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开饰品店:昼夜和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5:14:52

地球自转,太阳照射的地方就是白天,没有照射的地方就是黑天
地球公转,影响太阳照射的角度,形成四季

给你补上一课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05 更新时间:2005-8-19
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一、 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它只能反射太阳光线,也就是说太阳在某一时刻只能照到地球的一半.同学们请看这个地球仪,假如你们的目光就是太阳光线,你们是不是只能看到地球的一半?那被太阳照射到的那个半球我们就叫它昼半球,而没有被太阳照射到的另一个半球呢我们就叫它夜半球,而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我们叫它是晨昏线。那我们究竟怎么来区别晨线和昏线呢?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左边这幅图表示的是晨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是夜半球想昼半球过渡,而右边这幅呢表示的是昏线,昏线是夜半球向昼半球过渡的.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晨昏线或者晨昏圈实际上是晨线和昏线的和称,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大圆.

我们都知道处于黑夜状态的半球也就是夜半球是看不到太阳的,而在昼半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或者高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太阳高度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太阳高度的变化。

2、太阳高度的变化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太阳高度,那么究竟什么是太阳高度呢?它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它表示的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倾角,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线面角。处在地球上不同地区是人们所看到太阳的高度是不一样的,我们有H来表示太阳高度,那么太阳高度的变化就是:

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半球(白天) H > 0

晨昏线(地平线) H = 0

夜半球(夜晚) H < 0

我们知道了昼夜的形成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我们还不知道昼夜是怎么交替的,它交替的周期又是多长,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3、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昼夜的形成中得到一部分答案(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就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也不发光和地球在不停地运动,所以就形成了昼夜的交替。那我想请同学们下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如果地球只自转不公转或者地球只公转不自转会不会形成昼夜的交替现象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我们知道了昼夜交替的原因,那它交替的周期又是多少呢?它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一个太阳日。太阳日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恒星日有什么不同呢?也请同学们下来后先思考,我们将在下节课中一起来交流。

同学们知不知道在钟表出现以前,古代的人们是怎么样记时 的吗?(学生回答) 对,就是靠太阳(夜晚靠星星或者月亮)来安排的起居、作息和生产劳动,因而太阳就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一天,这个时间不长也不短对于地球这样性质的球体来说,它的昼夜温差就不会太大,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是地球的一大优越性。

由于地球在不断的自转,昼夜也就在不断地交替,太阳高度也在不断地变化,那么就会有各地时间不一样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现象所导致的地方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地方时的相关知识。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地方时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由于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就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那么时间就有东早西晚,所以就有各地地地方时刻的不同,这样就产生了地方时 (请同学上台用地球仪演示).

由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也就是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的不同,时刻会相差多少呢?

由于地球自转360度(也就是一周)需要地时间是24小时,那么我们就可以算出地球一个小时能自转多少度。对,就是1小时转15度,1分钟转15分,那1秒钟呢就是15秒,同样我们是不是可以算出它自转一度需要多少时间呢?对,就是四分钟,这也就是说经度相差15度的两个地方,它们地地方时就会相差一个小时,而经度相差一度地两地地方时相差四分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关系来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果有不清楚的,下来后再来问老师。

由于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所以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许多的不便,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就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时区和区时。

2、时区和区时

那么国际上究竟是怎么来划分时区的呢?我们来看这个图,我们一零度经线为界向东和向西个取7.5度,这个区域我们就叫它为中时区,然后向东和向西分别以15度为间隔划分时区,而在东西12去之间(包括180度经线)我们就叫它东12取或西12区,如图所示,全球一共分为24个时区。

我们知道了时区的划分,但若是我们想知道某地处在哪个时区,我们在去对照是不是很麻烦呢?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算法:

某地时区数等=当地经度÷15°

If 余数 > 7.5° 时区数 = 商数 +1

余数 < 7.5° 时区数 =商数

如: 内江的经度为105°E,它的时区数就等于105度除以15度等于7,而它又是在东半球,所以它就是在东7区

我们知道了如何计算一个地方的时区,那如果我们想知道俩地之间的时区差又该怎么办呢?如果两地同在东半球或同在西半,它们的时区号相减,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两地的时区差。

我们知道了时区和区时的相关知识后,那么不同国家的人们又是怎么规定时间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各国使用的时间。

3、各国使用的时间

由于各国有各国的具体情况,所以一些国家根据实际是需要使用某个区的区时为标准时间,也有采用半区时或本国东部时区的时间。

有的同学可能知道:在我国新疆和西藏的学生,为什么上午10时才去上学?这是由于我们国家的领土东西跨经度太广,从东到西跨越了5个时区,而我们国家又采用的是东八区即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即120°E经线上的地方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北京时间,它是我过使用的标准时间。而新疆和西藏地大部分位于东六区,那里的时间要比北京晚两个小时,所以就出现了上午10时学生才上课的现象。

