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蓝月亮代理商:怎样才能做好城市生态规划,简要说明您自己的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0:10:37
生态规划的复习题,请尽量详细!谢谢!

生态规划设计的新观念与作法 *

李永展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理事长

Email: yjlee@chu.edu.tw

摘 要

城市是个挥霍且粗糙的场域,因为过度设计与人工化不仅拆解了许多城市的自明性,也让城市成为生态环境的杀手。从城市实体的演进及规划设计的发展来看,全面性的建物能源改革、水资源规划、及绿色空间营造,有其必要性与急迫性。而在城乡风貌规划建设中,不难发现似乎需要更宏观的视野、更专业的规划、及更绿色的手法,才能真实且贴切地成功营造城乡风貌。易言之,城乡永续发展是城乡建设的终极目标,而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则是城乡风貌建设的基进手段,因此,要落实永续发展,必须采用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本文从建物能源、水资源保护、及绿色空间三个面向切入,探讨生态工法规划设计应有的新观念与新作法,希望能建构永续发展式的城乡环境,并且创造新的城乡风貌。

关键词:生态工法、永续发展、生态规划、城乡环境

壹、前言

「重要的是,我们要和自然一起运作…」

― Frank Lloyd Wright, 1945, An Autobiography

在所有的人类发明中,城市是个挥霍且粗糙的场域,因为过度设计与人工化不仅拆解了许多城市的自明性,也让城市成为生态环境的杀手。这种景况不仅发生在地面上的实体建筑,也发生在连接其下的下层环境,特别是因为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各种污染,更再次挑战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施作的容忍程度。从城市实体的演进及规划设计的发展来看,全面性的建物能源改革、水资源规划、及空间营造,有其必要性与急迫性。而从过去几年对城乡风貌的观察中,不难发现的城乡环境规划建设似乎需要更宏观的视野(永续发展理念)、更专业的规划(生态规划)、及更绿色的手法(生态工法),才能真实且贴切地成功营造城乡风貌;易言之,城乡风貌建设不只是在城乡环境中形塑形体,更要营造出与生态并存的绿色空间。

永续发展观念很早就在各种人类文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Weizsacker et al., 1998),而永续发展系统论述的产生,则首见于1972年的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中所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此宣言虽纳入发展议程,不过当时尚未将环境与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结合。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永续发展」一词,呼吁全世界「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永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并于1987年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该报告将永续发展作为尝试调和环境及发展两个目标的踏脚石,当时该委员会接受了仍有许多人认为不够精准的永续发展定义:「满足当代之需要,而不损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机会」(WCED, 1987: 8)。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联合国环境及发展大会,会议通过并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及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及《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文件。这次会议对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之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作法加以否定,永续发展概念于此更加被普遍接受。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永续发展并不是激进的绿色思潮,因为它接受了「经济成长是首要需求」的主张,也认为人类的福祉应优先于环境的需要;而且对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仍然把环境当作是让人类运用并享受的资源(Doyle & McEachern, 1998; Chatterjee & Finger, 1994)。即便如此,各国政府在面对来自产业界与经济学家的反弹时,能够采纳永续发展概念,至少彰显出政府在政策考量与制订时已能实际考量这个名词(即便许多产业界人士还是希望把这个名词当作是抵御环保浪潮的最佳武器)。我们甚至可以说,由于环保运动的风起云涌,政府与企业界选择接受永续发展,其实是政治上的策略,因为如此方得以避免政治结果朝向不可知的方向发展(李永展,2001)。

生态城乡的愿景便是创造出永续发展式的城乡环境,可以说,城乡永续发展是城乡建设的终极目标,而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则是城乡建设的基进手段。城乡生态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和保持城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便牵涉到许多不同层次:城乡规模愈小,则只能掌握住主要层次和主要系统。生态系统的状态由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而系统的功能又取决于子系统的结构,因此,要改善城乡生态系统的状态,就必须从城乡生态系统结构入手,而合理配置则是控制城乡生态系统结构的关键(刘天齐、孔繁德、刘常海,1993)。合理配置是透过合理调整城市生态结构来控制人流、物流、车流、钱流、能流、及信息流,达到维持城乡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合理配置应该成为城乡生态规划的首要内容,包括:根据城乡生态适宜性,配置相关的产业,进行产业的合理分布;合理调整人口密度及分布、能源耗损密度、建筑密度及分布;设计合宜的城乡景观绿化系统,包括绿覆率及分布、人均面积、绿地种类、及景观分析等。

