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教室 免费观看:关于价值规律与宏观调控的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06:30:11
结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示例,字数1500

价格宏观调控和价值规律

陶人

(一)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因此,价值只有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才具有客观现实性;价值也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通过交换价值的形态方能表现出来。货币产生之后,商品的价值量通过交换由货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为相对价值量,即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在货币上的相对表现。商品等价交换的比例,以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为基础;商品等价交换的实现,则要求价格符合于价值。价格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使价格符合于价值。

但是,在价格自发形成的条件下,因供求的变化,使价格有可能偏离价值成为经常的事。由于商品生产内在价值规律的存在,作为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对价值的背离是有一定限度的;反映供求现状的价格能反过来调节供求,使价格围绕价值而波动,成为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种对供求和生产的调节具有及时、灵活的优点,因而较好地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所以,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国家对自由价格及其波动在原则上是不能干预的。这是价格宏观调控必须遵守的一般前提。

同时,也要看到,企业作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对社会生产、供应和需求的具体情况不很清楚,在市场自发调节的条件下,企业制定的市场价格对价值的背离程度,并不能准确反映供求的实际情况。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又抬价销售,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从而又会使市场商品从供应不足走向过剩,可见,企业行为存在较大的盲目性。这种市场自发、滞后的调节,就难以避免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等不利的影响。因此,国家对市场价格的波动,又需从宏观上进行必要的控制,避免大的起落,并向企业及时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控制是价格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二)

马克思揭示了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的另一种意义,他说:“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相互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因此,不仅在各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这是因为条件仍然是使用价值”〔(1)〕。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价值的前提,因而价值规律是离不开使用价值这个前提的。当某特殊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超出了社会的需要,从而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也就浪费掉了,这时,这个商品量在市场上代表的社会劳动量就比它实际包含的社会劳动量小得多,因此,这些商品必然要以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其中一部分甚至会根本卖不出去。如果情况相反,其结果也会相反。这在社会的表面表现为供求对价值的影响。只有在供求相适应的时候,这种商品才会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所以,马克思说:“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2)〕。

不难看出,不同的生产领域经常力求保持平衡,是价值规律要求的进一步表现,因此,需要保持社会供求结构的平衡。供求结构基本平衡了,就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防止部分产品价格因供求失调而引起长期大幅度波动。

所以,国家应在社会总供求协调的条件下,依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前提下,处理好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在商品经济中,平衡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价值的运动,以及建立计划、金融和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来加强对社会供求结构的经常调控,从而稳定住物价。至于在一个地区出现的局部商品不平衡引起某些物价剧烈波动的情况,则可通过公有制商业企业吞吐商品,调节供求,加以控制。这里的条件也是使用价值。

可见,价格的宏观调控并不妨碍市场调节。并且,由于这里说的价格宏观调控是以社会供求结构平衡为条件的,而供求结构的平衡,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市场价格因供求不适应产生大的波动,从而使市场调节正常化,减轻其带来的危害。价格既要放开,又要进行宏观调控,实际上是国民经济两种调节手段,即市场和宏观调控在我国现阶段的有机结合问题。在我国,市场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作用的。我们要把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

前面从商品内在矛盾的两方面、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说明了价格宏观调控的问题,现在还需从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价格与纸币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

纸币产生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它是货币的符号,一直处于流通中,因此,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纸币发行超过这个限度,在流通中的纸币总量,也只能代表原来那么多的金量,而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量就减少了。其结果,无异金在它的价格标度职能上发生了变化。这时,纸币贬值了,从而影响到一切商品的价格,虽然商品相互间的比价未变,但物价总水平却上升了。

因此,国家应以货币流通量规律为依据,通过纸币的计划发行,切实掌握纸币流通量,以控制价格总水平。而纸币过多,在我国往往是由于社会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所以,不仅应使社会供求结构保持平衡,还要将供求总量做到平衡,才能控制好物价。我国社会总需求过多,一般是由对国民经济的某些重要部门,特别是基础产业部门的产品需求和资金投入过多而带动起来的,所以,防止社会总供求的失调要抓住重点。使其平衡的办法,一是减少需求,一是增加供给。这两种方法应结合进行。在减少需求和投资时,如银根收得太急、太紧,对部门又不进行区别,就可能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收紧银根要适度,新的投入要确当。在收紧银根的同时,盘活存量资金。总之,要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要部门,千方百计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把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逐步将物价降到适当水平。

(四)

价格宏观调控只是做到稳定物价是不够的,还应使商品在质量不降低或提高的同时,价格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降低,特别是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商品价格能降下来。价格处于低水平,商品竞争力就强,有利于对外贸易,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

在市场竞争中,个别商品生产者,为了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以获取超额利润而改进技术,但也激发了其他竞争者相继这样去做。但是,当生产技术普遍改进之后,超额利润也就消失了,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使单位产品的价值量随生产数量的增加而下降,价格也相应降低。这时,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争夺更大得多的市场,增加所获的利润,不得不以低于以前的价格出售加倍的产品。商品价格下降的内在要求通过竞争得到了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间必将投入新一轮争得超额利润的竞争,于是,商品价值和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显示了价值规律发挥着另一方面的巨大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着力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降低商品价格创造条件。同时,国家还要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体制的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而借助于新的体制,更好地让价值规律推动科技的进步。除此,还要在政策上对科技发展给以支持。

从以上对价格宏观调控多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是通过对影响价值和价格的诸多因素,即使用价值量、纸币发行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进行调节,来间接调控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反映的价格的。这些方法都是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的。就市场调节来说,也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和作用。所以,价格问题实质上是承认不承认价值规律的问题;遵守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处理好价格的关键。这个科学结论已为我国实践所证明。

注释:

(1)(2)马克思:《资本论》,中文1版,第3卷,716、72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