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右diss徐良:询问关于离别的诗句,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8:45:48
最好是李清照、辛弃疾的,如果不是也没有关系。
希望是比较经典句子,而且请多列举一些,谢谢。
谢谢2楼3楼的同志,辛苦了.
不过我不要解释和评析,我只要诗句就够了,谢谢.

我会对满意的答案追加悬赏的.谢谢.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辛弃疾《木兰花慢》: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啼酒只依然。目断秋宵落雁,醉来时响空弦。《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余愁,山深闻鹧鸪。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 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岭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借眼前景写情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意:本节关节点在情景关系上,两诗通篇写景,均是眼前现实之景,三四句所写之景具有什么审美特征?

问题设计:“黄鹤楼”、“烟花三月”与诗题中“送孟浩然”有何联系?

意境是诗词最本质的美学特征,读诗在于得其境,如何欣赏三四句的意境?

李诗意境苍茫阔大,许诗意境凄凉迷蒙,写尽友人离去后诗人怅惘迷茫的心情。

附:

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柳永《雨霖铃》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二、虚拟情景写情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注意:本节关节点在三四句所写情景的真实性和情感性,情为虚,景亦为虚,但虚中有实,虚实变化如何把握?

问题设计:王诗中第三句中“忆君”作何解?“遥”字有何妙处?“愁听清猿梦里长”一句如何欣赏?

李诗中“良夜”“明月”两个意象对诗境有何作用?着“从此”二字有何妙处?

附:

柳永《雨霖铃》(下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以物作喻写情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意:本节关节点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情为虚,物为实,虚实如何结合?

问题设计:王诗第三句中“春色”可否换为“秋色”?为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匠心?

鱼诗中以水作喻的手法是否见过?本诗此处有何独到之妙?与王诗相比,喻意有何不同?

拈花妙语:幸福是拥有一个温暖的伴侣。

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情理相劝写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意:本节关节点在怎样劝慰友人。三四句劝慰友人,一以情相劝,劝其更饮,离情更重,为人为己;一以理相劝,劝其自宽,为人解忧,更觉宽厚。

问题设计:王维生活在大唐国力鼎盛之时,当时唐朝经营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远离中原,无异于异域。

“劝君更尽一杯酒”与一二句有何联系?

“莫愁前路无知己”说明了董大怎样的心境?为什么有这种心境?诗人的观点又是怎样?

诗人这种知己观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

3、总结:唐人离别诗常用借景抒情、以物作比、虚拟将来、情理相劝的手法来表现离情别绪,风格上大多忧郁伤感。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顶楼太过了,看都看不过来。我最喜欢这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勘冷落青秋节。”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5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
6. 不知魂已断, 空有梦相随. (韦庄)
7. 独下千行泪, 开君万里书. (庾信)
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9.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友情送别诗