另一方面,生态工法不同于传统工法之处在于其着眼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率,而不是单个产品、部门、单种废弃物或单个问题的解决;它强调当地资源和环境的有效开发,以及外部条件的利用,而不是对外部高强度投入的依赖;强调技术的结合、纵与横的交叉以达天与人的和谐(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2000)。1989年生态学家Mitsch曾提出类似的观念——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其重点乃在于运用生态系之自我设计能力为基础,强调透过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间之互动达到互利共生(symbiosis)目的(林镇洋、李祖川,2001)。质言之,生态工法不是单指某一项技术,而是一套技术群,不仅包括清洁生产,也包括生态破坏和废弃物的防治技术、污染治理与环境监测的高科技、及这些技术之间的联系。生态工法与永续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要落实永续发展,必须采用生态工法。此外,生态工法也是一个动态的相对概念,随着时间的演化和科技的进步,生态工法的内涵及外貌也不断地改变发展,尤其是作为生态工法基调的环境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技术也会随之改变。

如前所述,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是生态城乡建设的基进手段,然而生态工法及生态规划包涵的面向相当广泛,本文仅从与城乡风貌建设关系较密切的建物能源、水资源保护、及绿色空间三个面向切入,探讨那些早已隐藏在水泥丛林之下的生态荒地,希望对于大区域的城乡规划或小范围的建物更新或重建不仅能注入一个新的概念,更能作为实作面的依据。

贰、建物能源

「现代化的水电管线固然让我们过着舒适的生活,但也让我们和日渐稀少的自然资源完全隔离,而这些资源攸关我们的长期福祉。」

― Eric A. Davidson, 2000, You Can't Eat GNP

都市的能源需求往往对经济和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工业化国家的建筑物通常得花掉国家能源预算的35%-50%,然而这庞大的资源大部份都用于冷暖气空调、水的加热、冷藏、照明还有烹饪之上;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物的能源需求占所有能源使用的比例通常更高,其中烹饪使用的能源比其它建物能源的需求还要多(Lowe, 1991)。对于外在能源的依赖——包括石油、煤、天然气、可燃木材、及从这些燃料所产生的电力——耗尽了地方经济,并迫使许多城市居民必须花费大部份所得在燃料帐单上。建物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由城市远远向外延伸,从森林减少的景观、堆积有毒矿业废弃物,乃至于空气污染、酸雨及全球暖化。

这些问题其实都可藉由促进建物更有效使用能源及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地球上唯一生生不息的能源是太阳能,如果能有效搜集并运用所有照射到地球的太阳能量,将可减少人类目前化石及核能源的消耗(Bossel, 1999)。太阳能是丰沛且对环境无污染的能源,一切再生能源、风能、水能、生物能等都来自太阳能,据估算,现在全球一年能量消费的总和只相当于太阳40分钟内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能的总量为全世界能量消费的1万3千倍(沉清基,1998)。目前的科技可让建筑物对商业能源的需求大幅降低80%,举例来说,目前市面上已经有新式的家庭用品及灯泡,其效率比一般所使用的高出50%-75%;约旦、日本与以色列在屋顶上架设的太阳能板能为许多家庭提供热水;而印度、瓜地马拉以及玻利维亚的实验性太阳能烹饪炉具,也减少了对昂贵又具污染性的烹饪燃料的使用;超高效率的绝缘素材让部分荷兰家庭对暖气的需求减为其它住宅所需的五分之一;而在伊朗,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设计利用微风与蒸发水的水池提供自然空调(Lowe, 1991)。

