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妻娇:谁知道杜甫的安史之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5 19:21:08
我急呀!!求求各位了!

其中三四与安史之乱有关。
  杜甫

  --------------------------------------------------------------------------------
  11/20/2003/09:03 华夏经纬网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安史之乱

中国唐玄宗 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 8年之久的叛乱。节度使置自唐睿宗时,仅是统领边防军镇的使职。唐玄宗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将节度使增为10个,他们除管军政外,又兼管本道民政及财政,权势积重。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中央军备空虚 ,天宝元年(742) ,全国兵数为57.4万名,边兵竟占49万。安禄山即在此外重内轻 、尾大不掉的局面下起兵叛唐。
叛乱经过 安禄山身兼平卢 (今辽宁朝阳)、范阳( 今 北京 )、河东( 今山西太原西南 )三镇节度使 ,兵力雄厚 。他洞悉长安朝廷腐朽、实力空虚的内情,又因与宰相杨国忠 争权,遂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 ,以讨杨国忠为名 ,自范阳起兵。河北州县望风瓦解 ,守令或逃或降 ,或被擒杀 。叛军军锋迅速指向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唐玄宗派遣大将封常清到洛阳募兵6万,很快为叛军击败,洛阳失陷。封常清与驻屯陕州的大将高仙芝一起退守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玄宗听信监军宦官的诬辞,杀死高、封两人,起用病废在家的大将哥舒翰统兵赴潼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令部将史思明经略河北。
洛阳失陷后 ,常山 ( 今河北正定 )太守颜杲卿与平原(今山东陵县)太守颜真卿起兵讨安禄山,并号召诸郡响应。唐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领朔方军出师河北,屡获胜利。河北10余郡多杀叛军守将,重树唐帜,切断了安禄山军队前后方的联络,使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军心动摇,安禄山甚至想放弃洛阳逃回老巢。唐朝很有讨平叛乱的希望,但杨国忠猜忌驻防潼关的哥舒翰,不采纳他关于据险坚守以待敌内变和由郭子仪、李光弼引兵北取范阳、覆敌巢穴的建议。十五载六月,哥舒翰被迫出兵,结果大败,潼关陷落,长安震动 。玄宗逃往成都,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军士哗变 ,杀杨国忠,玄宗被迫缢杀杨贵妃,随即奔成都。太子李亨奔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同年七月即位,是为肃宗,改元至德。
安禄山遣部将孙孝哲入长安,自己仍留洛阳。叛军将领日夜纵酒,专以声色财贿为事,已无再进取之意,致使唐军得到了重整军备、调集重兵的机会 。长安失陷后,郭子仪 、李光弼奉命率步骑5万自河北至灵武 ,壮大了朝廷的声势 。河西(今甘肃武威)和北庭( 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 )、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使的兵也来会合。唐廷又得到回纥、于阗及西域诸族的援助 。至德二载(757)正月 ,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李光弼坚守太原,屡败敌军;郭子仪收复河东郡(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解除了侧面敌人的威胁,为收复两京做了战略的准备。同年九月,广平王李俶与郭子仪统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众15万自凤翔出发,攻克长安 ,十月收复洛阳,安庆绪逃往邺郡(相州,今河南安阳)。此时,留在范阳的史思明不愿受安庆绪的节制而降唐。唐封他为归义王,任范阳节度使。但唐廷又策划消灭他。事泄,史思明遂反,与安庆绪遥相声援。
乾元元年(758)九月 ,唐派郭子仪 、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统兵20余万(后增至60万),讨安庆绪,包围了邺城。次年三月,史思明率兵来援,唐军60万众溃于城下。史思明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九月,攻占洛阳,与唐军相持年余 。上元二年(761)二月 ,李光弼攻洛阳失败。三月,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离心 ,屡为唐军所败 。宝应元年(762)十月 ,唐借回纥兵收复洛阳 ,史朝义穷迫自杀,安史之乱至此始告平定。
影响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战乱虽平 ,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蕃对唐的侵扰也日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从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