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钓鱼挂钩最好方法:黄河每年卷走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4 17:10:52

黄河水患,根在泥沙。这条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斗水七沙"之称,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年平均10厘米的速度抬升,目前下游河床平均高出临河地面4--6米,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悬河"如同悬挂在下游两岸头上的一个大水盆,严重威胁着沿黄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每年卷走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黄河频频泛滥有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大量泥沙淤塞河道,水流不畅而破堤成灾。

大量的泥沙早已使黄河成了海河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世界上的分水岭,大都是山脉或高丘,以河流作为分水岭,这是黄河的又一大世界奇观。

如今的黄河,比50年前高了6米,有的高出地面13.5米。郑州段河床早已高过了郑州“二七”纪念塔。这一段河床的海拔高度是95米到86米,而北京天安门广场为海拔43米,通县、大兴才12米,天津3米。黄河郑州至开封段的黄河北坡,600公里一马平川至京、津,一旦北岸大洪破堤,京津地区难逃厄运。南岸形势更为严峻。黄河洪水将以几十米高的浪头一泻千里,历史上夺淮入海、乱淮入江的惨局就会再现于今,千万人的生命、亿万元的财产必将毁于一旦。

根治黄河的实质在于根治悬河,根治泥沙。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实行的绿化山河,保护植被,其意义之一就是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流的含沙量。这是事物的普遍性。普遍性中还有特殊性。拿黄河来说,她的泥沙源究竟在哪里?这些泥沙为什么会淤积河道而抬高河床?怎样才能让这些泥沙全部排出河口?

最早从理论上解答这些问题的是泥沙专家、清华大学钱宁教授。

钱宁教授1922年生于南京。25岁赴美就学于衣阿华大学水利系。26岁获加州大学奖学金,改学泥沙专业。29岁获加州大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推移质平衡输沙率的研究》既具理论价值,亦具河流输沙的指导意义,因此,他被留校任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工程师、副研究工程师,主要从事泥沙研究工作。他于1955年返回祖国。

中华大地的江河为他提供了泥沙研究的用武之地;永定河的游移河道,钱塘江的滚滚大潮,长江流量的大起大落,黄河悬天的奇特姿态,皆磁石般地吸引着他去探讨、去研究那些前人从未解决的一系列泥沙问题,从而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此过程中,他继承和发展了爱因斯坦泥沙运动力学理论体系,倡导了高含沙水流运动机理的研究,为我国的河流动力学与地貌学结合及河床演变理论探讨,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的代表作《泥沙运动力学》、《河床演变学》,对中国河流的泥沙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959年,人们在黄河花园口滩地施工中挖掘出一座唐墓,钱宁教授在黄河委员会业内同仁的陪同下来实地考察,仅从挖出的基坑立面上,就清楚地看到唐以后各历史时期淤积下来的泥沙,这部分泥沙要比黄河河床床面上的泥沙粗得多。

这一现象引起他的极大注意。回到郑州后,他就设法广泛搜集各段河床的钻孔资料,发现淤积河床深处的泥沙都比表面泥沙粗,颗粒大都大于0.05毫米,从此以后,业内人士皆称之为粗泥沙。按照当时的水文资料统计,这样的粗泥沙来量约3亿至4亿吨,占黄河下游总沙量的1/5。黄河之所以成为悬河,罪魁祸首就是这样的粗泥沙。

这些粗泥沙能够日积月累地淤积于河床,说明黄河的流速流量达不到致使粗泥沙入海的推动力量。也就是说,黄河成为悬河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她的流量太大,恰恰相反,因为她的流量太小。尤其是汛期一过,来水量明显减少,河水流速太慢,冲沙力度小,所以,大量的粗泥沙抬高了河床。钱宁教授这一重要发现,对于认识黄河和治理黄河产生了重大的突破和飞跃。

增加黄河的流量而加大冲沙力度,这是钱宁教授的一大愿望。究竟如何增加黄河流量,这在当时是件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有个问题是必须尽快解决的:这些粗泥沙究竟源出何处?

1965年,水利部组织了一个专家组,去郑州协助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治黄规划,钱宁教授为其中的资料组负责人。借此良机,他与其他专家一道,并动员了南京大学地理系20多位师生,去黄河中游各地,调查地表物质的组成。那时没有专车可供使用,他们得乘公共汽车到县城,再靠两条腿去调查点现地勘察。这次调研中,钱宁教授带着几位青年,首先去延安考察延水,再到绥德看无定河和大理河,然后北上,去榆林调查榆溪河。再其后,靖边的芦河和旧城水库,宁夏的清水河,陕甘地区的泾河、渭河,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他们通过三门峡水库建库19年内黄河下游103次洪峰所造成泥沙淤积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黄土高原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区中,有80%的粗泥沙来自10万平方公里,其中5万平方公里的产沙量就占粗泥沙来量的50%,这5万到10万平方公里地区,亦即晋陕间支流区、广义的白于山河源区和泥沙较细的六盘山河源区,这些地区应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这一科研成果于1982年获得了全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这种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下,各地的治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通过退耕还林、绿化山川的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的环保活动,虽说可以大大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但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恢复植被,何其艰难!

