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虐心的古言小说:谁能告诉我一些好的楹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3/29 06:15:34
还有楹联的知识。我在搜集这些东西。

前些年,澳门楹联学会两位会员曾联合悬赏,出句是: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此联相传为清代乾隆大学士纪晓岚所出,原联无“明”字,尔后有好事者为增其难度的情趣,又在句首增一“明“字,遂使其成为历时三百年来未获佳偶的绝对。征联甫出,海峡两岸楹友躁动,惜未发现匹想者,只是评出了六条“较佳”下联。有“直臣罹铁网,官官子直令狐綯”,“德门传礼记,篇篇敬德尉迟恭”等数条,因而澳门楹联学会不得不从以前的六千港元奖金提到三万港元,再次悬赏征联,后来有人对句:“长空飘瑞雪,霏霏翔宇周恩来”。但不足之处在于诸葛亮复姓单名,周恩来单姓复名,并忽略了“孔明诸葛亮”这一字与姓名的巧妙组合,不但相互之间词意相关,丝丝相扣,而且与“纱窗”这一特定事物关照熨贴。金伯弢先生后来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撰出此联对句:

清风沐凤阁,处处常清上官正。

凤阁:唐高宗、武宗、玄宗三朝曾将“掌军国之政令”、“佐天子而执大政”之“中书省”改称凤阁。上官正:宋代开封人,复姓上官,单名正,字常清,曾平西川有功,累官西川招讨使,左龙武大将军。这条对句的大意是:假若国家最高权力决策机构能沐浴在清廉之风中,制定颁布政令处处时时坚持清正廉洁,那么位居百姓上属的官吏们也就不能不正派清廉。以“清风”对“明月”,“凤阁”对“纱窗”,“处处”对“个个”,“上官正”对“诸葛亮”,对工整齐,寓意合理,只是“常”对“孔”在词性上略显小疵,但仍称得上是该联的较佳对句。

五 洲 华 人 弘 扬 国 粹 的 盛 举

——为全球“绝对求偶”活动而作

甲戌年,澳门楹联界的朋友们以二百年前的一比孤联征偶。起先只是在澳门本埠开展;继而消息传到邻近澳门的地区,深圳、佛山、广州等地陆续加入了澳门的征联活动;接踵而来的更有其他省市如湖南、上海等地的群众和专家投稿响应;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西到新疆,整个神州大地几乎到处都有人投入这项征联活动。征联之举惊动了世界,五大洲的华侨也都有应征稿件寄往澳门。征联活动的限期已满,然而欲罢不能,一再延期,直到延之不能再延的时候,已经收到征联七万余比了。澳门楹联学会是个业余性质的学术社团,其成员均有正职在身,其组织并无分文经费,即使应付两万余封回函的邮资也拿不出来。然而小城却不乏热衷于传统文化的“热心分子”,他们为这次征联活动捐赠了必要的经费,两位医生起初出资港币六千元,后来一位女实业家加入,增至港币三万元作为“佳偶奖”的奖金。

这究竟是一比甚么样的孤联?相传清代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曾经狂称天下无不可对之对,其妻便出了这个上联诘之,曰: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这一联果然难倒了文思敏捷的大才子。后来又有人在“月”前加一“明”字,更给撰写下联的人增添了难度。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写的是一个古老的题材:月夜的景色。明月照进纱窗,每一个窗孔都被照明,许多个楼阁(葛谐阁音)都被照亮。好一片月光照耀下的银色世界。就意境而言,这个五言加七言的句子只可算作“一般”,就其语文运用的技巧而言,却可用“高难度”形容了。其高难之处主要在“个个孔明诸葛亮”七字上。“个个孔明”全等于“诸葛(阁)亮”,而“诸葛亮”系一人名,“孔明”乃是“亮”的表字。它们之间的关系与排序可以表述为:字+复姓+名。而在字义方面,“个个”与复姓的第一字“诸”相当,“孔”与复姓第二字“葛”同类。另外还有平仄相间的语音格局,其要求是: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于偶联在音义方面的要求很容易求得共识,澳门楹联学会理事长邓景滨先生提出的五条标准早为同好者们接受。这五条标准是:一、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句式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谐,联意相关);二、运用重字技巧,首字与第九字同;三、末五字运用谐音手法,联意相关;四、末五字为“二二一”句式,且具备一定的相应关系;五、联意自然畅顺,能与上联匹配。应征者们都以“孔明诸葛亮”作为突破口,假如妙手对出了这五个字,佳偶即可问世。于是,复姓的历史人物纷纷登上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联坛,例如敬德尉迟恭、子长司马迁、表圣司空图、子直令狐绹、永叔欧阳修、元让夏侯敦、子石公孙龙……不一而足;甚至单姓也不落后:香山白乐天、逸少王羲之、畹华梅兰芳、翔宇周恩来……然而所有这些都是刻意之作,几乎不见天成者。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征联活动结束,最终还是选不出“佳偶”三万元奖金依旧悬空。评选活动的主事者们从七万比应征的下联中选出十一比,颁之以“鼓励奖”,算是对征联活动作了交代。

