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孤岛在线阅读:毛泽东的诗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7 20:02:01
请摘录一首除了沁园春雪以外的毛泽东诗词,并进行200字左右的赏析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本诗是中国红军的领导人,大文学家毛泽东为了作战进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中写的,本诗记述了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红军在长征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勇壮举,写出了长征的重重困难。
语言简练,事件具有代表性,体现了红军的英勇豪迈的性格和势如破竹的气势,最后一句还说明了红军深得民心,抗日必将成功。

沁园春 长沙

--------------------------------------------------------------------------------

http://www.yzsedu.com/ 2004-08-27 16:55 永州教育信息网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一、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本词上下两阕,各有侧重,但又紧密联系,浑然一体。上阕写景,句句有情,在描写象征长城、大河、高山、高原时,倾注着赞美祖国河山的爱国深情;下阕议论、也结合着抒情,在评说古代帝王和当代英雄时,注入颂扬当代英雄之情。上阕写景是下阕议论抒情的基础,下阕议论抒情是上阕写景的必然结果。作者就是这样运用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赞颂壮美的河山、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的。

二、用词精确、形象、修辞生动、确切

这首词运用词语非常精确,如“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中的“惟”和“顿”都是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惟”字有力地强调了白茫茫的一片是唯一的景象,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了;“顿”字在句中强调黄河上上下下波涛滚滚的气势一下子失去,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的速度。再如“舞”和“驰”这两个动词,“舞”,起舞、飞舞,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奔驰、奔跑,形容白雪覆盖的丘陵如巨象奔驰。这两个动词用得极为传神,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本词不仅用词精炼,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方法。上述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就是巧用比喻。再把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象,比做红装素裹的少女,更是想象奇特,比喻确切。“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更把“山”、“原”拟人化了,生动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这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表达了红军战士为了得到最后的胜利,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流露出长征路途的险恶环境。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鉴赏】题画诗是中国诗坛的传统,题照诗则是题画诗的变种。画是诗之本,诗为画之魂。毛泽东着首题照诗,继承传统,超越传统,源于照片,超越照片,它是时代精神的写照,是民族伟力的颂歌。
这首小诗题小旨大。首先,它热情赞颂了中国妇女,充分肯定了民兵制度的重要性。其次,它表达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诗中“五尺枪”“演兵场”“武装”等等,突出的是一个“兵”字,一种尚武精神。诗人为何这样爱武?探本溯源,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不难找到答案。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广大民兵为革命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民兵制度在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直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数十年中,毛泽东就武装民众和加强民兵工作的问题,作过许多重要的指示。写于六十年代初期的七言绝句,是他的人民战争思想的艺术体现。那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企图用武力迫我就范。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中国人民必须自强不息,全民武装,严阵以待。
因为诗是为女民兵题照,所以开头两句就以热情洋溢的凝练笔墨,对女民兵的军事训练进行艺术概括。
起句写人,拉出一个特写镜头,突出了照片的中心内容和主体形象--“飒爽英姿五尺枪”,造成先声夺人之势。诗人对照片上女民兵这一主体形象的描绘,没有作工笔似的细致刻画,而是撇开衣着装束,单写其武器--五尺枪。这枪在女民兵身上已充分人格化了,成为她整个机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诗人在外观实写的基础上,又从形象的气质和神韵方面,对所描写的人物作更高层次的勾勒。“飒爽英姿”四字正是对女民兵精神面貌的最精当的概括。题画诗一般不重画面的“形”的复现,而重在传“神”。本诗也一样。因为诗中所描绘者,无论如何没有照片上的直观、鲜明和逼真;而对照片上形象的简笔写意,却可成为题照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宋代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毛泽东所下的这四个字,一笔两到,既刻划了女民兵威风凛凛矫健敏捷的姿态,又写出了她精神抖擞、英气勃勃的神采,这既是美的形象,更是力的表现,极富艺术感染力。
第二句由特写推出一个“全景”镜头--“”曙光初照演兵场”,从广度和深度方面渲染照片的典型环境,烘托女民兵的英武形象。“曙光初照”与“飒爽英姿”前后映衬,“演兵场”与“五尺枪”相互照应,不但形象地点出了军事训练的具体时间和地点,而且设置了一个阔大明快的背景,构成了一个生气勃勃、令人醒目的画面。
毛泽东所题之照片,原只是他的女机要员一人倚枪而立,但诗人并未拘泥于照片的真实画面,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笔触申想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这两句诗是一幅比照片更理想化和典型化了的女民兵演武图:旭日东升,大地初醒,女民兵迎着绚丽的朝晖,在练兵场上艰苦地训练,她们手握钢枪,青春焕发,多么威武雄壮。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女民兵那严肃认真的面部表情,和那操练、射击、刺杀的英武场面,听见那坚定有力的步伐和节奏鲜明的“杀-杀-杀”的怒吼声。
三四两句,笔锋一转,从照片宕开,发表观感、议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诗人虽然在他的“诗论”中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1965年7月21日给陈毅的信)但是,作为题照诗,与古代题画诗一样,“理趣”却是不可少的。清人沈德潜论杜甫题画诗时曾精辟地指出:“其法全不在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毛泽东的题照诗,可以说正是继承了古代大诗人的这一艺术传统。这里,诗人将审美视野从照片上单个、具体的“女民兵”,上升到更为众多、更为普遍的“中华儿女”的整体形象上;从前者的“飒爽英姿”中总结出后者“多奇志”的伟大怀抱;从更加广阔的境界上写出了女民兵的革命豪情,赞颂了中华儿女尚武的壮志,从而更精辟地抒发了前两句诗中蕴藏的意义,揭出了全篇的主题思想。这样的议论,是诗的议论,是诗中形象的自然延伸和升华。
全诗仅四句二十八字,就把静态的、有限的照片镜头,化成了女民兵练武的生动、广阔的图景,寄予了人民战争、全民皆兵的深刻思想,熔铸了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赞美。具有很大的容量。本诗语言质朴,议论精辟,寓刚健于爽朗,见深刻于浅显,实是不可多得的题照诗的精品。

