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夜宵店怎么吸引人:什么是无政府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3/29 19:32:24

无政府主义(英文:Anarchism),又译作安那其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其目的在于提升个人自由及废除政府当局与所有的政府管理机构[1]。英语中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源于希腊语单词“αναρχία”,意思是没有统治者。所以被翻译成中文时,根据这一最基本的特征译成“无政府主义”,也有文献音译为“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其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自愿结合,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
一如其他政治哲学思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不同的分支和流派。虽然他们都有着反对国家的共同特色,但却在其他议题上有着不同的立场,包括是否进行武装斗争、或以和平非暴力建立社会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而在经济的观点上也有显著的差异,从主张财产彻底公有化的集体主义流派,至主张私人财产和自由市场的个人主义流派,政治光谱分布相当广泛。
无政府主义的弊端是“群龙无首”。即便社会各个环节都到了各归各位、互不侵犯、井然有序、调配周全的理想程度,而没有政府在内部的贯穿链接作用,就难发挥出社会的整体聚集力量。

1什么是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个打算造成无政府状态的政治理论,“没有君主和官员,没有统治者。”[P-J
Proudhon, What is Property , p.
264]。换句话说,无政府主义是这样的政治理论,它希望创造一个个体自由,人人平等的集体操作的社会。同样地,无政府主义反对所有分等级控制的形式——特别是被国家或者资本家控制,这种形式被看作是对个人和他们的个性产生伤害而又毫无必要。
用无政府主义者L. Susan Brown的话说:
“虽然公认的对无政府主义的理解是一种暴力,反政府运动,但比起简单的反对政府权力来,无政府主义有着更加精细微妙的传统,无政府主义者反对所谓权力和控制对一个社会是必须的想法,提倡更多地集体决定,反对社会等级形式,以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组织。”[The
Politics of Individualism, p. 106]
然而,“无政府主义(Anarchism)”和“无政府状态(anarchy)”无庸置疑是在政治理论中被误传的最厉害的思想。一般地,这些词常常意味着“混乱”或者“无秩序”,因此,通过某种暗示,无政府主义者希望社会的混乱以及向“丛林的法律”的回归。
被误传的过程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类似情况的。比如说,在那些由一个人(君主)组织政府的国家里,“共和国”或者“民主政治”这些词用起来就像是“无政府”一样,意味着混乱和无秩序。那些既得利益者和特权阶级显然会暗示说反对当前的体制在实践上行不通,并会说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将只会引起混乱。或者,就像Errico
Malatesta表述的:
“自从考虑到政府是必须的并且没有政府将会只能是无秩序和混乱,那么自然而且合理的,意味着没有政府的无政府状态,听上去就好像不要秩序一样。”
[Anarchy, p. 12]
无政府主义者想要改变这个想法,这个对“无政府”的“普遍的感觉”,那样人们就会明白政府和其他等级社会的关系二者都是有害而且毫无必要的:
“改变意见,使公众确信政府不仅是不需要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然后,无政府这个词——就是因为它的意思是政府的消失——才能对每个人有意义:自然的秩序,人类需要的联合以及对一切的关心,完全的团结中的完全的自由。”[Ibid.,
pp. 12-13]

这个常见问题解答(FAQ)是过程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是为了改变一般理解中的关于无政府主义和无政府意义的想法。

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 (anarchism) 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其基本观点是否定一切权威和任何形式的国家政权,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幻想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而建立一个没有国家的、完全平等和绝对自由的社会。这种思想以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反映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破产的小资产者的情绪和愿望,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起了很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B.N.列宁说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它在否定政治的幌子下使工人阶级服从资产阶级政治。

发展过程 无政府主义可追溯到18世纪。一般认为英国W.戈德温(1756~1836)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他在1793年发表的《论政治正义及其对道德和幸福的影响》一书中认为,国家和私有财产是违反人类理性的,必须坚决消灭之,未来社会应该是没有国家和政府统治的、实行财富公有和产品按需分配的各个小型公社的集合体。这种思想对后来的无政府主义者有很大影响。

