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美人谋有肉的篇章:玄参是什么?它能有什么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12:37:00

玄参

  概述:
  生物学特性:
  野生于海拔400m以下的山坡、林缘、高草和灌丛中。喜温暖湿润气候,但有一定的抗寒、抗旱能力,多栽培于低山、丘陵地带,海拔1000m左右的地区也可栽培。生长期中要求雨水较多,年降雨量1000mm左右的地区,适宜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一般排水良好的地块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壤土为好。过粘、易板结及排水不良的地方不宜种植。不宜连作,轮作一般3年以上,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最好,不宜与易罹患白绢病的地黄、白术、乌头及豆科、茄科作物轮作。玄参生长期为3-11月,6-7月地上部分生长较快,8-9月为地下块根迅速膨大时期,1O月根茎组织充实,11月后地上部分枯萎。种子不耐贮藏,隔年陈种子不能用。种子容易萌发,但发芽率低,最适萌发温度为30℃。种子千粒重0.2g。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根数条,肥大,纺锤状或胡萝卜状。茎直立,方形, 具四棱。下部叶对生,有柄;上部叶有时互生;叶片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整齐,叶背或嫩茎上密生细毛。聚伞圆锥花序大而疏散,小聚伞花序2-4回分枝;花小,暗紫色,多数。蒴果卵圆形,端有喙;种子多数。细小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现代研究开发:
  玄参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现代研究表明,玄参根含玄参甙,植物甾醇,亚麻油酸,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具降压强心及降低血糖作用,解热消炎作用;体外试验具抗菌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习惯性便秘,小儿高热,慢性咽炎,慢性前列 腺炎,淋巴结肿大等疾病,疗效显著。同时尚发现玄参对多种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均具抑制作用,特别是玄参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降血糖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开发利用。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壤土。地势以背风向阳,缓坡为宜。前作收获后,深耕,每亩施厩肥或堆肥1000-15OOkg,作1.2-1.3m宽的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若是新垦地,宜初冬除去残枝落叶,拣去石块杂物,深翻整地,使土壤经冬熟化,第二年再翻耕整地作畦。
  二、繁殖方法
  (一)子芽繁殖冬季收获时,选择无病植株的根头芽(老蔸上未长出土的新生芽)作种。选大如拇指,长3-4cm白色子芽,摘下或用小刀削下直接栽种。暖地可随挖随栽,冷地可置地窖贮藏。翌春再行栽植。贮藏方法:就地选不易积水的地方,挖深5Ocm左右的土坑,将摘去浙玄参的老蔸入坑贮藏起来,坑上盖草,防止冻害。也可用室内地窖贮藏,在贮藏期中,保持温度5℃以下,并注意勿使发热烧堆,引起芽子伸长或干枯。
  (二)种子繁殖先育苗再移栽。8-9月,待蒴果干枯,种子呈黑褐色时连枝剪下,晒干脱粒,筛去杂质,置于阴凉丰燥处保存。翌春3-4月,在整好的苗床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布或条播,用筛子筛一些细土,将种子盖严即可。约7-10天使可出苗,待苗高20-25cm时,进行移栽。
  (三)分株繁殖种植后的第二年春季,玄参每蔸根茎处萌生很多幼苗,到5月苗高30cm时,每蔸除留壮苗2-3株外,其余的均进行分株栽种。一般一亩所得的幼苗,可栽3-4亩。分株时,用手握住苗茎基部,向侧面下压,幼苗从根茎处脆断,并带有须根;分株时不宜向上拔,以免将全株拔起,影响母株生长。将苗的嫩梢剪去,栽植即可。
