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页带音乐:旗袍源于我过哪个少数民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20:41:45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它以其 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 性情与气质。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为天地间一道绚丽的 彩虹。愿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憧憬、美的风韵洒满人 间。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凤冠霞帔,母仪天下,如果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把妇女的最高期望值定到这里 , 那么最能说明一切奥妙的关键字眼就是“表 现”。把美好的体貌表现出来的唯一媒介 是好的服装。“霓裳羽衣”也好,“凤冠霞帔”也罢,除了对那种繁华尊贵的追求之外,无论如何 也剪不掉那段渴望美丽、渴望风采浪漫。旗袍的出现或许就因为如此吧。人类文明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女性的服装也随着历史不断改变。比起科技带给世界 的巨大变化,人体却顽强地保持了原状,这虽然不能算是奇迹,却为服装发展史、提供了可能。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旗袍之源——枣(zao 三声)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 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民国之初——悄然过渡过的旗袍。

  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
  20年代——倒大袖与新样式。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黄金时代(I)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40年代——黄金时代(II)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50年代——也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60、70年代——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的灾难。
  80、90年代——辉煌难再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旗袍的审美
  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总之,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而并非已经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高,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不多,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满族

应该是满族吧

清 代 男 子 的 服 饰 以 长 袍 马 褂 为 主, 此 风 在 康 熙 后 期 雍 正 时 期 最 为 流 行, 妇 女 服 饰 在 清 代 可 谓 满、 汉 服 饰 并 存。 满 族 妇 女 以 长 袍 为 主, 汉 族 妇 女 则 仍 以 上 衣 下 裙 为 时 尚。 清 代 中 期 始, 满 汉 各 有 仿 效, 至 后 期, 满 族 效 仿 汉 族 的 风 气 颇 盛, 甚 至 史 书 有“大 半 旗 装 改 汉 装, 宫 袍 截 作 短 衣 裳” 之 记 载。 而 汉 族 仿 效 满 族 服 饰 的 风 气, 也 于 此 时 在 达 官 贵 妇 中 流 行。 妇 女 服 饰 的 样 式 及 品 种 至 清 代 也 愈 来 愈 多 样, 如 背 心、 一裹 圆、 裙 子、 大 衣、 云 肩、 围 巾、 手 笼、 抹 胸、 腰 带、 眼 镜......, 层 出 不 穷。
1840 年 以 后 进 入 近 代, 西 洋 文 化 浸 袭 着 中 国 本 土 文 化, 许 多 沿 海 大 城 市, 尤 其 是 上 海 这 样 的 大 都 会, 因 华 洋 杂 居, 得 西 文 风 气 之 先, 服 饰 也 开 始 发 生 潜 在 的 变 革。

风 行 于 本 世 纪 20 年 代 的 旗 袍, 脱 胎 于 清 代 满 族 妇 女 服 装, 是 由 汉 族 妇 女 在 穿 着 中 吸 收 西 洋 服 装 式 样 不 断 改 进 而 定 型 的。 当 时 沿 无 专 业 服 装 研 究 中 心, 服 装 式 样 的 变 化 以 过 千 家 万 户, 在 时 代 风 尚 的 影 响 下 不 断 变 化。

从 20 世 纪 20 年 代 至 40 年 代 末, 中 国 旗 袍 风 行 了 20 多 年, 款 式 几 经 变 化, 如 领 子 的 高 低、 袖 子 的 短 长、 开 衩 的 高 矮, 使 旗 袍 彻 底 摆 脱 了 老 式 样, 改 变 了 中 国 妇 女 长 期 来 束 胸 裹 臂 的 旧 貌, 让 女 性 体 态 和 曲 线 美 充 分 显 示 出 来, 正 适 合 当 时 的 风 尚, 为 女 性 解 放 立 了 一 功。 青 布 旗 袍 最 为 当 时 的 女 学 生 所 欢 迎, 一 时 不 径 而 走, 全 国 效 仿, 几 乎 成 为 20 年 代 后 期 中 国 新 女 性 的 典 型 装 扮。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当 时 作 为 领 导 服 装 潮 流 的 十 里 洋 场 中 摩 登 女 郎、 交 际 名 媛 影 剧 明 星 等, 在 旗 袍 式 样 上 的 标 新 立 异, 也 促 进 了 它 的 发 展, 其 中 如 交 际 花 唐 瑛 等 人, 最 早 在 上 海 创 办 的 云 裳 时 装 公 司 便 是。 自 30 年 代 起, 旗 袍 几 乎 成 了 中 国 妇 女 的 标 准 服 装, 民 间 妇 女、 学 生、 工 人、 达 官 显 贵 的 太 太, 无 不 穿 着。 旗 袍 甚 至 成 了 交 际 场 合 和 外 交 活 动 的 礼 服。 后 来, 旗 袍 还 传 至 国 外, 为 他 国 女 子 效 仿 穿 着。

满族

满族!!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