七律 到韶山 1959.06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鉴赏】1911年,毛泽东第一次走出故乡韶山到长沙求学。临行时他还改写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一年他只有十七岁。1959年,毛泽东回到久违的故乡,又写了一首诗抒发情怀,此时他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久别回乡,且有是老大还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自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手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表明诗人对故乡怀有一片深情,也交代自己离别故乡已经很就了。“逝川”指三十而年前的岁月。“咒”字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这个动词炼得极好,十分新警。
颔联紧接上文“三十二年前”,是对1927年大革命是的历史情景的回忆:“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红旗”和“黑手”,在视觉色彩和感情色彩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尖锐激烈。1926年至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农民运动也掀起了高潮,。也就在1927年,蒋介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湖南也发生了“马回事变”。一时间反革命势力群魔乱舞,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开杀戒。但是无论敌人怎样嚣张,革命者都不会被吓倒。“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战友们的牺牲,更加激起革命者对敌人的仇恨和推翻反动统治的决心。颈联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含义深刻。首先,它概括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精神。数十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两句诗饱含着诗人对烈士们的深切怀念。此外,这两句诗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教育和启迪着当代人:新中国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在写法上,诗人采用了因果关系的句式来表现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它是议论,也是抒情。“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对上句“壮志”的具体说明。两句的重心集中在一个“敢”字。敢是胆量,是勇气,是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诗人采用这样的句式结构,不仅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具体内涵,而且也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崇高伟大。如果说“红旗卷起农奴戟”是用凝重的笔调描写了革命者的行动,那么这浪句就是用高亢的笔调描写了革命者的精神。
最后,诗人从历史的万千追忆中转回到现实。眼前的现实正是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首联中“咒”字所表达的是诗人对时间飞快流逝的怅恨之情,在这里已完全被“喜”字的欢快情绪所代替了。“遍地英雄”是昔日农奴的后代,也是革命者的后代,他们继承先辈的遗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韶山的丰收景象。他们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理所当然也是英雄。毛泽东亲眼看到革命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心里怎能不激动?
十七岁的毛泽东对世界充满着憧憬,他的眼前是一条等待开拓的人生之路。他以年轻人血气方刚的热情踏上了征程,他那以四海为家的豪迈情怀显露着年轻人特有的激进与单纯。而年逾花甲的毛泽东重回韶山之时,他已是党和国家的领袖,他的心里装着整个中国和世界,因而,当他重归故里而不是乍出乡关、回首往事而不是憧憬未来的时候,他的诗显得是那样的深沉和厚实。他对故乡的深情,不在对自己亲人和往事的留恋,也不在对故乡风土人情的颂美,而在于对三十二年来故乡人民火热的斗争生活的重温和赞扬。尽管1959年,年轻的共和国由于国际国内的天灾人祸,正陷入困境,毛泽东对此忧心忡忡,但作为一位浪漫诗人,他在故乡、在历史中寻找到了一种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都能够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地去战胜一切敌人,现在暂时的困难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这给诗人以莫大的安慰,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在这种心情下创作的这首诗,也饱含了这种激情。因此,诗以写实为主,也不乏浪漫的情调。
这首诗写得大喜大悲,气势宏大豪放,。全诗以人民英雄为主角,肯定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在内容上可谓博大精深,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它熔记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同时运用了多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时间上的昔与今对比,色彩上红与黑对比,感情上咒与喜对比等等,通过对比在总体格调上形成了从灰暗凝重到明朗欢快的旋律,使诗的境界大为开阔。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本词是毛泽东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感兴之作。

