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酱可以怎么做好吃:农副产品没价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09:20:51

今年秋季的农产品价格的上行在一定程度上受短缺舆论影响。比如棉花价格,8月以来国内棉花价格走势可用“暴涨”来形容。市场已经对导致棉价高涨的基本面因素有了共识:国内棉花减产,同时纺织业投资猛增引发棉花需求的增长,目前市场估计供求缺口在210万吨左右。但市场人士指出,在短缺舆论之下,厂商、经销商进入棉花市场抢夺资源,是价格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仅是棉花,短缺的声音从食用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领域传出并形成共振。在此影响下,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粮油抢购的现象,猪肉、蔬菜甚至水果等农副产品跟风涨价的事件屡见不鲜。

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农副产品中,食用油价格上涨是此次食品价格上涨的导火索。而食用油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上大豆期货价格的上涨。年初,发改委计划把大豆进口量控制在1200-1300万吨,但到6月底,本年度大豆进口量已经达到1385万吨,相关部委已经采取措施试图放慢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以避免进口大豆大量涌入导致国内大豆价格下跌,从而影响中国农民的经济收入。8月份还在限量保价,10月份就表现为价格急涨,如果没有短缺舆论的导向作用,很难快速完成这样的“急转弯”。

农产品库存下降以及对今年主要农产品减产的预期可能是“非典”过后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从中国小麦平衡表来看,库存/消耗比自1999-2000生产年达到107%的峰值后,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当前这一比值是37.7%。棉花的平衡表显示,2003-2004生产年的库存/消耗比将较上一生产年下降9.4个百分点。短期内的价格上涨也敲响了警钟———政府部门需正确掌握供需动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经济规律表明,长期的供求关系最终决定长期均衡价格的形成。可以想象,如果对农产品短缺过分渲染将极大地刺激农业生产,也许在明年丰收季节形成一轮“谷贱伤农”。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价格波动开始到回到均衡点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经济周期。为减少经济周期带来的不良影响,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市场尽早回到均衡点,这样就不会出现长期的短缺或过剩。如果任其发展而不进行干预,也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下面的“啤酒商游戏”可以说明短缺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也有启发。

在某地,有一个啤酒生产厂家为10个啤酒销售商供货,每个啤酒销售商又为10个喝啤酒的人提供服务,每个人每天都喝1瓶酒,这样啤酒厂每天只要生产100瓶酒就刚刚好。有一天,由外地新迁来一户人家,该家男主人也爱喝酒,每天也到就近的啤酒销售商甲那儿去买1瓶。然而,甲销售商比较糊涂,并没有掌握这一新信息,只是发现从某天以后,店里每天都缺酒,今天是张三没酒喝,明天是李四没酒喝。而且,为了防范以后储备后用,王五又可能一天就买5瓶酒。如此一来,甲得出了一个信息:该区每个人都非常缺酒喝。于是,等到下次进货的时候,他不再以每天10瓶的量进货了,而换成了每天20瓶。由于啤酒厂每天还是按100瓶的量进行生产,甲买走20瓶后,乙、丙、丁等就买不到或者买不足。啤酒供不应求的信息因此就传递到了该地区的各个角落。于是,每个消费者能买到酒的时候都加倍买,每个啤酒商能进到货的时候都加倍进。当所有这些信息汇总到啤酒厂的时候,啤酒供不应求的程度已经被扩大了100倍。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大好形势,有个投资者作出了一个非常符合市场规律的决定,建一个新的啤酒厂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最后的结果,大家都可想而知,两家厂和10个啤酒商库存量不断增加,即使不断地降价销售也无济于事,整个市场一片萧条。

这一例子说明,需求缺口可以在短期内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扩散,并引发投资和生产的增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商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经济过热更多地已经不再表现为传统的需求推动型,而是一种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当前部分领域的投资热也许正是短时间的暂时短缺消息过分传导造成的。当短缺现象越来越稀缺时,人们对短缺所带来的商机的过度敏感最终表现为“矫枉过正”。

就整个消费价格指数来说,9月份当月消费物价涨幅达到了1.1%,为年内最高,很多人认为已经有通胀的迹象。笔者对物价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当前的物价水平仍处于低位,还低于最适的通胀水平2-4个百分点。第二,由于人民币的实质贬值,货币供应量的膨胀,对物价有正面影响,从当前看,涨幅水平还不大,虽然还存在滞后效应,但是总体影响不会太大。第三,此次物价上涨主要由农产品带动。今年世界主要粮产区欠收,中国的供给也下降,一般而言,由于粮食生产带动的物价上涨会持续上涨半年左右。第四,将来物价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调控。如果政府动用粮食库存,或者在舆论上安定人心,则快速上涨的农产品价格很快会得到平抑。第五,在加入WTO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中国的供需与价格与国际市场上的互动愈加明显。在主要市场物价仍处于低位之季,中国形成新一轮通胀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