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天下手机版下载:不整高点分是不是就没人回答了???(关于《思旧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8 18:56:20
我记得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年轻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

思旧赋 并序 - 向秀
(序)
余与嵇康、吕安居至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
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
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
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周
兮,悲『麦秀』于殷墟。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
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
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很想知道思旧赋的翻译,要是能有个人的理解就更好了,不胜感激!
注意,我要的重点是翻译!比如“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什么意思?“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又是什么意思??写作的手法,鲁迅说过了,但是我看不懂原词,所以无法深刻地理解。
靠~~~~liuzhq和hd1977,你们让我很难取舍啊~~~
我觉得hd1977说得好些,但是liuzhq还特地又去找了答案。。。
要不投票?
如果有可能,我想给你们每人100分
顺便鄙视一下爱虎先生

看看这个合你的意吗??(比这好的还没找到)

  向秀《思旧赋并序》赏析
  江苏 朱庆和
  [原文]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①,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②,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③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④。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予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叹《黍离》之愍⑤周兮,悲《麦秀》于殷墟。惟⑥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⑦而写心!
  【注释】①嵇康: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人,作过魏国中散大夫,后被司马昭所杀。居止:居住之处。②疏:疏远。这里指对世俗事务疏略。③曩:从前。④徂:往。⑤愍:同“闵”。⑥惟:想。⑦翰:笔。
  [赏析]
  这篇赋体文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向秀为怀念故友嵇康和吕安所作。此赋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字里行间直陈直叙,除了对亡友的沉痛悼念之外,对当时黑暗政治难以明言的悲愤也流露其中。可谓情真语切,悲愤交加,寓情与景,寄意遥深。
  “序言”写向秀自己经过旧庐时闻邻人笛音,不禁忆起嵇康之死及其死前弹琴的模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当时,亡友嵇康看看日影,临刑将到,便索琴弹了一曲只有他自己会弹的《广陵散》。其“远而疏”的从容气度,对临刑前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对屠杀者极度藐视的神情,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据《晋书》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所以说,《广陵散》是嵇康“临当就命” 索琴而弹出的绝响,是嵇康最后思想的凝结,也是我们了解嵇康生命意识的关键。有人说,嵇康“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罗宗强语),因为,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曾经凝聚着“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的神仙情结。有了这样的心态,嵇康不会去顾及人生之途上到底有多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哪怕“寄余命于寸阴”,也不忘去弹奏“感天地以致和”的音乐,让琴声超越人生困境的诗性境界,去创化一种本然,去拓展一种空谷传响、长啸久绝。作者这样写嵇康惨遭杀害时戏剧性的动人表现,目的是歌颂亡友的德才和风度。
  “主文”虚实相间,借景抒情,凄楚悲怆,涵咏不尽。“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此处用“济”、“经”、“瞻”、“息”、“践”、“历”等动词,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的举步维艰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又是通过特定时间的特定景物移情抒怀。鲁迅说,向秀写《思旧赋》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向秀绕一大段远路到山阳去,是为了凭吊昔日好友,而凭吊又是为了告别。这是因为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而当年,他与嵇康曾沿着这条路,往返于山阳与洛阳,寒风凛冽,往事如烟……如今好朋友嵇康曾经存在的地方,已物是人非。“叹《黍离》”、“悲《麦秀》”、“栋宇存”而“形神逝”。 故居、情景仍然是日落、音声如昔,但自嵇康死后,他的妻儿已迁居他乡,此处只留下了一座空宅。虽然栋宇还没有毁坏,而主人已经形神俱逝。远远望去,犹如荒冢一样凄凉。这些现实与往事,无不勾起向秀的极大伤感。此刻,向秀想起历史上李斯被腰斩的冤案:李斯临刑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对儿子关于黄犬的一段临别谈话,读之令人鼻酸,这是血泪的怨愤控诉。向秀用此隐喻和类比,为嵇康鸣不平,故又忆及“顾日影而弹琴”之事。忽然,远处传来了嘹亮而断续的笛声,原来是陌生的邻人吹起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在这寒冷的黄昏,更是沁人肺腑的凄凉。于是,“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与开头“序”中描写的嵇康的身影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遥相呼应,同时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移情手法。鲁迅曾经说过:“青年时期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原来,“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心境多么与之相似。有人也曾评说,“向秀作思旧赋,家国万端,生机变乱,不可胜说。然而郁结者,欲说还休,休又难止”。也许这就是抒情小赋动人心弦之处——“短歌微言不能长”(曹丕《燕歌行》)最好的诠释吧 。
  总之,《思旧赋》以含蓄的笔法,表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哀伤激愤之情。尤其是“山阳邻笛”的典故,哀怨愤懑,情辞隽远,已经成为后世文学审美的意象之一。

这篇赋是为悼念好友嵇康之死而作。赋的前面有一段小序,开始叙说他与嵇康及另一友人吕安的朋友关系以及二人的才性及结果,接着单独提出嵇康说:
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这里先叙说嵇康的绝妙才艺及其高旷风度,这样的朋友自然要令人怀念。接着叙写他经过嵇康旧居时引起他怀念故友的情景,简要的几行文字中,饱含着对故友的悼念深情。
赋文通篇只一百五十六个字,内容很简单,前半叙说经过嵇康旧居的经历景况,后半抒发对嵇康的伤悼之情。在写到他看见嵇康旧居一片荒凉空虚时,慨叹说:“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黍离”、“麦秀”本是古人抒发故国破亡之痛的歌咏,为什么用于伤悼旧友呢?因为向秀和嵇康、吕安在政治态度上是一致的,这时魏政权已全部落到司马氏手里,魏已名存实亡,作者这时在伤悼故友的丧亡时,俨如看到故国的残毁,很自然地把两种感情融合得如此无间,暗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之意,从对个人的伤悼中,隐含着深刻的政治感情的。赋的下半写道: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这里用李斯临死时的话,与嵇康毕命前的表现相对照,以显示嵇康的高远情调,愈见其死去之可惜。李斯以其多年为秦丞相之尊,临刑时回头对其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表现的情态多么可鄙。而嵇康当死前只有极暂短的时刻,还从容不迫地演奏一次自己的音乐绝技,这种精神境界何等不凡!以这样一位风调超逸的人士,竟不免于杀身之祸,作者唏嘘的凭吊,便是对于残酷的屠杀者的强烈的控诉。这篇伤悼旧友的小赋,抒情既极凄恻深永,寓意亦甚曲折深刻。而因闻笛感念死友,遂成其后文人常用的典实,如刘禹锡的诗句云:“怀旧空吟闻笛赋”,便是怀念志同道合的死友吕温的。

今天我时间不够,明天我想想办法

我也是

结束全文时,作者用向秀的名作《思旧赋》悼念亡友这一典故与自己当时的处境相比,进一步揭露反动统治的极端黑暗腐朽,应以说明在黑暗政治下,政治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

黍离是诗经一篇思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