有首民谣说,“春天栽树秋收柴,来年开春再重来。”这里边既有责任心问题,也有自然环境问题。改变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个长期的治理过程。在这漫长的治理过程中,黄河河床仍在不断抬高,悬河泛滥危在旦夕。

郭开从钱宁教授引发的科研成果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他那为之奋斗的朔天运河从青藏高原引水济黄,目的之一就是冲沙入海,变悬河为地下河。现将其可行性报告里的一段话抄录于下:

黄河下游河流挟含泥能力(冲淤)的临界值在20~25公斤/立方米,每立方米水含沙低于20公斤则能冲刷,高于25公斤则淤积。

现在,黄河每立方米含沙37公斤,所以每年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郑州以下的河道里,形成高于地面12米的悬河。她的入海量为324亿立方米,朔天运河南水北调2006亿立方米,足可保证黄河年均径流量2500立方米/秒、年入海量680亿至900亿立方米,每立方米的含沙量将降到5公斤至10公斤以下,这就保证河道不再淤积,且使流水转为冲刷、强冲刷。16年(如辅以大型挖泥船在河床搅拌,效率大增,8年即可)可使河床下降15米至20米,消灭了悬河。届时,黄河郑州到河口,将成为一条宽600米到1000米、水深10米到13米的平流河,可通航10万吨级大船。黄河郑州以下悬河消失之后,河水继续冲刷河道,当河床低于地面16米到18米时,也就是从现在的海拔95米降到76米,比降小了,流速缓慢,冲刷也就停止了,形成不冲不淤的良性状态。到此,真正根治了黄河。这样的河漕宣泄能力高达4万立方米/秒,万年一遇的洪水也不会泛滥成灾。

这样的良性河道形成之后,又会产生许多利好效益。

现在黄河下游宽5公里至20公里,而未来的河槽宽不过1公里,省出了大量的河滩和泄洪区土地;

现在的悬河渗漏将地下水抬高,许多土地盐碱化。变成地下河槽后,这些盐碱地随即变成了良田;

淤积河床的200亿吨泥沙入海,加快填海造地进度。

仅上述三项附带效益,就可得到2000万亩良田。这对人口密集的黄河下游地区意义尤为重大。

最大的利益在于航运。现在的黄河口离10米深海线仅3公里,等到良性河槽形成之后,黄河口延伸到深海区,河口淤积就永远停止了,黄河的造地功能也随之结束。因为流沙一到深海区就被强大的海流卷走了,因此,无论在河道还是河口,都不会淤积。这就产生了一条深水航道,这条黄金水道可使10万吨海轮直泊济南、郑州,万吨轮通航西安,且上溯万家寨,连通朔天运河,中原繁荣景象指日可待。

黄河
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九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三十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中游段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支流夹带大量泥沙汇入,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河水呈黄色,因而得名。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占宗列渠,海拔五千四百多公尺,四周高山终年积雪。黄河源流段有星宿海,是一片无数小湖的沼泽。出星宿海后进入鄂陵湖和札陵湖到玛多,绕过积石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长一千九百多公里。上游段自贵德至绥远省河口镇,长一千五百多公里。黄河在甘肃境内,穿过不少大峡谷,汇集许多支流。中游段从河口镇到河南盂津,长一千一百多公里。河水折向南流,纵贯黄土高原,夹带着大量泥沙,汹涌而下,到了壶口,地势陡落,形成壶口瀑布,接着穿过龙门峡流到潼关,河道变宽,因汇人汾沁、洛河和消水等支流,水量大增。河水到潼关为华山所阻,折向东流,过三门峡到盂洛,便进入平原地区。下游段自孟津到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长八百七十多公里,由于泥沙于积,水流缓慢,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地面的"地上河"。
黄河河道以源流段和上游段最曲折,中游段次之,而下游段则笔直。从兰州到潼关,河水绕流一个长方形的三边,那就是著名的河套,约长二千公里。占时下游河道游移不定,河水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北注入渤海,有时在山东丘陵以南夺淮流入黄海,两者相距达五百公里。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蓝田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远在五、六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现今陕西蓝田县一带生活。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加上黄土质地松疏,利于耕种,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五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发现的遗址,不下一千多处,发现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以表面红色而带彩纹的陶器最多最具特色,因此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从发现殷墟可以证明三千年前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大国。在历史上,黄河流城经常泛滥成灾。据记载,二千多年来,黄河下游溃堤达一千五百多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有二十六次,水灾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安徽,广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河水夹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量,平均每年超过十六亿公吨。由于下游段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平缓,流速减低,大量泥沙于是沉积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亿公吨,其余泥沙则流到河口,冲积成向海伸展的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陆达二十多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
发源于玉树州曲麻莱县境内,源头在麻多乡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什各雅雪山。
源头是由5条地下水源较丰富的泉水汇集而成,叫卡日曲(南源),海拔4900米,这是近年国家河源科考调查后专家们重新认定的黄河正源(而此前一直以中源约古宗列曲为其源头)。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曲、扎曲(北源)三源汇合后流入扎陵湖,再经鄂陵湖而出,成黄河主干滔滔东去。黄河源在青海省域的长度为1959公里,流域面积16.72万平方公里。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的诗句并不是凭空杜撰。在黄河的上游,我看到了从蓝天和白云中流下来的黄河。那是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能看到水底下的卵石,看到在清澈的流水中嬉戏的小鱼。世界上的江河,原本都这样清澈。