无政府主义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并出现一些流派。其创始人是法国P.-J.蒲鲁东。他在1840年写的《什么是所有权》一书中首次使用今天被译成“无政府”或“无政府状态”的“安那其”(Anarchy)这个词。他倡导互助主义,主张通过建立人民银行和根据契约原则在生产者之间实行产品的等价交换,以达到消除剥削和人人自由、平等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改良主义方案的实质是企图永远保持小私有制。德国无政府主义者M.施蒂纳(1806~1856)鼓吹的是利己主义。他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1845)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除了“我”以外,现实之中什么都不存在。因此他要求废除国家,同时认为只有“我”才是财产的所有者。他主张保持小私有制,不赞成互助主义,反对社会改良。

从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宣扬利己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理论日益不得人心。俄国无政府主义看M.A.巴枯宁提出集产主义思想,主张全部生产资料归各个生产者的集体所有,实行产品按劳分配。这种集体主义建立在自下而上的分散主义基础之上,其实质仍是个人主义。巴枯宁还提出通过暴动立即消灭国家的口号。他不仅是个理论家,还是一个实际活动家,建立了无政府主义组织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在第一国际内部进行分裂活动,受到K.马克思、F.恩格斯的揭露和批判。巴枯宁以后最有影响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家是俄国П.A.克鲁泡特金。他从人的互助本性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无政府理论体系,提出无政府共产主义思想,从而在无政府主义运动中肇始了一个新的流派。19世纪末,在无政府主义的基础上出现无政府工团主义,反对政治斗争,反对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认为工团是工人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包括克鲁泡特金在内的不少无政府主义者成为沙文主义者。此后,无政府主义运动日趋衰微,只在欧洲一些拉丁语系国家(特别是西班牙)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还保持着一定影响。

在中国的影响 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思想从欧洲和日本传入中国。1907年在巴黎和东京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分别创办宣传无政府主义的刊物。中国早期最有影响的无政府主义者是刘师复。1912年他在广州组织无政府主义团体晦呜学舍,出版刊物《晦呜录》(后改为《民声》)。1914年又在上海创建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着重宣传克鲁泡特金的思想。五四运动前后,无政府主义思想曾进一步传播。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特点是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行动纲领,而是以传播和宣传国外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的思想为自己活动的主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中曾经起过一些积极作用。后来,无政府主义者内部发生分化。一部分人走上革命道路,另一部分人堕落到反共、反革命的营垒之中。在20世纪20~40年代,少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仍继续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但没有多大影响

无政府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

像其他政治哲学思想一样,无政府主义包含不同的分支和流派。

按照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理念,人类社会存在数千年的等级制度是不合理的。

任何权威机构和个人,譬如政府、教会、政治首脑,都没有必要存在,而且他们的存在阻碍着人类进步。在等级制度下出现的权威和精英们拥有权力,而权力具有天生的腐败性质,拥有权力的人会关注于如何维持扩展自身获得的权力,而非被此权力影响和统治的人的利益。作为典型等级制度中权威机构的政府,会拥有替其属民作出裁决的权力,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自由被无限的缩减。同时,大部分人在服从和期望由权威和精英组成的政府的选择,而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和自我选择的权力。

无政府主义相信人类群体在各个方面具备自助结合和合作的能力,所以相信社会不需要统治者和集权制度,人们可以通过互相协作各自的权力构成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构成自愿互助关系;此时权力不是等级制度的,而是网状结构的,被自主结合的社群和个人所共有。

无政府主义的社会运动希望建立自愿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代替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结构。这些哲学用“无政府制”指代一个基于个体自愿相互作用的社会,且每个个体都有自由(特指政治自由)。哲学上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并不提倡混乱和社会失范,“无政府制”在这里被用来指代一种人类故意确立并保持的社会关系。

通常无政府主义被认为是消极的,因为它反对被强迫加诸自身的权力,反对现行权威。但它仍然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视角说明一个无政府和无权威的社会将怎样运行。无政府主义政治哲学体系有相当可观的变种,它们在某些领域观点相异,比如是否使用暴力实现无政府主义,应该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否反对社会等级和不平等财富分配存在,工业制度和环境孰轻孰重,无政府主义者应该是什么社会定位。这中间的分歧之大使历史上一些特定流派的无政府主义者否认其它一些他们不赞同的流派是无政府主义。

