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田一颗小树苗:一个佛教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0:10:13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怎么理解啊?

上面的解释是不是很繁杂,如果感觉繁杂就是答案啦。

“言语”——说出话来。
“道断”——说出来的就不是“道”,道呢——断了。

“心”——就是心
“行处”——将行将至
“灭”——也断了。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实是一个意思啦。

1.
菩提达磨祖师让人以楞伽经印心是应当重视的

不证自心现量,佛法理论讲的再好,是抵不住生死的

这可以参考 圆悟克勤与五祖演的公案

2.
下面引用楞伽经部分内容

....建立及诽谤,愚夫妄想。不善观察自心现量。非贤圣也。是故离建立诽谤恶见。应当修学....

....声闻菩萨大众围绕。以自心现量度脱众生。分别演说外性无性。悉令远离有无等见。....

....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

3.至于心行处灭
我等更要 求证了

先说这个提问,“理解”本是第六识的功能。严格来讲,用的不太恰当。暂且不提。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我识),阿赖耶识(藏识)。这是凡夫的八识。
意识的作用,主要就是用语言分别外境,产生世俗知见。各抒己见,却无一是真理。又凡夫有事才有心,此心无一是处。无事心便空虚。凡夫之心原来空虚。
又,知这一无是处之心,遇外境而心念不起。暂称之为心灭,此为小乘断见。
“行”迁流。遇外境不知所以而随迁流起念,此为“行”。大乘菩萨知其念将起而不起。大乘修行人知其念起而觉之。即“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觉性,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此妄想者:语言分别妄念,依意识而起。此执着者:我执,依第七末那识而起。末那识:众生自证之果。如梦中不知是梦,不能自觉。到此,已非第六识之语言分别意识所及。也非小乘依文字道理理解所及。故说言语道断。
佛说我界众生耳根利。佛为凡夫说法,不得已而依文字,并非依文字宣佛法,而是依文字令众生得闻,思,修,证。

有的时候是外来的刺激,有的时候是机缘,像突然听到杯子掉地的声音,他一惊,那时候有人一下子就会莫名其妙把心回转过来,他就晓得原来“回头”是这么一回事。因为那个“头”又不是这个身体的头,到底指哪一个?又怎么“回”?原先在那里摸索来、摸索去,一直弄不通。突然间一个东西“啪”地一响,心一惊,一下子就转过来了,他立刻明白:喔!原来“本来面目”是这样的!就悟道了。其实,如果没有回过头来,这个地方我也没办法说,因为这里已不是“被知的范畴”。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这个意思。一用了文字,就落在“被知的范畴”,就无法体会,心就会被绑住。
禅宗讲体的自性,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藉着具体的物象,来表现难以言传的一点禅机。这是一种更深层的影响,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佛教对于唐文学的积极的影响。 如“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昄依”(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有起皆有灭,无暌不暂同”(白居易《观幻》)。有的表现的是一种禅趣,一点禅机,如“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不证自心现量,佛法理论讲的再好,是抵不住生死的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