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der in the first:我国水资源的储藏量是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7 18:03:29
最好详细点!

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400m3/年,仅为世界平均¼,在世界上排第110位,被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缺乏的13个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全国水资源量的80%集中在耕地面积仅占全国36%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我国要以世界8%的水资源总量,养育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原因

199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96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7%。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7%,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29.7万立方米。
九大流域片1999年水资源总量见表3。与常年比较,松辽河片减少28.6%,海河片减少54.3%,黄河片减少15.8%,淮河片减少38.9%,长江片增加17.2%(太湖流域增加120.9%),珠江片减少6.5%,东南诸河片增加16.8%,西南诸河片增加1.3%,内陆河片增加20.0%。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主要特点是: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 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400m3/年,仅为世界平均¼,在世界上排第110位,被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最缺乏的13个国家之一,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全国水资源量的80%集中在耕地面积仅占全国36%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我国要以世界8%的水资源总量,养育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国水资源紧缺的根本原因,199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96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7%。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7%,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29.7万立方米。
九大流域片1999年水资源总量见表3。与常年比较,松辽河片减少28.6%,海河片减少54.3%,黄河片减少15.8%,淮河片减少38.9%,长江片增加17.2%(太湖流域增加120.9%),珠江片减少6.5%,东南诸河片增加16.8%,西南诸河片增加1.3%,内陆河片增加20.0%。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呈现北少南多的极不均匀态势,1999年降水量由于气候异常而造成这种北少南多的分布状况更为突出:北方及青藏高原一般为100~600毫米,其中新疆南部和青海西部不足50毫米;南方地区一般为800~16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2000毫米(见图1)。将1999年降水量与常年比较,除上海、浙北、皖南、赣北、湘北、滇中、新疆中部等地偏多2~5成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东北大部、华北中部、陕西北部、河西走廊、淮河流域大部等地偏少2~6成.

(二)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199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04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86.6毫米,比常年多3.8%,比上年减少16.6%。按流域片计,松辽河片1115亿立方米,比常年少34.3%;海河片92亿立方米,比常年少64.5%;黄河片524亿立方米,比常年少19.6%;淮河片347亿立方米,比常年少50.5%;长江片11126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4.8%(太湖流域323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12.1%);珠江片4379亿立方米,比常年少6.5%;东南诸河片224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3.1%;西南诸河片592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1.6%;内陆河片14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9.2%。
1999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89亿立方米,其中流入新疆、内蒙古境内的为124亿立方米,流入广西、云南、西藏境内的为165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7106亿立方米,其中从新疆流出国境的为267亿立方米,从云南、西藏、广西流出国境的为6049亿立方米,从辽、吉、黑、内蒙古4省(自治区)流入国际界河的为790亿立方米;全国入海水量共17461亿立方米,其中北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4个流域片的入海水量为362亿立方米,南方长江、珠江、东南诸河3个流域片的入海水量为17099亿立方米。与上年比较,入境水量变化不大,只减少5亿立方米,而出境水量、入海水量分别减少1130、3860亿立方米。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山丘区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平原区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和山前侧向流入量。在确定流域分区或行政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时,扣除了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1999年全国地下水资源计算面积为939万平方公里(未包括水面面积和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面积),地下水资源量为8387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计算面积为19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为1786亿立方米,加上井灌回归补给量后的总补给量为1856亿立方米。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而得。
199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96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7%。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7%,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29.7万立方米。
九大流域片1999年水资源总量见表3。与常年比较,松辽河片减少28.6%,海河片减少54.3%,黄河片减少15.8%,淮河片减少38.9%,长江片增加17.2%(太湖流域增加120.9%),珠江片减少6.5%,东南诸河片增加16.8%,西南诸河片增加1.3%,内陆河片增加20.0%。

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呈现北少南多的极不均匀态势,1999年降水量由于气候异常而造成这种北少南多的分布状况更为突出:北方及青藏高原一般为100~600毫米,其中新疆南部和青海西部不足50毫米;南方地区一般为800~16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2000毫米(见图1)。将1999年降水量与常年比较,除上海、浙北、皖南、赣北、湘北、滇中、新疆中部等地偏多2~5成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东北大部、华北中部、陕西北部、河西走廊、淮河流域大部等地偏少2~6成.

(二)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199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04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86.6毫米,比常年多3.8%,比上年减少16.6%。按流域片计,松辽河片1115亿立方米,比常年少34.3%;海河片92亿立方米,比常年少64.5%;黄河片524亿立方米,比常年少19.6%;淮河片347亿立方米,比常年少50.5%;长江片11126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4.8%(太湖流域323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12.1%);珠江片4379亿立方米,比常年少6.5%;东南诸河片224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3.1%;西南诸河片592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1.6%;内陆河片14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19.2%。
1999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89亿立方米,其中流入新疆、内蒙古境内的为124亿立方米,流入广西、云南、西藏境内的为165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7106亿立方米,其中从新疆流出国境的为267亿立方米,从云南、西藏、广西流出国境的为6049亿立方米,从辽、吉、黑、内蒙古4省(自治区)流入国际界河的为790亿立方米;全国入海水量共17461亿立方米,其中北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4个流域片的入海水量为362亿立方米,南方长江、珠江、东南诸河3个流域片的入海水量为17099亿立方米。与上年比较,入境水量变化不大,只减少5亿立方米,而出境水量、入海水量分别减少1130、3860亿立方米。

(三)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山丘区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平原区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和山前侧向流入量。在确定流域分区或行政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时,扣除了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1999年全国地下水资源计算面积为939万平方公里(未包括水面面积和矿化度大于2克/升的咸水面积),地下水资源量为8387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计算面积为19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量为1786亿立方米,加上井灌回归补给量后的总补给量为1856亿立方米。

(四)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而得。
1999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96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7%。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7%,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29.7万立方米。
九大流域片1999年水资源总量见表3。与常年比较,松辽河片减少28.6%,海河片减少54.3%,黄河片减少15.8%,淮河片减少38.9%,长江片增加17.2%(太湖流域增加120.9%),珠江片减少6.5%,东南诸河片增加16.8%,西南诸河片增加1.3%,内陆河片增加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