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横肉沟特别明显: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04:55:19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同时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先前的各种斗争都失败了。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中国同盟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领导进行了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闸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很快失败。说明中国资产阶级无力担负反帝反封建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政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作出了三个伟大的贡献。
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江泽民是这样概括的:“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都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这两句话既是总结过去,又展望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江泽民在上述一大段话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了四次。
“中华民族复兴”这样的概念,可以说是从孙中山“振兴中华”演变而来的。“振兴中华”和“复兴中华”还是有区别的。“振兴”之意是使之“兴盛起来”。“复兴”之意是“衰落后再兴盛起来”,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由于“振兴中华”和“复兴中华”,都是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和清王朝统治,造成的“落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没有必要强调二者的区别。
“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概念大约流行于20世纪30-40年代,是伴随着“中华民族”这个概念的形成和社会化运行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国民党蒋介石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尤其是九·一八之后,就有不少人提出。1932年5月,以张君励为国社党(后改名为民社党),创办“再生”杂志,明确把“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办刊宗旨。提出较为系统的复兴方案。张君励认为“复兴民族”在当时“极重要”。1935年还出版《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一书。不过张君励的“中华民族”概念中,有汉族优越倾向,而且主要体现在学术文化方面。蒋介石也迅速而自觉地抓住“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时代主题,并且以唯一可靠领导者自居。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可能是民国初年“中华民族复兴”概念最早自觉的导引人之一。他讲“中华民族之复活”,“复活”与“复兴”,用词不同,意思无大差别。(参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之历史考察》)。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概念,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人类历史进入千年之交,世纪之交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1997年9月召开的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有一个共同认识,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大会确定了二十一世纪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强调全党,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并说,“这个团结,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这是十五大以前没有的提法。
十五大以后,当年十一月,江泽民访问美国。十一月一日,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中国作为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掘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个崭新概念首次提出。1998年5月24日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1999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上的讲话中、在1999年12月23日在为《院士科普书系》所作的序中,都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二十一世纪到来的时候,1999年12月31日,在《2000年贺词》说“我们坚信在新世纪里……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2000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在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指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五十年,取得了巨大进展,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提出,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这个目标作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须经过的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在这次大会报告的末尾部分江泽民专门用一大段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三个阶段,三大贡献。而且在报告中,把以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字去掉,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提法的改变,说明过去“建设有”是因为还没有。现在已经“找到”,所以“有”了,既然“找到了”,“有”字应当取掉。
可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是从十五大以后人类历史进入千年之交,新世纪之交和进入以后,对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在二十一世纪应当实现的历史任务的“从历史的高度思考”中作出的一个新的表达。它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既相衔接又有发展。即把“振兴中华”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说,要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它就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
