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onder:中国的姓氏 怎么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8:09:25
英国是工作 日本是地区 中国的呢?

姓氏起源于母系社会,那时侯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姓”纪录的是那个女子生的孩子,人口的再生产在那个时可是头等大事,生了孩子的女人对繁衍种群做出了贡献,在氏族里就有地位;孩子也以我是谁生的,和我的母亲是谁,标明自己在氏族里身份。故最古老的姓氏都无一例外的含有女字,如我们平常说得:上古八大姓姜姬嫫妹姒嬴姚姝。

直到某一天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男子,为氏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为了记住他,便在记住他母亲是谁的同时,记住他的妻子和他本人,如:伏羲、女娲等。随着男性在氏族社会中的地位提高,父系社会的形成,女子在社会生活中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改变为从属依附关系,男人们开始在子女身上打上自己的印记,子女开始以父亲为荣,姓氏就不再是纪录那个女子生的,而只纪录他的父亲是谁……

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成员。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无疑就是一个姓氏悠长、神秘而又扣人心弦的寻根隧道,探讨这种联系的过程不仅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寻根之旅,更是对中华姓氏文化的一次学习和巡礼。而且,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而言,我们今人能够直接“看到”并触手可及的那些,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砖汉瓦、典籍文献等实体文物和载体文物之外,还有一个至今仍然生生不息地繁衍延续着的活化石,那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

据统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姓氏总数已达近12000个。这些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正因之,以其为内核的中华姓氏文化才理所当然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现象,才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因而古往今来,对于中华姓氏文化的研究一直史不绝书,尤其是近些年来,“寻根问祖”已经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涌潮,而寻根的捷径就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另外,通过姓氏了解他人、了解社会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途径。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也是打开交流通道的最好媒介;探究姓氏蕴含的奥秘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兴趣,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也是从姓氏开始的。

中国的姓氏起源很复杂。中国姓氏起源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 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 只知有母, 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 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 或者死后按照功绩, 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 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 没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 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 婚。 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 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 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 把民间的姓记录7, 写成一本书<<氏族志>>, 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 或搓合婚姻的依据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 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 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 复姓30个?一共438个。 发展到后来, 据说有4000 到6000个, 但是实际应用的, 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 英国是: Smythe, Jones, Williams; 美国是: Smith, Johnson, Carson; 法国是: Martin, Bernard, Dupont; 德国是: Schultz, Mueller, Shmidt; 苏联是: Ivanov, Vasiliev, Deternov;中国呢,有张王李赵, 四个大姓, 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根据最新的统计, 单是姓张的, 就 有一亿人, 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 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 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 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 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 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 徐, 朱, 林, 孙, 马, 高, 胡, 郑, 郭, 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 谢, 何, 许, 宋, 沈, 罗, 韩, 邓, 梁, 叶。 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十五个大姓是: 方, 崔, 程, 潘, 曹, 冯, 汪,蔡, 袁, 卢, 唐, 钱, 杜, 彭, 陆, 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换句话说, 在中国十亿人口中, 有七亿人口姓了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 都是比较少见的, 象毛, 江, 白, 文, 关, 廖, 苗, 池等等。
中国姓与氏

谈到姓,人们很容易就想到氏。但在上古时期,姓、氏所指完全不同。原因在于其一,严格男女之别,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其二,区别贵贱,姓是指他的血统来源,氏则是指他子孙的血统来源。出身低贱的人根本就不知到自己的血统出处;其三,更好地选取婚姻之家,我国自古就有“同姓不婚”。

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礼崩乐坏和战乱的影响,姓与氏的界限慢慢变得模糊不清,出现了姓氏走向统一得势头,以至于现在完全没有了界限,和二为一。

中国人的名,字,号

名、字、号是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它们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特征。

名:人的代表符号,称呼。

字:也称表字,它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按照我国古代礼仪,男自20岁时要结发加冠取 “字”,而女子则在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表示他们已长大成人,可以婚嫁了。取字在古代一般只限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贫民百姓则有名无字。古人的字与名有着密切的联系,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二者互为表里。《颜氏家训》中有“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之说。