在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变得浑浊,浑浊得像一条泥浆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面对这浊浪滚滚的黄河,我并没有觉得它受到了污染,我想,这是流水和高山大地亲热的结果,是天作之合,是自然。大自然在亿万年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规律,我们没有理由责备自然。

在兰州,我站在那座有名的大铁桥上,俯瞰在桥下奔流的滔滔黄河,河水打着漩涡,像万马咆哮,奔向它们向往的既定目标。就在我默默凝视黄河的时候,站在我身边的一个穿着时髦的女郎随手把一个可口可乐罐扔进了黄河。我吃了一惊,下意识地问:“你怎么能这样乱扔?”女郎朝我一笑,答道:“这么脏的河水,有什么关系。”那个红色的可乐罐在黄色浊浪中冒了几下,就不见了踪影。

在黄河边,每天有多少人把手中的废物随手扔进黄河?

黄河流到甘肃临夏境内时,水势稍稍变得平缓。因为,再往下游,就是刘家峡水库,水库大坝把汹涌的河水拦住了。在这里,我坐游船去看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黄水在船舷边翻卷,涛声惊心动魄,两岸峰峦千奇百怪,像无数奇妙的雕塑排列在岸边。这些雕塑,是黄河的杰作,是流水冲击山峦的结果。热情的船主用黄河鲤鱼招待我,在甲板上,我们吃鲤鱼肉,喝鲤鱼汤,当然还有酒和饮料。几个年轻的船员很豪爽,几乎能一口气喝完一瓶啤酒。喝完酒之后的动作使我吃惊:他们一甩手,就把酒瓶扔进了黄河。当然,那些装饮料的瓶瓶罐罐,也无一例外,通统被扔进了黄河。他们的动作,自然得就像随便撸一下头发搓一下手掌,这样的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如果我大惊小怪地对他们的这种习惯表示惊愕,大概会被他们嗤笑。不过,我还是表示了我的看法。我喝完了一罐饮料,船员们把他们的瓶子扔进黄河时,我一直把空罐捏在手里。一个船员来收我的空罐时,我告诉他,我要把空罐带上岸去。船员惊奇地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不能污染黄河。”船员以为我说笑话,一边把手里的瓶子扔下船,一边哈哈大笑着走开了。

我看着手中的空铁罐,生不出一丝一毫幽默感。再看身边的黄河,只见黄浪滔滔,似乎所有一切都会被它们席卷而去,留不下任何痕迹。

看完炳灵寺石窟,坐一艘快艇去刘家峡大坝。快艇驶近库区时,河面越来越宽阔,水流越来越平缓,河水也由黄转绿,越来越清。进入库区后,只见天蓝水绿,风平浪静,快艇滑行在碧波粼粼的水面上,那条浊浪汹涌的黄河彻底消失了,河水变得像它的上游一般清澈。当水平线上出现刘家峡水电站巍峨的大坝时,我突然发现,绿色的水面上有一线黑色迎面而来,就像是天上的一大片乌云,罩住了碧绿的水面。这是什么?等快艇驶近,真相便大白了:原来,这正是人们一路往黄河中抛撒的污物,它们汇聚在这里,浮在水面上,黏稠乌黑,壅集着人间的污秽,散发着臭气。在这片乌云中,有空铁罐空酒瓶,还有那些永远也不会腐烂的塑料盒塑料袋……在它们的覆盖之下,任何流水都不再有清澈可言。我不知道,当这片乌云涌进水电站时,会出现怎样的景象。人类破坏自然,必定会遭到惩罚,此刻,这可怕的报应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

面对黄河中这片乌云,我的心情沉重。黄河啊,你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大自然恩赐予我们的伟大杰作,而你的子孙竟把你当成了垃圾箱!惭愧!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黄河

——中华民族的图腾

第一乐章 元魂

乘鲲鹏展翅翱翔

瞰黄河奔流一览

从青海世界屋脊

双陵湖畔

到山东东营特区

湿地海湾

缠昆仑山脚

翻黄土高原

盘中原大地

贯西北东南

悬河滔滔

九曲连环

雾雨腾腾

风晴彪悍

黄龙飞舞

挥臂万千

神州桑田

山水镶嵌

黄河

——中华民族的魂元

96年有一个数字:每年全国人口总数,每人一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