送别1
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1,借问行人归不归。
注释
1. 这首诗见于崔琼《东虚记》,作者姓名不载,大约作于隋炀帝大业年间。
2. 柳条折尽: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
王勃
城阙辅三秦2 ,风烟望五津3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4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5 。
无为在岐路6 ,儿女共沾巾。
注释
1. 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之:去,往。之任:去就任。蜀川:泛指蜀地。
2. 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城阙:这里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 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 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 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比邻:近邻。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 无为:不要,不用。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评论
1. 盖齐梁代降,沿袭绮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荡涤。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骨气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拾遗、吏部,并极虚怀,非溢美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
2. 王(勃)工写景,遂饶秀色。至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是理至不磨,人以习闻不觉耳。张曲江“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亦即此意。(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清·孙洙《唐诗三百首批》)
送魏大从军1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2,魏绛复从戎3。
怅别三河道4,言追六郡雄5。
雁山横代北6,狐塞接云中7。
勿使燕然上8,唯留汉将功9。
注释
1. 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
2.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唐朝时匈奴族已经消亡,这里借指进犯唐朝的少数民族,并暗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意。
3. 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曾以和戎政策为晋国解除了山戎等边患,这里借指魏大。从戎:从军,参军。
4. 三河:古代河东、河内、河南三郡为三河,大致是今河南洛阳附近黄河南北一段。
5. 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后来西羌作乱,赵充国年已七十余,还驰马金城,击破敌军,振旅而归。六郡:指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金城六郡,是汉代防御匈奴等外族的西北前线。
6. 雁山:即雁门山,又名句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山势险峻峭拔,山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名雁门关,自古为戍守重地。代:即代州,辖境相对于今山西代县、五台、繁峙、原平等地,是护卫中原地区的屏障。
7. 狐塞:即飞狐塞,在今河北涞源飞狐口。云中:唐代郡名,在今山西大同。
8.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经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9. 汉将:指窦宪。
送陈章甫 1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2。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3 。
陈侯立身何坦荡4 ,虬须虎眉仍大颡5 。
腹中贮书一万卷6 ,不肯低头在草莽 7。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8。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9。
郑国游人未及家 10,洛阳行子空叹息 11。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
注释
1. 陈章甫:江陵(今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这首诗是他罢官后启程回乡时,李颀赠别之作。
2. 阴:同“荫”。
3. “青山”二句:是说陈章甫因朝夕相见的青山而起思乡之情。一说因为思乡很快就回来了,意即早晨辞别故乡的青山,晚上又见到了。嘶:马鸣。
4. 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5. 虬:蜷曲。大颡(sǎng):宽大的脑门。
6. 贮:保存。
7. “不肯”句:是说不肯埋没草野,想出仕作一番事业。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只得请示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赞美,陈章甫也因此名扬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顺。草莽:
8. “东门”二句:写陈章甫虽仕实隐,只和作者等人饮酒醉卧,却把万世看得轻如鸿毛。酤(gū)酒:买酒。曹:辈,侪。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极轻之物。
9. 津口:渡口。
10. 郑国游子:李颀自称,李颀寄居的颖阳(今河南许昌附近),是春秋时郑国故地,故自称“郑国游人”。
11. 洛阳行子:指陈章甫,他经常在洛阳、嵩山一带活动,故称。
12. “闻到”二句:听说你在故乡相识很多,你已经罢了官,现在他们会如何看待你呢?故林:故乡。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故林。”
送魏二 1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2,愁听清猿梦里长3。
注释
1.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县尉时所作。
2. 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湘水源出广西兴安县,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潇水汇合,称为潇湘。
3. 清猿:凄清的猿啼声。
评论
1. 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清·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2.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庸《诗境总论》)
送柴侍御 1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2 ,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
注释
1. 这首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县尉时。
2. 武冈:今湖南武冈县。
芙蓉楼送辛渐1
其一
