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授业都是几点:皮肤的感觉触动的次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17 06:45:38

刺激物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感觉叫皮肤感觉,简称肤觉。它包括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
  (一) 触压觉
  触压觉即触觉和压觉。刺激物接触到皮肤表面时的感觉为触觉。当刺激加强,使皮肤引起明显形变,就引起压觉。
  触觉感受器分布于真皮之中,是迈期纳触觉小体和巴西尼氏环层小体。触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触觉感受器发出的神经纤维进入到脊髓后柱的薄束和楔状束;由薄束和楔状束再发出纤维到丘脑腹侧核;再由丘脑腹侧核发生纤维至皮层中央后回。
  身体不同部位的触压觉感受性相差很大,一般以活动性高的部位感受性高。额头、眼皮、舌尖、指尖等的感受性高,躯干、胸腹部感受性低。触压觉的适应性相当迅速。
  (二) 温度觉
  温度觉包括冷觉与热觉。低于皮肤温度即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冷觉,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作用于皮肤即产生热觉。与生理零度相同的温度刺激皮肤不产温度觉。
  温度感受器为罗佛尼氏小体--热感受器和克劳斯氏球--冷感受器。它们在受机体内部热量作用时,也同时受到环境温度的刺激。身体的不同部位,温度觉的感受性不同。如用热水先脸时,手试水温合适的,但洗到脸上时却觉得烫。一般面部皮肤感受性高,下肢皮肤感受性低。
  (三) 痛觉
  痛觉有不同于其它感觉的特点,不论机械的、化学的、电的等等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即产生痛觉。它没有一定的适宜的刺激,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它才能对有机体起保护作用。
  痛觉的感受性在身体上的各个部位各不相同,背部和面颊感受性最高,手的感受性较差。痛觉常常不能精确定位,痛觉的适应也很差。
  关于痛觉的产生机制,较有影响的是痛觉的阀门说。痛觉阀门说由罗纳德.梅扎克(Ronald Mezack)和帕瑞克.活尔(Pqtrick Wall)于1965年提出。据此理论,小的感觉纤维传递痛觉,并能使处在脊髓中的T细胞兴奋,T细胞传递的冲动在皮层被感觉为痛;但大的感觉纤维抑制T细胞的活动。当小纤维的的冲动微弱而大纤维的冲动强时,则T细胞被抑制。反之,当小纤维的冲动强时,T细胞则被兴奋,冲动则可通过T细胞传向中枢,从而产生痛觉。这个学说可以解释幻肢痛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