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嘟嘴图片:什么是反物质和黑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14:22:42

(1) 反物质就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这些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自旋、同位旋与相应的粒子相同,但电荷、重子数、轻子数、奇异数等量子数与之相反。
例如,氢原子由一个带负电的电子和一个带正电的质子构成,反氢原子则与它正好相反,由一个带正电的电子和一个带负电的反质子构成。物质和反物质相遇后会湮灭,释放出大量能量。
通常物质中没有发现过反物质,即使在实验条件下,反质子也一瞬即逝。如果要获得一克反物质,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至少要花 10 亿美元的费用;目前的储藏、运输也很困难。然而,科学家认为,反物质在未来可能是人类不可估量的能源。
科学家认为,制造出大量反氢原子,有助于验证CPT守恒假设的正确性和宇宙标准模型的普适性。如果发现反氢原子与氢原子在物理规律上并不完全对等,将给物理学和宇宙学的一些基础问题带来非常重要的新启发。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时,从虚无中产生了相等数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但人们观察到的宇宙中,物质显然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对反氢原子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解开这个疑点。
http://www.chinarein.com/ndlk/ndqh/web/2002/docs/2002-11/2002-11-42.htm

(2)“黑洞”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想象成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
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实际上黑洞真正是“隐形”的,等一会儿我们会讲到。
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黑洞很可能也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
我们曾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白矮星和中子星形成的过程。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如果超过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这次,根据科学家的猜想,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趋于零、密度趋向无限大的“点”。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史瓦西半径),正象我们上面介绍的那样,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是显得太特殊了。例如,黑洞有“隐身术”,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都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那么,黑洞是怎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弯曲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形象地讲,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于引力场作用很小,这种弯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空间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虽然有一部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
更有趣的是,有些恒星不仅是朝着地球发出的光能直接到达地球,它朝其它方向发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的黑洞的强引力折射而能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这颗恒星的“脸”,还同时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
“黑洞”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许多科学家正在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着,新的理论也不断地提出。不过,这些当代天体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专门的论著。
http://www.hongen.com/art/twdg/cyztm/tc0011.htm

反物质是物质的镜像。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而有一定的磁性。所谓物质的镜像,就是还有一种质子带有负电,叫反质子;还有一种电子带正电,叫反电子;也还有一种磁性正好与前面所说的中子相反的中子。这些统称为反物质。

反物质和物质水火不相容,一旦相遇,就相互吸引、碰撞而全部转化为光。一克反物质与一克物质碰撞而湮灭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12 个小时发出的能量总和。
黑洞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那里吸引力非常大,以至于光线都无法从黑洞中逃脱出来。

反物质就是鬼世界。
黑洞就是通向过去和未来的通道。
我怀疑黑洞的吸引是时间产生的原因。
黑洞的吸引不断把现在变成过去。

顾名思义 反物质与物质是相反的 组成物质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而有一定的磁性 组成反物质的质子带负电 电子带正电 中子的磁性相反 总之就是一切相反 反物质与物质是不能相遇的 一旦相遇就会湮灭 能量以光的形式弥散
黑洞是星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态 比如太阳内部有核反应 产生一定的压力 由于万有引力太阳表面会向核心坍塌 而核反应产生的压力平衡了这种力量 从而保持一定的形态 当太阳内部核燃料用完 内部的压力不足以平衡万有引力的时候 太阳就发生坍塌 体积缩小 密度变大 太阳的密度越大 物体想摆脱他的束缚就越难 就需要更大的速度 这种速度称为逃逸速度 当逃逸速度大到超过光速时 连光也不能摆脱他的引力 也就是说光也射不出太阳 那你也就看不到他了 那这就是黑洞
但黑洞并不是黑黑的一个洞 你用肉眼很难看到他 由于他的引力非常大 连光经过他的时候都会受到影响 要么吸进黑洞 要么被他吸引的弯曲 人们可以用仪器观测到光的弯曲 也就发现了黑洞

黑洞是一个时空的黑暗区,由一些质量颇大的星体经重力塌缩后,所剩余的东西就成了黑洞。它的基本特徵是有一个封闭的视界,这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一切外来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这视界以内,但视界内任何物质都不能从里面跑出来。我们可用一句”有入无出”来形容它。

黑洞产生之谜?

