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使用什么插头:现代教育技术在在小学教育的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3 08:00:51
现代教育技术在在小学教育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广大师生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上教学条件的日渐成熟,完整和先进的网络已成为衡量学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投入大量资金完成前期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后期教学资源在具体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率,即避免硬件上的重复建设,又能提升网络应用效果,下面就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谈一下个人的见解,供大家交流。
一,弄清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现代教育技术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有其特定含义和应用范畴,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典型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是一种学习工具,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
2,现代教育技术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的.
3,现代教育技术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如辅助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人事管理、教学教务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等。
4,现代教育技术是沟通学校与外面的窗口,利用它即可以从校外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向外发布各种信息,所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应具有教学、教研、管理和沟通等功能。
二、应用探讨
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就在应用上,若机器闲置,就是资金的浪费,应用才能真正体现网络的价值。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生。
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学效果及质量。因此我校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成长乐园”、“寄宿风采”“心灵驿站”“e图书馆”等板块利用这些板块学生可以尽情的倾诉自己的心声、感受自己成长的快乐、展现自己的风采。利用宽带网学生上微机课就可以查找资料,制作自己的学具。
可见,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是实施现代网络教育的核心条件。它不仅传输教学内容和信息.而且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教学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可能的条件,搞好资源建设和综合利用,为学生提供适用的、有效的和优质的学习资源。由此可见,教育中的三要素应为资源、服务和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师。
我校在教学资源上下了很大大功夫。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教育视点”“教育科研”“教育社区”“网络日记”“视频点拨”等板块。“教育视点”为老师们提供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科研”是老师们针对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教育困惑进行有组织的探讨、学习。“教育社区”和“网络日记”是教师们的乐园教师们通过“社区”可以畅谈在教学中的收获、心得,并可以把当天上课出现的教育现象发布到网上来大家一起来探讨。达到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的目的。“网络日记”则是老师们闲暇之余释放自己心情的好去处。老师们可以记下自己一天的收获与心情。大家坐在电脑前尽情的交流、畅谈自己在这一天的喜与悲。而“视频点拨”则是老师们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地方老师们通过看专家的课来查找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另外学校又给各年级组创建了属于各年级组的网站。这样本年机组的老师就可以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里进行交流。老师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资料、读书体会。一并发到此处进行学术交流。还有就是学校为全体老师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资源库——华夏2000新课标资源和华教教育科研资源库。在这里老师们可以得到应用于教学中的广阔的资源。
网络教室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使校园内所有教室都是网络教室。从整体上我们已经把原有的两个微机室接入现代教育技术,辅以相应的软件。多媒体阶梯教室、综合主控室,不仅可以定期不定期进行公开课观摩教学,学校的会议、学术报告及学生的活动也可在这个地方举行,既能提高多媒体综合投影教室的使用率,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把多媒体阶梯教室与校园网连接起来,教师和学生就能够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培养他们使用网络的积极性。新楼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一台台式电脑,老楼每一间教师都有一台接收器和一台电视。实现老师上课也不需要带电子教案,可以直接利用教室里的终端机从信息资源库中调用。综合主控室可以把教师需要的任何有关教学的资源搬到教室,这样教室变成网络室。另外我们给每一位教师配备了计算机,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查询,软件的预览、修改,电子教案的准备等备课工作。在网上进行学术讨论,交流学术信息,并进行电子办公
再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
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学校领导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建立学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等系统。为将来提供决策支持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丰富的管理工具还可以将学校领导和各级行政管理售货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之得以集中精力来考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与校外的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发布招生信息,联系各层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教师可以自己上网收集素材或通过教育和科研网交流教研信息。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内发布校园信息,(校内新闻)。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校内组织网络兴趣小组、建立学生网站、主页、校园电子刊物,网络讨论区等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跨学校的信息交流及联谊活动。
以上就是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应用。我们相信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先行一步。只要我们认真规划,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源,加快建设步伐,我们一定能够建成一流教育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开创××教育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看看克拉玛依第十九小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招”

本报记者 蒋夫尔

近年来,西部地区不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力度,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没有有效利用,闲置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成为西部急需解决的问题。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九小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之路。
买好“车” 购足“货”
克拉玛依市第十九小学成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在确保“两机一幕”进课堂的基础上,近年来多方筹集资金近百万元,先后配备36间多媒体语音教室、建立拥有40台计算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建立多媒体综合教室。同时,将学生机房的教学网升级为资源共享的局域网。建立了教师备课室,购置了扫描仪、刻录机、采集卡等相关设备。
2000年,学校又将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学生机房、多媒体语音室和电子备课室连接成一个局域网,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更加完善。同时,学校还重视软件资源的建设,购进各种相关教学素材的软件,这些软件资源很好地促进了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开展。
配好“司机” 学好“技术”
第十九小学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
学校领导率先自费购买电脑,通过上网不仅增强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而且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到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信息,对指导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此外,学校坚持以本校组织培训为主,抓骨干、带全体、形成梯队,分期分批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并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优化培训内容,并积极争取外出学习机会,让教师外出“充电”。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已深入人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已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教师家中电脑普及率为80%,所有教师均能独立制作符合自己教学需求的课件,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用好“车” 多拉“货”
随着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建成,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商议决定,在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成立课题小组,由专人负责实施。在教学中,学校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基础、德育六大模块。没有教材,课题小组就自编,经过几个学期的实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学习键盘操作放在学习鼠标操作的前面,并且将其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这种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第十九小学发现,如果一开始学习键盘操作,长时间的集中练习会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减小,同时他们也会形成“计算机就是打字机”的错误概念,因此,学校提出了“将鼠标操作放到首位”的观点,并以此申报了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将鼠标操作放到首位》。
在实验中,学校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在教学中特意多安排了一些要使用鼠标操作的益智软件的学习。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向学生暗示计算机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学习工具,而不仅仅是打字机。在教学中,学校相应降低了对键盘操作的要求,学生只需基本能按指法操作键盘即可,而不必强求速度。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普遍加深,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
组织“新货” 备足“存货”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种种事例表明,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迫切需要一种既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需要,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挥的新型教学软件。基于这种要求,学校向全体教师提出了“积件”的概念,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时注意“积件”的应用。
“积件”是把课件的部分内容做成积木式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问题的讲解、一个实验的演示、一个过程的模拟、一段历史的回顾、一个场面的展示、一个物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由地选择上课所需的积件配合教学,积件犹如一种动态的教具,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空间、动态等方面的不足,克服了教师上课受软件走向支配的缺点。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6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