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宝471正时链条怎样对:中华帝国旗的含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7:04:41

辛亥风云中的旗帜之争(附图)

  2004-04-22

  辛亥革命前后,政治风云倏忽瞬变,各式旗帜应时而生,亦有代表革命与进步,亦有代表反动与倒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手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经不懈斗争,终于成为中华民国国旗。

  奉孙中山之命,陆皓东设计青天白日旗

  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二色旗

  第一面民国旗帜是青天白日二色旗,它是“为共和革命牺牲者之第一人”陆皓东遵照孙中山的指示设计的。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制定了“驱逐黠虏、恢复中华、创立联合政府”的奋斗目标。l895年春,孙中山回国,在香港士丹顿街13号开设“乾亨行”,为兴中会总部提供活动经费,并为日后反清武装起义作准备。陆皓东得悉后,立即赶赴港岛,加入兴中会,与孙中山共图大计。

  一日,孙中山约见陆晗东说:“当今世界各国都有国旗作为国家的象征,我等倡议革命,灭请立国,迟早必有成功之日,亦应预谋国旗事。”

  陆皓东即表赞同:“很有必要,而且举义时也可作为革命军旗帜。”

  “就请献香兄设计如何?”孙中山与陆皓东是同乡同学加同志,知陆皓东长于绘画,又曾在上海电报局当过翻译,见多识广,所以认定他能完成这件大事。

  陆皓东欣然应命,夜以继日地构思绘画,征询孙中山的意见,经反复修改后定稿。旗式为长方形,蓝底色,旗中有一轮白日,周围光叉四射,称之为青天白日旗,简称“二色旗”。

  1895年3月,孙中山召集兴中会干部会议,决定重阳节在广州起义,计划趁着这天城内外出人人多,混进城去,一举占领广州,作为共和革命根据地。会上,通过了采纳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旗为国旗。

  遗憾的是由于叛徒告密,起义计划泄露,孙中山闻讯当机立断遣散队伍,然陆皓东等人却被清军逮捕,壮烈牺牲。起义流产,青天白日旗未得使用。

  1900年10月上旬,兴中会发动惠州起义,青天白日旗第一次得以使用,半个多月中,随义军转战,飘扬在三洲田、佛子拗、三多祝等地。

  1901年,兴中会骨干尤列,奉孙中山之命去南洋群岛华侨中宣传革命,在新加坡、吉隆坡等埠创设中和堂,作为革命机关。中和堂里都悬挂着青天白日旗。海外华侨团体皆以青天白日旗为标帜,但因各家制作旗上的叉光多少不同,莫明其意。因而,孙中山对此作了解释:叉光代表干支之数,故应排作十二条,以代表十二个时辰。从此,不论国内还是海外,青天白日旗上的叉光条数才归于统一。

  众说纷纭,孙中山改成青天白日满地红三色旗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通过了“驱除黠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1906年冬天起,孙中山在东京主持会议,确定编制各项革命方略。在1907年2月28日的会议上,讨论中华民国国旗方案。

  会上,孙中山展示了青天白日旗,他说:“此旗乃陆皓东先烈发明,兴中会诸烈士及惠州革命军将士,先后为此旗流血牺牲,应予以特别重视。”因为是讨论会,与会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除了赞成孙中山的意见之外,也有不少人提出新建议,还展示了图样,如五色旗、十八星旗、金瓜钺斧旗、井字旗等等。

  同盟会协理、孙中山的副手黄兴,对青天白日旗作国旗颇有异议,理由是此旗样式不美观,而且与日本太阳旗相近,似有日本并华之意。

  起先,孙中山试图说服大家继续以二色旗作国旗。后来,他认真考虑了黄兴等人的意见,决定在原来的青天白日旗上增加红色,改作红、蓝、白三色,青天白日满地红,以表示自由平等博爱之真义。但孙中山的意见未被大家接受,后经章太炎、刘揆一调解,暂搁国旗之议,容日后从长计议,各式图样由任庶务干事的刘揆一保管。

  孙中山亲手改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即三色旗,图案是:旗之左上方四分之一为蓝色,中有带十二叉光之白日,其余四分之三旗面为红色。