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翻旧时民谣,组成流水对,娓娓叙来。先记写巡视的行踪和心情。这里,“才”“又”两个副词一气连贯,不仅是是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转换,也传达出一种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饮”“食”两个生活细节相映成趣,显得兴致勃勃;“水”“鱼”两种富有特色的湘湖风物,写来则亲切如见,情意拳拳。三国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反映了一种安土重迁的封建乡土观念和保守意识。毛泽东稍加改动,一反原意,读来亲切自然,意趣横生。十个字,不但生动地交代了诗人自己南巡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踪,而且透露了在日理万机之中的满怀豪情,抒发了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深厚的感情。

接着,便以雄健的笔势,转入写游泳。“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越是写出长江之大,就越是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

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这里补写一笔大江景象,引出一个新奇的比喻,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议论,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前两句写游泳时的镇定和从容,后一句则写获得“自由”后的欣喜。这是解脱束缚的畅快,是长久渴望的满足,是俯仰自得的轻松,是驾驭风浪的喜悦。陈毅《冬夜杂咏.长江》曰:“有人雄古今,游泳渡长江,云此得宽馀,宇宙莽苍苍。”正是为此词作了脚注。“今日得不偿失宽馀”是上片的感情基调,是对着次游泳的总括。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了上片的结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毛泽东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因此他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古典诗词的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他不仅能将古人诗词或其他韵文成句入诗词,而且能以散文成句入词。上二句便是毛泽东游泳之际见长江逝水,联想而及孔子之语,乃一字不易地截取了《论语.子罕》篇中的成句,赋予崭新的意义,直接把中流搏击风浪同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又有对峥嵘岁月的怀念;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规律的探究;既有对生命的感悟,又有对世事人生的思索;既有感情的憧憬,又是只争朝夕、催人奋进的号角。总之,孔夫子这两句话的妙用,如此妥贴自然,不着斧凿痕迹,不仅加深了词的意境,而且意味更加隽永,这在古人诗词里也是十分罕见的。

词的下片又回到了眼前的实景,自然展开了长江建设的“宏图”。“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换头三句,以“风”字起,紧接着前片意脉,瞩目两岸景色:将上是风吹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相望,进而转写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了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以下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飞”和“变”是写实,也是预期。寥寥两笔,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更立”三句,思绪遥远,神游三峡,一幅壮丽神奇的理想图景在词中展现出来

这个嘛。。。看看毛主席语录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