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怎么看uid:写给二战英雄陈纳德的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4:27:23

陈纳德出生于德克萨斯州,童年时代在路易斯安那州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美国陆军中服役,并在1920年正式成为飞行员。1930年代成为陆军航空军的战斗机战术训练教官。但是1930年代的美国空军流行“轰炸至上”的空军理论。陈纳德曾论著指出战斗机的重要性,但未获重视。1937年因健康问题,及与上司不和而以上尉衔退役。

[编辑]
飞虎将军
同年5月,陈纳德应约赴中国,面见蒋介石及宋美龄后,获时为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任为顾问,协助中国发展空军。7月7日抗战正式爆发后,为中国志愿服务,招募飞行员并组成中国第14志愿轰炸机中队,参加了淞沪会战。之后至1940年期间,陈纳德协助中国仅余的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对抗日军,以及训练中国飞行员。

到了1940年,苏联与日本在远东的关系出现缓和,苏联志愿航空队亦从中国撤走。陈纳德受蒋介石之托到美国寻求援助。陈纳德在美国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同时罗斯福总统对日本的政策亦渐趋强硬,于是赞成陈纳德为中国组建空军。首先以援助盟国武器的租借法案,为中国提供一百架P-40战斗机;同时又准许退役或备役的美军到中国参加志愿队对日作战。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正式成立,由陈纳德为大队指挥官。

在41年的夏天至1942年5月期间,美国志愿队的三个战斗机中队多次和空袭的日军作战,经常取得胜果,令中国军民士气大增,被称为“飞虎队”。1941年12月日军向英美宣战后,飞虎队曾到仰光协同英军作战。陈纳德亦恢复美军现役,并升为准将。1942年7月,美国志愿航空队解散,飞机及人员最后并入驻华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为14航空队少将司令。

虽然陈纳德与蒋介石的关系良好,但却与当时他的直属上司史迪威不和。而当时的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陆军航空军司令阿奈德对陈纳德亦不太信任。最终陈纳德在1945年7月提出呈辞,并在8月1日,日军投降前数天离开中国。陈纳德离开中国前,被授予中华民国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大蓝绶带。抗战期间,陈纳德指挥的第14航空队以500架飞机的代价击毁超过2,500架日机,同时击沉为数不少的商船和军舰。

[编辑]
重返中国
1945年12月,陈纳德重返中国。次年10月,购入剩余军机,成立民航空运队,初期专为运输救济物资。1948年在国共内战中,民航空运队为国民党运送军队及给养物资。1949年又协助空运大陆人员到台湾,并且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服务。最后陈纳德在1950年将民航空运公司的股权全部售予中央情报局。

[编辑]
逝世
陈纳德在1958年7月18日晋升为空军中将。同月27日,在华盛顿病逝,埋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7%B4%8D%E5%BE%B7"

说到抗战时期美国的陈纳德援华“飞虎队”,知者甚多;然而早在“飞虎队”之前,苏联就有志愿来华的空军和飞行员,他们作战勇敢,且创造了当时远程轰炸的世界纪录,却鲜为人知。缅甸沦陷,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空运,充满艰险,且运力有限。而一条由苏联摩尔斯克的不冻港出发往西伯利亚经新疆抵达重庆的援华物资却源源不断。但这段历史,“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事迹却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央视国际频道在9月13日《抗战的天空》中,通过“揭开苏联援华飞行队的种种面纱”以重历抗战烽火,让历史淡忘的事和人再现世间。在这支神秘的飞行队里,有一位兰溪籍的成员,他就是担任俄国口语翻译的徐季元先生。
徐季元,兰溪市永昌镇樟林村人。1925年秋留学俄国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董必武、左权、孙冶方以及蒋经国是同学。毕业后他与孙冶方还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任课堂翻译一年。在胡辛著的《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 》中也有相关记载:“这天凌晨,蒋经国照旧单独出操,照旧汗淋淋赤膊短裤加赤脚回到专署住处,他的几位台柱子却已个个衣冠楚楚等着他了。”“这五位:徐季元、高理文、罗南英、徐君虎、黄中美,都曾留学苏联,都是蒋经国的同窗好友,眼下,是蒋经国在赣南开创新事业的得力支柱和臂膀。”“他们也是芬娜的朋友。他们都曾加入过共产党,芬娜是共青团员,可谓名副其实的‘同志们’。芬娜见着他们,就会恢复俄罗斯姑娘的坦率,耸耸肩,两手一摊,娇嗔地吐露心声:‘SKACHNO’,意思是‘寂寞’。久而久之,这句成了芬娜的口头禅,听音仿佛是:‘食苦且乐’。不过,芬娜还是铁了心跟着丈夫中国化的:穿中国衣、做中国菜、说中国话,连名字也改用公公蒋介石给取的中国名字———蒋方良。这不,蒋方良和俄语谙熟的同志们也不放过中文会话的机会。”“尽管性情迥异,但老同志聚在一起,就别有一种轻松,呱拉个没完。蒋经国更无所顾忌赤膊揩汗擦身,想当年同船去苏联留学的学员中,他最小,才15岁,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日寇入侵,抗战军兴。中国空军处于困难时期,苏联援华志愿飞行队及时支援我民族抗战大业。1937年8月徐季元调入时称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直接参与苏联援华飞行队担任口语翻译。徐季元以机密的、高度警觉的态度从事翻译,以避免日军从中破坏。徐季元还把中国空军英雄高志航在杭州笕桥上空与在台北松山机场起飞的日机在空战中被我击落3架,我无一伤亡,这抗日战争中首战告捷闻名中外的第一次空战讲给苏联飞行员听。他辞采动人,使俄国飞行员心领神会、士气倍增,并异口同声说要炸掉这一基地。果然,某一天,飞行队以密集编队由南昌起飞直捣台北松山机场,而日方错认为自己飞机竟无抵抗,停在跑道上的40架日机被毁,储存3年的汽油被火吞灭。
徐季元学习在苏联,生活在苏联,熟悉苏联人的生活习惯和民情习俗,这就自然地与苏联飞行员打成一片,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空战中牺牲于四川万县上空)成为至友。徐季元来回穿梭于重庆、武汉、芷江、南昌等地主要机场与苏联飞行员同生死共患难。后因德国入侵,苏联西线吃紧,飞行队回国,他也完成了长达二年为苏联来华飞行员翻译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他执教于浙江大学外语系,从事俄语教学。在当时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一边倒”政策感召下,他夜以继日在不到二年里翻译苏联有关著述20多种,如《为实现农业集体化而奋斗的布尔什维克党》、《飞跃中的苏联》、《战后经济建设时期的共青团》等为时人学习苏联经验作出有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