  同盟会时期虽未有统一的国旗,但孙中山依然执着地钟爱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同年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钦州防城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都以此旗为标帜。潮州、惠州起义前,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冯自由按孙中山指令,嘱其妻李自平按照孙中山的图样,秘密缝制了四面旗,分发给起义领导人。镇南关起义中,还发生了一则感人的爱旗故事:起义军攻下关隘后,高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后因粮械不继,突围撤退。至半山腰,义军中一童子兵回顾山顶炮台,发现旗帜未撤,担心为清军毁损,翻身上山,不顾生命危险降下旗帜,在一片叫好声中回到队伍里。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誉为“诚国旗史上之一佳话也”。

  在国旗样式上,黄兴虽在会上表示了与孙中山不同的意见,但在实际行动中,还是按照孙中山的主张去办的。如在1908年3月钦州上思起义、4月间口起义、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中,黄兴都是起义军主帅,打的义旗也都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辛亥革命爆发前,远在美洲的华侨也都已经知道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了。那是孙中山在黄花岗起义前,赴美洲募集革命经费,在美国旧金山发行“中华民国金币券”时亲手绘就币券式样,正面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交筹饷局会计处付印。他还通过旧金山的《大同日报》,说明三色之意义:红者血之色,言必流血而自由可求;青者天空之色,即公正之义,言公正即平等;白者清洁之色,言人心清洁乃能博爱。

  武昌城头,十八星旗引来万众欢呼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晌应,各式旗帜纷呈于世。其中为民众所瞩目的,是武昌首义中的铁血十八星旗,简称“十八星旗”。

  当年孙中山在东京召集会议讨论国旗样式时,调查部部长焦达峰曾提议采用十八星旗。后来焦达峰与孙武、刘公、张百祥等两湖志士筹组共进会,筹谋策动长江中游省份起义,确定以十八星旗为共进会会旗。旗式是:红底与黑九角星象征“铁”和“血”,置黑九角星的内外两圈各九颗共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十八个行省,星呈黄色,意喻光明与炎黄子孙。1909年,共进会主要成员回国,在武昌设立共进会总部,刘公还带回了十八星旗图样。

  1911年8月,武汉两大革命组织共进会与文学社,在同盟会推动下联合,组成起义总指挥部,刘公任总理。大约在起义发动前半个月即9月下旬,刘公把就读于武昌中等工业学校的三个共进会会员赵师梅、赵学诗、陈磊约来昙华林住所,交代任务说:“起义在即,需要旗帜作标帜。你们是机械系、电机系学生,都会绘画井有绘图仪器,就请绘制二十面十八星旗,找可靠的裁缝店缝好。”

  他随之拿出十八星旗图样,指点了边长、各图案的位置、大小、排列,末了强调:务必严守秘密。

  赵师梅、赵学诗、陈磊用心绘制完毕,经起义指挥部联络课长邓玉麟的介绍,送去草湖门外一个同情革命的赵姓裁缝处缝制。赵裁缝为安全计,就在每天深夜秘密赶制。

  至武昌起义发动前三天,三人按约前去取货。当时,赵裁缝只缝完了18面,另有2面的旗杆套尚未做好,所以先取了l8面,送往小朝街85号总指挥部。

  孰料,10月9日下午,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机关装配炸弹时,不慎发生爆炸。沙俄巡捕闻声赶来,搜得用于起义的文告、旗帜、印信、名册,很快转交湖广总督瑞澄。瑞澄下令大肆搜捕,小朝街85号起义总指挥部亦遭破坏,领导成员或伤或逃或被害。一时间,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危。

  但是隐藏在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不甘心坐以待毙。共进会在工程八营的总代表熊秉坤,率营中同志于10日晚打响了首义第一枪。各标营党人大受鼓舞,紧随其后,纷纷起事。经彻夜激战,一举攻占了武昌城,城楼上的清朝黄龙旗降落尘埃。

