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思想政治工作例会:诸葛亮有黑暗面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18:00:37

(一)不能选拔任用才能超过自己之人

诸葛亮专政,不可能真正“任人唯贤”。虽然他从下层提拔了蒋琬、费祎、董允、杨洪等人物,但这些人比诸葛亮更谨小慎微,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多是些歌功颂德、保守有余的庸吏。蒋琬执政,“为尚书令”,与群僚相处,“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一切如旧,毫无作为,却连年晋升,直到“加为大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费祎为魏之降人所杀。杨举只是个人怀有对诸葛亮提拔的感激,也不见其在太守任上有什么作为。诸葛亮所收的姜维,在诸葛亮死后,虽与费祎“共录尚书事”,但二人矛盾很深。费祎每每“裁制”姜维的“兴军大举”。姜维“本羁旅一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 朝廷昏暗,宦官黄皓弄权,竟阴谋废掉姜维,致使姜维在“自危”中不敢再还成都,继续执行诸葛亮不合实际的北伐政策,最终死于钟会之乱。

陈寿在三人“传”后“评曰”:蒋琬、费祎“咸防诸葛亮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姜维“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许多史实证明,诸葛亮全凭自已的好恶用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他不能用真正有才能特别是有可能超过自己的人,像李严、廖立、魏征等等有才有功之人,都遭到排斥打击甚至杀戮的结局。可见诸葛亮“任人唯贤”是虚,在用人上远不如“唯才是举”的曹操。

(二)不用改过自新之人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严负责督运粮草。李严在刘备入蜀时屡建奇功,官至尚书令,“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刘禅,“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旨,“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李严闻亮退军,故作惊状,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又上表后主刘禅,言“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诸葛亮出示李严“前后手笔书疏本末”章证,李严“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此次北伐由于劳师远征,得汉中并未得民,粮草皆得从险难的蜀道运往。由于运输困难,导致“粮尽退军”。即使使用了新发明的木牛流马,也改变不了这种状况。加上天雨,运粮不济,情有可原,主要责任也不在李严。可诸葛亮厉斥李严“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并以众将要求为由,撤销李严一切职务,“免官禄、节传、印缓、符策,削其爵士”,假旨严惩,将李严废为平民,“徙梓渔郡”。第一次北伐,失街亭而斩马谡,据《三国志·蜀书·马谡传》注引《襄阳记》,蒋琬为此事后来也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实为可惜。习凿齿亦言诸葛亮“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李严、马谡对于蜀汉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三)不注意锻炼人才

仅以诸葛亮第一次用兵博望坡为例。诸葛亮以“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为由,向刘备“乞假剑印”而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战术分工更是让常人琢磨不定。张飞只管“纵火烧之”,关羽则“放过中军”,“纵兵袭击后军”,关平、刘封负责“预备引火之物”,赵子龙则是绝对不抵抗的“只要输,不要赢”,刘备原来的师爷孙乾则是“安排功劳簿”。这种战术完全漠视民主决策及将帅锻炼精神,取而代之的是诸葛亮的个人专断。这无疑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葛亮个人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难以成为蜀汉政权所用的后续人才。

以貌取人。和他媳妇入洞房的时候吓坏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子风范,数伐曹魏,自隆中出山到秋风五丈原,一个全智全能的近乎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是封建中国士子“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理想的化身。作为蜀汉的核心人物,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一生中,几乎计无不中,谋无不成,近乎神,而他又本性谨慎。因此,除“失街亭”、“兵屯渭南”外,很少有人论及他的失误。那么诸葛亮既然才能卓越,似乎无任何天生的弱点,也没有犯过不可饶恕的错误,为什么蜀汉政权最先灭亡?细读《三国演义》及《三国志》以后不难发现,诸葛亮也有不能明察秋毫,不审时度势,穷兵黩武,用人失误,事必躬亲等多方面的缺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诸葛亮的失误进行分析。

