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爱剧情简介:重庆是什么时候改为直辖市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4:03:50
能说的具体点的更好.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8.24万平方千米土地,3002万人。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举行。

够详细的!

历史的进程很漫长,可是它的实现只在一瞬间。作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有幸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的瞬间。那是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不知什么原因,原定于下午三点正的会议,正式召开的时间往后推迟了几分钟。至少在我的感觉上,这几分钟比好几年的光阴还显得漫长。也许因为如此,早在那天上午重庆代表们就按捺不住了。

上午大会安排的是机动时间。重庆代表们一个个都像是机动车辆,偌大一个北京城,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直到下午两点零五分,需要在代表住地金叶大厦大门口登车出发,人们才晓得了彼此的去处。于汉卿主任发型极佳,说明他去宾馆美容厅理了发。后来得知,吹头时分,摩丝喷洒,竟吓得他连连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我一辈子不用这玩意儿的?”适逢陈夷茁副秘书长也在吹头,一边向理发师使了个“继续喷洒”的眼色,一边向她的老领导进言说,“下午就要表决了,为了重庆的形象,你就破一次例嘛?”破例就破例。高素芳代表穿了一身花旗袍,王兴浦代表换了一套新西装,李丁一代表打了一根红领带,我跑到宾馆商场买了一件白衬衣……白衬衣似乎没有白买,人民大会堂东大门前的台阶上,我被广州电视台的两位记者拦住了。男的扛着机器,女的拿着话筒,“你是重庆代表,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你估计能通过吗?”“我说能,你会问为什么。”我回答道,“这就不是三言两语的事情了。”“那,我只问一句:你现在的感觉如何?”我告诉她,“我的感觉好极了。上午还是阴天,雨意朦胧,可是就在我们登车之际,天空突然放晴。我不相信迷信,但是相信感觉。”是的,当闭幕会开始的时候,人民大会堂内灯火齐明,果然像天空突然放晴似的。

会上的议程很多,《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被排在第八项。三点五十五分,第八项议程就要宣读表决结果了——在这之前,我按了一下表决器上表示赞成的绿色键,深怕没有按准,于是又按了一下。在这之后,彭复生代表告诉我说,他是抱着“以平常心对待不平常事”的想法来参加表决的,可是表决之前,他的“平常心”简直无法平常下去;在这之后,赵春梅代表说,就在那巨大的电子显示屏显现出表决结果的一刹那,其实并没有看得清楚,她就尖叫了一声。好了,现在看清楚了,也听清楚了。先是工作人员宣读表决结果的声音:“出席2720人,赞成2403票,反对148票,弃权133票,有36人未按表决器”。然后乔石宣布:“通过?”继而掌声雷动,震耳欲聋。最后,全体起立,奏国歌……当我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望着宽敞的天安门广场,望着霞光万道的云空,总觉得心里装着什么叫人不吐不快的东西。哦,那是一句话,一句只能在心里说的话:刚刚诞生的重庆直辖市呵,我能为您做点什么?我不是政治家,不能指引航向;我不是企业家,不能添砖加瓦;我只是写书人,能够当记录员。对了,对了,我要把这个历史的瞬间记录下来,就像是在拍一张照片,让它在人们的记忆里长存。于是,赶紧整理日记,补充细枝末节,终于在返渝之前,写成近8万字的报告文学《重庆直辖市议案是怎样通过的》。然后,将这篇文章和5年前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写的那篇也差不多8万字的报告文学《三峡工程议案是怎么通过的》合在一起,抢在直辖市正式挂牌之前,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书名叫做《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日记》。这部日记记录了那个历史的瞬间,也记录了这个现实的永远。(黄济人,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作协主席)

那一刻让人今生难忘

黄济人嗜烟,袅袅烟雾伴随的浑厚男中音仿佛能穿透7年的时空:“在直辖议案付诸表决前的那半个月里,包括我在内的40多名重庆全国人大代表,人人受尽‘煎熬’,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今生难忘。”

如潮质疑

1997年3月的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把《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付诸表决。当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首次设立了信息中心,前来索取重庆资料的全国人大代表一时间排起了长龙。资料到手,很多代表直摇头:“重庆GDP这么低呀?乡镇企业规模还赶不上沿海一个县?”