  (四)扦插繁殖5月份分株时的攫株剪成两段,进行扦插,每平方米扦插12株左右或按行株距2Ocm×lOcm扦插育苗移栽。此外,7月份玄参植株生长基本定型后,可采其嫩枝进行扦插。以上繁殖材料在畦上接行株距33cm×3Ocm开穴种植。子芽繁殖于冬季收获时,随挖随栽,或翌春3-4月栽种,每穴栽子芽1-2个,芽头向上,并施拌有人畜粪水的火灰一把,盖土与畦齐平。每亩约需子芽6Okg。种子繁殖,于苗高20-25cm时移栽,每穴一株。分株繁殖,5月份选阴天,边分株边栽种。宽垄双行密植法:垄宽7Ocm,高35cm,沟宽3Ocm,垄面株距45cm,行距3Ocm,错位栽植,亩栽密度6000窝。于双行缝中开一深15-2Ocm的条沟,一次性施入有机土杂肥10kg和RSP-1型高效多用复合肥0.25kg(一种以氮磷钾为主,配以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生长刺激素等成分的有机复合型基肥),二者混匀一次性条施作基肥。生长期于5月和7月追肥二次,施人畜粪水加尿素。生产实践证明。宽垄双行密植和一次性基肥配方施用技术可优化土壤水肥气热环境,有效地促进植株根系的发育和茎叶的生长,显著改善玄参营养生态和光合生态空间,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显著地增产和提高产品的上等级率。
  三、田间管理
  (一)间苗玄参定植后,第二年从根际萌生许多幼苗,选留壮苗2-3株,其余的用于补缺或作繁殖材料,以降低养分消耗,确保壮苗生长。
  (二)中耕除草玄参出苗后,应适时中耕除草。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在4月中旬齐苗后;第二次在5月中旬;第三次在6月中旬。随后由于植株生长繁茂,杂草不易滋生,可不再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进深,以锄松表土除去杂草而不伤及块根为度。
  (三)追肥除施足基肥外,尚应追肥3次,第一次是齐苗后每亩施入人畜粪水500-750kg;第二次是苗高30cm左右时,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2000kg;第三次是6-7月份玄参初花期,这是夺取玄参高产的关键,每亩施堆肥或厩肥1000kg,过磷酸钙50kg,拌和堆沤之后,于植株一侧开窝施下。第二年萌芽齐苗后,每亩施入人畜粪水1000-1500kg,以后不再追肥。
  (四)培土是一项重要的栽培措施,能保护芽头,使白色子芽增多,芽瓣紧闭,使开花芽、青芽、红芽显著减少,提高子芽质量;能使肥料不易流失,促进根部生长,防止干旱和植株倒伏。一般于第三次施肥后将畦沟底部分泥土堆放于株旁即可。
  (五)排灌根据气候及土壤墒情及时排灌。玄参生长期,除长期干旱外,一般不需灌溉,但应注意排水,使排水沟通畅,以免造成地面积水而引起烂根。(六)摘蕾当植株上部开花时,应将花序分批剪去,不使其开花结籽,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块根膨大,提高产量和质量。
  四、病虫害防治
  (一)白绢病5-9月发病,7-8月高温多雨发病严重。危害根和根状茎,造成根部腐烂,病根及根际土壤布满白色绢丝状菌丝,并着生淡黄色至茶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注意排水,防止地面积水;整地时,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每亩1.5-2.5kg,拌草木灰30-35kg,撒于土面整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选用无病种根,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及时拨出病株,并用石灰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淋灌病株和病株周围的健株。
  (二)叶枯病亦称“铁焦叶”。4月中旬开始发病,6-8月发生较重,直到10月止。为害叶片,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圆形,造成病叶卷缩干枯。防治方法:清除病残株叶,减少病源;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水剂400-500倍液喷雾防治。
  (三)红蜘蛛夏秋季发生;造成叶片干枯或脱落。防治方法:注意田园清洁,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越冬虫源;发生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
  五、采收
  栽种后第二年1O-11月份;地上茎叶枯萎时采收。,采收时,先将植株周围泥土挖松,用手拔起全株,抖去泥土,除去茎叶,剥落子芽作种用,除去芦头,摘下块根加工药用。
  六、产地加工
  洗尽泥土,置阳光下曝晒或烘至半干时,集中堆积,上盖稻草压实,发汗数日,当块根内部变黑,质地柔润后,再晒或烘至全干,趁热撞去细根和泥土即可。一般亩产200-25Okg。
  七、贮藏
  将干品玄参装于麻袋或内衬白纸的木箱内,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霉变、虫蛀。

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根,玄参为玄参科玄参属植物,以根入药,别名浙玄参、元参、黑参,中药名玄参。玄参性微寒,味甘、苦、咸,具滋阴降火、凉血解毒之功效,主治热病伤阴、舌统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热。咽喉肿痛、白喉、目赤肿痛、疼痛、痈肿疮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