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生产厂家:<红楼梦>中,宝玉的思想和行为有些什么特点?今天该如何评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0 05:49:51
欢迎对红学有研究的人共同探讨..

贾宝玉是红楼梦里作者着力描写的一个典型人物。红楼梦当然不是作者的自转,贾宝玉
  也
  不是作者本人。但是,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都是有原形
  的
  。贾宝玉是一个具有叛逆精神倾向的青年,他的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次。显然,
  在
  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某些思想观念。那么,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在其一
  出
  场就以世俗人嘲笑的目光写道:“潦倒不通业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
  古
  今不肖无双”。他的形象,在常人眼里是彻底的失败者。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似傻如狂
  ”
  的失败者身上,闪耀着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思想光芒。这又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平等思
  想
  上。
  贾宝玉的平等思想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女性的尊重即男女平等的思想上。他有句著名的
  话
  ,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
  臭
  逼人。”他还认为:“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
  男
  子只不过是些 ? 浊沫而已。?在一个两千多年来以男性为尊,由男性主导的社会里,
  这
  些话不啻石破天惊。中国历史上有的是王侯将相治国齐家的文治武功,有的是男子们攻
  城
  略地、逐鹿中原的丰功伟绩,而对于女人,除了几本《孝女经》、《列女传》以及几位
  著
  名的妓女的记录外,二十四史中几乎一片空白。《三国演义》中,刘备经过某处,为示
  尊
  重,主人竟杀妻为宴以款待这位贤明仁厚的大汉皇叔。作者以赞赏的口气写出,读者以
  钦
  佩的目光读完,几百年了,没有人表示疑义。古代中国的围城之中,久困无粮,必先杀
  妇
  人食之,然后才是老弱病残。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的男尊女卑的文化积淀的社会里,重
  新
  考虑上面贾宝玉的那段话,我们就不能不感受到它的意义所在。从红楼梦通篇来看,贾
  宝
  玉对女儿的尊重是真诚的。贾迎春误嫁中山狼,遭受虐待,他难过得流泪;对于鸳鸯的
  誓
  死抗婚,他从内心里表示支持。贾宝玉在贾府里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来保护那些他所
  尊
  重的女儿们,但他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女儿们开辟一片自由的净土。
  中国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曹雪芹在开卷第
  一
  回就说:“今风 韭 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
  见
  识,皆出于我之上。”曹雪芹用其杰出的艺术天赋,描写了一群天真烂漫而又才华横溢
  的
  女孩们。她们的聪明和美丽,她们的纯真和热诚,象一缕明媚的阳光,照亮了那个时代
  污
  浊的天空。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象红楼梦一样如此热情的赞扬女性
  。
  《水浒》里的女性,不是孙二娘、顾大嫂这样的“母大虫”,就是潘金莲、阎婆惜一类
  的
  淫妇。《金瓶梅》中的女人,更是完全沦落为男人的工具和玩物。文学是现实的反映,
  是
  作家思想的反映,曹雪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充分认识到女性价值的思想家。在他的红
  楼
  世界里,林黛玉的超凡才情,薛宝钗的端庄温和,史香云的豁达开朗,王熙凤的干练果
  断
  ,都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杰作,它把历史的
  本
  来面目生动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的女性们,不但丝毫不逊
  于
  那些统治她们的平庸男性,甚至也丝毫不逊于那些杰出的历史人物。
  贾宝玉的平等思想还体现在他对“下人”的尊重上。中国自两千多年以前陈胜、吴广提
  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著名疑问后,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
  在
  这种制度下,人的高低贵贱,都是根据其出身的背景来决定的。“主子”和“奴才”之
  间
  的鸿沟,永远不可跨越。王夫人和赵姨娘虽然同为贾政的妻子,却地位悬殊。四十四回
  王
  熙凤窥知贾琏与多混虫之事,恼羞成怒,情急之下,无缘无故地迁怒于平儿。结果最后
  却
  是平儿向王熙凤道歉。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例,人们都习以为常,认为理应如此。两
  千
  年的等级制度已将这种观念沉淀固化到每一个人的头脑中。连奴仆们都认同并且自觉到
  维
  护它。人都是人,为什么生来就不平等呢?没有人想到这一个问题。一个民族的血液里
  从
  来就没有流淌过平等的思想。在曹雪芹的笔下,荣国府就象一个等级金字塔一样,严整
  肃
  穆。但是,贾宝玉所“主政”的怡红院却是个例外。这里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有主仆互
  相
  尊敬的融洽氛围。这固然一方面是由于贾宝玉的无能和“管理不力”有关,而更重要的
  原
  因则在于他的思想深处从来就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尊崇感,他没有把这些在贾母、王夫
  人
  眼里只是下贱的奴才,服侍主人的工具的丫鬟看作下人,而更经常的是把她们看作朋友
  。
  第三十五回,作者借傅试家两个婆子之口,叙述了贾宝玉在他人眼里的形象:“果然有
  些呆呆气,自
  汤了手,倒问别人疼不疼。”“连一点刚性都没有?连那黄毛丫头?气都受的。”这在