一、错估大局——失荆州满盘皆输

错估荆州形势,结果荆州地失人亡,满盘皆输,导致蜀汉由盛转衰。荆州自古就是兵家所争的战略要地,其处要冲,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曹、孙、刘要吞并四海称霸天下,都必须先占据荆州。曹操统一北方后,首先南下夺取荆州。孙吴集团也向往收复荆州,孙策就是在争夺荆州之战中死去的。英明善断的诸葛亮以惊人的智慧、绝妙的策划,在赤壁大战的火光与喊杀声中,捷足先登,一举夺取了荆州,随后取得四川和汉中,初步实现了隆中对策,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然荆州“东有孙权,常怀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鲸吞”。当西川吃紧,刘备授意诸葛亮将荆州交给心腹关羽镇守时,诸葛亮表现出犹豫的神情。关羽接印,诸葛亮擎着不授,又语重心长地叮嘱半天。这充分表露了诸葛亮的忧虑之深。他越是把守荆州的责任看得非常重大,越是清楚关羽的弱点是致命要害,所以一再把孙刘联盟、北拒曹操战略方针的重要性告诉关羽,而关羽后来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犯下了重大错误,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当时诸葛亮还是听从了刘备的意见,显示出诸葛亮对局势的估计严重不足,作出令关羽攻打樊城的决定,结果樊城未下而荆州失守,关羽败亡。刘备听说关羽被杀,感情用事,决意出川讨伐本不该讨伐的东吴,破坏了早已制定的联吴抗曹的战略决策。诸葛亮作为军师虽出言相劝,却仅点到为止,没有拒理力谏,以致后有刘备之败。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本应建议立即调整兵力部署,加强荆州的防卫力量,再发动积极的外交攻势,使荆益固若金汤,稳如磐石,才是执行隆中决策的正确方针,而诸葛亮决策失误,使荆州地失人亡,因而夭折了隆中决策的关键一步。综观荆州地失人亡的全过程,关羽的责任是次要的,主要责任应由诸葛亮承担,这比“马谡失街亭”的错误更大,后果更严重,影响更深远。因为荆州这一步牵涉到蜀汉政权的安危,事关隆中决策的战略布局,诸葛亮一生事业没有取得最后成功,与他在荆州决策上的失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二、不能审时度势

司马光说:“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天”则是历史规律,无法抗拒,而诸葛亮却逆天而行,执意北伐,正如司马徽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在诸葛亮后半生里,匡复汉室的时机与实力并不存在:其一,三国封建统治集团中蜀汉最弱,刘备死后蜀国由盛转衰,彝陵大战,蜀国元气大伤,匡复汉室已不可能。正如曹操听到刘备死时大喜说:“刘备已亡,孤无忧矣。”尤其到了后来,张苞死、赵云逝,诸葛亮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口吐鲜血,放声大哭,已觉心力衰竭。其二,敌对势力十分强大,诸葛亮却没有感到忧虑。仅以其对手司马懿为例。诸葛亮自知有了司马懿,出师必不利,故听说曹睿封了司马懿后大惊:“必为蜀中之大患。”不敢肯定是否能取胜。后听说司马懿被罢官又大喜。司马懿被封为平西大将军后,诸葛亮则“顿失跌足,不知所措”。他知道胜败难料,但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他不得不连连出川伐魏。其三,蜀魏百姓均已厌战,长年征战难以得到一时平静,而诸葛亮却要连年北伐,可谓逆天而行。

对于诸葛亮,其好友崔州平亦有“使之斡旋天地,扭捏乾坤,恐不易为也”的议论。而以诸葛亮之“才不可量也”,对扶汉兴刘的结局和自身的命运应是能够预料到的,其之所以迟迟不肯出山,大约缘于此。这从“三顾茅庐”中也可以看出。其后更有很多例子:一出祁山前,太史谯周奏曰:“臣夜观天象,北方星耀倍明,未可图也。”并劝孔明:“垂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也?”孔明曰:“天道之理,变易不常,岂可拘执也?”在五次北伐失败之后,六出祁山之前,谯周又奏种种不祥,劝其谨守待时,而诸葛亮却不顾一切,坚持出征。六出祁山是他最后的北伐,成功寄托在上方谷。然而又是“天不祚汉”,司马父子濒死而得救。诸葛亮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后邓艾写信给诸葛瞻曰:“六出祁山,非其智力不足,乃天数耳。”在诸葛亮之后,姜维继承其遗志,九伐中原,最后也以失败告终。三国“分久必合”,一统于晋,诸葛亮和姜维都没有改变蜀汉政权注定的命运。天下乃有德者取而居之,并非一直是刘家的天下,两人不识时务,自不量力罢。

