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基础设施运维手册:具有昙花品质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23:31:02
历史上,有不少具有昙花这种默默奉献的品质的人,他是谁?有资料吗?紧急!十万火急!
要资料哦

谈话品质:不慕世俗,不追求功利,高洁,追求独立的自我,低调与深沉,内敛,隐逸,反面的就是太过于小心翼翼,只追求一时的光耀。

人物:雷锋,原名雷正兴。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给他取了一个乳名叫“庚伢子”。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一个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人民法官
——记海安法院执行局审判员沈巧林同志的先进事迹

文章加入时间:2003-06-08

--------------------------------------------------------------------------------

沈巧林同志是南通市法院系统公认的办案能手。1996年他被评为海安县政法系统“十佳干警”。1997年初被调到海安县法院执行庭工作以来,他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公正执法、忠诚为民、无怨无悔。几年来,经他亲手执行的案件就有1340件。 1997年被海安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1998年、1999年两次被江苏省高院评为省执行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被海安县委评为“优秀政法干警”,2000年4月、2002年4月两次被江苏省高院记二等功,2001年4月被江苏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系统“人民满意法官”。自2001 年初担任执行长以来,他不仅当好执行战斗员,而且当好执千举旦的指挥员。今年,他继续努力,再创佳绩。本人全年执结236件,全组执结656件,人人超二百件,结案率均为100%。继续赢得了人民的满意,树立了忠诚公仆的形象。
一、为了人民的利益,甘当“拼命三郎”
“人活着就要实实在在的做事,作为法官就要实实在在地多办案、办好案,才能实现法官的价值。”沈巧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言语不多,从不夸夸其谈,无论组织上把他安排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他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刚到执行庭他就被分到全县最远的黄海边老坝港、角斜等乡镇执行。前年初,又调到全县的“大西北”沙岗、白甸、瓦甸等乡镇,因此每天来回在路上的时间就要三个小时。尤其在西北片的一些乡镇,由于交通不便,汽车不能到达村组,需要步行十多里路才能到达被执行人的住处。遇上雨天,道路泥泞,不得不赤脚步行。在这此地区每办一个案件,总要比别人多一些辛苦,多一些劳顿。除了春节以外,他几乎放弃所有的节假日。为了节约办案时间,常常在乡镇蹲点办案,有时一住就是一个礼拜,他暗暗地给自己加压:不结案、不回家。近两年,他担任了执行长,更是身体力行,带领全组同志发扬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烦、不怕累的精神,起早摸黑、四处奔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执行堡垒。
一次,被执行人缪桂龙接到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后,故意躲避执行,白天外出,晚上十点多钟才回家,开始他去了几趟都扑空,只好就地住下来,并下定决心,此案不结,决不收兵。因此不顾炎热,蚊叮虫咬,在小旅馆昏暗的灯光下边阅卷边等消息。深夜十一点多钟接到缪桂龙回家的消息后,立即赶到光明村,缪桂龙还没有来得及关上大门,他抢先跨入他的家中,耐心做缪桂龙的思想工作。动之以理,晓之以法,直到凌晨一点多钟,缪桂龙从其哥哥处借来现金交到他的手中,并感慨地说“我真服了像你这样的法官。”