王昌龄
寒雨连天夜入吴2 ,平明送客楚山孤3 。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4。
注释
1. 本题共二首,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贬官岭南归来作江宁(今江苏南京)丞时。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俯瞰长江。
2. 吴:指今江苏一带地区。
3.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楚山:长江以北的山。长江下游江北淮南一带古时属于楚国,故称。
4. “一片”句:比喻自己心地冰清玉洁。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送沈子归江东1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2 。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
注释
1. 沈子:一作沈子福,作者的友人。江东:长江自九江以下向东北方向流去,故称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江东。
2. 罟(gǔ)师:渔父,这里指船家。罟:鱼网。临圻:地名,在今江苏省江阴一带。
送元二使安西1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2 ,客舍青青杨柳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3 。
注释
1. 元二:安西:即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是唐代设置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机构,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里指它管辖的地区,在今天新疆自治区境内。
2. 渭城:秦朝都城咸阳,汉时称为渭城,其址在长安附近。这里用来指长安。浥(yì):沾湿,浸润。
3. 阳关:古关塞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是通往西域的要道。因位于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故人:老朋友。
评论
1. 唐人犹用意小诗,其命意与所叙述,初不减长篇,而促为四句,意正理尽,高简顿挫,所以难耳。故必有可书之事,如王摩诘云:“西出阳关无故人”,故行者为可悲,而劝酒不得不饮,阳关之词不可不作。(宋·范温《潜溪诗眼》二十五)
2.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岂不一唱三叹,而气韵衰飒殊甚。“渭城朝雨”,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此论盛唐、晚唐三昧。(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3. 初唐绝,“蒲桃美酒”为冠;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中唐绝,“回雁峰前”为冠;晚唐绝,“清江一曲”为冠。(同上)
4. 孔文谷曰:“绝句如王摩诘‘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与‘渭城’一篇,……皆风人之绝响也。”(明·谢榛《四溟诗话》)
5. 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明·李东阳《麓堂诗话》)
6. 七言,初唐风调未谐,开元、天宝诸名家,无美不备,李白、王昌龄尤为擅场。昔李沧溟推“秦时明月汉时关”一首压卷,余以为未允。必求压卷,则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清·王士禛《万首绝句选凡例》)
齐州送祖三 1
王维
相逢方一笑 ,相送还成泣 2。
祖帐已伤离3,荒城复愁入 4。
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 5。
解缆君已遥 ,望君犹伫立 。
注释
1. 齐州:今山东济南。祖三:即王维的好友祖咏,因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称。
2. “相逢”句:是说才得相逢一笑,随即又哭泣相送。方:才。
3. 祖帐:为送行饯别搭设之帐。祖:出行之前祭祀路神称祖,后来借指送别。
4. 荒城:指济南城。
5. “天寒”二句:天气清寒,远山显得更加明净;日暮时分,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长河的水流声显得更急了。
6. 缆:系船的缆绳。
7. 伫立:久立。
送别
王维
送君南浦泪如丝1,君向东州使我悲2。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注释
1. 南浦:面南的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浦:水滨。
2. 东州:这里指兖州,友人要去的地方。
3. 为报:为我带个口信。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2。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3。
但去莫复问4,白云无尽时。
注释
1. 饮君酒:斟酒给友人饮。
2. 何所之:到哪里去。之:去,往。
3. “归卧”句:指归隐南山。南山:指终南山。陲:边。
4. “但去”二句:化用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诗意。但:只管。
评论
1. 此诗为王维在官送友人归山之作,故问答多有山中况味语。末二句可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媲美,是深识南山的美语和与世决绝语。《西清诗话》:“王摩诘诗浑厚闲雅,但如久隐山林之人,从成旷淡也。”(王达津《王维孟浩然选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4。
注释
1.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 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3.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4. 随风:一作“随君”。夜郎西:泛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地区。夜郎:古夜郎国在今贵州桐梓县,这里指的是唐代的夜郎县,在今湖南沅陵县。
评论
1. 太白绝句,每篇只与人别,如《寄王昌龄》、《送孟浩然》等作,体格无一分形似。奇节风格,万世一人。(桂长祥《李诗选》)
2. 曹植《怨诗》:“愿作东南风,长逝入君怀。”又齐濣《长门怨》:“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而白兼裁其意,撰成奇语。(敖英《唐诗绝句类选》)
3. 太白“杨花落尽”与乐天(应为元稹)“残灯无焰”体同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毛先舒《诗辨坻》卷三)
4. 若单说愁,便直率少致,衬入景语,无其理而有其趣。(清黄生《唐诗摘抄》)
5. 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6. “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7. 三四句言此心之相关,直是神驰到彼耳,妙在借明月以写之。(李瑛《诗法易简录》)
赠汪伦1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2。
桃花潭水深千尺3,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1. 汪伦:安徽泾县的村民。天宝末年李白游泾县时,汪伦常以美酒招待李白,李白临行前即作此诗留别。
2. 踏歌: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脚踏地为节拍的歌唱方式。
3. 桃花潭:在泾县东南一百公里处。
评论