十一比鼓励作品中以此次征联发起地的联家作品为首选。澳门潘伦山联曰:

艳阳悬绣户,朝朝妆艳慕容芳

这一比能与上联配成较统一的意境,上联描绘月色,下联勒画阳光,你写明月,我写艳阳。这一比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字+复姓+名”能与上下文相谐,强拧或硬加的味道较淡,(不像“敬德尉迟恭”中的尉迟简直不可解。)“慕容”者,“慕其容貌也”,因其容貌“庄艳”而爱慕之。吾友林佐瀚词长着眼于意境的更高层次,提议改“悬绣户”为“窥绣镜”,并嘱我阐发他的见解。我以为林氏果然点石成金,一个“窥镜”赋予静态的艳阳以鲜活的生命,连艳阳都要朝朝来窥这位镜中的主人,你说她的容貌值不值得爱慕?

澳门甲戌年征联活动至此尘埃落定,然而历史的悬案并未了结,征联活动必将继续下去,因为这比孤联以其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内容牵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心弦,而对联这种具有独特民族形式、被誉为“国粹”的艺术品种又为华裔子孙喜闻乐见。澳门发起的这次征联活动即已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这种极其强大的凝聚力。

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观察,征联活动吸引或调动了五大洲的华人投入对联创作的实践,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孤联或上联只有十二个字,然而其艺术的蕴藏却丰富无比:除了平仄相间完全合乎近体诗的格局,词义上还有人名与表字的同义呼应,“明”与“亮”甚至可以相配成词。“孔明”之孔原系表程度的副词,联中却当解为“窗孔”之孔,作者巧妙地运用同音词语造成奇特的修辞效果。此外还有重字、叠音构成语流的回荡,姓名中散发着谐音之美,偶联更有拟人手法的运用。总之,十二字的上联和二十四字一副完整的上下联是一件浓缩了多种手法于其中的艺术精品。澳门征联为五洲华人弘扬国粹、共同创造这一艺术精品提供了机缘与园地。

笔者以热心分子与后期评判的身份有幸参与其盛,受益良多,曾有一绝和一联赠澳门楹联界的贤达。其绝曰:

一比孤联千口和,九州竞唱孔明歌;
弄潮不让钱塘水,镜海情牵四海波。

其联曰:

虽说雕虫小技可为陋室蜗居生色金銮宝殿增辉怎可说他雕虫小技;
且看环宇大千能教黎民百姓牵魂游子裔孙寻梦方能看我环宇大千。

(作者: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程祥徽)

十一比获鼓励奖征联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紫星悬碧落,年年观紫独孤红。
(上海·刘竹青)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妩容临皓魄,条条眉妩百宜娇。
(湖北·叶文治)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美厨调法菜,盘盘羹美欧阳鲜。
(湖南·刘云中)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雨亭迎晚蔼,朝朝子雨慕容云。
(深圳·许向东)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野烟迷岭石,茫茫钜野咸丘蒙。
(南海·潘华)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德神当户卫,门门敬德尉迟恭。
(广东·胡宏)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利毫挥偶对,联联吉利夏侯操。
(深圳·梁成瑜)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让王倾玉斗,回回元让夏侯敦。
(广西·郭君禧)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怨怀次玉笛,声声闺怨吴佳期。
(加拿大·王炳源)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绿波浮水藻,团团萍绿满江红。
(美国·区泽)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艳阳悬绣户,朝朝妆艳慕容芳。
(澳门·潘仑山)

崇尚勤俭的:“和谦为贵;勤俭是珍。”“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崇尚忠厚仁义的:“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德沐春风名高金鼎;神凝秋水节映冰壶。”

劝人清廉寡欲的:“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手黑,岂知头上有青天!”

