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查看组权限:外白渡桥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11:11:37

架设在上海苏州河与黄浦江汇合处的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最大的一座铁桥。从大桥落成纪念铜牌上的英文桥名“GardenBridge”看,应称之为“公园桥”,然而为何要称之为外白渡桥呢?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150多年前,苏州河几乎没有一座桥,人来人往都靠摆渡船摆渡。苏州河上最早的渡口设在现今乍浦路的位置,因为是第一个渡口,俗称“头摆渡”。此后所设渡口,在头摆渡以西的,依次称作“二摆渡”、“三摆渡”;在头摆渡以东的叫做“外摆渡”。19世纪中叶,苏州河南北两岸辟设英美租界后,每天摆渡过江的人数和车辆日益增加,两岸间的交往非常不便。原先的几个摆渡口已远远不能适应租界殖民当局的需要,于是有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出面组织“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约花费12,000元,于1856年在外摆渡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木桥。这12,000元又分作125股,掌握在以韦尔斯为首的12个股东手中,由此,桥名在当时便称为韦尔斯桥。后因该桥的位置在外摆渡,上海人都习惯地称之为“外摆渡桥”。外摆渡桥的桥面阔约23英尺,长约450英尺,大船驶过时,桥中间可有一块活板高高吊起,桥上交通暂停,船过后又复为桥面,可谓匠心独具。

  韦尔斯利用外摆渡桥,实实发了一笔大财。他声称上海道台准许他对大桥拥有25年专利权,凡过桥者都得付钱二文,车轿加倍。后来,人们发现这种“过桥税”专门向中国人收,而外国人却常可免交,便都愤愤不平,抗议要求取消过桥税,不然就宁可恢复摆渡船。1871年,韦尔斯曾着手修铁桥,以改变外摆渡桥头因上海市民抗税而一度冷落的局面。后因工程粗制滥造,造成部分桥柱、桥身陷落进苏州河内的事故方才作罢。工部局眼看上海人民反对收取过桥税的呼声愈发高涨,终于1873年8月,在外摆渡桥西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长约100多米,宽约12米的木桥,定名为“公园桥”,以同近旁的外滩公园呼应。公园桥于该年9月中旬开始正式通行,人们过桥从此不必再付钱,于是大家就称之为“外白渡桥”(“白”为不付报酬之意)。同年10月,韦尔斯将外摆渡桥折价卖给工部局,不久即被拆除。

  20世纪初,上海拟建有轨电车,原木桥不能铺设轨道,工部局在1906年将木桥拆除新建钢桥,次年建成并正式通行电车。这是上海第一座全部用钢材筑起的桥.其间,外白渡桥木桥也被拆掉,由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铁桥取而代之。原先外白渡桥的称呼,让给了这座巍峨高大的铁桥。桥名被呼唤了近百年,但其真正的名称“公园桥”却被人遗忘了。唯有大桥落成纪念铜牌,默默地陈列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室里,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苏州河上这座近代史中国内河上独一无二的巨大桥梁兴衰荣辱的历史。它横跨苏州河,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桥有二孔,共长106.7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经多次改造,现载重为20吨。

  名字由来
  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来源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是“白”渡。
  另一种说法是。白渡桥其名与唐代两位同年出生的大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有关。
  据史料记载,刘、白向来交深,即使贬谪远离京都,仍不绝诗书往来,借以相互慰勉。唐长庆四年(824年)春,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夏,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据传,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老友相见,悲喜交加。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下船后,白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岂料刘已会意,乃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吟罢相对开怀大笑。白又道:“为黎民计,此处当架一座桥。”刘道:“平水季节能架木板浮桥也好。”那次,白居易着实在和州住了几日。后来刘禹锡为了志念,便将渡口命名为“白渡”。又两年后的唐宝历二年(826年)秋,刘禹锡罢任和州刺史调京都途经扬州时,正好白居易从东都也来扬州。两位老友首次同游扬州,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分外亲昵。刘不免又向白道歉:“可惜我只起个地名叫‘白渡’,架桥未成。不知何年能架成‘白渡桥’?”白安慰道:“将来总会生出一道‘地虹’来。”于是把酒尽兴,不知所醉。
  白就席吟赠一诗曰: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筷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即酬答一首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将杯酒长精神。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濒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风雨历史呢?
  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

  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来源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是“白”渡。
  另一种说法是。白渡桥其名与唐代两位同年出生的大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有关。
  据史料记载,刘、白向来交深,即使贬谪远离京都,仍不绝诗书往来,借以相互慰勉。唐长庆四年(824年)春,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夏,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据传,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老友相见,悲喜交加。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下船后,白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岂料刘已会意,乃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吟罢相对开怀大笑。白又道:“为黎民计,此处当架一座桥。”刘道:“平水季节能架木板浮桥也好。”那次,白居易着实在和州住了几日。后来刘禹锡为了志念,便将渡口命名为“白渡”。又两年后的唐宝历二年(826年)秋,刘禹锡罢任和州刺史调京都途经扬州时,正好白居易从东都也来扬州。两位老友首次同游扬州,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分外亲昵。刘不免又向白道歉:“可惜我只起个地名叫‘白渡’,架桥未成。不知何年能架成‘白渡桥’?”白安慰道:“将来总会生出一道‘地虹’来。”于是把酒尽兴,不知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