三、不善于培养人才

蜀汉初期,诸葛亮所领导的集团还称得上一支实力比较雄厚的队伍,有五虎上将张飞、关羽、赵云等人,又有魏延、王平等人,但这些人都有其缺憾:张飞暴躁,关羽骄矜自大,魏延难以驾驭,马谡性情轻狂,他们都给西蜀一次次致命的打击。诸葛亮说:“此病不在兵寡,在主将尔!”可惜蜀国除了诸葛亮一人外,再无其他主将可用。所以诸葛亮只得让关羽守华容、荆州,让马谡守街亭,让刘封、孟达守上庸。而这些人连连违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政策,甚至包括刘备在内。最后诸葛亮指定降将姜维为帅,也是因朝中无能人不得已而为之,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蜀汉人才状况诸葛亮非常清楚,但他并没有对选拔培养人才给予高度重视,表现在:

(一)不能选拔任用才能超过自己之人

诸葛亮专政,不可能真正“任人唯贤”。虽然他从下层提拔了蒋琬、费祎、董允、杨洪等人物,但这些人比诸葛亮更谨小慎微,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多是些歌功颂德、保守有余的庸吏。蒋琬执政,“为尚书令”,与群僚相处,“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一切如旧,毫无作为,却连年晋升,直到“加为大司马”,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费祎为魏之降人所杀。杨举只是个人怀有对诸葛亮提拔的感激,也不见其在太守任上有什么作为。诸葛亮所收的姜维,在诸葛亮死后,虽与费祎“共录尚书事”,但二人矛盾很深。费祎每每“裁制”姜维的“兴军大举”。姜维“本羁旅一国,累年攻战,功绩不立”,而 朝廷昏暗,宦官黄皓弄权,竟阴谋废掉姜维,致使姜维在“自危”中不敢再还成都,继续执行诸葛亮不合实际的北伐政策,最终死于钟会之乱。

陈寿在三人“传”后“评曰”:蒋琬、费祎“咸防诸葛亮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姜维“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许多史实证明,诸葛亮全凭自已的好恶用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他不能用真正有才能特别是有可能超过自己的人,像李严、廖立、魏征等等有才有功之人,都遭到排斥打击甚至杀戮的结局。可见诸葛亮“任人唯贤”是虚,在用人上远不如“唯才是举”的曹操。

(二)不用改过自新之人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严负责督运粮草。李严在刘备入蜀时屡建奇功,官至尚书令,“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刘禅,“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旨,“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李严闻亮退军,故作惊状,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又上表后主刘禅,言“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诸葛亮出示李严“前后手笔书疏本末”章证,李严“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此次北伐由于劳师远征,得汉中并未得民,粮草皆得从险难的蜀道运往。由于运输困难,导致“粮尽退军”。即使使用了新发明的木牛流马,也改变不了这种状况。加上天雨,运粮不济,情有可原,主要责任也不在李严。可诸葛亮厉斥李严“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并以众将要求为由,撤销李严一切职务,“免官禄、节传、印缓、符策,削其爵士”,假旨严惩,将李严废为平民,“徙梓渔郡”。第一次北伐,失街亭而斩马谡,据《三国志·蜀书·马谡传》注引《襄阳记》,蒋琬为此事后来也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实为可惜。习凿齿亦言诸葛亮“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李严、马谡对于蜀汉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三)不注意锻炼人才

仅以诸葛亮第一次用兵博望坡为例。诸葛亮以“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为由,向刘备“乞假剑印”而掌握军政大权,之后的战术分工更是让常人琢磨不定。张飞只管“纵火烧之”,关羽则“放过中军”,“纵兵袭击后军”,关平、刘封负责“预备引火之物”,赵子龙则是绝对不抵抗的“只要输,不要赢”,刘备原来的师爷孙乾则是“安排功劳簿”。这种战术完全漠视民主决策及将帅锻炼精神,取而代之的是诸葛亮的个人专断。这无疑导致了后来蜀汉政权内部对诸葛亮个人的绝对依赖,广大谋士及将士缺乏谋略的锻炼,难以成为蜀汉政权所用的后续人才。