1. 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酝酒以侯之,复临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后人效之,如“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语非不佳,终是杞柳杯棬。(唐汝询《唐诗解》)
2.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3. 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 炉炼,“将”字、“忽”字,有神有致。(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4. 言汪伦相送之情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李瑛《诗法易简录》)
5. 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径直无味矣。不知唐人诗有因此而入妙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旧人惟有何堪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皆脍炙人口。(于源《琐窗灯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
故人西辞黄鹤楼2,烟花三月下扬州3。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昌县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古代传说仙人王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这里,又传说费文炜在这里驾鹤登仙而去,故而得名黄鹤楼。之:往,到。广陵:今江苏扬州。
2.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黄鹤楼在扬州之西,故云。
3. 烟花:形容春天花柳明媚、云气氤氲的景象。
4. 下:自黄鹤楼去扬州是顺流而下,故云。
评论
1. 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唐汝询《唐诗解》)
2. “下扬州”着以“烟花三月”,顿为送别添毫。“孤帆远影”句,以目送之,“尽”字妙。“惟见”句,再托一笔。(黄叔灿《唐诗笺注》)
3. 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之妙。(《唐宋诗醇》)
4. 不必作苦语,词等诗如朝阳鸣凤。(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5. 襄阳此行,江程迢递,太白临江送别,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1,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 2,孤蓬万里征3 。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
注释
1. 北郭:北城外。郭:外城。
2. 为别:作别。
3. 孤蓬:比喻孤身漂泊之人。蓬:蓬草,常随风飘转,故用以比喻漂泊之人。征:远行。
4. 浮云:漂浮无定的云,比喻友人。
5. “落日”句:落日徐徐落下,似有所依恋,像是自己眷恋友人的心情。故人:指李白自己。
6. 萧萧:马嘶鸣声。斑:分别。
评论
1.三、四流走,亦竟有散行者,然起句必须整齐。……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故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旨。(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2.前解叙送别之地,后解言送友之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1
李白
醉别复几日2,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3。
秋波落泗水4,海色明徂徕5。
飞蓬各自远6,且尽手中杯。
注释
1. 鲁郡:即兖州,天宝元年改为鲁郡。石门: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杜二甫:杜甫,排行第一,故云。
2. “醉别”句:天宝三年,李白、杜甫在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会面同游,随即分别;次年春,又在鲁郡相会,同游齐州(今山东济南);同年秋,二人再次在鲁郡相会,然后杜甫又告别李白,西去长安。
3. 樽:酒杯。
4. 泗水:在今山东境内。发源于山东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故名“泗水”。
5. 徂(cú)徕(lái):山名,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
7. 飞蓬:飘荡无定的蓬草,比喻漂泊无着之人。
别董大
其一1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2,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
1. 董大:可能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董庭兰,他排行为大,故曰董大。
2. 曛(xūn):日色昏黄。
其二
六翮飘摇私自怜1 ,一离京洛十余年2 。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注释
1. 六翮(hé):健壮的羽翼。翮:翅膀,羽翼。
2. 京洛:即洛阳。因东周、东汉等朝代都曾建都于此,故称京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2,胡天八月即飞雪 3。
忽然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4。
将军角弓不得控 5,都护铁衣冷难着 6。
瀚海阑干百丈冰 7,愁云惨淡万里凝 8。
中军置酒饮归客 9,胡琴琵琶与羌笛10 。
纷纷暮雪下辕门11 ,风掣红旗冻不翻12 。
轮台东门送君去 13,去时雪满天山路14 。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
注释
1. 这首诗是天宝十三年到至德元年之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判官:唐代节度使手下协助处理公务的幕僚。
2. 白草:我国西北地区出产的一种牧草,牛马都喜欢吃。干枯时,变成白色,故名。
3. 胡天:泛指西北地区的天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4. 锦衾:锦缎的被子。
5.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引,拉开。
6. 都护:镇守边疆的长官。唐时设六都护府,各设大都护一员。唐代也往往尊称节度使为都护。铁衣:铠甲。着:穿。
7. 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百丈冰:形容冰层之厚。
8. 惨淡:
9. 中军:本义是主帅亲自统领的军队,这里借指主帅居住的营帐。饮归客:请归客饮酒。
10. 胡琴、琵琶、羌笛:都是西域的乐器。
11. 辕门:军营之门。古时驻军,以两车的车辕相对交叉作为营门,称为辕门。
12. “风掣”句:是说军棋上落雪结冰,冻得很硬,风吹不动。掣:牵,这里指风吹。翻:飘扬。
13. 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唐时属庭州,隶北庭都护府,置有静塞军。
14. 天山:横贯新疆东西的山脉,长六千余里。
送严士元1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2,水国春寒阴复晴2。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3。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4。
注释
1. 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
2. 棹:船桨。阖(hé)闾(lǚ)城:指苏州。阖闾是春秋时吴国君王,因苏州是吴国都城,故称其为阖闾城。
3. 水国:即水乡。
