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日服语音包封号几率:苏轼的性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3/28 21:44:07
简单点,几个形容词就成了,或者一两个简单的小故事

率真的
——苏轼在《与杨元素》里说:“昔之君子,惟荆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苏轼文集》卷55)我们从“非随时上下”、“然多不随耳”可以看出,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如食内有蝇,吐之乃已。” (《曲洧旧闻》)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爱。

孤傲的
——苏轼也终身保持真率孤傲的性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咏梅》)苏轼《与李公择》:“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苏轼文集》卷51)黄庭坚给苏轼的挽联说:“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

豁达的,超脱的
——他对待人生又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王君宝绘堂记》)。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超然台记》)。

有理想,有报复的
——他早年就"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很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别》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要求朝廷"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张"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

有政治见解的
——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

随便补充几个,可能不全面

豁达的,乐观的
苏轼被贬海南,他的弟弟苏辙亦被贬雷州,五月十一日,二人相遇于藤,惊喜之余一块儿去路边的小摊吃面条。苏轼高旷豁达,虽处于忧郁的境遇却能随缘自适,转眼之间,已将“粗恶不可食”的面条吃光,苏辙却只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开玩笑逗他:“莫非你还想细细品味吗?”

超脱的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记游松风亭》

幽默的
1 苏轼曾对刘贡父说:“我和弟弟在学经义对策、准备应试时,每天吃三白饭,吃得很香甜,不相信人间会有更好吃的美味。”贡父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刘贡父听了大笑。 过了很久,刘贡父写请帖给苏轼,请他到家里吃皛“(jiǎo)饭”。苏轼已忘记自己对刘贡父说的话,就对别人说:“刘贡父读书多,他这‘皛饭’定是有来由的。”等他到了刘贡父家吃饭时,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是贡父用“三白饭” 开的玩笑,便大吃起来。 吃完饭苏轼告辞出来,临上马时对刘贡父说:“明天到我家,我准备毳(cuì)饭款待你。”

刘贡父害怕被苏轼戏弄,但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第二天便如约前往。 两人谈了很久,早过了吃饭时间,刘贡父肚子饿得咕咕叫,便问苏轼为何还不吃饭。苏轼说:“再等一会儿。”像这样好几次,苏轼的回答老是这句话。 最后,刘贡父说:“饿得受不了啦!”苏轼才慢吞吞地说:“盐也毛(冇,音mǎo, “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 刘贡父捧腹大笑,说:“本来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报昨天的一箭之仇,但万万没想到这一点!”苏轼这才传话摆饭,二人一直吃到傍晚,贡父才回家。

2 黄鲁直戏东坡曰:“昔右军书为换鹅书,近日韩宗儒性饕餮,每得公一帖,于殿帅姚麟家换羊肉数斤,可名公书为换羊书矣。”公在翰苑,一日宗儒致简相寄,以图报书。来人督索甚急,公笑曰:“传语本官,今日断屠。”(《宋人轶事汇编》)

性情的
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用我说了吧

2 “乌台诗案”。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交给狱卒,托其转交给弟弟苏辙。
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与君世世为兄弟,与君世世为兄弟啊~~难道不是性情之语吗?

3《曲洧旧闻》卷五载:“东坡性不忍事。尝云:「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晁美叔每见,以此为言。坡云:「某被昭陵(宋仁宗赵祯)擢在贤科,一时魁旧往往为知己,上赐对便殿,有所开陈,悉蒙嘉纳,已而章疏屡上,虽甚剀切,亦终不怒。使某不言,谁当言者。子之所虑,不过恐朝廷杀我耳。’美叔默然。坡浩叹久之,曰:‘朝廷若见杀我,微命亦何足惜,只是有一事,杀了我后好了你。’遂相与大笑而起。”

读了此文,感慨良多,面对不平“使某不言,谁当言者”自是坡公本色,而在说出“不过恐朝廷杀我耳”这样的话,令“美叔默然”之时,又开起了玩笑,我死了你可就能出头了~~~“遂相与大笑而起”,如此气度,又岂是常人所能做到!这句玩笑,又有解开美叔眉结之意,对朋友不露声色的关心,真真让我说不出话来~~~~

遇事敢言,议论不随,勤政的
1 比如王安石当政时,苏轼自知“是时王安石新得政,变易法度,臣若少加附和,进用可必。”但他“不忍欺天负心”,决不像投机分子邓绾那样假意附和新法,“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而是以其吏制观点,力攻新发的激进和“失在于任人”的弊端,最后遭嫉入狱,几乎丧生。在“元佑更化”时期,旧党司马光为相,苏轼被召回朝廷,官运本可亨通,但他又于“交契最深”的司马光力争“免役法”的存废,认为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是个错误的施政方针,争论后连呼“司马牛!司马牛!”致使司马光忿然要驱逐他,逢迎司马光的人也诬他为“王安石第二”,又迫使他“补外”而去。这都体现了苏轼忠贞刚正的政治品格,为后人所敬仰。