四、用人不当

前已论述,诸葛亮非常清楚荆州之重要,曹、孙、刘想吞并四海称霸天下,都必须先占据荆州。而诸葛亮对守荆州人员方面严重估计不足,作出关羽守荆州的决策,导致荆州地失人亡。让马谡去守街亭,表面看来马谡失街亭及被斩都是咎由自取,但因此把马谡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是“庸才”,也是不公正的。街亭之战以前,参军马谡跟随诸葛亮多年,屡出奇谋,克敌制胜,为蜀军立过大功。如献计征服孟获,离间魏帝与司马懿,都是良好的计策且取得成效。那么,马谡这样一个善出奇计的谋士为何在街亭惨败,从表面看是马谡无知所致,从实质上看是诸葛亮的用人不当。马谡虽然跟随诸葛亮多年,却一直仅是“高参”,从未担任过主将。他精于战略,拙于战术,会出高明计策,缺乏实践经验,而诸葛亮却把他推到了主将的位置。而且斩马谡后哭曰:“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他此时想到的仍然是自己把庸才当成人才用,始终没有明白失街亭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自己用人失当。

五、不善授权任能

诸葛亮在上后主的《自贬疏》中道:“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诸葛亮忠心耿耿辅佐阿斗,日理万机,事必躬亲,乃至“自校簿书”。其对手司马懿对此有一评价。司马懿一次接见诸葛亮的使者,问诸葛亮身体好吗,休息得怎么样。使者对司马懿说,诸葛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来览焉;所敢食不至数升。”使者走后,司马懿对人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诸葛亮就病逝军中,蜀军退师,诸葛亮作为领导者,一个重要职责是“授权原则”,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务,下属获得一定的职权和责任,就能独立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取得更大的成就。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一定要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而在于具有调动下属积极性的才能。诸葛亮可谓多才多艺,工作勤勤恳恳,每日起早睡晚,各种事务都要亲自处理,亲自过问,这样的领导方式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他的下属还会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独立创造力未能得到发挥,因而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这种领导方式还会失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机会。难怪诸葛亮死后,蜀国明显缺乏人才,特别是没人能主持大局。

六、赏罚不明

(一)该罚不罚

关羽华容道放跑曹操,违背了事先立下的军令状,本该处斩,但因刘备求情“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诸葛亮就饶了关羽。由于此次放纵了关羽,以致后有荆州之败。《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记载,刘备生前视察广都,发现诸葛亮提拔的蒋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在发怒中“将加罪戮”,而诸葛亮对于玩忽职守的蒋琬却倍加袒护,硬说蒋琬乃“社稷之器”,还要求刘备“重加器之”。刘备才不得不放弃依法制裁之举,改“罪戮”为罢免官职。

(二)罚则失当

曹操割发代首故事,且先前刘备为关羽华容道之事求情,想必诸葛亮也记得非常清楚。然却坚持斩杀失街亭的马谡。为此晋人习凿齿就严厉地批评诸葛亮道:“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三国志·马谡传》裴注)当朝大臣蒋琬就认为诸葛亮斩马谡确实有些过分,《三国志·马谡传》裴注引《襄阳记》载:“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不论是蒋琬还是习凿齿,都是从马谡作为一个“俊杰”、“智计之士”这个角度而认为马谡杀之可惜。

(三)该赏不赏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与邓艾为疑兵,因诸葛亮错用马谡,北伐失利。赵云、邓艾在“兵弱敌强”的形势下,“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退军无损失,却被诸葛亮“贬为镇军将军”。诸葛亮在视察时发现兵将、军资无损,从邓艾口中知道是赵云“身自断后”,才使“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的实情后,也只是以赵云将士保存下来的“军资余绢分赐将士”,而赵云则以“军事不利,不应有赐”谢绝,建议全部充入府库。此次军事失利完全是诸葛亮拒谏、固执、独断专行而用个人所爱的马谡为先锋所致,赵云为补救他用人的失误亲自断后以保将士、军资无损,本应是有功将领,诸葛亮却推卸责任将其贬职,后来知道了实情,也不肯为赵云恢复原职,这就不仅有知过不改的错误,而且更有错上加错之嫌。