虽然有不少研究指出目前的科技可节省建筑物的能源使用,但透过改善土地使用模式鼓吹节能方式的可能性却尚未被充分探索,为了将这些可行的节能技术之优点完全运用,更谨慎的都市发展是必要的;此外,适当的都市设计在第一步便能够减少照明与冷气等设备的需求。利用土地使用规划来减少建物能源使用的方法之一是,藉由密集的都市发展建立有效率的能源配送系统,考虑完善的土地使用控制能减少建筑物对冷气的需求,而达此理想的方法之一是透过种植树木及灌木用来挡风并导引风的流向(李永展,2001)。如果没有树木提供遮蔽,大量的太阳能会被人工铺面和建筑物所吸收,将城市变成「热岛」,研究指出,城市中石头、水泥、沥青、裸地等所构成的地表其表面温度远比郊区森林、农田、草地等组成的地表温度高(参见图1)(王信领、王孔秀、王希荣,2000)。

图1 夏季时不同地表的表面温度

以台北市为例,台北市平均气温约23℃,2月平均温度最低,约为14℃,7月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9℃。近年来,由于都市化迅速扩张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了都市热岛效应。由中央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86年台北市年平均温度为22.4℃,到1994年则变为23.2℃;以同月份的资料观之,1994年9月之月平均温为26.2℃,至1995年9月却升高为27.2℃,可见台北市的气温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台北市政府主计处,1995)。

美国国家科学学会(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已经估计出,城市若能更进一步地利用几种方式对抗热岛效应,策略性地运用白色表面和植物,每年能省下260万美金的能源成本(Lowe, 1991)。这些方法包括:使用混合沥青与淡颜色的沙,即可达成反射热而非留住热的效果;此外,也可以鼓励多使用淡色系的油漆及建筑材料,在一般温和的气候下,使用淡彩的建物外表在夏天时所获得的益处相较之下比冬天的损失大得多,因为冬天的太阳能辐射量本来就少了许多。

另一方面,探讨地方建筑与环境整合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将房子的设计面向山、河流、太阳、风、雨、洪水类型、及气候等因子考虑进去。山坡上的双层砖及瓦的结构往往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而玄关在冬天及夏天可以具有挡风的功用;至于某些外墙的植物、天花板的高窗、仔细设计的屋顶悬垂都可以提供有机而平衡的内部环境。我们要呼吁的是,营建方法应该对环境友善,如果可能应尽量使用自然材料,且最好是使用当地材料。一般而言,许多可以「呼吸」、交换新鲜空气、湿度、维持健康的离子水准、吸收大多数有毒气体的结构及产品包括:自然木材、黏土、夯土、砖、软木、毛、竹、芦苇、琼麻、椰子纤维、石头、及石板等(李永展,2001)。

对于减少能源使用而言,运用土地使用计画的最大潜力蕴藏在改善交通系统的效率。根据国外研究计算通勤过程中,选择搭乘不同运输工具所产生之生态效能,包括使用脚踏车、汽车、及公车三种不同运具。结果显示随选择运具不同,通勤足迹(即所占环境的大小)亦随之改变,而增加自行车与大众运输系统使用率,将有助于缩小生态足迹;相对地,大量使用汽车运具将会大幅度扩大生态足迹。爰此,假设各地车辆耗油量、道路维修成本、每公升汽油能量均相同的情况下,都会区因选择不同运输工具所造成的通勤生态足迹其估算结果发现,都会区在5公里的通勤距离内(以往返10公里计),平均每位自行车骑士共耗费了0.015公顷的生态生产性用地,汽车驾驶者耗费了0.173公顷的土地面积,而公车通勤者则耗费了0.037公顷土地面积。脚踏车骑士所耗费的土地面积是用来生产额外所需的食物能量;汽车驾驶与公车乘客是消耗矿物性燃料所需的面积,实际上两者使用的土地性质即不相同。因此当汽车持有率呈现成长趋势时,化石能源地之生态足迹亦随之加大,其严重性则在于化石能源地是一个国家的额外耕地。这些能源并非为现有的有机物所产出,而是经由亿万年前动植物的转化累积形成,可说是人类的「幽灵耕地」,但目前我们对这些能源撷取速度却是其再生速度的一万倍,亦即我们正在使用超过现世代所累积的能量,而挪用过去世代所累积的能源(李永展,1999)。

