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50nef 打不开:请问,谁知道蝌蚪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08:43:19

中国八大神秘文化之一的浙江仙居县韦羌山蝌蚪崖绝壁石刻,经专家考证认定为中国畲族远古文化遗存。
韦羌山蝌蚪崖石刻,其发现始于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但未见拓本刊本传世。古代无数学者皆因山峰高耸,险峻难攀,叹息而返。
1995年8月,上海学者徐作生应邀前往韦羌山实地勘察。根据当地电视台拍摄的录像及蝌蚪崖石刻图片资料,徐作生对照查阅了大量方志和史料,初步确认这是一处珍贵的畲族文化遗存。随后,徐作生又数次深入浙江、江西、福建三省的畲家村寨,从畲人的发型、服饰、饮食、住居及民族南迁路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周密的勘查,考证结果完全证实了他的结论.
(一)仙人古篆何处觅
韦羌山,位于浙江仙居县西南25公里,极险不可攀。山顶有绝壁,刊字如蝌蚪。晋义熙年间,周廷尉曾以飞梯攀崖,拓下蝌蚪文,但拓本未见刊布传世。
其后,台州守备阮铭以及宋朝仙居县令陈襄、清人潘耒等学者,曾入山寻觅,皆因山崖陡峭,难以攀缘而未果。陈襄《题韦羌山》诗云:"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千尺石岩无路到,不知科斗事如何?"又,清代吴江人潘耒在其《游仙居诸山记》中述及,"韦羌山多奇迹,崖上有蝌蚪文,甚欲往观,而僧言地无居人。"也终因山峰高耸,险峻难攀,太息而返。
(二)蝌蚪崖古老的传说
笔者在仙居县委宣传部秘书张剑及县电视台记者王银华等陪同下,在仙居韦羌山山脚下的官坑村勘访时,于韦羌溪源头召集了数位村中长老了解情况。
其中,有两位打柴的老人告诉我,他们在韦羌山悬崖处发现过一些铁环,这些铁环,每只直径约有15厘米,不规则地镶在古壁上。据他们祖先说,古代的仙居是一片汪洋大海,而韦羌山则是海中的一个礁滩,这些铁环就是船工们用以系缆之用的。近阅《仙居风光》一书,金建敏《寻访蝌蚪文摩崖石刻》认为,夏帝大禹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禹治水经过此地,在这里刻石记事,因此,蝌蚪文是大禹的手迹。
也有的村民告诉说,相传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个商人带了许多金银财帛经过韦羌,不幸触礁沉船。商人把金银藏在附近的山洞中,又在崖上刻字记载。因此蝌蚪文可能是一种寻宝的谜文。
(三)韦羌径石藏日月
王银华个儿中等,看上去很俊逸,颇有儒雅风度。他知我来仙居,特地到寓所控视,并带来图片一帧,即采药工潘银龙所摄之蝌蚪崖石刻图像。此之所谓图像,唯因其非文字,实为图画也。各种奇奇怪怪的画像从岩石上面隐隐约约的透现也来。宋朝绍圣年间,邑令刘光《题仙居诗》,中有"韦羌怪石藏日月"句,即谓此图。
图像计分上下两排:
上一排:自左至右,犬足二、男女各一、群蛇、犬首一、女生殖器一。
下一排:自左至右,月亮一、星辰一、飞鸟一、女生殖器一、人首一、犬首二。

据王银华云,蝌蚪崖石刻图像面积约50平方米,远大于县志记载,而且岩壁方整,断是人工而就。可惜其时因天色灰螟,光线暗淡,蝌蚪文图像未及摄出,唯蝌蚪文旁边的这些图像被拍摄下来,所幸底片洗出这张唯一的一张图像,然诸人无一识者。

(四)解读天"天书"之一:古风淳相说椎髻

图像之上排,男女皆椎髻跣足,裸身,双双作舞蹈状。男子双手左摆,造形生动,细细辨认,可见其胯下之生殖器;女子双手上摆,侧身而舞,其臀部丰满,乳房高耸,勾勒出女子的曲线美。

据史料记载,古代畲民均有椎髻跣足之俗。清同治年间所修《景宁县志》曰:"劂妇女跣足椎髻,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清光绪十年刊本《福安县志》载,"深山中有异种者曰畲民,性多淳相,短衣跣足,妇人高髻蒙布,加饰如缨络状。"其他如《广东通志》云:"畲户居山中,男女皆椎髻跣足而行,其族畏疾病,易迁徙。"

今浙闽赣粤皖一带偏僻山区的畲民,老年女子仍保留椎髻之俗。

(五)解读"天书"之二:盘瓠乃畲族图腾

韦羌山石刻图像,最可注意者,乃图中之犬首与犬足,其中犬首有三,犬足二,是整幅石刻中出现次数最频繁的图形。

图像之上排,旁左为犬足二,旁右犬首一。

图像之下排,旁右为犬首二。一犬抿口,圆睁双目,虎视眈眈,犬耳耷拉。一犬则张口作吠状,唯其耳已漫漶。二犬首下,又刻山峦图形,表示犬在山上,形象地说明了狩猎民族的这一特征。

石刻图像为何反复出现犬之形象?如果我们把远古人类的图腾崇拜联系起来细细推敲,就能找到其谜底。

畲族有一种颇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即原始氏族社会的盘瓠图腾崇拜。而其崇拜盘砖图腾,是与古老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的:远古高辛帝遇犬戎入侵,因征伐不克,即榜示天下,谁能斩犬戎番王头者,妻以三公主。时帝有一神犬名盘瓠,揭下榜文,只身赴敌国,咬断番王首凯旋。帝虽喜出望外,但又颇为难,意欲悔婚。公主闻之,以为王无戏言,自愿请行,配以盘瓠。盘瓠得女,背负走南山居于石室。婚后生三男一女。长子姓盘,名自能;次子姓兰,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志深为妻。盘、蓝、雷、钟就是现在畲族的四个姓氏。

笔者在浙江景宁畲族博物馆曾看到馆藏的一幅畲族祖图,图宽30百米,长15米,计分2卷,彩绘于麻帛上。据馆长介绍,每逢祭祖,畲人将祖图悬挂于厅堂,祀奉甚是虔诚。唐刘禹锡《蛮子歌》云"时节祭盘瓠",即谓此事。畲族居山区,长期以狩猎为生。畲族的祭祖舞是一种猎步舞,说明了狩猎是早期畲族的主要生产活动,决非"远不足稽"。另外,《景宁县志》告诉我们,畲族同胞由于长期住在山中,所以在那些峭壁徙崖的山巅,平常人难以攀越到达的地方,畲人都能去开辟耕种。县志曰:畲客多居山中……故峭壁之巅,平常攀越维艰者,畲客皆开辟之。"由此可证,韦羌山摩崖石刻中频繁出的犬首图像,乃是畲族土著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图腾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