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极天下有声打包下载:人们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1:33:05

每年夏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这个节期的最大特色,就是家家煮食配料丰瞻、色香俱佳的腊八粥,还由此衍生出荐祖供佛,相互馈赠,或用此粥祝子催生、润泽果木,乃至涂于墙壁门环上以禳不祥等丰富多采的习俗。近年来罐装“五味八宝粥”的开发,更使这一传统食品摆脱了节期特定之物的环链,成为家常化的特色风味。不过,影响如此广泛的腊八粥,究竟源出何时何地,其原初的文化象征意义又是什么,却至今没有定论。

民间对于腊八粥的缘起,有种种解说,影响最大的是朱元璋“忆苦思甜”的故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幼时贫贱,某年腊月初八,他和一群牧童正饿着肚子在枯草甸放牧时,发现一个田鼠洞,大家从洞中掏出一堆玉米、芋艿、豆子、稻谷等田鼠贮存的过冬之物,将这些杂物煮了一锅粥分享。在少年朱元璋的记忆中,这大概是最难忘的美味佳肴了。后朱元璋带着这批穷兄弟起兵,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为表示不忘出身“布衣”的根本,朱元璋每逢腊月初八,都要把这批已成为勋贵的穷兄弟召到一起,共餐一顿杂粮果粥,赐名“腊八粥”,也称“王侯腊”。后来,这项本义为“忆苦饭”的活动,逐渐流向民间,演变成了全社会的岁时风情,不过“王侯腊”的名称却依旧保持着——虽然喝粥者大多是平民百姓了。明刊《燕都游览志》称:“十二月八日,(皇帝)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果米杂成之”;清刊《帝京岁时纪胜》亦称:“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就是对此典故的印证。

但是,传说虽然很生动,似乎也有“王侯腊”的文献照应,却经不起记载更为详明的史料的检验。就目前所知,“腊八粥”其物其名,至迟已见诸于宋人撰写的风俗史料。如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周密《武林旧事》亦载:“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为之作粥,谓之‘腊八粥’。”再如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中,也有“今朝佛粥更相馈”的描写。凡此皆能说明腊八粥早在宋代就已普及民间,而且与佛寺关系密切,绝非朱元璋首创。

那么,佛寺又为何要设制腊八粥呢?据称,此俗源起佛祖成道故事。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某日因又饥又渴,昏倒在地。有个牧女给他送上用野果杂粮混煮的粥,使他恢复体力,乃得端坐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在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寺每逢十二月八日,都要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同时分赠檀越施主,以结佛缘。由于此物成本不高,所以到后来一般人家都学着制作并相互馈赠,同享邀福之喜,从而由佛教礼仪演变成了世俗风情。

上述说法流行虽广,但也有一些不能自圆其说之处。第一,佛教早在东汉时就已经从印度传入中国,为什么迄今未发现宋代以前寺院在十二月八日设粥供佛的记载?第二,佛教以十二月八日为成道节的文字记载,始见于元朝成书的《百丈清规》,其书称:“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如果食粥果真与佛祖成道有莫大关系,为什么清规所列诸供养中,没有将“粥”突出呢?

于是又有了第三种说法,谓腊八粥并非传自天竺。传说古时候,浙江天台山寺庙里有一烧饭和尚,叫阿弥,为人勤俭和气,平时涮锅洗碗,见有米粒豆子之类,都洗净晾干收藏好。到了十二月初八佛祖成道节这天,庙里的和尚都外出募化,各以所得供奉佛祖。阿弥身无长物,便把一年里累积起来的米、豆、菜、果等熬了一大锅粥给大家吃,也算结缘。大家食而有味,便问此粥由来,阿弥便如实相告,和尚们连声称好。以后,阿弥每逢十二月初八,都要用平素累积下来的杂粮菜果烧粥给众人结缘,连前来庙里布施的信徒亦得一体享用。大家都管此粥叫“阿弥粥”。以后,这一风俗又传入了民间,这就是腊八粥的来历。

有趣的是,在佛教信众以种种传说为腊八粥产于佛门进行解释时,民俗实践中的腊八粥却又染上了道家的色彩。如陕北地区的制粥法是“用黄黍作糜,下油盐于中”,管叫“道德腊”;晋西南地区的风俗则是逢“腊月五日食五色煮豆,曰:豆,毒也,食之已五毒,或曰禳小儿痘疹”。还有一些地方也以腊八粥能辟邪、祛寒、却五毒、祝丰年为俗信。专家指出,像“王侯腊”、“道德腊”之类,其实都是道家的专有名词,至于“腊粥以猪肉杂果菜入米煮”(明《事物绀珠》)的制粥法,离腊八粥之义相去更远。

还有一种观点以为,“腊八”其实是古代“蜡祭”的蜕变,直到近世,还有一些地区如山东博兴、江苏句容、北京宛平等的腊八民俗,都有秋祭报赛、蜡神祀先等活动,便是古俗余韵。至于腊日食粥,也是中国古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称正月初一“熬麻子、大豆,兼糖散之”,又称正月十五“作豆糜”云云,就是两条极可重视的资料。史实表明,汉代以来的旧历元旦习俗,正是古蜡祭的演化,因知南北朝时代的岁首活动中的熬麻豆糖粥或作豆糜等饮食民俗,正是古蜡祭的遗风。在此之后,出自同源的“冬腊”与“正旦”两个传统岁时集合项目的分流更加明显,食粥则完全归于“冬腊”集合(包括冬至与腊日、祭灶等在内)。史料表明,最晚不过唐代,腊日食粥的民俗已经成了朝章典仪的一部分。如《唐景龙文馆记》载,唐中宗景龙三年(709)腊日,“帝于苑中召群臣赐腊,晚自北门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筒”。这里的所谓“口脂”、“腊脂”,就是腊粥,盛在象牙筒里分赐百官;又如杜甫《腊日》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也是一例。还有《渊鉴类涵》引《金门岁节》云:“洛阳人家腊日造脂花〓”,更是民俗与朝典相呼应的证明。至于宋代时出现的佛寺于腊月八日设粥供佛的现象,则是僧尼对中国固有习俗的发挥,进而衍生出佛祖成道的传说。完整地引用《梦粱录·十二月》上的有关记述,便可清晰地看出这一过程:

自冬至后戌日,数至第三戌,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

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可见宋朝仍袭汉唐旧制,依旧保持着君王向群臣赐脂赐药的传统的腊日(参见范成大《谢赐腊药感遇》诗等可知),而在此同时,寺院里又搞出了一个“君王腊”之外的“佛教腊”。再往后,两“腊”合流,传统的腊粥也归并到了更有号召力的“佛粥”之中,倒是“王侯腊”这一明清时的“腊八”的别称,恰与两宋时的“君王腊”遥相呼应,透露出“腊八”和“腊八粥”的原始面貌。

以上诸说,各自虽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又都不能说服对方,因此,腊八粥的历史来源与文化内涵还是一个有待继续辨析的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