事实上,许多藉由交通减少能源使用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效率:密度的提高、活动更具多样性以及更周全的都市发展,使得建筑物能够充分利用当下的科技、绿色植物和阳光。如果再结合全面性的能源政策改革,土地使用计画能协助强化国家经济,并减少城市制造污染及对整体气候变迁所造成的影响。

参、水资源保护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老子》第66章

四面环海,可惜国人对海洋环境不仅陌生,并且不断地在不知不觉中透过不当的土地使用破坏海洋环境;从土地使用与海洋生态健康之间的连结,更可看出水与土之间无法脱离的关系。的确,土地使用影响海水的程度,就如同它影响淡水资源一样,还包含了地表水及深层地下水。在台风或暴风雨期间,污染的径流从市镇街道及农田冲刷到河流,最后将污染物注入湖泊与海湾;暴风雨将雨水冲刷入河流的区域就形成流域,在流域里可能包围着高度密集的人类活动。由于不同的土地使用对径流量及组成具有多重影响,因此地表水的命运与流域的土地开发方式息息相关。

虽然土地使用对地下水的影响不是明显可见,但却是更为深层且重要的。地下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以美国为例,几乎一半的人口(包括90%的乡村居民)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由于水在地下蓄水层的流动比在地表水道的流动慢,污染物也较不易被冲刷掉,因此受污染的地下蓄水层比较困难、甚至不可能恢复原状。根据统计,受到污染威胁的地下水数量相当惊人,大约是全世界湖水总量的100倍以上(Davidsion, 2000),所以,这个巨大的地下蓄水池一旦遭到污染,其清洁工程将比清理河流或湖泊要浩大许多。

许多地下蓄水层被视为饮用水的可再生来源——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渗入地下蓄水层的水量比抽取或自然排出的量多的时候。地下水补注所依赖的是雨水透过一个特殊的入口渗透到地下,此入口称为地下水补注区;地下水补注区就在地下蓄水层的上方或附近,它只占一小部份的土地,所以这幺一小块土地如何使用,深深影响着地下水的量与质。

一般认为污水处理或造纸等特殊活动是恶名昭彰的水污染凶手,却较少人了解其实所有类型的土地使用,同样都存在着对水质的威胁。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受汽车支配的都市地区,道路和停车场上的盐、油和有毒液体污染了下雨时的径流;农村地区则使用大量化学肥料种植农作物;而在一些营建工地,由于树木和其它自然植物被砍伐,使得大量侵蚀土壤流入径流中。通常大雨从城市和乡村所带来的径流——混杂着含有化学成分及动物排泄的农业径流——构成水质的一大危害,甚至比工厂和其它特殊来源所造成的伤害来得大(Lowe, 1991)。

美国和全世界各地,都已从地下水中找出大量的污染物。一份有关美国井水的分析报告指出,境内三分之一的地区里,百分之二十五的井水硝酸盐浓度都有增加趋势;另外百分之五的地区,则是在受污染井水中测出高于联邦饮用水标准的数值,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威胁。更麻烦的是,从地下储存槽外漏的农药和燃料所产生的复杂化学残余,其分解速度又异常缓慢,虽然有些最危险的农药在美国已遭到禁用,但当中仍有许多外销到其它国家,而且使用率还在增加中(Davidson, 2000)。

即使有些活动本身在其它方面是无害的,但如果他们发生在地下水补注区或流域的敏感地带,也有可能造成水源污染。举例而言,一个工厂在日常操作流程中都能安全处理大量危险物质,但这些物质或许会因为意外事件或天灾而释出,由于有这种风险存在,将这类产业从地下水补注区中排除是很重要的。而住宅的化粪系统即使经过良好的设计及保护以防止意外,如果在设置时没有准备大量的空间让污水在到达地下水供应区之前滤渗进土壤层,也有可能引起水污染——这个动作就像一个天然的过滤器;因此,确保住宅区开发时所使用的化粪系统不是设置在地下水补注区的敏感地带,也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地,在海岸地区看似正常无污染的发展也有可能威胁到海水和淡水资源,滨海地区的开发会破坏脆弱的沙丘与海岸植物,使遭破坏海滩的污染物与沈淀物危及海洋生物。在世界各地,毫无限制的海岸开发加上大量挖掘深井,造成了地层下陷,地层下陷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人为因素方面常与抽汲地下水、天然气、石油或蒸气等相关,而且深基础开挖、隧道开挖、地表荷重增加、干湿土壤湿润、或矿坑崩塌等亦会造成地层下陷。在自然因素方面则与地震、沉积物自然压密、火山运动、盐类的自然溶解(如碳酸盐类)等有关.在不同的沉陷型态下,则有不同的沉陷量及压密时间(中国地政研究所,1997)。