4. “草绿”句:是说春草有情,一直绿到了万里外的湖南。湖南:严士元要去的地方。
5. “青袍”句:是说这小小的官职耽误了自己。青袍:唐代八九品的下级官员穿青色官服。儒生:指刘长卿自己。
送李端1
卢纶
故关衰草遍 ,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 ,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2,多难识君迟3。
掩泪空相向4,风尘何处期5?
注释
1. 李端:唐代诗人,与卢纶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2. “少孤”二句:是说因为少年孤苦,很早就称为浪迹他乡的游子。
3. 识君迟:相见恨晚之意。
4. 掩泪:擦泪,拭泪。相向:相对。
5. “风尘”句:是说前路艰险,何时才能再相会呢?风尘:行旅艰辛。期:邀约,会合。
送桂州严大夫1
韩愈
苍苍森八桂 2,兹地在湘南 3。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 4,家自种黄甘 5。
远胜登仙去 ,飞鸾不假骖 6。
注释
1. 桂州:在今广西桂林。严大夫:即严谟。
2. 森:树木丛生茂盛。八桂:神话传说中的八株大桂树,《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番隅东。”也是广西的代称。这里语意双关。
3. 兹:此。湘南:指湖南南部。
4. 输:交纳,献纳。翠羽:翠鸟。羽:羽毛,代指鸟。
5. 黄甘:橘、柚、柑之类黄色外皮的水果。甘:甘甜的味道,代指水果。
6. 飞鸾不假骖:意即不愿乘鸾成仙而去。凤鸾:凤凰一类的鸟,时常为神仙乘骑。假:借助。骖(cān):四马驾车,两旁的马称为骖。这里是驾御的意思。
评论
1. 东坡云:“退之诗‘江作青罗带’,子厚诗‘海上群山似剑鋩’,子瞻为之对曰:‘系懑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鋩山。”(《韩昌黎全集》)
谢亭送别1
许浑
劳歌一曲解舟行2,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1.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今安徽宣城县),南齐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因他曾经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遂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2. 劳歌:送别之歌。
3. 西楼:指送别的谢公亭。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1,浩然离故关2。
高风汉阳渡3,初日郢门山4。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5。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6。
注释
1. 戍:边防区域的营垒、城堡。
2. 浩然:正大刚直的样子。
3. 汉阳渡:长江渡口,在今湖北武汉。
4. 郢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5. 棹:船桨,代指船。
6. 尊:酒器。离颜:指离情。
评论
1. 起调最高。(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1,耻为游子颜2。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3。
所志在功名4,离别何足叹。
注释
1. 杖:同“仗剑”,持剑。尊:酒器。
2. “耻为”句:是说耻于做出游子惯于的依依不舍之态。
3. “蝮蛇”二句:表示果决无畏。《史记·田儋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蝮蛇:一种奇毒的蛇。螫(shì):毒虫刺人。解腕:斩断手腕。
4. 志:立志,志向。
评论
1.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1。
此去与师谁共到2,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释
1. “扶桑”二句:极写日本之远。扶桑:海外国名,《梁书·扶桑国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后成为日本的代称。
2. “与师谁”:即“谁与师”的倒文。
友情送别词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1。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2,江头潮已平。
注释
1. 吴、越:春秋时古国名,在今江苏、浙江一带,故用来借指江浙地区。
2. 同心结: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之意。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1,对长亭晚2,骤雨初歇3。都门帐饮无绪4,方留恋处,兰舟催发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6。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沉沉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10,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11,更与何人说。
注释
1. 寒蝉:蝉的一种,夏末秋初始鸣,可以鸣至深秋。
2. 长亭:古代在路边设亭作为行人休息及送行饯别之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3. 骤雨:暴雨,急雨。歇:停止。
4. 都门:京城,这里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帐饮:在郊外张设帐幕宴饮送别。绪:心情,兴致。
5. 兰舟:木兰树质坚固,可以作舟楫,称为兰舟、兰桡。这里形容舟楫的华美。
6. 凝咽:哽咽不已。
7. 念:想到。去去:越离越远。烟波:烟云笼罩的水面。
8. 暮霭:黄昏时分的云气。沉沉:浓重深厚的样子。楚天:指江南一带的天空,因其古时属于楚国,故称。阔:辽远。
9. 清秋节: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10. 经年:一年或多年。
11. 纵:即使,纵然。风情:男女相爱之情。
评论
1. “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
2. 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语。或讥为梢公登溷诗,此轻薄儿语,不足听也。(清·贺裳《皱水轩词筌》)
3. 送别词,清和朗畅,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自尔稳惬。(清·黄苏《蓼园词评》)
4. 词不在大小深浅,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清·沈谦《填词杂说》)
5. 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淋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清·刘熙载《艺概》卷四)
6. 这两句(指“今宵”两句)情中带景,为上文“伤离别”的较具体的描写,自来传诵,当时人认为宜于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来歌唱,见俞文豹《吹剑续录》。韩琮《露》“晓风残月正潸然”,魏承班《渔歌子》:“窗外晓莺残月”,字句俱相似。柳词后出,而措语实佳,虽似过艳,在柳词中犹为近雅音者。(俞平伯《唐宋词选释》)
7. 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宋于庭谓柳词多“精金碎玉”,殆谓此类。(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1,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2。居人匹马映林嘶3,行人去棹依波转4。 画阁魂消5,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