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飞金晶:怎样学好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1 03:49:16

有的人说考语文要凭运气,也有的人说要看感觉。运气好或者感觉对的话,就能取得较高的分数,甚至有可能爆个冷门。刚开始我也抱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每到考语文之前就要“酝酿”一番,希望能找到所谓的“感觉”。后来,通过与几个同学的交流,加上自己也看了一些师兄师姐们介绍学习经验的书,我渐渐觉得,学语文,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的。?

首先,要多看一些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会。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现在的语文考试,阅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科技文、现代文阅读。要想在课堂上把所有这些能力统统培养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我比较喜欢看像《读者》、《散文》之类的杂志。看《读者》,可以了解到许多独到的观点,看到一些内涵丰厚的文章,使自己也变得爱思考起来。尤其在写作时,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启发。现在作文的一个很重要的评分标准就是是否有创新、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的见解,往往不是凭空就可以产生的。它取决于你的阅历、你的人生体会。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简简单单的两点一线,很少有机会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读书看报就不失为一条捷径。而在时间金钱都有所限制的情况下,看《读者》更不愧为捷径中的捷径。更何况,它也是我们放松自己的好伴侣。?

看《散文》,是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教我语文的陈武老师是一位文学功底很深的人。他的课真正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并不多,他更愿意教我们一些从课本里引出来的知识。三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文学修养方面提高不少。记得当初他向我们推荐《散文》时,没有说太多,只有几个字我印象特深:“腹中有书气自华。”于是我开始学着欣赏《散文》。刚开始时,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后来,当我静下心来,细细地体会那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微妙的感觉,我仿佛一下子就被文字的美攫住了。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一段很普通的经历到了作家笔下,却完全可以获得诗一般的美感。我喜欢反反复复地读那些自己特别有感触的文字,直到把它们背下,然后不经意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文笔果然有了提高。同时,通过揣摩作者的感受,不知不觉我就养成了一种爱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在做文字表述题的时候特别有用,下手更快,思考角度也更准确。?

此外,有空时多翻翻字典也是一种好办法。例如,做拼音题时,就翻翻《新华字典》,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另外,平时听新闻时也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听听播音员的发音,碰到哪个字他发得和你不一样,就记下来,查查字典,看是他发得对还是你发得对,这样做印象特别深。做词语用法的题目时,就翻《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不要局限在要查的那个词上,最好能把前后的词都看一下,既能通过比较加深印象,又能同时学到不少新词。这个工作最好能每天都做,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记得高三那年,老师让语文科代表每天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抄些成语或容易出错的词语、容易读错的字等,下课后大家都会自觉地去看一看,一些细心的同学还会把它们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到高三下学期做模拟试卷时,我们班同学在这种题上出错的已经很少了。?

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日记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总之,语文就像中药,越熬越有味。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感觉”越来越准了时,你的努力就已经得到了回报。?

语文的功夫都在平时的积累上,除了个别“感觉”突然变得特别好的之外,平时是怎样的水平,高考就会考得怎样。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待着“奇迹”出现,还不如踏踏实实地把功夫练到家。考前语文基本上是没什么好复习的,但也不是完全放弃,你可以在复习的间隙看看文学常识,翻翻杂志什么的,或者做一两份模拟试卷,保持对题型的熟悉程度也就足够了。最重要的还是信心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平时语文成绩不稳定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放下一切的包袱,你一定会在高考考场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课堂上有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老师不断提问,学生积极回答,可这样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能让学生学好语文;语文课堂需要真读、真写——昨日,在江岸区鄱阳街小学的“小学过程教学设计研究”结题会上,该课题组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读进去——朗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

即使是进入课改后,语文课堂还应是书声琅琅,热气腾腾。读的层次应由浅入深,要遵照读通、读懂、读透的层次循序渐进,做到边读边思,以思促读,在读中学会感悟。

其次,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赛读、分角色读、小组读、表演读等等。教师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记下来——情动之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写作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点环节,但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讲了太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却没有让学生当场练笔,导致效果不佳。该课题组建议,在每节语文课上,老师都应该给学生留下一段“写”的时间,尤其是在学生学到情动之时,让他们寥寥数笔,写出自己的即兴感受,或是在课下做做小练笔,从句子到段,再到篇,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用出去——拓宽空间,学以致用

仅仅通过课本来进行语言积累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积累。例如,该校做过种种激励学生读书的活动:“我和书本有个约会”、“每周读书大比拼”、“家庭故事会”等。

捕捉生活中练笔的契机,如一边领略粉妆玉砌的白雪世界,一边写下《2004年的第一场雪》;含着热泪走出电影院,学生写下动情的观后感……这些看似平常的小文章,会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

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一位外国著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记些什么?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应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良好习惯。

第二个积累的途径是听课和练习。老师的授课是相当关键的,她给予我们的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并且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有一定的量。我们要通过听课和一系列同步练习或专题练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及写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个积累的途径是看书读报。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较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书也有方法可言。首先应选择好一些优秀的读物;在看书时,应注意运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去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个积累的途径是习作。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了知识,知识积累的过程才算完成。而习作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

如何学好语文,的确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我上高中的时候也有一个阶段被这个问题困扰,但是,我可敬的语文老师给我指了迷津,语文是一门语言科学,首先要学会学习他的方法,而语言类的学习就在于联系,积累,就像上面的仁兄说的
首先明确积累的这个大方向,在就要有针对性地练习,首先,字词,我们国家现在还是应试教育,所以你可以借一本高考考纲,或考试说明,上面有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字词,练习他,掌握每个字的字音,每个词的意思。
其次就是文言文,文言文准确地说光练习书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你可以找一些别的文言读物,但是不要太深奥得,最好像你门那里有重点中学的内部文言教材!还有就是围绕考试说明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实虚词,数量不多,多加练习,在翻译文章时候切忌只了解大意,要逐字逐句的推敲,遇见不会的别急着翻古汉语字典,这本字典是必备的。
第三,对于阅读,你要多做习题,这就是捷径,但要注意总结,高考的阅读是有一个 大筐筐的,总结他一般怎么出题!注意每篇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先了解文章大意,再看着后面的问题读文章,练习的文章的速度,这是高考的学生经常吃亏的地方!
第四就是写作,我现在的大学老师每年都批高考作文,这要针对披卷老师来定自己的写作方向,高考批卷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老师们不喜欢看一论文还有没有头绪的散文除非你有过人的功底在这两种文体上,老师喜欢有趣的记叙文,还有感人的记叙文,这可以让老师在紧张的披卷过程得到放松一般写的好的比议论文得分高!
写作要多加联系,要撕破脸,老师布置得作文作业是不够的,一周最少4篇,
这些够学弟用一阵的了,祝你考好!
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