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朗读:田昌五关于小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述,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03:08:52

很想回答这个问题,田先生离开我们有两年多了,音容笑貌好象还在眼前。
  许多资料未在手边,凭记忆写,不对之处恳望大家纠正。马克思研究亚洲古代社会问题,所根据的考古资料都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那时中国正在清朝末年,内忧外患,考古业一片空白,几十年后情况就已经大不一样了。安阳殷墟西安半坡济南龙山及姜寨二里头等大量古代遗址的发掘,使古代中国史和古代亚洲史的研究开了一个新生面,新资料的发现揭示了许多前人无法掌握的史实,也使得马克思关于古代亚洲社会形态的论述显现出了较大的历史局限性,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范文谰翦伯赞为代表的一代大师们对此只能沉默,尽管当时毛泽东陆定一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待历史科学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但国际国内的政治气候反复无常,是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首先涉此禁区的就是田昌五先生。田先生是从对他充分掌握的考古资料的细致分析研究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从大量古代遗址的房屋形制结构的研究中(如姜寨/半坡/殷墟/二里头/龙山等),得出了古代社会的家族/宗族/国家/部落联盟等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的社会体制,准确地指出了亚洲古代社会存在多种生产方式,所谓小亚细亚生产方式不仅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在主流地位的,他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的领域里,一切权威都不能迷信。他同样用对古代遗址中城市布局/房屋使用分配所反映的生产力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补充了恩格斯关于文明起源的论述的不足之处。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采访了田昌五先生,促膝相谈,受益匪浅,至今不忘。先生桃李遍天下,今天有人问这个问题我很欣慰,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回答,任相宏/崔大勇/房道国,都同我谈起过先生,今天回答这问题,是对先生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历史研究事业的促进,至少与某些人哗众取宠式的XXX揭秘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就是罗德岛,请在这里跳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