细心准备

那半个月,黄济人至今萦绕心怀:“不分白天黑夜,我们开完会就各自行动,有的负责找其他省市自治区的代表收集意见,有的关在房间里研究对直辖议案的补充提案。”代表们一天只能睡三五个小时,即使睡下了,脑海里灵光一闪,立刻就会跳起来奋笔疾书。

高票通过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进入了最后一天议程,将在下午表决通过13个议案,重庆直辖的议案排在第8位。当天上午?好几个代表不约而同打上了鲜红的领带,当时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汉卿做了一个漂亮的发型,满面笑容地对黄济人说:“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用‘摩丝’!”

3月14日15时52分,人民大会堂里,2700余代表开始按表决器!黄济人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按下了那个“同意”的小按钮。15时53分40秒,电子计票显示屏上跳跃出了“2430”的数字。

直辖意识

黄济人感叹:当年猛然从四川盆地东南一隅站到了全国聚焦的中心接受审视,那种手足无措的情节,让人记忆犹新。7年后他感受最深的是重庆人越来越浓厚的“直辖意识”,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人文状态。

7年直辖的洗礼改变了一切,黄济人现在觉得,重庆人说话大声了许多,开始拿自己与北京、上海比,很多时候连天津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一般的城市,这种“舍我其谁”的气概,是直辖前不可想象的,而普通话的悦耳音调也已响彻大街小巷。黄济人说,这就是国际大都市应有之相。(黄济人)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96个字改变重庆命运

全国人大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连标点符号在内共196个字。让我们重温这改变了我们城市命运的196个字。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决定:

一、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消原重庆市。

二、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

三、重庆直辖市设立后,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的建制和划分作相应的调整。

《人民日报》:设立重庆直辖市——发展长江上游的战略抉择

3月14日,是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最后一天。下午3时58分,2000多名代表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国务院启动西部经济腾飞的重大战略决策———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投下了赞成票。这一时刻,引起全国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从此,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将出现一个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战略扁担”,重庆肩上责任重大

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日渐引人瞩目。

90年代初,国家在成功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之后,又确定了重点开发长江的战略决策,并把开发开放浦东、兴建三峡工程,作为实施这一战略的两项重大举措。

1992年,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不仅特意把上海、武汉作为视察重点,而且反复强调上海和沿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据了解,小平同志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就非常关注人口大省四川能否尽快奔小康的问题。他曾多次提出,要研究一下四川太大、人口太多,不便发展、不便管理的问题,要研究发挥重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的问题。

伟人的智慧,总带有历史的思辩。曾长期在香港工作的人大代表王文德这样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小平同志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是根据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差异大的实情提出的。小平同志当初决定开发深圳,开发海南,开发上海,主要从它们所处的区位、从它们在全国发展的战略地位来决定的。

一位老同志向记者形象地描述了小平同志在战争年代率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小平同志曾幽默地告诉他们,这是一肩挑两头的“战略扁担”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熟练而巧妙地运用“扁担”作用,启动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的经济“马达”,成功地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初步对接。

启动中西部经济发展,选择什么地区作为肩挑两头的“战略扁担”,成为近几年决策者经常思虑的问题。一位研究长江开发问题的专家分析说,要想成功实施中西部发展战略,必须找到一个具体的办法或载体。而连接中国11个省市区,跨越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辐射数亿人口的长江,是首选载体。于是用长江开发战略来推动中西部发展战略,启动中西部经济腾飞就有了保证。

长江开发,龙头在上海,龙尾即是重庆。经过解放后40多年的发展建设,重庆在西部地区已具有了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仅以工业固定资产为例,已拥有700多亿元的存量。如果国家采取相应对策,激活这笔资产存量,发出的“热能”将辐射西南地区。

现在,中央为了推动中西部发展战略,加快中西部发展,已确定将处于长江上游和中西部结合带的重庆设立为直辖市,这是小平同志战略思想的再一次生动的体现。

作为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重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公元前11世纪,这里是古代巴国的首都江州。公元581年杨坚称帝,改为渝州,故重庆简称“渝”。公元1102年,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公元1189年,南宋孝宗皇帝的三子赵先封藩王后称帝,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至今已800余年。

历史上,重庆曾经历三次“直辖”、三次“计划单列”的建制变化,由此看出,重庆的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为历代中央政府所重视,抓住了这个重镇,就可以对这一广大区域起“扁担”作用。

