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非离by风维号段:陈寅恪纪念碑铭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11:44:48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苍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余平生所能成诵之诗词文句,并不在多。但对以上段落,尤为拳拳。于落寞彷徨时,常自吟咏自勉。现忝录于此,期获同感,以与诸君共勉耳。

陈寅恪去世于新中国,不会为他立纪念碑的,清华园内,有陈先生为记念王国维的碑所撰写的铭文。

===============

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
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
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辞令寅恪数辞不获已
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
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
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
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
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
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
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义宁陈寅恪撰文 闽县林志钧书丹 鄞县马 衡篆额
新会梁思成拟式 武进刘南策监工 北平李桂藻刻石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三日二周年忌日
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师生

于陈寅恪的人格具有巨大魅力,也由于陈寅恪的学问足以令人仰慕,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持续甚久的陈寅恪热,陈寅恪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总的说来,这无疑有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现代人格的形成。但陈寅恪研究中也存在背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或推崇有余分析不足,或一味颂扬毫无分析,或断章取义任意曲解,或望文生义无限拔高的突出现象,如不及时警觉,也可能对学术文化的发展,对现代人格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有感于此,本文试图对陈寅恪其人其学作一分析,提出管见,希望能引起讨论,求得对陈寅恪人格精神与学术思想的恰如其分的认识与评估。

一、陈寅恪学术贡献与学术观点评估

(一)陈寅恪及其学术贡献

陈寅恪(1890—1969)[1]是中国现代史学家。据统计,陈寅恪一生写有专著4部,生前共发表单篇文稿108篇,去世后经他人整理发表单篇遗稿18种[2]。2001年出版之《陈寅恪集》,收入了迄今所能找到的陈寅恪全部著述,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以上三种共收学术论文及序跋95篇)、《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以上二种合为一册,以下简称“《〈略论稿〉〈述论稿〉》”、《元白涛笺证》、《柳如是别传》(分上、中、下三册)、《诗集》、《书信集》、《读书札记一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共13种,14册,约三百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