当一颗质量相当大的星体之核能耗尽(超新星爆发)后,残骸质量比太阳质量高3倍的恒星核心会演化成黑洞(若中子星有伴星,而中子星吸收足够伴星的物质,也能演化成黑洞)。在黑洞内,没有任何向外力能维持与重力平衡,因此,核心会一直塌缩下去,形成黑洞。

当物质掉进了事界,纵使以光速计算,也不能再走出来。

爱因斯坦以几何角度把黑洞解释为空间扭曲的洞,物质随空间而行,如果空间本身就是洞,是没有物质可逃出的。

黑洞分为四种:

恒星演化出来的黑洞、原始黑洞、重量级黑洞和研究中的中量级黑洞。

黑洞也有界限?

当一个黑洞形成后,所有物质都会向中心塌缩成一个非常细小的质点,称为奇点,黑洞的表面层称为「事件穹界」。

而这表面层和中心奇点的距离就是史瓦半径。任何物质要从黑洞的史瓦半径跑到外面去,它的逃离速度便要大於光速。

但根据狭义相对论,光速是速度的极限,因此,一切物质到了事件穹界便扯向中心的奇点,永不能逃出来。

黑洞是看不见的吗?

黑洞是个因为重力太强以致连速度最快的光也无法脱离的天体。黑洞周围的时空也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扭曲,产生了一个"事地平面",任何物质只要被它吞噬就再也逃脱不出这范围,它的半径称为"重力半径"。由於连光也无法脱离,所以无法看到事象平面之内侧。

黑洞之发现?

於1990年4月27日,哈勃太空望远镜 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启用,为人类探索太空揭开了新的一页,虽然在制造时出了错误,使影像大打折扣,可是仍对天文学有莫大的贡献。

近来,人类对一直只是存在於理论范畴内的黑洞,已透过哈勃太空望远镜,有了进一步的证据。於仙女座大星系M31附近的M32发现了一个质量大於太阳三百万倍的黑洞。M32是在我们的银河系附近,距离地球2.3百万光年的星系。它是人类所知密度最高的星系,於直径只有一千光年的范围内(我们的银行河系直径约十万光年),包含了四百万颗星,中心和密度是我们的银河系100个一百万倍左右。假设你生活於M32中心的行星上,你会见到一个密布星光的夜光,光度比一百倍满月还要亮。科学家是由星星於该星系的活动,及其中心密度而推测的。此星系内之星星移动速度较其它一般星系每秒快了100公里。

齐来寻找黑洞吧!

由於黑洞不能发出光线,体积又非常细小,所以是不可能用天文望远镜规测得到地的。但根据理论,如果一对双星中的伴星是黑洞,那麼主星的物质被吸引向黑洞而形成一个吸积环。由於吸积环的物质互相摩刷而引起高温,因而辐射X光线。於是,黑洞搜索者就将重点於X射线密近双星上。

1962年,人们探测所得,位於天鹅座鹅颈内有一股X射线,并将该源命名为是非常有可能是一黑洞。天鹅座X-1是一 X射线源,它的一颗子星 是超蓝巨星,那可能是黑洞而看不见的子星质量。

黑洞简介
“黑洞”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想象成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

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实际上黑洞真正是“隐形”的,等一会儿我们会讲到。

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黑洞很可能也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

我们曾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白矮星和中子星形成的过程。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如果超过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这次,根据科学家的猜想,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趋于零、密度趋向无限大的“点”。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史瓦西半径),正象我们上面介绍的那样,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是显得太特殊了。例如,黑洞有“隐身术”,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都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那么,黑洞是怎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弯曲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形象地讲,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在地球上,由于引力场作用很小,这种弯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空间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虽然有一部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所以,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

更有趣的是,有些恒星不仅是朝着地球发出的光能直接到达地球,它朝其它方向发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的黑洞的强引力折射而能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这颗恒星的“脸”,还同时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