江泽民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21世纪实现,有时讲得很具体:21世纪中叶,或再过50年。江泽民说:“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一百年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地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江泽民文选》第二卷125页)
江泽民在多次讲话或报告中,把二十一世纪中叶,即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实现的标志。这与邓小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中等发达国家并不是最发达国家,而且与孙中山、毛泽东的设想有距离。
究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具体的标准还难以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才提出了一个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十七大又强调,我们必须继续承担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世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准,可能要经过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时间,现在提出尚早。尽管如此,不是不可以设想。
①回忆盛唐时代
盛唐时代,中国是什么样子?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长安是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唐极盛时,有1573县。最大疆域,北至里海,贝加尔湖,日本海,南至云南、广西、越南北部,编户人口5288万,实际人口可能是7000万。人均700斤粮食,达到相当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时的水平。“夜户不闭”和“几致刑措”,表明社会祥和,治理良好。人们精心创造生活,尽情享受生活。诗歌画塑乐舞服饰华丽,无不为中国历史之最。尤其是独步天下的豪迈、开放、自尊、自信的心态,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盛唐对当时世界有很大的吸引力,上百个国家的使者、商人、僧人和学生,沿丝绸之路来交流学习。唐朝前期以繁荣昌盛 著称于世,唐人作为中国人的美好形象,誉满四海。
②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追求的伟大目标
孙中山在“中国在地球上为最贫弱”的时代,提出“振兴中华”。其含义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富强之国”并号召四万万同胞都要立下这个宏愿。他的这种精神,使今天的中国人仍感到震撼。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说:“中华民族者,世界最古之民族,世界最大之民族,也是世界最大同化力之民族……,推究我们的民族自开始至今,至少必有五六千年。和世界的民族比较,我们还是最多最大的。代代相传,到今天,还是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他认为,作为世界最优秀民族的中国人,一定要有驾乎西洋人和东洋人的大志气。他说:“因为我们土地广,人民多,中国人天生的聪明才力,比较西洋人、东洋人都要好得多。我们国家改造好了,中国强盛,还要驾乎他们之上。中国人所享的幸福,也当然在西洋人和东洋人之上。大家为国奋斗,造成世界第一个好国家,才是大志气。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要立这个大志气。”(1923年12月21日,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
孙中山把建设“四最”,“六至”国家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四最”,就是世界最强之国、富甲天下之国、政治最良之国、民众最快乐之国。
“六至”:至大、至优、至进步、至庄严,至富强、至快乐。
孙中山有强烈的使命感:“地球上人类最光荣之伟绩,由中国人建树之。”他主张和平,主张大同;使地球上人类最大之幸福,由中国人保障之;最光荣之伟绩,由中国人建树之,不止维持一族一国之利益,并维持全世界全人类之利益焉。
孙中山还认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的过程,是一个面向世界,学习世界的开放过程。必须走“开放兴国”、“开放赶超”之路。学习世界“非用‘门户开放主义’不可”,所谓开放政策就让外国人到中国办理工商等事。孙中山说:“凡是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所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结果岂不比东西各国更加倍文明?”孙中山认为“世界第一”不能复制,须有“创制之精神”。他强调“中华民国”名称中,就有创新。1916年7月15日,孙中山在上海的一次演讲中,解释了为什么不用“中华共和国”而必须说“中华民国”关于“民”字他研究了十余年。所以,要创新兴国,特色兴国。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第一,也就是世界唯一。
孙中山还认为,要“强兵力”。孙中山在当时中国有4亿人口时,计划训练4000万国防军事人才和国防工程技术人才,占总人口1/10。
孙中山称赞美国“为世界第一共和国”。中国人应当学美国的学问,考察美国历史。中国向美国学,就是为了超美,中国有超美之条件。在《建国方略》中他说:“中国之土地在美国之上。而物产之丰,宝藏之富,实居世界第一。至了人民之数则有四万万,亦为世界第一。而非人民之聪明才智自古无匹,承五千年之文化,为世界所未有,千百年前已曾为世界之雄矣。”
1919年10月10日,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中说:“我中国地大物博与美同,而吾国农业之富,矿质之丰,比美国有过之无不及。劳力之人工,我即四倍于美国。我国所欠缺者,资本也,才能也。倘我国能得此两要素,则我之实业发达,不特可以和美国并驾,并当四倍于美国。”(参看《中国梦》刘明福著第3-8页)。
综上所述,可以想象,孙中山自从提出“振兴中华”之后,他的思想,就是世界第一,通过开放、学美、追赶、并驾、超越,达到世界第一。
孙中山代表的那个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他的国民党担负不了这个任务,我们不能苛求他。但他搞辛亥革命建中华民国,有开创之功。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再年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并认为应当走俄国的革命道路。在1921年7月他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继承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使命。1956年11月他在为纪念孙中山诞生九十周年写的文章:《纪念孙中山先生》中,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便我们感到惭愧。”(《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754页、755页)。
怎样才算有较大的贡献呢?毛泽东多次提出赶美、超美的目标。1955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赶上美国,并且超过美国。美国只有一亿多人口,我国有六亿多人口,我们应该赶上美国。”“哪一天赶上美国,超过美国,我们才吐一口气。现在我们不像样子嘛,要受人欺侮。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吹起来牛皮很大,历史有几千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一年才生产二百几十万吨钢,现在才开始造汽车,产量还很少,实在不像样子。”(《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500页)。