1991年地区各标地用水量中(经济部水资会、工研院能资所,1993)地下水总利用量为71.39亿立方公尺,为每年平均补注量40亿立方公尺之1.78倍左右,显见超抽地下水情形之严重;又地下水抽取量占全国总用水量175.71亿立方公尺之40.6%,在地区9个地下水资源区,即台北盆地、桃园中坜台地、新竹苗栗沿海、台中地区、浊水溪冲积扇、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兰阳平原及花莲台东纵谷中,除了花莲台东纵谷地下水利用率仅85.2%,尚可抽用地下水外,其它地区不宜再抽地下水。由农委会普查地区地层下陷严重之沿海县市,得知云嘉地区的抽水井近98,000口井,其中未申请水权者占90.35%.可见云嘉地区地层下陷与长期且密集的超抽地下水有着密切的关联(经济部水利司,1995)。

另一方面,从社会经济影响观点观之,实是超抽地下水引起的外部性所致。根据经济部水资会1993年所统计各单位调查之资料显示,地区地下水之抽用量已超过71亿立方公尺,超过所估计之地下水补注量甚多。水利主管机关普查沿海地层下陷严重之县市,发现该地区之抽水井数竟高达19万余口,其中未申请水权者占89%,可见长期且密集超抽地下水与地层下陷有密切的关系。

明智而审慎的都市土地使用管制有助于减少这些威胁,最优先考虑的重点是,必须将位于流域及地下水系统的土地分类,确定那些区域是保护水质及保存饮用水供应的敏感地区;然后限制甚或禁止在最敏感的地区开发——例如海岸地区及重要的地下水补注区,并且在严格规范下允许较不敏感的地区发展;国土综合发展计画中,将国土划分为可发展地区及限制发展地区便是基于这种考量的。

要不使地主的开发权益受到不当限制同时兼顾保护环境敏感地区的方法之一,是政府向私有地主买下这类土地,并使其不受干扰,另一个成本较低的选择是建立「发展权移转」制度,而在制度内开发敏感丘块的权利能够和土地分开买回。在发展权移转制度下,那些被认为不适合发展的地主,可以将他们的发展权卖给位于较不敏感地区的地主——这些人也许会被要求必须累积一定数量的发展权,才能开发他们自己的土地。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保护环境敏感地区免于开发,同时该地区的地主也能得到公平的补偿。

在美国,几个管辖区域——包括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及纽泽西州的柏灵顿郡——正运用一些创新的计画来实验发展权移转,这些方案大部份都用来保存历史地点、保护农地及开放空间,它们同样能够用来保护水资源。例如佛罗里达的撒拉索它(Sarasota)一处具生态敏感性的住宅区,已经被指定为「移出区」,目前在此区域内的土地发展权可移转至较适当的「接受区」,接受区的未来发展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Lowe, 1991),这点值得国内参酌采行。

土地使用管制也有助于确保位于可发展的流域或地下水补注区的人类活动,能够符合水资源保护的标准,而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则是对暴雨的适当管理。某些地区要求设置类似水潭的措施或设备,以留住径流并适当地加以过滤,使径流能够安全渗透至地下;至于山坡地特别需要严格的规定,以管制土壤侵蚀、崩塌、土石流、及洪水。