2 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改知徐州。翌年(1077年)八月,徐州地区猛降暴雨,昼夜不止。黄河决口,淹了四十五县,三十万顷良田一片汪洋。八月底,洪峰抵达徐州城下,水深二丈八尺,高出城内近一丈一尺,“涨不时泄,城将败。”站在城墙高处,惟有白水茫茫,令人心惊肉跳。城中富民,觉末日将来临带着金银财宝争出城避水。一时徐州鸡飞狗叫,人群东奔西撞,乱成一片。但苏轼镇静自若,动员抗洪。先下令将富人全部赶入城中,张榜通衢要道,告诫全民,只要苏轼在,水决不能败城,轼当与徐州共存亡,任何人应积极参加抗洪,不得惊扰逃避。徐州民心稍安。苏轼又屡屡策杖,亲至徐州军营,动员官兵:“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驻军争先恐后抗洪抢险。苏轼临危不乱,“庐于城上,过家不入”,指挥徐州军民日夜筑堤护堤,分头堵水。哪里最危险,苏轼就出现在哪里。终于云开雨霁,大水开始消退。徐州保住了,千千万万徐州人民生命财产保住了。徐州人民欢呼雀跃。苏轼亦为身免为鱼鳖而“旋呼歌舞为诙笑。”

为防洪水再至,苏轼调拨粮米,募集民夫,修筑堤防。在筑堤过程中,苏轼躬执奋锸,身先仆隶。不久堤成,苏轼建黄楼纪之。

元佑四年(1089年)第二次出知杭州。苏轼刚到杭州,就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冬春水涝,之后又遇大雨。到五年(1090年)春,灾情越来越严重。苏轼决定把用来修葺官舍的钱,先买米赈济饥,又反复上疏,力陈杭州灾伤之势,奏请朝廷减轻本路赋税,免除积欠,发粟救灾。应苏轼之请,朝廷拨上贡米二十万石赈饥,置饭舍以待饥者;设药局,置病坊以治病者。苏轼亲率医生分坊治病,得医而愈者千余人。元佑四五年间,杭之大灾皆以苏轼救灾得力,使饥者得食,病者得医,米价未能暴涨,人免流殍。

杭之多灾,实因水利不修,河道淤塞。苏轼在杭州率领百姓兴修水利。首先疏浚茅山、盐桥二河。杭州中贯运河,舟行市中。但长期以来,海潮每至,泥沙淤积,漕河失利,舟行困难,不得不三年一淘,为民大患。苏轼亲自视察杭之水系后,带领人民疏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水皆深八尺以上,以茅山一河专受江水,以盐桥河专受海潮。又筑堤闸,控制河水与潮水。自后潮不复入市,河道不淤,舟楫常行。其次,修筑苏堤。宋初以来,西湖不浚多淤,野草丛生。西湖一淤,便不能发挥蓄洪灌溉之用,后果不堪设想。苏轼经过实地考察,提出了以西湖淤泥筑长堤的浚湖计划。乃筹措钱粮,募人力,率杭州人筑长堤,南北径三十里,以通行者。施工之日,轼每天至堤上巡视,吃住同于筑堤民夫。不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种菱于湖中。每至夏季,堤上绿柳成荫,湖中荷叶葱翠,莲花点点,望之如图画。杭州人民名之曰“苏公堤”。再之,浚治钱塘六井。“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朝宰相李泌引西湖水,凿井六口,之后,“民足于水”。白居易知杭州,又浚西湖入漕河,自河入田,灌溉良田数千顷,民以殷富。自唐中期以后,湖水横葑淤塞,六井废堙。苏轼初知杭州,与太守陈述古一起,组织人民整治六井,轼亲负锸执奋。不久,江浙大旱,杭州人赖六井以生。苏轼离杭十二年,六井再度废堙枯涸,杭州人饮水非常不便,有八钱得水一斛者。轼再莅杭州,亲谒茅庐拜求前次参与治井现已年过七十的老僧。苏轼采纳了老僧以瓦筒引水、筒外盛以石槽的建议,以瓦筒把六井引至千家万户。从此,“西湖井水,殆遍全城”。六井遗址,今天还依稀可辨。
3 苏轼于公元1092年做扬州知州,他在扬州的时间不长,二月到任,八月离开,前后只有半年。在短短的时间内,却做了几件颇有口碑的好事。一是他刚上任就上书朝廷,要求免去民间的“积欠”,使老百姓“稍知一饱之乐”。二是要求准许官船的船夫可以捎带货物,使他们有以为生。三是取消蔡京在扬州兴下的芍药“万花会”。扬州的芍药是名噪南北的,蔡京<没错!就是那大奸相>守扬州时,仿照洛阳牡丹盛开时作“万花会”的做法,也搞起芍药的“万花会”,用花十万多枝。“吏缘为奸”,扬州百姓对此深恶痛绝。苏轼来到扬州,立即罢去了“万花会”,有效地轭制了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

开朗豁达,乐观向上,不拘一格,有些格格不入

粗旷,豪放,豁达,大方,不拘小节.

开朗,清放,乐宽,大方,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