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吖吖好用吗:古人写字为什么从右到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0:12:27
虽说写字要悬腕,不用考虑会沾到墨的情形,但为什么是从右不是从左

古人以右为大以上为先,所以是从上往下、从右到左写,而且中国古代的字一开始是用刀刻在竹简上的,后来发明了毛笔,在汉代以前也是用笔写在竹简上的,因为竹简是一条条的,也是为了书写方便,可见这种书写习惯是在中国文化与科技的发展进步中逐渐形成的

竹简的书写,是一片片单片写好后再装订的,不存在书写之前展开的问题,倒是有书写之后(竹简顺序)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左手持简,右手写字,写好后自然由左手放下,既然是由左手排列的,向左排开大概比较顺。
著名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已四处可见高的桌凳、桌椅相配使用。
在宋人〈十八学士图〉里,分明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书写姿势:人坐於床榻之上,面前放一高桌,桌面上平铺了一张纸,纸依旧是一尺来高、二尺多长,人则执笔欲向纸书写。纸的两头分别放置一棍状物,以使纸抻平,这就是我们至今使用的「镇尺」。当然是金属、玉石、硬木之类的重物。「镇尺」的产生,是用於纸平铺於桌面书写而不易卷摺和移动,与抻纸的作用相同。
又,南宋马远〈西园雅集图〉中,可见一人立於桌案边,一狭长的手卷平铺於上,人悬臂书写,亦有「镇尺」之物於上。
宋代刘松年的〈撵茶图〉更是将当时的书写状态描绘得一览无遗:一和尚坐於圆凳,倚肘在长案上写手卷,纸上方的左右角均压著类似鹅卵石的纸镇。我尤为注意到,和尚手中的毛笔笔毫只是笔尖一点黑。在许多古画中均可以看到。这有几种可能:一是用的兼毫笔,二是古人写字蘸墨只是於笔尖,三是不将毛笔全部泡开,只用笔毫的三分之一。而三种可能均是与古法用笔的要求相符。
这倒令我想起明代唐寅临的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他自作主张,在最后两女簇拥著一坐客的背后,加上了一张高的长桌,上面放置了笔墨,铺有一卷纸,上面竟然压著「镇尺」。而五代顾闳中的原作,只有椅子、几、齐膝的方桌,从头到尾不存在高的桌子。至多在唐或唐以后的五代,将几置於床榻上从事书写,这个时期王维的〈伏生授经图〉、卫贤的〈高士图〉便已明确的反应出来。这与唐、五代同期的家具发展状况完全一致。
唐氏浪漫成性,他把明代「伏案」书写的情景强加於五代,可见明代人对五代以前的书写方式已不了解。这种现象,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也嘲笑过:「都穆〈寓意编〉:王维画伏生像,不两膝著地用竹简,乃箕股而坐,凭几伸卷。盖不拘形似,亦雪中芭蕉之类也。」可见王维也将唐朝人的习俗强加於西汉的伏生,真好比硬要将炎夏的芭蕉长在寒冬的大雪中。看来,「关公战秦琼」,古来有之。虽然唐氏、王氏浪漫,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客观的时代背景。
所以,宋画明白地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真实的书写方式。翻阅宋代书论,仍旧讲究转笔运指。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纸,从拿於手中转为平铺桌面;执笔的手,从「举腕」变为「平腕」;毛笔接触纸面,从阅读面的垂直变为桌面的垂直。
这一微小的变化,似不大起眼,却是尤为关键的变化。
手在执笔无依托,呈阅读面垂直的情况下,由於手的生理限制,手指运转灵活,腕举,必受牵制,幅度较小,因而不适於写大字。再则是,左手持竹简或纸,正因为是手,所以总归不能绝对稳定。有了桌面,代替了左手作附垫,绝对稳定。毛笔与桌面垂直了以后,不仅手指上下左右运转的空间加大,不知觉中还带来另外的巨大的变化。

古人有“尚右”的说法,什么都先以右为上、为先。秦始皇的兵马俑,士兵的发髻也都是在右边或者向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