为了加强地下蓄水层补注的安全,各地可以订立标准并对每个开发地区的一小部分作限制,因为那些开发地点往往清光所有原生植物与树木,并以草皮或其它依赖化学肥料或杀虫剂的植栽取代。例如美国长岛南方南安普敦镇(Southampton)的一个重要地下蓄水层地区,法令要求该地区的每块基地都至少必须保留80%的自然状态,而且每块基地用来种需要施肥的草皮或植物的部分不能超过15%(1,900平方公尺为其上限)。在这种限制下,地主在选择造景上仍有很大的空间,那些没有保留树木植裁的地点,还是可以种植牧草、多年生的野花、长春藤或其它只需要少量或不需要施肥的繁茂植栽。类似的规则也能用于限制一块基地内可覆盖混凝土或沥青的面积,在广大延伸的人工铺面上,必须要有频繁的开放空间留给树木、灌丛、砂砾或其它具穿透性的表面,以便雨水渗入地下。在地方政府的土地使用计画中,可以包括不受干扰土地的缓冲带,使径流在到达湖泊、溪流或地下蓄水层之前能先行过滤,例如在德国的科隆,市中心下游的一个植满树木的地区,同时作为缓冲区及公共开放空间(Lowe, 1991)。

除了在环境敏感地区禁止发展,或允许可发展地区设置标准以保护水资源外,地方政府也能鼓励保护与保留水资源的志愿性方案。鼓励开发者将建筑物集中在基地的一部份——其余地区作为不受干扰的开放空间,比起传统的土地使用分区管制,是在生态上安全合理的替选方案。许多土地使用计画中,对于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是近来才被考虑的——而且大部份都是在美国。因为土地使用所造成的威胁比那些特殊活动所造成的更不易被了解,几乎所有政府在设计适当的规划策略时都显得缓不济急;此外,地方政府几乎很少能拥有整个流域的管辖权。许多中上游社区忽视了他们需要更全面性的规划,因为大部分中上游社区不当开发所引起的问题,都被下游社区默默承受了(由每次台风或暴风雨一来便造成下游低洼地区淹水便可得知)。

在快速成长的城市中,政府在土地使用管理上相对花了较少精力,因此适当的控制可能要花许多时间才能看得见,然而这类方法对这些城市而言非常重要,无论在保护水资源上或是在洪水控制上。在一些快速都市化的地区,暴雨期洪水的水面高度,在很短时间内便会暴涨成为原先设定洪峰的2倍或3倍——以至于淹没了一些没有堤防设备或堤防外的社区。有些地方政府,不仅面临需将过去的发展透过合宜的土地使用管制加以规范,同时也必须处理非正式集居地的问题;除非非正式集居地的居民在安全地区有地方容身,否则这些自曝危险之境的非法社区将继续形成,这些地区可能会对流域造成伤害并对地下水的补注构成威胁——而他们自己也将更容易成为洪水灾害的受害者。

水就像能源一样,是城市和所有人类集居地不可或缺的,而且,就像能源一样,它的价值彻头彻尾被低估了。人类栖息地的未来,就倚靠地方政府保卫这些重要财产的意愿与能力;因此,许多有助于都市及农村节省能源的土地使用原则——诸如紧凑发展(compact development)、提倡大众运输导向的发展(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 TOD)、及保护自然植物免于人类干扰等——同样有利于将水资源良好地保存至未来。

四、绿色空间

「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无知。」

— Arne Naess, 1989, Ecology, Community and Lifestyle

绿色植物往往能柔和城市粗糙僵硬的线条,如果把多一点都市空间让给树木与其它植物,便能提供栖息地给鸟类或其它野生生物,他们的多样性将令人惊讶;这种做法也能满足城市居民与自然连结的需要。现在有愈来愈多城市倾向保存他们剩下的野地,并在已经建设完成的地区创造自然保留地,例如,Eric A. Davidson建议在公园周围建立许多缓冲区,使得公园和缓冲能够占乡村土地的一半,至于另外一半则可发展精致农业、林业、工业及新市镇(Davidson, 2000)。

绿色植物的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包括调节微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及美化景观(王祥荣,2000)。植物叶面的蒸发作用能调节气温和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微气候有正面作用。在改善生态环境上,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维持碳氧平衡;绿色植物也能吸收有毒有害气体、阻挡过滤和吸附灰尘,并具杀菌及减低噪音的功能。而绿地系统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的有效措施,从而将城市与自然紧密联系。

绿色空间同时也可呈现另一个经济机会。都市农业可以生产具商业交易规模的必要食物与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