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 报菜名 爱奇艺:孩子不在身边养成了很多坏习惯该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5 05:06:26
我女儿今年6周岁了,但是由于生活所迫,女儿8个月以后就不再我和老公身边,由爷爷奶奶照顾,我们在外打工.现在却发现小小年纪的女儿有很多坏习惯,比如:喜欢拿人家的东西,不管是什么都想拿人家的;还有特别爱撒谎,问她什么回答出来的几乎都是假的等等!我们现在条件又成熟不能把孩子带到身边,只能打电话,请问有什么好办法能纠正女儿的坏习惯?
谢谢你!不过我想你可能没结婚,也可能家里很有钱,所以你说的很简单!

不要不爱听啊,我说实话:你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可是这又不能怪你,因为生活所迫。爷爷奶奶都是溺爱孩子的,在没有父爱母爱的环境中,孩子自我意识特强,渐渐地形成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拿别人的东西这个习惯肯定是爷爷奶奶娇惯的结果,什么事情都倚着她……上帝,我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孩子如果没有人教育将来会怎么样!这位妈妈,奉劝你一句:把工作辞掉,回来专门教育女儿,其他人是没有办法帮你的。你想想你那么辛苦为了谁?如果将来她仍是这样,你后悔真的来不及了。孩子还是要自己教育的,说谎不是一天2天养成的习惯,也不是一天2天能改的,好好教育吧,慢慢改正她,可以用行动研究法,我对我们班的一个男孩子就这样做的,效果比较明显。行动研究的实例简介
某班有个学生经常打人,或乱扰乱别人的活动,使教师十分伤脑筋。于是,该教师决定进行一次行动研究,探讨降低该生打人频率的有效办法。她根据该生的情况特点,参照有关理论与文献,决定采用奖励守纪行为的办法进行正面教育。研究按下列步骤进行,见下图:

第一周,观察该生行为共5天,每天在自由活动时间内请助手用时间抽样法隔10分钟观察记录该生打人的行为,作为行为基线(A)记录在图内。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周内,该生打人频率每小时9—12次。
第二周,实行实验处理:每小时内如无人打人行为就发给一个奖品(该生喜欢小红花)。同时,依然按第一周的方法观察并记录打人频率,连接诸点,作频率曲线图,看处理是否有效。从图中看,该生打人行为降低至每小时1-6次。
第三周,停止处理,看有关的因变量是否回复到基线(A)。从图上看,停止给奖品,打人行为频率又升高至每小时7-10次。
第四周,再次施行相同处理,再测定因变量,如果有改进,则有充分证明说明处理是有效的。本例记录显示:当重复处理时,打人频率又显著下降。
从以上4个星期的实际研究可见,奖励对降低该生打人行为频率有效果。然而教师不可能永远用奖品的办法使其不打人。于是教师逐渐加长给奖品的时间,从1小时内不打人就给奖品增加至2小时、3小时、半天、1天,甚至一周;或不定时发奖,使他无法预知什么时候给;再后来逐渐用言语奖励代替物质奖励,再逐渐加长言语奖励间隔时间,等等。这样该生的打人行为就比较稳定的减少。
本例引进了实验控制的某些技术,运用ABAB循环检验行动有效果,增强了研究结果的舒服力。

楼上说的真好。

楼上的说话是非常对,并非不是母亲就不会有好办法,你可以不辞职,但再难孩子也要自己带在身边,老人带孩子弊病太多了。我女儿两周岁的时候她奶奶带了三个月,坏习惯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伸手打人,原来孩子从来不会这样,然后我就接了回来,到家后稍不顺心,伸手就打我,我管了她很长时间,只要打我我就打她,当然不能打重了,然后告诉她这样做是不对了,费了很多精力才把这坏毛病改过来。你孩子现在八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老人身边,毛病是永远也改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