  革命党人欲在城楼升起义旗,然十八星旗已被查抄不知去向,赶制新的又一时来不及。邓玉麟寻见赵师梅,询问另两面十八星旗的下落。当赵师梅告诉他尚在赵裁缝处时,他兴奋地一把拉起赵师梅,一路飞跑来到裁缝店,却是铁将军把门人去楼空。但他们并不气馁,估计赵裁缝为避清军搜捕暂时转移他处。后经多方查询打探,终于将他找到。赵裁缝激动地说:“旗在店里藏着,旗杆套己做好了。”

  湖北军政府前的十八星旗

  邓玉麟、赵师梅立即随赵裁缝去店里取出仅存的两面十八星旗,于中午时分,将它们高高竖立在汉阳门城楼和钟鼓楼上,引来武昌城内万众欢呼。当天下午,辛亥革命第一个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军政府大楼上也高悬起两面巨幅十八星旗,并由两队全副武装的革命军守护。至10月12日,汉口、汉阳光复,武汉三镇到处可见十八星旗迎风招展。

  各省各树旗帜,参议院决议以五色旗为国旗

  武昌首义推动了全国各省的革命起义,仅仅一个多月,已有14个省宣布独立。其时孙中山尚在国外。各省起义并非统一机关领导指挥,故而难免各自为政,各树一帜。

  上海光复后,南京路上挂满了五色旗

  其中只有革命策源地的广东,以及福建、广西、云南、贵州,举的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湖北及湖南、江西等省为十八星旗。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打的是五色旗,旗面上的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汉满蒙回藏,示五族共和之意。此外还有井字旗,示平均地权井田之意,是当年同盟会讨论时廖仲皑提出,与廖同是惠州籍的陈炯明在惠州起义时,用的就是此旗,会师广州后就废置不用了。更有意思的是,山西民军使用的竟是八卦太极旗。

  1912年元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百废待兴。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开始审议各项提案,其中一项即是关于确定统一的中华民国国旗。会上,同盟会会员提出采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然不少议员是投机革命的旧派人物,声称这是同盟会一个党派的旗帜,不能代表全国各方,最后决议以五色旗为国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2月12日,大总统孙中山咨复参议院,明确反对以五色旗为国旗,列举理由有三:清国旧例,海军以五色旗为一品大官之旗,今黜废清朝国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体;五色旗用意为五大民族,然其分配代色取义不确,如以黄代满之类;既重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阶级。

  随后,孙中山申述了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国旗的主张。他认为国旗之颁用所重有三,即旗之历史、旗之取义、旗之美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汉族共和党人用于南方起义者十余年,自乙未(1895年)陆皓东身殉此旗后,如黄冈、防城、镇南关、河口,最近如民国纪元前二年广州新军反正,倪映典等人之流血,前一年广东省城之起义,72人之流血,皆以此旗。南洋、美洲各埠华侨同情于共和者亦已多年升用,外人都以为此为民国之旗。且青天白日,取义宏美,中国为远东大国,日出东方,为恒星之最者,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

  衡量参议院中形势,孙中山判断,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一时难以通过,所以并不要求复议,以免形成僵局,而是建议关于国旗暂不进行表决。孙中山说道:目前百废待兴,国旗统一之事并不是最要紧的事情。如美国也是几经更改而后定为现在的国旗的。我们可等到民选国会成立之后再确定也不迟。

  同时,他要求同盟会会员的参议员邓家彦、居正等说服其他议员,采纳他“暂勿颁定施行”的意见。而孙中山在他的总统办公室里,一直挂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后,参议院在4月下旬随政府迁往北京,重又讨论国旗问题。遂于6月8日又经过一场激烈争论,最后再次决议,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会上,还采纳了折衷派的意见,同时决议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

  其时,同盟会会员在参议院中不及半数,虽曾力争而终于无力回天。

  复辟闹剧,短命的中华帝国旗与黄龙旗

  袁世凯当了民国总统之后,中国再度陷入了兵荒马乱之中。

  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流亡日本。他于1914年7月8日筹组了中华革命党,重新集结革命力量。他主持制订的《革命方略》中,特列“旗帜与制服”一节,规定:中华民国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旗以红色为地,青天白日为章,章在旗之首上隅,且规定圆心、光芒等比例大小。又规定青天白日旗为党旗。所颁发的党证与委任状、奖状上,均用此国旗、党旗各一交加于上。以后国内山东、广东等地中华革命党反袁武装起义时,也都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标帜。

