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冰狼怎么打全屏:谁能给小弟写个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04:36:52
谁能给小弟写个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
小弟急用!
谢谢!
只要有关于大学生心里健康的都行啊!
什么自我意识发展与心里健康,大学生的情绪与心里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挫折与心里健康,大学生健全人格与心里健康,大学生的成才,学习,人际关系,择业,性心理等等都可以的啊!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观念
??

?陈光磊?

菏泽师专基础教学部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判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要依据统计学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病理学标准,还要根据知识信息的处理标准。所谓知识信息的处理标准是指大学生快速拥有加工、处理、整合、创造知识信息的心理能力。因此,在新的形式下,判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要运用新的标准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知识经济/心理健康

??【正??文】

?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与之同行的是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关注心理健康,就不可能回避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尽管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还没有统一的或者说公认的标准。但划分的依据基本是相同的,那就是统计学标准、病理学标准、社会适应标准。这些标准的理论对于介定心理健康标准,一直都有着现实性的适用意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的日新月异,特别是时代已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跨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从新的视角来思考心理健康的标准,以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认为除了用以上理论作为介定当代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外,还应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来审视、判断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早在80年代,著名的未来学家施赖贝尔在《世界面临挑战》一书中曾预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将不再感到大自然的局限性,争夺匮乏资源的政策将成为过时的东西,因为人类掌握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形式:信息、知识和精神。这一预言正被目前世界范围内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以及各国制定的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所证实。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90年代初期,在有关知识经济的早期国际文献中,人们更多地是使用了“信息经济”这一概念。这是因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前提的。这里需要顺便提及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即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和知识(knowledge)。数据是指各种各样未经组织的数字、语词声音和图象的信号;信息是指按照一定意义排列起来的数据;知识是指可以被人们认识、掌握和运用的有价值的信息。搞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不难理解90年代早期文献中所说的信息经济同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经济实际上是一回事。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自本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这种积累以加速的形式迅猛发展,知识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以电子技术为先导,人类20世纪后期,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目前公认的高科技技术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等。而信息技术又被人们公认为具有战略性的技术。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知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本和权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同时这种力量也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对发展观念的认识,现在有一种新的理论,叫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对综合竞争的观念也改变了,认为最根本的是知识的产生及对知识运用的水平、速度、质量和效益。对财产、财富本质的认识、观念也改变了,无形资产的价值要高于有形资产。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要与此相适应,那就是,我们的大脑要成为具有高速加工处理、运用、信息、数据、知识的能力的大脑。

??一、善于识别和接受新的知识信息

??不客气地说,中小学那种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说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以语文教学为例,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当时是怎样识别和接受信息的,也就怎样学习的。众所周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民,都享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富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包括我们自己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事实,我们的思维要面对这样的事实。然而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人们身临现实,而实际上没有接受现实的情况是存在的,这在大学生们曾经用过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便可见一斑。只要翻开中小学课本,那种怀旧的心理,那种不能接受新信息的思维现状,不能不对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打上问号。例如,有关描写外国的作品,绝大多数是描写“压迫”“黑暗”“贫穷”的,《月光曲》、《小音乐家杨科》《卖火柴的小女孩》、《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穷人》、《凡卡》、《高尔基的童年》。读完这些作品后,相关课文中一段课文提示就是“我们的童年多么幸福”。这种心理是多么的奇怪和遥远。使人几乎难以置信这是九十年代晚期的课本。这样的心态怎能认识世界,又怎能面向世界。具体到我国如秦牧的《土地》写于1960年,歌颂“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而事实正相反,作者所讴歌的一切,正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灾难。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不能割舍呢?另一篇吴伯箫的《猎户》,写于1962年,主人公是打豹英雄董昆。他打死的金钱豹今天是国家禁止捕杀的,显然与现行法律不符。文章本身无可厚非,为什么到了90年代的今天还要选读呢?这只能说明是一种矛盾的心态和思维的惰性,以及文化的一种惰性心理的表现。这种情况必然对现在的大学生产生影响。