几年来,针对执行案件的特殊性,他形成了一个反常规的工作方法,这就是早出击,晚突击,节假日袭击。因此常常踏着露珠出,披着月光回,有时肚子饿得咕咕叫,头直发晕,几乎要昏倒,所以同事们都管他叫“拼命三郎”。他也晓得,当“拼命三郎”不见得令人可敬可爱,但是案子一到手,他总觉得推辞不得。他真切地感到,每到这时他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所以再苦再累他也得拼命干。如东的顾十军、顾礼明等7人跟随缪爱群从事建筑施工整整一年,但是工资分文没有给付。7人起诉后,缪爱群夫妇外出,下落不明,家中仅有两上两下的旧楼房。申请执行时正值其中一人家属病危,急需要钱治病,他接到该案,得知缪爱群隐居上海,可大上海找一个不知下落的人尤如大海捞针,谈何容易。但看看躺在病榻上的申请人的家属,他怎么也搁不下这个案件,于是向庭长报告,组织人员立即赶赴上海,到缪爱群曾经施工的单位一一查寻,通过整整两昼夜,终于发现了缪的下落,并请上海市有关单位协助,使7万多元的现金如数执行到位。由于工作的劳累,他连续两天高烧不退,7位申请人激动得个个眼含泪花。家属病危的申请人手捧执行款说:“谢谢法官,你帮我讨回了救命钱。”
一天,当他接到丁广明申请执行周达官、周荣官等9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时,得知申请人丁广明已残疾,,常年躺在家中,且急待执行款继续治疗,而9个被执行人中就有3个光棍,其余几个家中成员不是长年有病也是残疾,都是有名的困难户7相互对立情绪又很大,怎么办?第二天一早六点钟,他带上一名法警前往执行。首先,仔细摸清被执行人的实际经济状况;当听到被执行人周氏兄弟俩可能有存款的反映后,立即前往被执行人周氏兄弟家做周荣官的思想工作,周荣官拒不履行。他依法立即实施搜查,在被执行人周荣官的席下搜得被执行人周氏兄弟前不久从银行取走存款八万多元的利息结算单。事实面前,周荣官仍不知错,且拒不履行,沈巧林立即向院长报告,依法对被执行人周荣官实施了拘留。次日,被执行人周氏兄弟的家属将执行款送到执行庭。沈巧林抓住时机,连续作战,对其余被执行人逐个做思想工作,一连三天都工作到晚上近十点,终于以和解的方式了结了该案。当丁广明接到转交的2万多元执行款时,本已对生活绝望的丁广明连夜请人赶制锦旗、拟写感谢信于次日送到法院,感谢法院给了他生活的勇气。
二、为了法律的尊严,敢于顶真碰硬
有人说:“法院的执行庭,就好比公安的刑警大队。”这样的比喻确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执行工作不仅时间长、任务重,而且执行干警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各地执行干警被围攻、殴打,甚至受到持刀威胁在本县已发生多起,执行干警受伤、牺牲也屡见报端。每当遇上危急情况,沈巧林一方面恪守法官的职责,临危不惧,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化险为夷。一次,他去某供销社执行一经济纠纷案件,该社主任以供销社经营亏损为由,拒不履行义务,而且拒不提供单位财务帐册。当他决定依法查封该社财务室时,该社主任鼓动职工撕封条、关大门。当他上前制止时,一名职工对他连击数拳。然而他没有胆怯,也没有退缩,顶是坚守岗位,没有还击一拳,并严正警告:谁敢抗拒执行,依法严惩。面对此情景,该社主任如梦初醒,急忙阻止了事态的扩大,经过批评教育后主动履行了义务。
一天傍晚,沈巧林接到申请人的电话,长期找不到的被执行人吴某回了家,请求前往执行,他搁下电话,二话没说立即骑着摩托车带着一名协助执行人员赶到被执行人家中,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所有的商品房及其他财产。查封手续快办好时,被执行人的妻子才提供了房屋转让协议,他觉得其中有诈,当即询问证人的住址,前往核实证据。当他再次骑摩托车时,发现摩托车的点火开关已被注满了502胶水,无法启动。时间就是案情,他顾不上摩托车叫来三轮车,赶到证人家中进行核实。直到当晚十一时许,在他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前,证人不得不道出事件的真相,原来被执行人为了逃避债务,签订了假的房产转让协议。事实水落石出,该案终于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三、为了提高团队整体素质,苦心经营传、帮、带
近两年,沈巧林不仅办好自执案件,更是注重把所积累的好的执行方法、执行艺术毫无保留地传给新的执行员,让新手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几年来,经他带过的队员现在都已成为海安执行局能独当一面的得力强将。