启动市场,西南腹地充满希望

西部渴望发展,西部渴望富足。近10年,沿海开放战略的巨大成功,也激起西部发展经济的强烈欲望。我国西部周边与15个国家接壤,但主要是侧重边贸互利作用,较难有沿海地区那种追赶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高速发展,壮大自身,影响一片的作用。于是,在大跨度的东西部之间寻找结合区,以弥补缺陷,从而保证全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就被急迫地排上了日程。

这次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的重庆直辖市,地跨东经105度11分至110度11分,北纬28度10分至32度13分之间,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省内江市、遂宁市,北连陕西省和四川省达川、广安地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基本处于云贵川藏的腹地,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0万。

经济学家认为,根据地缘经济学和边际效应理论,在占有天时地利的长江上游地区,投以巨大的激发因素,它所产生的“裂变效应”,不仅会直接促成长江开发战略的成功,更会使西南2亿多人口受益。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之路由此透露出新的曙光。

在与记者的探讨中,万县市委书记陈光国代表坦言,仅从三峡今后的发展角度看,必须有重庆这样区域性的大城市来通盘考虑和规划产业结构,从而避免趋同和重复,并对形成的库区产业有大的牵动能力,这才能解决移民的长治久安问题。河南省省长马忠臣代表说,设重庆直辖市实际上就是给了重庆一个发展资金市场、资源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等的大政策。来自四川的人大代表张文彬认为,重庆原来的发展定位是符合四川全省经济发展的要求的,今后的定位,应以国家对它提出的要求为坐标。

作为东部战略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的市委书记厉有为代表说,新兴的发展经济学有一个“增长极”理论,深圳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用了10多年时间,成为东部地区的“增长极”,希望重庆也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成为具有强大推动作用的西部地区的“增长极”。

不少中西部省区的代表们认为,不论从现实角度还是从长远角度看,要使西部经济驶入快车道,重庆直辖是最佳的战略选择,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极大重视,这一战略部署的成功,必将成为中西部几亿人民共同富裕的一个“加速器”。

首尾呼应,让中国拥抱21世纪

振兴西部、发展西部,这不仅是西部的渴望,也是东部地区的需求,更是中国整体起飞的大目标。

近10多年来,一直关注长江发展和研究三峡问题的专家雷亨顺代表,将自己多年的调查研究积累的感受告诉记者:根据小平同志设计,80年代开发沿海特区,90年代实施长江发展战略,这就形成了一种弓箭战略,沿海经济特区形似一张弓,长江形似一支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向太平洋,射向全世界。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沿海发达地区,虽已“兵强马壮”,但“粮草尚缺”。东部资源匮乏,市场饱和,劳动力紧缺。东部的产品,在打入海外市场的同时,也需要深入内地市场,需要稳固而坚实的后方基地。这一切,正是需要西部逐渐发展与之互补、交融的关键因素。

专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成为全球经济格局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发达国家因受市场、劳力、环境等诸因素制约,正大规模开发新兴产业,转移传统产业。而中国沿长江逐渐上行的广大地域,有丰富资源、廉价的劳力、较好的工业基础,对国际资本、技术及产业的转移有很强的吸引力。

但专家提醒,由于亚洲、东欧一些国家的开放和崛起,世界性的产业大调整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仅有15年至20年左右,也许更短。谁动作早,谁动作快,谁将得先行之利。因而这次中央、国务院下大决心提议设重庆直辖市,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予以通过,就成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如何接纳和参与这次世界性的产业大调整的一个重要举措。

不少代表形成共识,只有东部与西部同行,“龙头”与“龙尾”共“舞”,中国才有资格拥抱21世纪,才不愧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 (李维平 周 庆)《人民日报》 〔19970315№C〕

地方媒体:祝福你,重庆

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要表决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而作为一名地方报的记者,能经历并采访这样的历史时刻,我觉得也是一次机遇,更是一种幸运。

1997年3月召开的全国八届人大五次会议,要表决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对能否通过表决,谁都心里无数。上级要求:在通过直辖表决前,所有重庆记者不能采访、报道有关直辖的话题。

几天来的紧张气氛和代表团的分析,认为重庆直辖通过问题不大,但可能要掉相当多的票,形势不容乐观。

在13日的晚上,我甚至已在笔记本电脑上“模拟”了一稿,第一句话就是“在前往人民大会堂的车上,重庆代表们均沉默不语,一如北京近来少有的郁闷天气”。

次日,重庆直辖的议案以高票通过。

在宣布直辖议案通过的瞬间,我的身心都在颤抖,我在内心不停地默念:“祝福你,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