??1945年原子弹爆炸,1946年被称为计算机年。而今人所制造的机器“深蓝”在棋盘上战胜了人,这个过去只能存在科幻之中的幻想,一夜之间变成现实,让许许多多传统的科学界人士惊得“目瞪口呆”。同样有意思的是,微软公司的盖茨在近年宣布,不出五年,计算机就将能够从事自编程序的工作……这一切来得似乎太快了。一切似乎是那样目不暇顾。仅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火星探路者着路火星,银河中心发现反物质源等等。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正常的大脑要善于随时接受新的信息,承认新信息的现实性。伪科学伪气功盛行,只能说明一部分人,不能识别信息的真伪,不能判断信息的科学性,从而接受歪理邪说,回避科学的知识信息。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的速度往往直接关系到信息本身的价值。互联网络的出现将整个地球上的不同地域之间的距离缩短在咫尺之间。互联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网络社会是一个独特的社会。或早或晚,无论是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终将成为网络社会中的一员。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就应该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意识和心理。这种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正如上古罗马演说家昔尼加的一句话:“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知识经济意识。

??二、更新学习观念

??大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识别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要有如下观念。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终身学习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从而把终身学习提到“生存概念”的高度,这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当然终身学习不等于学校学习,但又不排斥学校学习,而是把学校学习当做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一方面,学校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终身学习又是学校学习的最高目标和境界。

??2.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学习总起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维持性学习或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的问题的能力即“学会”;另一种是创新性学习或自主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会学”。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强化了已有知识的归类,知识获得了更多的商品属性,知识的扩散得到加速,人们接触知识较以往更为容易,从而使得选择和有效利用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和能力变得日益重要起来。选择相关信息,解释和解读信息以及学习新的、忘掉旧的技能,所有这些都比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本身的学习更为重要。因而知识经济必然要求人们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的转变,变“学会”为“会学”。

??3.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不同的信息手段,决定着人们获取信息量的大小和学习的模式,它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为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计算机技术大大增加了寻找信息的可能性,为人们提高了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宝库。因此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手段的革命性变化,已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把知识和信息比作汪洋大海,那么,这些新技术就是诺亚方舟,否则就无法在知识的海洋中立足。

??三、快速有效加工信息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接受新的知识信息,并不一定要贮存新的知识信息。要根据实际和未来的需要,正确选择、贮存信息,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加工,使信息系统化、知识化。张楚廷认为:“知识经济不只是知识含量的问题,而且知识本身的加工、处理、配置等构成经济成分”。(注:张楚廷:《教育科学作为科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第15页。)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知识周期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有正确选择处理各种新信息的能力使知识信息系统化。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遍布全球的计算机化的信息网络使得垮国界的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劳动、技术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明显。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促进着生产力的国际化,使得那些在知识创造、采集加工、传输和应用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在竞争中居于有利的地位。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将不再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也不再主要依赖一个国家的资本力量,而将更多地依赖信息和知识。那么处理信息和知识最有效的主体是人,而最终拥有知识的也是人,因此,能否正确处理信息使知识系统化是人能否适应时代、跟随时代的有力保证,因而也就成为我们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证明了人的大脑具有“超剩余性”(注:周忠昌:《创造心理学》第8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据研究,到古人阶段后,人脑不再增大,由古人到现代人也没有显著生物进化,但人类却从“追逐野兽同时自己又被野兽追逐的洞穴人”发展到“用机械武装起来的计算机时代的人”。从人脑的角度说,这种发展进步就是“超剩余性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人类对大脑的利用率,一般人仅仅为10%,即使杰出的专家学者,也不会超过30%。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剩余”。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脑的“超剩余性”不是一般动物的生理解剖学范畴,而是人类的认识功能范畴。人脑的功能与一般动物的脑的功能有着原则性的区别:它与整个人类的社会认识活动不可分割。由于人类在实践方面的无限性,也就决定了认识的无限性。虽然人脑的结构保持不变,可是“超剩余性”的功能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无限地被开发利用特别是人脑的认识功能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而思维具有生产性,人脑“超剩余性”的认识功能可以在创造性上得到发挥。大脑是信息工厂,通过思维加工,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心理目的,把输人的信息加工为自己所需的各类产品。其中最优越的是人类能够根据非遗传性的文化成分,包括各种科学技术信息,使得人脑这个信息加工厂的生产原料极其富有,可以不断生产出无穷无尽的新产品。可以肯定地说,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增长,内含更广、概括力更强的概念的不断产生,人脑功能的“超剩余性”也不断地增强,人类的创造力也随之无限的发展。

