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连肩膀 没脖子:请问恐龙时代的动物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01:53:31

哺乳动物吃白蚁

新浪科技讯 美国的科学家在3月31日发表的报告称,
150年前,就在恐龙开始成为我们这颗星球的霸主的时候,一种与老鼠体型一般大小的哺乳动物也在四处活动,觅食白蚁。

他们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了一种全新种类动物的化石,这种动物与犰狳非常相像,并以各种虫子为食,但科学家发现这种被命名为“Fruitafossor windscheffelia”的化石动物和今天的任何动物并无关联,这表明食蚁动物、犰狳以及其他食虫动物在地球历史进程中发生了多次进化。这种变化被称为趋同进化。

位于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骆哲希(音译)和约翰·韦伯说,这种哺乳动物的四肢和中空的牙齿与今天的专门以白蚁为食的食蚁动物相似,这些食蚁动物包括土豚、食蚁兽和犰狳。科学家在3月31日一期的《科学》期刊中写道:“Fruitafossor的牙齿所具有的这种与当代犰狳的趋同性表明它所捕食的对象可能包括白蚁、其他昆虫、无脊椎动物,甚至还有植物。”他们称,在Fruitafossor之前,白蚁和它们的近亲蟑螂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数百万年。

骆哲希和韦伯发现,和食蚁兽一样,Fruitafossor也有管状牙齿,在捕食猎物时它会将猎物吸入嘴中并将它们整个吞咽下去。它的有趾四肢表明它以刨耙泥土的方式来寻找猎物。在侏罗纪晚期,它和巨大的恐龙像腕龙、剑龙以及跃龙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

它的名字取自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名为Fruita的小镇。这个小镇是该生物化石的发现地。研究人员补充说:“给这种生物取姓为Windscheffeli是为了纪念发现这种生物全型标本的瓦利·温德斯切弗尔(Wally Windscheffel)。”来源: 新浪科技

恐龙时代的两栖动物--三燕丽蟾

①最近,一只古老的蟾蜍“跳入”了人们的视野。它就是新近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我国已知的时代最早的一只古蛙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位学者将它命名为“三燕丽蟾”。这种动物生活在距今1.25 亿年前的中生代中晚期,它与各色各样的恐龙、早期鸟类以及一些小型的原始哺乳动物生活在同一时代。

②这块罕见的中生代古蛙化石,发现于我国东北辽西著名的化石产地--四合屯。随着三燕丽蟾的发现,四合屯地区发现的动物化石涵盖了脊椎动物中的所有主要门类,即在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之后,又有了两栖类的代表。

③在分类学上,三燕丽蟾是一种原始的盘舌蟾类。辽西这块完整的骨架化石,不仅是我国盘舌蟾类化石的首次发现,也是该类群在亚洲的最早化石记录,且为世界仅知的第二种具有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有关资料表明,在西班牙同时期的地层中,也有一种保存了完整骨架的原始盘舌蟾类,称为始盘舌蟾。它发现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40 余年来一直被当作该类群最原始的代表。由于辽西的新发现保存了完整的骨骼,使研究者可以把这两种盘舌蟾类进行直接的对比。

④比较的结果十分令人鼓舞,辽西的三燕丽蟾在很多特征上比西班牙的始盘舌蟾更原始。比如它有9个荐前椎,具尾杆骨横突,上颌骨及前颌骨具有牙齿,无髂骨背突,荐椎横突十分扩展等等。这就更加增强了辽西这一新发现的分类学意义。因为这种原始性,使研究者可以在解剖学和骨骼学特征上探讨盘舌蟾类乃至无尾两栖类的进化历史。

⑤现在我们可尝试恢复三燕丽蟾的一些生活习性。三燕丽蟾骨骼从吻端到臀尖的距离为94毫米,如果把肌肉系统考虑在内,它应是一只体长约10 厘米的中小型蛙类。既然它是盘舌蟾家族的成员,它很可能也象其它现生盘舌蟾类一样,具有粗糙的皮肤。遗憾的是化石上没有提供任何关于皮肤形态的信息。从对三燕丽蟾化石骨骼的研究我们得知,它的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类十分相似,即:具有发育的髂骨和伸长的后肢,这表明三燕丽蟾已经具有相当的跳跃能力。同时也说明了蛙类跳跃能力的获得,应该比三燕丽蟾生活的时代还要早很多。三燕丽蟾的上颌边缘长满了细细的梳状排列的牙齿,而我们现在见到的蛙类大多没有牙齿,所以具有牙齿是一种原始特征的表现。根据这一特征判断,三燕丽蟾的舌部捕食机能及身体的运动能力可能还不够强,牙齿在辅助捕食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三燕丽蟾在食性及取食方式上与无齿的种类也应该有所不同。

⑥由于其骨骼形态的原始性,三燕丽蟾化石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蛙类起源和早期进化的重要信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努力地工作,试图揭开一个个古蛙演化之谜。

(节选自1999年第7期《科学大观园》)

恐龙时代珍稀动物中国小鲵再现湖南
--------------------------------------------------------------------------------
2002年11月30日 17:59

东方网11月30日消息:湖南省祁阳县挂榜山林场龙塘村村民蒋天民日前将自己捉到的9条黑褐色、体型细小、状似“娃娃鱼”的两栖爬行动物送到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经有关专家鉴定,这种动物系“中国小鲵”,是一种恐龙时代的古珍稀动物。中国小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小鲵科隐腮鲵亚目,是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年代、距今3亿多年前的古珍稀动物,其背部呈黑色,腹部浅褐色,有深色斑,尾巴扁平,末端呈刀片状,4只脚,前脚4趾,后脚5趾,成年后体长一般达80到155毫米,体重约80至150克左右。

1889年,一位外国人最早在湖北宜昌发现两尾这类小动物,定名为中国小鲵。20世纪30年代,又有人先后在福建崇安和浙江温岭发现中国小鲵。

据湖南师范大学研究人员介绍,中国小鲵现存数目极为稀少,学者们把它列为濒危动物,属活化石类稀有物种,系国际级保护古珍稀动物。它对于研究动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起源以及古动物的生态环境等都极具价值。这次湖南省首次发现中国小鲵,且数量达近万尾之多,令学者专家兴奋不已。

祁阳县挂榜山林场和祁东县的过水坪、灵官镇,地处祁山主峰,海拔约高600至800米,方圆近100平方公里。中国小鲵的主要生存地云仙观、狮子山、老尼皂一带,峰峦迭嶂,茂林修竹,溪流纵横,流水潺潺,生态环境优雅;溪内则怪石嶙峋,卵石遍布,十分适宜中国小鲵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