1956年8月30日,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说:我们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也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你赶不上,那就没有理由,那你就不那么光荣,也就不那么十分伟大。”“假若我们再有五十年、六十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大一块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象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89页)。
关于追赶美国的时间表。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十七世纪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年。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301,302页)。
毛泽东也是主张改革开放的。他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毛泽东在世时,1973年中国已基本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建交过程。70年代下半期,中国先后同亚非拉4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国而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
再看邓小平。邓在公开出版的文章中,没有提到中国“世界第一”、“赶超美国”。但他对中国改革开放有总体设计。1990年4月,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
综上所述,从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到毛泽东“赶超美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振兴中华民族”,江泽民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目的,就是重新塑造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创造出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光辉的科技成就,并将这种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十五世纪。根据西方经济学家的估计,乾隆十年(1750年),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8.2倍,英国的17.3倍。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GDP的32.4%,欧洲占26.6%,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超过美国今日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国外还有研究指出,1800年,欧洲人均收入为198美元,其中英国和法国在150美元到200美元之间,而中国人均改入为210美元。因此,至少在19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全世界最高的,中国是当时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中国在世纪经济地位的下降,是鸦片战争之后,鸦片战争之后的半个世纪内,中国占GDP的份额,从1/3急速下降到1/50,西方控制中国的主权,掌握中国最主要的工业资源,到1900年,中国煤矿工业的50%,生铁生产的95%,都控制在外国资本家手中。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国一直没有能够振兴起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群从山沟走出来,从雪山草地爬出来,从窑洞中钻出来的人,建立了新政权。毛泽东说了一句平凡不过的、朴实的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最近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中,开始有不少人以美国为榜样,想做美国梦,现在很多人都清醒过来了,美国梦是一场噩梦。而中国30多年的历史经验,举世无双。中国人要做一场“中国梦”。
我国现在的GDP是世界第二,在最近几十年内赶上和超美是迟早的事。当然经济实力只是一个方面,文化力、外交力、政治力、国际影响力,国防力,也要跟上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重新回到中国曾经有过的世界领先地位,到那时中国将取代美国领跑世界,将会是一个“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胡锦涛语)。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伟大的复兴”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这样的国家,可以而且应该用伟大的这几个字。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革命是伟大的革命,我们的建设事业是伟大的建设事业。六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就是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多年落后的那种状况,被人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第88-89页)。
当我们祖国再经过若干年之后,我们赶上并超过美国领跑世界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真正到来。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无论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技术上、军事上都不再受制于人,中国的科技、文化、思想、制度在世界上有巨大的向心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复兴”和“发展”,两者既相通又有所不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要靠发展,没有发展便谈不上复兴,可是复兴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站在世界的前列,而在近代却落后了,在不短的时间内沦落到任人宰割和欺凌的半殖民地地位,被别人看作“劣等民族”,这使每一个有志气的中华儿女都无法忍受,渴望要恢复民族的主权和尊严,毫无逊色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不能把它误解为要恢复一、两千年前的所谓“汉唐盛世”。汉、唐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但到今天来看,我们只能是发扬它那些优秀传统,不应该也不可能再去全盘恢复它,如果还说要恢复到那时去,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我们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可能,但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继续作出极大的努力。

以三个代表为基本思路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古代的辉煌,而是一方面要“回复”到那时曾经有过的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辉煌地位,另一方面要“回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即“回复”出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去做,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使最广大的人民在奔小康的过程中,在生活由温饱到殷实到富裕的过程中,其根本利益得到最充分的实现。只有这样去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