  ?时是很不正常的。其实,不但对女性的丫鬟,而且对男性的仆人,贾宝玉也并无鄙视
  之
  ?。六十六回中,兴儿议论贾宝玉说:“再者,也没刚柔。有时见了我们,喜欢?,
  没上
  ?下,大家乱玩一会;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我们坐着卧着,见了他也
  不理,
  ?也不责备。因此,也没有人怕他,只管随便,都过得去。”第十八回,“大观
  园试才题
  对?”之后,贾宝玉刚出园外,就有“?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说着?一
  个上来解荷
  ?,那一个就扇囊,不容分说,将宝玉所配之物尽行解去。”?以为如果贾
  宝玉平时也象
  ?他的主子一样妄自尊大,主仆意识很强的话,他和这些仆人的关系未必
  会如此融洽。
  其实,不但在当时,贾宝玉那种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异乎寻常的性情品质使人迷惑不解,
  即
  便对于当代的人们,贾宝玉也是也是让常人难以理解的。但是,贾宝玉毕竟是作者所喜
  爱
  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有许多不完美的瑕疵甚至是鄙陋之处,这些都属于历史和时代的
  烙
  印,不能求全责备。但是,他身上所显现出来那种超越时代的,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的
  思
  想火花,也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和评价。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对当时社会正统的思想、制度和规范的大胆怀疑和
  对
  个性自由的追求上。儒家文化自孔子以来经过历代的发展充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主
  要
  的精神支柱。历代帝王出于统治的需要,也支持把儒家思想发展得愈来愈严密,从而也
  就
  愈来愈严重地桎梏着人们的心灵,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在这其中,宋明理学是一个突出
  的
  例子。贾宝玉出身封建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严格教育。在他开始读书之初,
  贾
  政就派人指令教书先生说:“哪怕再念三十年《诗经》,也都是掩耳盗铃,哄人耳目。
  ”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
  《诗经》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总源头,在封建正统思想极浓的贾政眼里却视为虚设玩物。
  那
  么,这些被贾政奉为至宝的儒家经典,在贾宝玉的眼里又如何呢?他说:“除了‘明明
  德
  ’外就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另出己意,杜撰出来的。”这里,贾宝玉
  虽
  然没有直接否认孔子,但却对孔子以后的诸如宋明理学的一类思想表示不满,表达了他
  希
  望从当时在思想上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的愿望。
  贾宝玉不但自己不愿追求功名利禄,而且还看不起那些“读书上进的人”。红楼梦里不
  止
  一次地写道,他厌恶研习用作“举业”的八股文。对于如薛宝钗等人规劝的所谓“留心
  于
  孔孟之间,委身与经济之道”的人生之路,他嗤之以鼻。《红楼梦》描写贾宝玉“懒与
  士
  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但同时,贾宝玉有与秦钟、蒋玉
  菡
  、柳湘琏这类社会地位悬殊,不走封建正途的人物却友谊笃深。可见,贾宝玉厌恶的只
  是
  那种社交场合中的虚伪应酬。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衣冠楚楚,冠冕堂皇,似乎在讨论
  正
  事,其实不着边际。这种生活正是贾雨村之流的特长与嗜好。贾宝玉崇尚真情,厌恶虚
  伪
  ,他最愿意过的,就是大观园中的诗化生活。
  到底应如何评价贾宝玉的这种性格特点?作者曹雪芹在第一回中以贾雨村的一段文字,
  给
  出了他的理解。他认为,贾宝玉这种性格,乃是因为游荡于天地之间的正邪二气相互作
  用
  、结合、影响的结果。“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
  上
  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万万人之中,其聪明灵秀之气,则在万
  万
  人之上;其 云 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上。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
  情
  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其实,中国历史上,与贾宝玉有相似性格
  的
  不乏其人。三国时期的嵇康,就是一个“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仇”的人物。他不喜
  酬
  答,不喜吊丧。这些人,在世俗人的目光中属于异类,往往视为怪人。曹雪芹对这些不
  为
  世俗所容而又满腔激情的异士是饱含同情的。他认为,在他们放浪形骸,不拘礼法的外
  表
  下,其实有最真诚的性情。他本人,根据极其有限的史料记载,也应属于此类。他的朋
  友
  把他比作愤世嫉俗的阮籍。曹雪芹的好友,清宗室诗人敦诚,在《配刀质酒歌*序》中记

  载:
  秋晓遇雪芹于槐园,风雨淋涔,朝寒袭袂。时主人未出,雪芹酒渴如狂,余因解配刀沽
  酒
  而饮之。雪芹欢甚,作长歌以谢余。
  其后又有“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之句。真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
  饮
  者留其名。”当年天子屡召不应,“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也不过如此吧。呜呼,
  这
  是何等潇洒的人生境界!超越了一切功名利禄的诱惑,摆脱了一切世俗礼法的羁绊,达
  到
  了形体世界完全超脱后的精神自由。这不正是《红楼梦》中作者所描绘的理想人生吗?
  中国古代士大夫传统观念里
  的
  成功之路,无非建功立业,出将入相,却正是贾宝玉所厌恶和
  屏
  弃的。贾宝玉把古人奉为最高信条的“文死谏,武死战。”斥为歪理邪说,他把一心求
  取
  功名的读书人称为“禄蠹”。有一次,史湘云劝他去会贾雨村:“如今大了,你就不愿
  读
  书去考举人进士,也该常常的去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学些仕途经济的学
  问
  ,也好将来应酬世务。”贾宝玉听了以后,立即答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
  仔
  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贾宝玉是很喜欢并且尊敬史湘云的,但这一次却丝毫不留情
  面
  。可见他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之坚决。

曹原文的一首诗早就完整概括了贾的思想行为: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乖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今天也就能肯定一点叛逆性格和对待女性的平等思想了。

花花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