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公务员打母亲人肉:文革期间右派中的哪个人的原名是将冰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1:10:58
曾被老毛打过右派 住过驴蓬的哦~

丁玲
注意,是蒋冰之
我挺喜欢她的.

丁玲(1904~1986),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蒋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3年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逃离南京转赴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新中国成立后,丁玲先后担任文艺界多种重要领导职务,并在繁忙工作之余,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评论文章。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出访欧美诸国。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一生富于传奇色彩。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走向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其文学创作也由最初的单纯抒写个人苦闷逐步转向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成名作是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

1936年丁玲辗转到延安,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的欢迎。不久,她随红军去陇东前线,毛泽东写诗赞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1937年丁玲回到延安,与成仿吾一起在苏区成立中国文艺协会,她任主任,后辗转数千里,到国统区宣传抗日,在此期间,与陈明结了婚。随后,她在延安当过新闻记者,编过《解放日报》文艺副刊,担任过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她笔耕不止,创作了《我在霞村的时候》等现实主义作品。

1945年秋,丁玲组织延安文艺通讯团,离开延安,参加怀来涿鹿一带的土改,1948年创作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使丁玲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坛上得到了较高的荣誉。

1949年,丁玲回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她位居高位,仍写作不止。1955年,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要人物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之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后出狱,被送到山西乡村改造。1979年平反。随后任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中国》的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