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div居中显示:那个国家的谁提出了量子假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5 23:56:31
提示:德国 1900年

德国的普朗克

单色辐出度表示在一定温度T下,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单位波长范围内所辐射的电磁波能量,记做Mλ(T)。能够吸收外来一切电磁辐射的物体称为黑体。黑体只是一种理想的模型,在实际中,可把一个开小孔的不透光空腔、碳黑近似看成黑体。按照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物理方法,瑞利-金斯计算了黑体在频率范围从ν到ν+dν的辐出度,得到:

Mλ(T)dν = 2π(ν/c)2kTdv______(1.1)

瑞利-金斯的结论在低频部分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而当频率变高,辐出度趋于无穷大,这意味着紫外光的辐射能量要远远高于可见光的辐射能量,因此被称为“紫外灾难”,显然,这是和实际相悖的。开尔文在名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乌云》的演讲(1900年4月)中开篇说道:“The beauty and clearness of the dynamical theory, which asserts heat and light to be modes of motion, is at present obscured by two clouds.”其中一朵乌云,就是在黑体辐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朵乌云,则是光的以太假说不能被观测证实。

普朗克假设(1900年12月)物体在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一份一份进行,而非连续的。每份能量ε和频率ν成正比:

ε = hν______(1.2)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h=6.626×10-34 J·s。按照这种假设,黑体在频率范围从ν到ν+dν的辐出度为:

Mλ(T)dν = 2π(ν/c)2Adv______(1.3) 其中A = ν/(exp(ε/kT)-1)

可见,普朗克的结论和瑞利-金斯的最大区别,在于kT被A所替代。这个结论不论是在低频还是在高频,都和实际符合很好,并且在频率变低时,(1.3)也就退化为(1.1)。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量子假说

记忆中是P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