以上我们学习的昼夜的交替和地方时的产生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形成的,除了这两个现象以外,地球自转还产生了一种力:叫做地转偏向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究竟是怎么偏移的呢?由于有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就导致了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相对与原来的运动方向有一定的偏移。

而这种偏移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大气的运动和水的流动,而大气的运动我们不好观察,我们就从水流的偏移影响来看,那就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1.25—长江三角洲的发育情况(请同学起来分析)。

这个同学说到了一部分,那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我们都知道长江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河,而其长江流域的降水丰富,干流的水量大,侵蚀作用强。所以一开始长江口水道被河口沙坝分为南、北两支,且南北对称(如A图);而在地球表面,物体只要在水平方向发生运动就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长江常年由西向东流,在长期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道边右偏,从而侵蚀南岸,使北岸水道不断淤塞(如B图),由于右岸(南岸)受到河水侵蚀,天长日久,便使长江北岸(左岸)的三角洲、沼泽以及边滩连成一片,最后就发育成为今天的广阔的三角地貌(图C和图D)。

从很多的地理现象的观察上,地理学家们就得出了这样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即: 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则向左偏,而在赤道上则不发生偏转。同学们要记住这个规律,还要注意一定是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

那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起来总结),某同学,你来帮我们回忆一下。这为同学呢已经帮我们回忆了,那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呢?就是晨昏线的判断和不同经度地方时的计算和时区的计算以及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来后把练习做了,下节课我们来订正。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
2.正午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变化规律
(附图 {图})
(1)纬度变化规律
让学生读“夏至日和冬至日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图”,并补充“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图”, 问:二分日和二至日太阳各直射在哪一条纬线上?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怎样变化?学生回答后,要求 在图上标出由大到小的箭头。据此进行小结。无论什么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总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向南北二 方依次递减。距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1度,则正午太阳高度减少1度。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23°26′ N,北极圈距北回归线(66°34′-23°26′=)43°08′,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43 °08′=)46°52′;南圈距北回归线(66°34′+23°26′=)90°,其正午太阳高为0 °。
(2)季节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某地当太阳直射点移来时,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不同季节各 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可用图二表示。按有无太阳直射,可分为两个区域的变化状况,可用表一说明。
表一 各纬度因季节变化引起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附图 {图})
根据图二和表一小结:
(附图 {图})
①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以北达到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到最小值;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以 南达到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②由于北回归线以北和南回归线以南没有太阳直射,一年中只有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一年中有两次最大值,除赤道外,只有一次最小值。
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原因
(附图 {图})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长和夜长的表示方法
读“昼半球和夜半球图”,明确昼弧、夜弧及其长度所表示的地理意义。昼(夜)弧所在的纬线长表示昼 (夜)长。如昼(夜)弧的纬度长度为120°,即昼(夜)长为8小时。
2.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读“昼夜长短变化图”,问:北半球什么时间昼长(短)于夜?什么时间昼最长(短),什么时间昼夜半 分?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怎样?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与北半球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然后填出表二中括号内 的内容:
表二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短状况
(附图 {图})
3.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问:“昼夜长短变化图”中的四个日期,太阳直射点各在哪条纬线上?各朝哪个方向移动?它是怎样影响 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填表三中括号中的内容
(附图 {图})
表三 昼夜长短纬度分布状况
从表三可得,昼夜长短的变化总是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而变化,即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 点周年变化规律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可以下表表示:
(附图 {图})
然后让学生对比说明:同一纬度上不同季节和同一季节不同纬度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在 此基础上,可用列表形式(表略),小结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连续变化过程。
三、四季更替
1.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
表四 天文四季(北半球)
(附图 {图})
(2)我国气候统计划分的四季
表五 我国气候统计四季(中纬度地区)
(附图 {图})
2.四季成因:
(附图 {图})
以上地球公转的三种地理意义,说明黄赤交角是造成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度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太阳直射 点的周年变化,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直接原因;四季更替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两者的 必然结果。

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公转形成四季,四季离不开地球的倾斜角。地轴与黄道面有夹角,四季才形成。

我绕著你打转
一圈一圈公转
在人与人的银河
爱让我不间断
我因为你而转
一圈一圈自转

昼夜形成原因:1、地球自转2、地球是不透明的
四季形成的原因:1、地球绕太阳公转2、公转面也赤道面之间有夹角,即地球是斜着身子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公转形成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