“黑洞”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许多科学家正在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着,新的理论也不断地提出。不过,这些当代天体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专门的论著。
黑洞的特性

绝对引力
最常见的东西往往最易被忽视,即便它对维持正常世界不可或缺,也不免如此。引力就是最佳例证。若非三百年前有只苹果掉下来砸在一个伟大的脑袋上,人类认识引力恐怕还要多费些时日。
假定有一台引力调节机,拨动其旋钮就能改变引力的大小,我们就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事。引力接近于0的状况,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像慢镜头似地漂来漂去。假如他们不慎打翻了一杯茶,茶水就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圆形的水滴,在空中跳动。此时引力若恢复到1g(即地球表面重力),宇航员就会重重地跌到地板上,随之而来的还一阵茶雨。
宇航员在失重的太空中待久了,回到地面时就会很不适应,觉得全身沉重,走不动路,往往要锻炼好几个月才能恢复。同样,如果把引力调节机的旋钮调到3g或4g,我们这些人也会动弹不得,连移动一只脚也很费力。引力再强的话,大多数人都会吃不消的,还是赶快离开为妙。
引力达到1000g时,树木就会被自身重量压扁;100万g时,石头也支撑不住而粉碎了,一切我们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幸存,只有光线看上去还是直的——就人类分辨能力而言,基本上还是直的。引力达到10亿g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原来笔直射向天空的光束出现了明显的弯曲。如果引力继续加大,光线就会弯曲得如此厉害,以至于逆转回来射向地面。既然连光都不能逃脱引力的束缚,其它东西就更休想了。如果这时有谁不慎接近这片引力范围,就会陷进来再也出不去。一个具有如此强大引力的天体,将是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只吞不吐的魔怪,一个无底的黑洞。

黑暗的边界

黑洞也许是20世纪最重要的预言之一,如果编撰一本“百年预言”,黑洞是绝对不应被遗漏的。然而,很不幸只是预言而已,算作“百年发现”有点勉强,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什么确凿无疑的证据表明黑洞确实存在。
严格说起来,黑洞的设想并非在20世纪才出现。早在1783年,英国英文学家约翰·米歇尔就考虑过有这种东西存在。1798年,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一个直径比太阳大250倍、密度与地球相当的恒星,其引力场将强得足以俘获它所发出的所有光线,从而成为暗天体。
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德国天文学家K·史瓦西于1916年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球对称引力场的严格解,并在其中提出了黑洞设想。他认为,在高致密天体或大质量天体周围某一区域内,逃逸速度等于光速,任何物质和辐射都不能逸出。
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根据广义相对论证明,一颗质量足够大的恒星(超过太阳质量的3.2倍),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将能坍缩到它的引力半径范围内,它发射出的光线或其它粒子,都不能逃出这个范围。20世纪6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惠勒将这种天体命名为黑洞。从此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黑洞并不是黑的,也不是一个空洞。它是一个实在的天体,如果我们能有特别豁免权,能进入黑洞的引力范围而不被撕碎,就会看到黑洞里面并不黑:逃逸不出去的光线,在里面四处乱转,把各处都照得亮晃晃的。
黑洞的基本定义是,它是一个具有封闭视界的天体,外来的物质和辐射能进入视界以内,但视界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跑到外面。这个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如果能够在外部从容地观察,我们就会看到一片有边界的绝对黑暗,完全像一个洞。