海安县白甸信用合作社申请执行张俊平、罗强为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执行标的14万余元(其中本金10万元)。执行中,沈巧林执行组其他两名新执行员多次前往两被执行人处执行,对两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情况进行了仔细调查,查明被执行人张俊平系海安县沙岗供销社下岗职工,被执行人罗强为夫妇俩均受雇于某大豆老板(有营业执照),且罗强为常年在外跑业务。两被执行人所住房屋均系登记为他人的财产,经搜查未发现两被执行人有现金、存款、其他有价证券或贵重物品,至此,可以讲两被执行人暂无可供执行财产,并可裁定中止执行。然而执行长沈巧林没有罢休要求组员从外界有反映罗强为系大豆老板,联系其夫妻俩均受雇于该老板,且和老板吃住同一装运大豆的船入手分析,怀疑“受雇”有诈。于是,他带领本组执行人员和法警决定进入“老板”的大豆船上执行,因被执行人罗强为的大部分时间在外,沈巧林只得首先找被执行人罗强为的妻子谈话,谈话中被执行人罗强为的妻子对沈巧林询问其夫妻住处时,开始肯定在船上,后又否定;对执行人员询问其大豆真正经营人时,一会讲是他人,一会又称是他人与罗强为合伙。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巧林果断决定依法采取搜查措施。由于受到被执行人家人及周围不明真象的群众的阻止,他一方面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结果搜得现金58000元和罗强为夫妇经营大豆的合同、票据等手续以及均为罗强为夫妇的个人用品。第二天,两被执行人不得不道出以罗强为为主的合伙经营的事实真象。并感慨地说;“我们真服了你们执行法官!”不久,两被执行人又分期履行了8万多元后,权利人表示放弃其余利息的执行。权利人非常满意地称:“我们金融部门有海安法院执行局保驾护航,放心!”两位组员打心眼敬佩沈巧林“沈执行长真有办法!”
今年十二月,海安县曲塘供销合作社破产清理小组申请执行韩某等四人房屋买卖纠纷四案分到沈巧林这个组。诉讼中被执行人就以其对营业用房享有租赁使用权、职工工资、养老保险等问题未能解决到处上访。执行中,有的被执行人还扬言谁来执行就要杀谁、欲采取自焚等行动抗拒执行。部分执行人员开始有厌难情绪,担心执行会出事,是不是可以搁一搁。当然,作为“主刀手”的沈巧林何常没有顾虑?但他没有恐慌,更没有被吓倒。他认为,这其中缺少与被执行人的勾通,尽管有时看起来勾通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勾通了总比没有勾通显得效果好些。于是,他一方面带领全组人员向被执行人及有关职工宣传过去改制文件精神及相关法律,并要求清理组正确面对原改制中少数与法律不符的制度以及改制操作程序上存在的虽然不严重违反法律的瑕疵,并尽可能加以改善。另一方面要求清理组对职工的工资、养老保险等切身利益问题要随着破产的进程按程序逐步落实。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大部分被执行人开始能理解法院的执行工作,但仍有一些“钉子户”不听劝阻。在已赢得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他带领全组人员立即果断依法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终于让近两年未能拿到购房钥匙的受让人拿到了购房钥匙。对其中一名仍采取自焚惑众的痴迷者进行了严厉的法制教育。成功地执行了一起涉及企业改制的案件,社会效果很好。执行组的全体都深有感触地说:有沈执行长带队,再难的案件,我们也不畏惧。
四、为了法官的形象,愿做“黑脸包公”
执行人员常年与金钱财物打交道,也处在反腐倡廉的热点岗位上。而沈巧林时刻不忘自己头上顶的是国徽,肩上扛的是天平。坚持信奉“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的古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凛然拒绝各种诱惑。
一次,被执行人张某来到他办公室,见没其他人在场,将两瓶酒、两条烟直往他办公柜里塞。他见状立即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张某笑笑说:“请你高抬贵手,暂时中止执行。这笔钱我不是不还,只是目前经济困难,过了两年等经济好转了保证还清。”象这样的话,他已听得太多了,他的答服还是那句老话:“你少搞这一套,只有设法履行义务,才是你唯一的出路。今日,东西不拿走,你人就不好走。”张某讨了个没趣,拿走烟酒怏怏地走了。不久,张某履行了全部义务。