??当今世界“竞争的主要趋向不是权力的延伸,而是智力的延伸。”“人才争夺成了跨世纪之战,它竞争的是学习和运用高技术的能力。”(注:朱丽兰:《高技术:跨世纪的战略问题》,社科信息集萃,1998年2月,第78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最近20年发展形成的工业技术,到今天已有30%过时了,电子领域有50%过时了。1991年美国所谓“超级计算机”,最快运算速度320亿次/秒。1996年一万亿次机器研究成功,相当于子弹射出一英尺时间内,处理六亿多次指令。1999年要完成3万亿次的计算机。今后十年计划要完成1000万亿次的计算机。信息运作之快,必将使人们的信息观念发生变化。

??虽然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不是“知识经济”所特有,但知识的加速增长是不可否认的真实,在信息如此之快的事实面前,没有快速的运作能力和高度精确的编码贮存知识的能力,又怎能适应社会和创新。

??四、有效、快速而简捷地提取应用知识信息

??我们接受知识信息、贮存知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机械的仓库,而是一个具有准备性的灵活的高级网络系统。它随时准备提供知识信息为我们服务。

??教育领域曾经盛行“仓库理论”认为“脑是贮存知识的仓库”,教学就是用知识去填满仓库,学习就是获取知识,知道的事实越多,知识收集的越多,则越有学问。因此仓库理论十分重视记忆,因为记忆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方法。中国的传统是博闻强志,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晓。然而,这种“多识”的仓库型人才是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变化和增长局面的。

??知识经济依赖于对知识信息的拥有和创新,拥有知识信息和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拥有和创新本身并不等于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各个环节之间的整合,即缩短从知识创造到应用的周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知识创新的速率越来越快,从创新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例如,晶体管从发明到商业化的过程用了将近10年左右的时间,集成电路用了8年;第一代微处理器用了5年,64K芯片用了3年,256K用了2年。近30年来,科技的发明和发现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知识更新的周期从20世纪初的25年缩短到目前的3年。

??五、具有利用知识信息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于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我国正面临着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迎接挑战的关键。从总量上分析,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从事科学和企业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居世界第四位。但中国科学研究和专利的国际竞争力却分别排在世界第32位和第21位。这说明,差距在人才的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清华大学的张维院士说,创新是科技竞争中的主要因素。年轻一代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接班人,创新意识必须在大学,尤其是在研究生阶段加以培养。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两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和计划经济带来的束缚,灌输多,启发少,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反映,中国大学生和留学生念书能力强,但创新能力弱,思想不活跃。(注:贾平西:《创新:震撼人心的召唤》,《人民日报》,1998年6月4日。)知识的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基础。知识创新包括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知识集成创新和应用,包括技术进步,也包括政治经济和科学教育体制、机制、组织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文化艺术创新是人类创造的文明财富,也属于广义的知识创新范畴。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受过教育的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繁荣昌盛最宝贵的资源和动力。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期间的教育将成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因而在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都需要不断地革新。大学教育不但应该更加注重综合化和通识化,以增强学生灵活性和适应性,而且应该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的同时应从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除了要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人交往与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外,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增加一个新的标准,即高速处理信息、数据、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新的形式下,判断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模式,应由统计学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病理学标准、知识信息处理标准等几个方面组成。与此相适应大学要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突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预测、预见、构想未来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摘自《菏泽师专学报》 200001

范围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