  1915年春,袁世凯阴谋恢复帝制。成立大典筹务处,筹办“登基”事宜,拟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废弃五色国旗,另制中华帝国旗。

  中华帝国旗的旗面上是两条交叉的对角线,呈红色,把旗面划成四只三角形,上、下、左、右三角形分别是白色、黄色、黑色、蓝色。当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新华宫等处升起了中华帝国旗。然其倒行逆施激起了举国共愤,讨伐声中,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皇帝梦,就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即忧惧而死。中华帝国旗也随着他一道被扫进了历史垃圾箱,成了国旗史上的一出闹剧。

  关于中华帝国旗式样的取义,有关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料中,不见确切记载。据载,袁世凯无奈取消帝制后,将有关帝制的文书信札800余件悉数焚毁,以免丑闻传世,致使后人难以查考了。

  此外,民国年间还曾出现过黄龙旗,这是又一出丑恶的历史闹剧。

  黄龙旗本是清王朝的国旗。1861年,清廷从英国购进兵舰,按国际惯例,舰只在大洋航行须有本国国旗作标帜,咸丰皇帝于是诏令以黄龙旗为大清国旗。旗系黄色三角形(后改长方形),上绘飞龙戏珠,龙为青色,珠为赤色。辛亥革命胜利,清廷覆亡,黄龙旗医迹。

  l917年6月中,辫帅张勋趁着调停黎元洪与段祺瑞矛盾之机,带兵入京逼黎下台,潜入清宫召集“御前会议”。7月1日,拥戴己下台的末代皇帝溥仪“重登金殿”,宣布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恢复清朝官制,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他副署伪诏,以原清廷的黄龙旗替代五色旗,令北京警察挨家挨户通知悬挂黄龙旗,不从者以件逆论处。一些居民害怕招祸,只得以纸糊的黄龙旗挂起来应付。

  12天后,张勋复辟失败,黄龙旗再落尘埃,从此就彻底销声匿迹了。

  孙中山不懈努力,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终成国旗

  南北政府对峙期间,北洋军阀政府不论哪个派系坐庄北京,都以五色旗为国旗,而孙中山在与他们斗争中,却始终对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情有独钟。

  1920年l1月25日,孙中山在广州重组军政府,被推为非常大总统。上任伊始,就公开宣布废止五色旗,颁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同时宣布废止十八星旗,因此旗原义以十八颗圆星代表长城以南十八省,摒除了关外各省,不合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发动武装政变,妄图加害孙中山。孙中山脱险后北去上海,组织讨贼军。陈炯明盘踞广东之后,废弃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次年2月,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回粤再建陆海军大元帅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就职典礼上,举行了隆重的阅兵授旗礼,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重又飘扬南粤大地。

  这年,全国学生联合会恰在广州开会,大会主席团特邀孙中山在临指示。孙中山见会场里挂着五色旗,拒不行礼。演讲时,他专门阐述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与五色旗的不同,以及在革命史上的不同价值。

  1925年11月23日,孙中山应发动首都革命的冯玉祥之邀,赴北平共商建国大计,乘坐“永丰”舰离开广州北上,舰上高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他原拟在香港稍作停留,然一向仇视孙中山的港英当局,派员驾小艇见孙中山,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国国旗尚未得到国际承认,应改挂五色旗,不然不予接待。孙中山断然拒绝。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所向披靡,军阀统治下的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的五色旗纷纷降落,皆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所取代。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法律形式颁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国民党中央则颁定青天白日旗为党旗。

  1928年12月29日,东三省保安司令张学良顺应历史潮流拥护统一,冲破日本层层阻拦,通电宣布东北易帜,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经三十余载艰难历程,孙中山先生的意愿昌然在形式上得以实现,但蒋介石一伙彻底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孙中山旗帜的颜色。

  (树人摘自《上海滩》 作者:陆茂清)

  相关文章

  发表言论:
  笔 名: 查看评论

袁世凯的中华帝国国旗应该是汉族一统天下!

想知道"中华帝国旗''在哪儿悬挂?

不懂不要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