一天傍晚,沈巧林找被执行人顾某谈强制扣留其在保险公司理赔款的事宜时,顾某塞给他一个信封,并讲:“一点小意思,请多关照。”沈巧林严厉道:“没钱履行义务,有钱行贿,你这是安的什么心?”说着,点清信封内的人民币2000元,立即开出执行款物交接单,刚开好,顾某就灰溜溜地跑了。第二天一早,他就将此款交到内勤处了帐,并及时提取了被执行人顾某在保险公司的十多万元全部理赔款,交给几位权利人。
一个星期日的上午,申请人严某摸到沈巧林的住所,开沈巧林家的门,沈巧林外出办案,没在家。他的妻子要严某去沈巧林的办公室谈事。严某欲丢下几百元钱,被沈巧林妻子拒绝。 严某吃了闭门羹后,并没死心,过了几天,捞一幅画又来到沈巧林家,并讲“沈法官,你家全是白墙,大单调了,我带来一幅画给你。”沈巧林顿时脸沉下:“你这是信不过法官!上次要给钱不成,今日就带画来。告诉你,我喜欢这白墙,海清白白。你把画拿走,否则,我交到纪检部门。有事,明日到我办公室。请你放心法官会公正办案。”严某带着画,羞耷耷地走了。
近几年,沈巧林拒吃请数百余次,拒收礼金二万余元。他时刻铭记徐院长的教导在金钱面前,人情面前,能站稳脚跟,一个执法官的形象就越高大,一个共产党员的品质就越崇高。
五、为了神圣的事业,宁可委屈亲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情感,谁不想与妻子、儿女共享人生的天伦之乐。但是为了执行工作,沈巧林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委屈自己的亲人,他以对工作的满腔热情、高度负责,赢得了亲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一天早晨,他难得一次送女儿上学。一路上,他满脑袋想着手头的案件,不知不觉地骑进了法院大院。女儿在他身后扑着他,叫起来:“爸爸,你把我带到法院干什么,我要上学。”这时,他一惊,才发觉只顾想着案件,竟忘了身后的女儿。女儿埋怨说:“爸爸,我要告诉妈妈,以后再也不要你送我上学了。”面对气呼呼的女儿,他内疚地说:“对不起,我怎么把你忘了。下次爸爸一定注意。”别人是8小时工作制,而他大都是16小时工作制,白天在外办案,晚上得整理案卷,装订卷宗,夜间还得写结案报告、法律文书、现还得学习北大远程教育的课程。妻子下岗后经营服装,本来需要很多时间搞经营,但是为了他的工作,要强的妻子主动承担起全部家务。妻子做胆囊切除手术,做丈夫本应该请假照料,但是看到一大堆案件摆在面前,他怎么也息不下来。白天请来亲戚帮助照顾,晚上要到九、十点钟他才从乡下赶回到妻子的身旁。妻子住院这个月,他结案30佳,平均每天执结个案件,没有因妻子住院请个一天假。与妻子同病房的病员都责备他:“法院的工作就这么忙啊。”最理解的还是他的妻子,当她看到丈夫拖着疲惫的身体匆匆赶来时,强忍着泪水对他说:“你也要注意休息,别累坏了身子。”此时此刻,他眼中的泪水几乎要冲出眼眶。因为他欠妻子、女儿、亲人们的太多、太多了。
沈巧林同志,一名普通的法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私地奉献着,无怨无悔。他对荣誉、名利看得很淡,甘为人梯。他以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公仆形象是新时期“三个代表”的忠实履行者。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
进藏以后,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林业局长、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等职。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此,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泽民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也题词“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雷锋啊

蝙蝠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