旧时的公共场所也以劝善为荣。比如说,一幅“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的楹联贴在戏园子门框上。一幅“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的楹联贴在药店门前。店家不图卖药赚钱,惟图世人健康平安。让人觉得亲切。

介绍你看"天下第一长联"

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注释】

(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

(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

(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

(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

(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

(13)芙蓉:莲花。

(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

(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 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19)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

(20)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

【鉴赏】大观楼长联气势磅礴。上联写滇池风物,似一篇滇池游记;下联记云南历史,似一篇读史随笔。全联180字,如一篇有声、有色、有情的骈文,妙语如珠,诵之琅琅上口。该联想像丰富,感情充沛,一气呵成,被誉为海内外第一长联,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喜溢四方,绘出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作者登临楼上,首先写眼前那茫茫空阔无边的滇海,写作者敞开衣襟、推开头巾观海的高兴劲。接着写大观楼四面的景观: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神骏,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蠕动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展翼的白鹤。凭楼四望之后,又回到眼前那浩瀚的滇池里,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边缘,点缀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摇曳多姿的杨柳;那一簇簇水草和瑟瑟的芦苇,似禽鸟那五彩缤纷的羽毛点缀着水中的云天和红霞。前面,作者在观看滇池和四周的群山后,曾发出文人学者们,何不选择这名胜地的高楼登临欣赏一番的感慨。这里,作者在描绘了眼前池中的胜景后,再次由己及彼,概叹:不要辜负了美好的胜景吧——那四周飘香的稻谷,那波光万顷的浪涛,那六月盛夏的荷花,那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那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下联勾勒云南的历史,重在一个“叹”字上下功夫。作者追根溯源,道出了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展示出了一幅颇耐人玩味的历史画卷。作者乘兴看够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立即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千古的英雄豪杰们,都随滚滚的历史长河悄然地流去了:那雄视一代的汉武帝,为了打开西南通途,曾在长安凿昆明池,训练水军;大唐皇帝曾册封南诏,立铁柱刻颂功德;宋太祖竟手挥玉斧,划疆立界,让大理自治;元世祖忽必烈走甘肃经四川,占云南灭大理,招降吐蕃,继伐中原。这一系列宏伟壮观的景象,费尽了英雄们的移山心力,然而,这一切犹如彩楼帘外萦绕的朝云,不等珠帘卷起,便在萧萧的暮雨中消失了。那些纪颂功德的词句,都随着那断碣残碑。埋没在夕阳和农家的炊烟里。留给我们的只是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江岸边点点的渔家灯火。天上南飞的两行秋雁,还有那睡在山林间文人雅士醒后的一身清霜。这怎能不令人为之感叹!

长联抒情叙事,层次分明,情景交融;对仗工整,字句洗炼;内涵美质,外溢华彩,意境高妙,气势非凡。是对联史上不朽的杰作,影响甚巨。大观楼长联是诗、是画、是历史的镜子,它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历史命运,这种远见卓识,隐寓于联中的字里行间。正因如此,该联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篡改更换,但始终没有消失,反而更加重了其在对联史上的位置(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请参看故事间“阮元改联留笑柄”一文)。陈毅在看完了这副长联之后,赋《题大观楼诗一首》,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郭沫若也曾赞道:“长联犹在壁,巨信笔如椽。”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大观楼题联尤其推崇,据杨尚昆回忆,“国内有些著名的对联他一口气能背下来,比如昆明大观楼那副一百八十个字的长对联,他就能背下来

可参看《中国楹联》http://www.guoxue.com/study/chinacouple/content/chinacouplegold12.htm

性刚强皆因量小,语平和足见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