七、政治腐败

诸葛亮治理的蜀汉官僚机构臃肿,官民比例古今罕见。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平衡。荆州丢失,关羽丧命,刘备为夺回荆州,倾全国之兵,怒伐东吴,结果全军覆没,病死白帝城。诸葛亮受托辅佐少主,开始执政,已只西南一隅,且南中反叛,国内动荡,矛盾加剧,面临“民穷兵疲”的困境。而当时不满百万人口的蜀汉政权,官僚机构出奇地臃肿,全国竟有4万官吏,平均7户得养一个官员。以公元263年曹魏灭亡蜀汉时,蜀汉有28万户、94万人计算,每户平均不足3.4人,官民比例则是1:24,即24人养一个官吏。如果除掉人均9人中1人当兵计10多万将士,则每户平均2.8人,官民比例则是1:19。19人养一个官吏,古今罕见。若把每户老小除外,吃皇粮人数就显得更多。在一千六七百年前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下,如此臃肿的官僚机构,赋役必然繁重,苛捐杂税只能有增无减,而且官多必然冗者多、矛盾多、腐败多,人民还怎能生活得下去?百姓又怎不反抗?三国中蜀汉政权最先败亡也就成了必然的结局。

八、拒纳谏言

诸葛亮独断专行自负的心态,更不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随便举几个例子:北伐时,费祎曾反对诸葛亮与降魏的叛将孟达通好,指出“孟达小子,昔时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刘备),反复之人,何足与书耶”。可诸葛亮却对叛将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欲“诱达以为外援”,与书孟达,但孟达“无款诚之心”,始终不愿作为诸葛亮北伐的“外援”朋友,给了无可奈何的诸葛亮当头一棒。可见诸葛亮在执政以后,很难听进正确的意见。即使是平定南中,开头也是用武力镇压的手段,待遇到严重阳力后.才想起采用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建议。“数有战功”的魏延,北伐时亦曾提出亲带精兵五千奇袭长安,诸葛亮领主力出斜谷,一举而定咸阳以西这一争长安、占关中的正确建议,却被诸葛亮以“危计”拒绝,以后也一直不信任魏延。

九、爱表现,少宽容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让广大蜀汉将士钦佩,也引起了东吴周瑜的警觉。应该说周瑜起初也想结交诸葛亮,但在抗曹过程中,诸葛亮表现出来的智慧引起周瑜的不高兴。作为诸葛亮而言,明知周瑜嫉贤妒能,若能几次假装糊涂,周瑜可能就不会屡屡想对诸葛亮下毒手。但每一次周瑜派鲁肃来试探诸葛亮时,诸葛亮都急于表现自己的才能,特别是“草船借箭,筑堂祈风”,令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自比管仲,应该胸怀宽广,然而明知周瑜心胸狭窄,却三气周瑜。他未能从孙刘联盟的大局出发,搞好与周瑜的关系,加强吴蜀军事情报交流,共同对付曹操,而后谋取天下。

总之,诸葛亮出山二十几年,对蜀汉政权的建立起决定性的作用,功不可没。但由于其自负专断的心态、过于谨小慎微和保守的性格,无论是用贤纳谏、依法治蜀,还是在南征平叛、挥师北伐等,都曾犯有严重的错误。特别是蜀汉政权建立后,没有把国家发展重点放在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政治改革、精简机构、用贤致治上,导致统治集团日益腐败、社会动荡、矛盾加剧,从而加速了蜀汉政权的灭亡。当然蜀汉政权最先灭亡不是诸葛亮个人所愿意看到的,但诸葛亮后半生的行为无疑埋下蜀汉政权最先灭亡的种子。蜀汉政权: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是人都有哦 没有十全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