女和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传统。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但随阒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的东渐,这一问题就逐渐出现和凸显出来。

  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一时轰动全国。这种现象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因为其本身属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没有收录。),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因此最初翻译“She“时,常译成“他女”、“那女的”。由于“她”是常用词,往往造成成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读起来都感觉十分别扭。后来人们又借用吴方言中的“伊”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并在晚清和“五四”前后成为一种趋势。像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就惯用“伊”字来专指女性。

  早在1917年,刘半农就提出了用“她”字以对应“She”的建议,不过,在1920年以前,他虽有此非正式的提议,却并没有发表文章明确阐述有关见解。倒是周作人于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撰文,提及了刘半农的这个建议:“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但周作人以“印刷所里没有,新铸许多也为难”等理由认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而周本人也仍然乐于使用已经习用的“伊”字。

  事实上,那时刘半农在创造“她”字该取什么读音等问题上,还并不明确,意见尚不成熟。如他曾建议“她”字读成tuo音,以在发音上有别于“他”字。但周作人的文章发表后,刘半农的这个提议竟引发了人们的不少争议。1920年初,上海《新人》杂志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认为新创“她”字毫无必要,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也没有阴阳之分,再说“她”、“他”两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读音上区分度不大。该文发表不久,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署名孙祖基的《她字的研究》,对刘半农的”创造“表示支持,后寒冰再次发文《驳她字的研究》。这样一来二去,“她”字问题便进入了人们关注的视野。

  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从而纯洁、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鲁迅高度评价刘半农的创造精神,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一次“大仗”。

  当时正在英国伦敦留学的刘半农,时刻关注着国内这场由自己引发的争论,并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她”字问题。1920年8月9日,《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刘半农的《“她”字问题》。文章从两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是假如需要,能不能用这个“她”字。在分析了“她”字的必要后,他进一步说明了“她”字实用的可能性。他说:“形式上和‘他’字极像,容易辨认,而又有显然的分别,不至于误认,所以尽可以用得。”至于当时习用的“伊”字,刘半农以为这是口语,使用地域小,难求普及,而且在表示女性上没有“她”字明白。在《“她”字问题》一文的最后,刘半农还顺势提出了另一个新想法:除了“她”之外,还应该再造一个“它(即它)”字,以代无生物。

  《“她”字问题》的发表,马上获得了较广泛的社会认同,但真正推动“她”字被社会普遍使用的,还在于刘半农于同年9月4日作于伦敦的一首著名白话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经赵元任先生谱曲后,收入了1925年出版的《新诗歌集》,经年传唱,至今不衰。随着《教我如何不想她》在千百万读者和歌者当中不断的传播,“她”字也快速地流行、推广开来,并逐渐成为第三人称女性的专有代词。虽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一些守旧者坚持拒绝使用“她”字,但毕竟已是螳臂当车,不足以阻碍“她”的前进脚步了。

  对刘半农“她”“它”两字的”首创“之功,鲁迅先生曾给予高度评价:“他(刘半农)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所以的确是大仗。

  • 刘半农简介: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她”字在“五四”兴起白话文时,初时写作“伊”,后由刘半农发明“她”字,用以指女姓的“他”

是的,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