在有记录的历史之前的狩猎时代,人类主要自发的以大家庭的形式聚居。没有所谓政府和国家,只有小规模的财富积累和劳动分工,也没有法令和统治者。这被叫做“原始无政府状态”。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把古代中国的道教作为最早出现的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来源。同样,无政府主义倾向也可以溯源至古代希腊哲学家的观点,比如齐诺,斯多葛派哲学创始人,还有阿瑞斯提普斯,他说智者不应该为政府放弃自己的自由。之后的社会运动参与者包括包括12世纪的Stregheria、中世纪的自由人、再洗礼派教徒、掘地者和Ranter,也都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

最早的“无政府”的使用出现在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七雄大战底比斯》,前467年。其中,安提歌尼公主的哥哥坡利内西参与攻打底比斯,统治者因此禁止埋葬坡利内西的尸体作为惩罚,安提歌尼公开拒绝接受禁令,说“就算没有别人来,我也要自己埋葬他,并独自承担埋葬我的亲兄弟所带来的危险。对这种挑衅对抗城市统治者的无政府行为,我并不羞耻(ekhous apiston tênd anarkhian polei)。”

古希腊也被西方认为是首创了作为哲学思想的无政府主义,斯多葛派哲学家齐诺作出了这一贡献,他被克鲁泡特金称为“古希腊最好的无政府主义诠释者”。按克鲁泡特金的总结,齐诺“批判了国家万能、干涉和管制,并提出了个人的道德法则的重要”。在希腊哲学体系之内,齐诺无政府自由社群的主张和政府论相对,后者的代表性表述为柏拉图共和政体和乌托邦。齐诺提出尽管人有自卫本能,这让人变得利己主义,自然也相应的赋予了人类另一本能-社会性。像一些现代无政府主义者一样,他相信如果人们按照本能行事,就不需要法律、法院或是警察,不需要寺庙和公共偶像崇拜,也不用钱(赠品经济代替交换)。年代久远,我们只是通过引文支离破碎地了解齐诺的信仰。

16世纪欧洲的再洗礼派教徒往往被认为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宗教先驱。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再洗礼派教徒“批判所有的法律,他们认为所有好人都被圣灵指引……以这个前提他们到达了共产主义……”。小说《Q》则描述了这一活动及其革命性的意识形态。[[1548 年]],埃蒂安·德拉博埃蒂写了The Politics of Obedience: The Discourse of Voluntary Servitude,一篇探究人们服从统治者的文章。17世纪,掘地者中的Gerrard Winstanley则出版了一个小册子,提倡公社所有制、以小块耕地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它也被认为是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先驱。

第一篇明确提出没有政府的文章是埃德蒙·伯克的《为自然社会而辩护》(1756年),他还匿名写过其他一些文章,但他声称那都是讽刺文学。尽管如此,一些学者怀疑怀疑伯克的声明是由于详尽论述的论点和文章的严肃性。1793年 威廉·戈德温出版了《对政治正义的评论》,其中他借批评政府发表他的自由社会的观点。有些人认为这是首次无政府主义论述,把戈德温称作“无政府哲学的创立者”[1]。除了出于个人在面对外来侵犯时会自发联合,戈德温反对其它任何有组织的个人劳动合作,认为这会妨碍善行,他甚至反对管弦乐团。他是早期的自由主义支持者,支持个人私有产权,并定义它为一种“帝权,使每个人有通过勤劳获取产出的资格”。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什么是财产?》的作者,在1840年成为第一个自称“无政府主义者”的人。他反对集体主义支持私有产权和基于劳动交换的市场经济。尽管普鲁东被广泛认为是个人无政府主义者,他不求消灭政府,只希望政府最小化:“……警察制度、可改进的和压力的官僚作风、课税等等要被减至最少……”。约书亚·沃伦,一个和普鲁东同时代的人,创造了和普鲁东哲学本质相同的个人主义哲学,但他反对政府的存在。他一直来著述和实践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经济体系,并建立了一套以“劳动币”为媒介的流通系统,后来普鲁东提出一种相近的经济体制,并称为互助主义。很多人认为沃伦在1833年开始建立和编辑期刊,称作《和平革命者》,这是第一个无政府主义期刊。沃伦开创了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的传统,普鲁东由于之后对本杰明·塔克的影响也很有影响力。