恒星的末日

银河系中闪烁着约1000亿颗恒星的光芒,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必将面临末日的到来。引力是始终存在的,但太阳的热核反应支持着太阳的外层,使悲剧性的重力坍塌延迟数十亿年到来。当氢消耗完之后,氦就继续聚变产生碳,碳又聚变成新的元素。元素越重,产生的能量愈少、消耗愈快,恒星就这样每况愈下地挥霍自身的燃料。
当元素都聚变为铁的时候,核反应就到了极限。铁原子核是最稳定的,要让它继续聚变,不仅不能产生能量,反而要消耗巨大的能量。这时,恒星的生命也到头了。在濒死之际,恒星将进行一次超新星爆发,轰轰烈烈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过,小质量恒星还坚持不到这一阶段,在氦开始燃烧的时候,它们就面临困境,产生超新星爆发。
在爆发中,大量物质被抛向星际,组成新的天体,原来恒星的中心剩下一个致密的物质核。小质量恒星留下的是白矮星,它靠从原子核中脱离出来的电子压力来支撑,维持着平稳存在。大质量恒星则留下一颗中子星,它靠中子间的斥力抵消重力的影响。
然而,如果中子星的质量足够大,斥力就会抵抗不住重力,从而发生猛烈坍缩,目前物理学家还没想出有什么办法能使中子星免于这种命运。于是,引力愈来愈强,最终,光线弯曲的程度如此严重,以致无法离开这个天体的表面。每一条发出的光线,都像我们在地面上向上扔出的石子一样,都被引力拉了回来。黑洞就这样产生了。
据认为,具有足够质量的恒星大约占总数的1/1000,而这些大质量星中又只有1/1000能在超新星爆发后还会留下足够的物质,最终形成黑洞。然而即使如此,我们的银河系里也应该存在上百万个黑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在哪里呢?

寻找黑洞

既然黑洞不发出任何辐射、不抛出任何物质,用一般方式直接观测黑洞当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其引力场对邻近区域十分强大,但在星际距离上,其引力并不比普通恒星更强。所以通过引力观察它们也不现实。
但在某些情况下,黑洞会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存在,因而可能被探测到。假设一个黑洞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伴星共同绕同一引力中心转动,该伴星是一颗普通的恒星。如果黑洞与其伴星靠得非常近,那么伴星上的物质就会一点一点被黑洞夺过去,并形成一个环绕黑洞的物质盘,被称为吸积盘。吸积盘里的物质会沿螺旋轨道落入黑洞,并在进入黑洞的过程中放射出X射线。这些X射线或许可间接地证明黑洞的存在。
1965年,人们在天鹅座探测到一个特别强的X射线源,将它命名为天鹅X-1。据推测,它大约距离我们1万光年。1970年,世界第一颗X射线观测卫星“乌呼鲁”(斯瓦希里语“自由”的意思)升空,它发现天鹅X-1与其它X射线源不同,它忽隐忽现,频率快达每秒1000次,而且射线强度变化没有规律。这种不规律的变化,正是物理学家预料物质从吸积盘进入黑洞时将发生的状况。
人们立即对天鹅X-1进行了仔细的搜寻,在它邻近的地方发现了一颗质量约为太阳30倍的炽热蓝色超巨星。经证实,这颗蓝星与天鹅X-1互相绕着对方旋转。从种种迹象来看,天鹅X-1体积非常小,密度远远超过中子星,似乎就是我们预想中的黑洞。天文学界并没有普遍接受这一假设,但大多数人相信,天鹅X-1将是第一个被证认的黑洞。此后,天蝎V861、仙后A等星体也被猜想是黑洞,但是并没有得到确认。
1999年美国宇航局发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探测到一颗超新星周围物质喷出的大量X射线,科学家据此认为,这颗超新星中央存在黑洞。该望远撞拍摄的另一张照片,显示了一个遥远类星体喷射出的X射线流达20万光年之远,其喷射出的能量可能相当于10万亿个太阳释放能量的总和。科学家认为,这样巨大的能量是从类星体中央的一个超大规模黑洞附近发出的。
黑洞似乎最可能在恒星最密集和大块物质可能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形成。由于球状星团、星系核的中心区域具有这种特点,天文学家越来越相信,这种星团或星系的中心存在黑洞。有科学家认定,我们的银河系中心就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其质量相当于1亿颗恒星,占银河系总质量的1/1000,直径为太阳的500倍。如果恒星接近它的速度足够快,也许会被它一口整个吞掉。