号:是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往往有艺术色彩,名人雅士自己起的号,谓“雅号”。人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的事迹给予的称号——谥号。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专号——庙号,称为某祖,某宗。

笔名:清末以来,有些人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不愿用真名,就给自己取个笔名。
中国姓氏排行


Wang2 陈
Chen2 李
Li3 张
Zhang1 刘
Liu2 杨
Yang2 黄
Huang2 吴
Wu2 林
Lin2 周
Zhou1

Ye4 赵
Zhao4 吕
Lu3 徐
Xu2 孙
Sun1 朱
Zhu1 高
Gao1 马
Ma3 梁
Liang2 郭
Guo1

He2 郑
Zheng4 胡
Hu2 蔡
Cai4 曾
Zeng1 佘
She2 邓
Deng4 沈
Shen3 谢
Xie4 唐
Tang2

Xu3 罗
Luo2 袁
Yuan2 冯
Feng2 宋
Song4 苏
Su1 曹
Cao2 陆
Lu4 麦
Mai4 董
Dong3

Yu2 韩
Han2 任
Ren2 蒋
Jiang3 顾
Gu4 钟
Zhong1 方
Fang1 杜
Du4 丁
Ding1 Yao2

Pan1 姜
Jiang1 谭
Tan2 邱
Qiu1 肖
Xiao1 金
Jin1 贾
Jia3 田
Tian2 崔
Cui1 程
Cheng2

Yu2 魏
Wei4 薛
Xue1 戴
Dai4 范
Fan4 卢
Lu2 洪
Hong2 侯
Hou2 夏
Xia4 白
Bai2

He4 钱
Qian2 庄
Zhuang1 邹
Zou1 汪
Wang1 史
Shi3 路
Lu4 石
Shi2 彭
Peng2 龚
Gong1

Qin2 廖
Liao4 黎
Li2 施
Shi1 付
Fu4 赖
Lai4 江
Jiang1 邵
Shao4 毛
Mao2 邢
Xing2

Ni2 阎
Yan2 严
Yan2 常
Chang2 康
Kang1 牛
Niu2 万
Wan4 陶
Tao2 孟
Meng4 葛
Ge3

Yin3 雷
Lei2 盛
Sheng4 樊
Fan2 齐
Qi2 傅
Fu4 柯
Ke1 龙
Long2 曲
Qu1 郝
Hao3

Guan1 纪
Ji3 温
Wen1 乔
Qiao2 汤
Tang1 殷
Yin1 代
Dai4 段
Duan4 兰
Lan2 韦
Wei2

Bi4 裴
Pei2 章
Zhang1 颜
Yan2 阮
Ruan3 俞
Yu2 翁
Weng1 孔
Kong3 凌
Ling2 武
Wu3

Wen2 季
Ji4 熊
Xiong2 安
An1 鲁
Lu3 祝
Zhu4 房
Fang2 尤
You2 伍
Wu3 焦
Jiao1

Jing3 柳
Liu3 米
Mi3 向
Xiang4 骆
Luo4 莫
Mo4 童
Tong2 谈
Tan2 芦
Lu2 苗
Miao2

Geng3 宫
Gong1 虞
Yu2 柴
Chai2 易
Yi4 奚
Xi1 霍
Huo4 申
Shen1 尚
Shang4 佟
Tong2

Fu2 庞
Pang2 岳
Yue4 辛
Xin1 聂
Nie4 翟
Zhai2 左
Zuo3 单
Shan4 蒲
Pu2 包
Bao1

Mou2 解
Xie4 穆
Mu4 漆
Qi1 欧
Ou1 游
You2 景
Jing3 闵
Min3 谷
Gu3 卞
Bian4

Dong1 费
Fei4 屠
Tu2 詹
Zhan1 储
Chu3 党
Dang3 丛
Cong2 鲍
Bao4 隋
Sui2 艾
Ai4

Che1 卫
Wei4 覃
Qin2 苻
Fu2 华
Hua4 宁
Ning4 冉
Ran3 萧
Xiao1 戚
Qi1 项
Xian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