个人主义者,更多的从马克斯·斯特纳的著作获取养分,要求对个人自由的最大限度尊重。当有些个人主义者试图用自然法则来评判个人主义,斯特纳的“利己主义”坚持自利是评判事物的唯一标准。美国个人无政府主义坚定的支持个人主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尽管他们反对雇主减薪增加利益、利益驱动,而且最反对买卖租售无人居住和未被使用过的土地。

自由主义者经常被君主制主义者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尽管他们不要求取消国家,他们还是在宣传一个最小化的政府、个人权力和人们评判政府的责任,这都是以无政府主义思想为根基的。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的《法律》(1849年)是一个反中央经济统治的自由主义小册子,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明显无的政府资本主义先驱是古斯塔夫-德·莫利纳里,他在《社会产品》中写了一篇关于私人防御机构的段落。这是第一次对解决无政府状态下安全问题的尝试,之前的思想家普遍认为无政府状态会使人性迅速改变,他们声称有个人公正就足够了,还有的简单带过不提。在美国,无政府主义思想曾通过亨利·大卫·梭罗(不合作主义)、约书亚·沃伦和本杰明·塔克的声音表达出来。塔克类的个人无政府主义者受赫伯特·斯宾塞和马克斯·斯特纳影响较深。

19世纪,无政府集体主义者理论家们,像米克海尔·亚力山德罗维奇·巴枯宁,和无政府共产主义者,像彼得·克鲁泡特金,像马克思主义者一样都批判资本主义,无政府注意用对政府的批评构建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强调社会环境中用公社形式保存个人自由的重要性,指出工人用于生产创造的自我管理的机构的重要作用。国际工人联盟(IWA)在成立时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团体的联盟,包括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两者的共同目标是消除国家的存在,共同的政治敌人是保守派和右翼势力。但两者相互批评,天生的分歧终于具体演化为代表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米克海尔·巴枯宁和卡尔·马克思本人的争议。马克思希望用等级结构来管理这个组织,选举产生领导。巴枯宁憎恶这个想法,预测如果一个在马克思旗下的革命党革命成功,他们会和他们反抗的统治阶级一样糟。尽管如此,米克海尔·巴枯宁还是看到了无产阶级反抗压迫推翻统治阶级的需要,他预测在将来的革命时期民主的工人委员会会出现并完成他们的任务。在1872年,第一国际中冲突达到顶点,马克思主义者靠人数优势在海牙大会 (1872)投票逐出了巴枯宁和巴枯宁主义者。这通常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冲突的由来。

普鲁东和巴枯宁在一些场合表达了不被大多数后来的无政府主义者接受的看法。普鲁东有些男性沙文主义倾向并反犹, 巴枯宁终身认为犹太人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称犹太人为 “有机的集体寄生物”。 许多后来的无政府主义者会忽视此类父权和种族主义的论调,只从两人那里总结他们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彼得·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是他由《进化论》发展而来的理论,他认为进化中互助比竞争更基础、更重要,高级的物种因为具有更高的互助性而所以高级,他把这些理论在1897年写成一本《互助:进化要素》的书。

一些当时的革命者鼓励使用暴力,比如制造爆炸、暗杀国家元首,来实现无政府主义。然而,这些行为被许多无政府主义者视为了适为其反或者无效的。

在那19世纪晚期,无政府工团主义作为工业化形式的“自由共产主义”发展壮大,强调工人行动,尤其是总罢工,作为达成无政府主义的总策略,而且提出建立“保障老年人的社会”。

今天,无政府主义在中国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低潮期。很多人觉得,无政府主义就是想怎样就怎样。这是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误解。

无政府主义者固然反对一切以武力和压制为基础的政府,但仍然同意,必须要有某种形式上的社会组织,并通过这种组织的协作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从而使每个人最终都得到自由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