垃圾站与发电厂

没有一种天体比黑洞更能说明引力的威势了。关于黑洞,曾有一个绝妙的假想实验:想象有一小球,譬如普通的台球,从远处落入黑洞。它钻入黑洞的视界后,便会从我们眼前消失,再也找不回来。但是,它在黑洞的结构中会留下曾经存在的一丝痕迹。黑洞吞没了这个球后,会稍稍变大一点。计算表明,小球将直接落入黑洞中心,黑洞增加的质量完全等于小球的质量,任何能量或质量都没有损失出去。
我们来考虑另外一个实验。同样用一个小球,但它不是自由落体式地落向黑洞,而是系在一根带子上,缓缓向黑洞沉降。把这根带子穿过滑轮,连到一个可使带子放松的滚筒上。小球落向黑洞时会放出能量,通过与滚筒连在一起的发电机的转动,可将能量转化为电能。简单的计算表明,在理想情况下,小球落入黑洞,可使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相当于小球全部静止质量的能量。一个重100克的台球,落入黑洞后可以输出10亿度电,这比恒星的热核反应要强多了。即发电系统的效率不高,导致能量损失,这样输出的能量仍是可观的。
为黑洞命名的物理学家惠勒曾假想,有那么一个文明世界,由于对能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便放弃了自己的恒星,在一个黑洞附近住下来。每天,这个社会产生的各种废物被装上卡车,并经过一条经仔细设计的轨道送入黑洞。这样,废物就一劳永逸地处理掉了。下落的废物释放出巨大能量,又可为文明世界提供能源。因此,这一过程具有彻底销毁一切垃圾和把它们完全转变成能量两大优点,不会有环境污染,也不会有能源危机。
当然,这一图景是太理想了,只能想想而已。利用物质落入黑洞时释放的引力能,实际操作起来会有许多困难,即使能够实现,也肯定不是在可预见的将来。

时空极限

黑洞里面是一种什么情景?如果有一位倒霉的宇航员,在驾驶飞船经过某个黑洞时不慎离它近了些,结果被引力拉入黑洞,在此过程中他会看到些什么呢?
黑洞的边界并不是一种物质存在,那里并没有一层真正的“隔膜”,就像光明与黑暗的分界处并没有隔膜一样。这位宇航员在落入黑洞的视界时,并不会看到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情景。他还可以看见外部区域,因为外面的光线仍能进入黑洞。然而,我们永远也见不到他了。
当宇航员越来越深入黑洞时,引力场变得更强了,而且会使他的身体变形。徜若他下落时脚在前面,那么双脚就比头更接近引力中心,所受的引力更强些。结果,他的脚受到的向下拉的力将比头更厉害,这样一来他就拉长了。与此同时,他的双肩会沿着向中心会聚的方向拉向黑洞中心,也就是肩膀受到向里的挤压。这个过程很像做拉面。
理论研究表明,在黑洞中心,引力的增强是没有上限的。因为引力场表现为时空的弯曲,所以,随着引力的不断增强,时空扭曲也就无止境地越来越厉害。在黑洞中心,将是一个时空的奇点。它代表时间与空间的边缘,穿过这个边缘,正常的时空概念将不复存在。许多物理学家深信,这个时空奇点是名副其实的时空终结处,与它相遇的任何物质都将完全湮灭。如果确实如此,组成宇航员身体的原子将在1纳秒的超级拉面过程中在奇点里化为乌有。
如果黑洞质量为1000个太阳质量(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那个黑洞就是这样),这位宇航员从视界没向奇点的过程大概是3分钟。如果是1个太阳质量这样的小黑洞,从视界到奇点的旅程只需要几微秒。
虽然对这位宇航员而言,毁灭前的时间只是一瞬,但从远处看来,黑洞的时间扭曲使宇航员最后的旅程表现为一种慢动作。当宇航员接近视界时,在他附近的事件发生的过程对遥远的观测者来说似乎变得越来越慢。事实上,他好像经经历无限长的时间才能到达视界。所以,宇航员在这短暂的死亡之疾奔中,经历了相当于外部宇宙无穷无尽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洞是通往宇宙尽头的门槛,是一条宇宙死胡同,代表再也没有通路的最终实体。黑洞是包含了时间尽头的狭小空间区域。谁要是对宇宙尽头感到好奇的话,只要跳进一个黑洞便可得到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