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独奏曲梁祝:有没有有好心人给我一篇自己的论文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7:26:45
体裁不限,要是自己写的,我不要网上下载的.我穷,所以就没有悬赏分咯,多体谅哈!

这是我自己写的,美文赠佳人!

  印度神话与印度宗教

  由于我是学泰语专业的,而很多泰国古典文学作品都与印度神话有一定的渊源,例如泰国著名的长篇神话故事《拉玛坚》就是取材于印度神话《罗摩衍那》,因此使我对印度神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选择印度神话与印度宗教的联系来写印度宗教课的论文。

  众所周知,原始神话与原始宗教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原始的神话和宗教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解释为是人类不能正确认识自然,对各类自然现象无法作出正确解释的结果。印度是个神话宝库,神话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并且对于印度这个笃信宗教的国家而言,神话与宗教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不过随着生产力和宗教思想的发展,很多民族的原始神话便与宗教分离开了,比如中国和希腊的神话。而印度神话却始终没有和宗教分开,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二者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宗教借神话获得人们的信仰,神话通过宗教得以保存和广泛流传。这是印度神话的一大特色,也是印度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下面我想就几个方面分别展开对二者之间联系的讨论。

  一. 起源
  我读过一则《摩诃婆罗多》中记载的创世神话:
  混沌初开
  创世之时,什么也没有,只有烟波浩淼、无边无际的水。混沌初开,水是最先创造出来的。而后,水生火,由于火的热力在水中冒出了一个金黄色的蛋。它在水中漂了很久很久,最后,从中诞出了万物的始祖——大梵天。梵天将蛋壳分成了苍天和大地。
  刚开始,除了梵天,世上没有任何生物,他感到孤独,于是他马上生出了六个儿子,按顺序分别来自他的心灵、眼睛、嘴巴、右耳、左耳、鼻孔。梵天的第七个儿子来自他的右脚大拇指,叫达刹。而从他的左脚趾生出了一个女儿,叫做毗里妮。她与达刹结为夫妻,生了很多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儿子们,一般统称为阿修罗。而三女儿所生出的十二个儿子则均是伟大的天神,其中包括威震寰宇的守护神毗湿奴。
  这则短短的婆罗门教创世神话反映出了印度的婆罗门教利用神话来宣扬自己的教义,弘扬自己的宗教文明。这则神话中,梵天的身份是宇宙万物和诸神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所在。还有《摩奴法典》及《奥义书》中所记载的开辟神话中也都反映出了无所不在而又无形无影的“梵”乃是宇宙间的最高实在,世间万物都具有“梵”的属性。老师上课讲过印度人尊崇“梵我合一”的观念,因此印度教教徒们终生都追求解脱,摆脱轮回,以希达到自我与“梵”的结合的这种“梵我合一”的观念与这些开辟神话应该有密切的联系。宗教的起源是远古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迷信观念。而神话则反映了先民的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认识到自我的潜力,产生了要做世界主人的朦胧欲望,并用神话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神话中所体现的相同的观念显然是带有某种宗教目的的,也就是说很多印度开辟神话的创作本身就是为了宗教服务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以达到向教徒宣传教义的目的。

  二. 发展

  就以上三类书面神话来看,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本集特别是《梨俱吠陀》集中保存了原始社会的神话。即为最早的印度神话,因为其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至前10世纪之间。从其中反映的现实来看,当时阶级开始分化,但还没有形成奴隶制社会。
  而之后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神话《摩诃婆罗多》和十八部往世书实际上是基于印度的历史传说演变而成的神话,它主要是关于天神、阿修罗、婆罗门和刹帝利的神话传说。这里不仅有神与魔之间的斗争,还有神与人、魔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此处的人主要是指婆罗门、刹帝利这两种高种姓。由此可见,史诗往世书神话反映的已是阶级社会的现实了。这种神话已不是原始的神话,而是经过后人再加工和再创作的神话。“印度的神话虽然产生于上古的原始社会,然而其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却是在奴隶制社会甚至是在早期的封建社会里。原因是原始的神话在一再加工的过程中融合了某些人间社会的传说,神话和传说结合在一起了。”
  神话在印度的文学史及印度人民的精神世界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带上了神圣色彩。如四部吠陀本集在印度人们的心目中及印度历史上都极为重要,是印度古代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影响着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一些文献中的神明至今仍为印度民众所崇拜,活在印度人民的心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宗教方面,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正式形成,从神话角度,神话与宗教结合起来了,三大神既是神话人物又是宗教教主。公元5世纪后特别是到了8.9世纪,婆罗门教印度教。由于信仰主神的不同而分成若干教派,这样,印度教的万神殿中就纳入了神话中的许多神,神话人物和宗教人物合二为一了。
  因此可以看出,印度神话的发展与印度宗教的发展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关联。正所谓“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的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另一方面,神话甚至其最原始最粗糙的形式中,也包含了一些某种意义上已经预示了较高较晚的宗教理想的主旨。”

  三.保存
  印度婆罗门教系统的神话主要保存于3种文献之中,这3种文献为:《吠陀》、大史诗和《往世书》。其中吠陀神话主要包含在四部吠陀本集,以及吠陀文献内的各种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中。史诗往世书神话主要包含在两大史诗和大小各十八部往世书中。
  1.《吠陀》文献
  比较集中记载古代神话的主要是《吠陀》本集,尤以印度最早的文献——《梨俱吠陀》保留的神话最多,最集中。
  2. 史诗
  史诗主要指《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两部史诗。
  3.《往世书》
  所谓《往世书》,实际上是以《往世书》为名的一大批文献,都是印度教的经典。《往世书》的内容相当丰富,且十分集中,可视为神话传说集。其主题也被归纳为“五相”:一,世间的创造;二,世界毁灭后的再创造;三,天神和仙人谱系;四,各个摩奴时期;五,帝王谱系。从这“五相”就可以看出这批著作是以记述神话传说为主的。
  以上的三种印度神话文献实际上也是印度宗教的经典文集:创作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梨俱吠陀》是吠陀教的宗教经典;到了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正式行成,奉四部吠陀为经典,以大梵天、毗湿奴、湿婆为三大主神,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万物有灵性之说。而到了8,9世纪印度教形成之后,其宗教经典则包括了上面所说的一批以《往世书》为名的文献。
  由此可见,印度的神话基本上都完整地保存在大量的宗教典籍和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中,使得印度所有的人的幻想和创造力,在世界上最丰富的神话和传说集中得到了表达。而与此同时,很大一部分印度宗教经典的内容就是印度神话。就印度神话与印度宗教的文字记载方面来看,二者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

  由此可见,印度神话与宗教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其原因盖在于印度人的宗教情感。印度人对宗教的信仰程度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把宗教完全当做自己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把宗教当作生活目的和依靠。正因为印度人对宗教的如此虔诚,又因为宗教与神话的关系密切,于是宗教宣传者便将神话作为宣传材料,纳入自身的宗教体系之中,并以此来支撑和加强宗教的上层建筑,如教义,礼仪等等,以此来证明神的伟大与神秘,从而获得人们的信仰。如此,印度神话也便随宗教的盛行而得以广为流传,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