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留在你身边伴奏谱:你认为中国近代教育是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开创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08:30:44
急!!!!!!!!十二万火急!!!!
不是陶行之、严修他们啦,中国近代教育从1839年就有苗头,起码从那个时期开始

严修、张伯苓 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开创者

庚子事变以后,民族危机加重。以严修(1860—1929)、张伯苓(1876—1951)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重新审视洋务运动,寻求新的“教育救国”之路。严修出身于天津的盐商世家,饱受科举制度的煎熬;张伯苓出身于天津的社会底层,亲历了甲午战败而弃武。“育才救国”之心,使他们二人走到一起。从极富生命力的严氏家塾为起点,团结越来越多的爱国知识分子群体,鼎“私人之力”,先后于1902年创办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堂;1904年创办私立南开中学堂;1919年创办私立南开大学。他们亲手缔造的包括大学、男女中学、小学在内 的完整教育体系,开了中国私立系列教育之先河。

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封建旧思想、旧的教育制度根深蒂固的社会,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创办私立教育,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张伯苓、严修所开创的,不仅仅是新式教育体制,而且还是一种以“爱国、科学、敬业、苦干”为特征的“南开精神”。这种精神,是黑暗的旧中国里“救国图强”的一线曙光;这种精神,是从“改造中国的人”入手的一项宏大工程;这种精神,是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能力;这种精神,是在遭受日本侵略军野蛮轰炸时毫不畏惧退缩,而是继续抗争、重新创建中华基业的爱国主义豪情。

正是靠了这种精神,张伯苓、严修才光大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骄人业绩。南开造就的人才,涵盖了香港、台湾地区和欧、亚、美国家。其中有周恩来、温家宝新中国的两位国务院总理,有邹家华、周光召等多位国家领导人,有吴阶平、朱光亚和陈省身、吴大猷、袁家骝等享誉中外的科学家,有梅贻琦、王大中两位清华大学校长,有曹禺等艺术大师;有老舍、范文澜、竺可桢等曾在南开任教的大作家、大学者以及近40名两院院士,10万余名南开学子……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

我认为是蔡元培,陶行知这一代人创立的,找了些资料,可以看看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子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光绪年间进士,两度留学德国。清末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教习,创办上海爱国学社和爱国女校,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辛亥革命后,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1915年在法国发起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及华法教育会,提倡留法勤工俭学。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后,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一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面择要介绍其教育思想。

(一)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思想

1912年4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说:“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1]他认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2]1920年他发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提出体、智、德、美四者和谐发展的主张。他认为:普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教育内分四育:“(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这四育是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的。”[3]

他详细解释论述了这几方面教育的内容。(1)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既是强兵富国的需要,也是养成健全人格所必须的。(2)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包括树艺、烹好、裁缝、金工、木工、土工等实用技术)、手工等。他认为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3)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的内容就是法兰西革命所标揭的自由、平等、亲爱,反映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4)美育可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4]。

蔡元培提出的体、智、德、美和谐发展的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从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只是不同的阶段在各方面的要求不一而已。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

这是蔡元培提出的改革北京大学的原则,成为他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他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的第一次演讲,就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5]次年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又强调:“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6]他认为,大学各种学术派别“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7]。直到晚年,他总结一生办教育的经验时还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8]

他还对“学”与“术”作了严格区分。他说:“学与术可分为二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各国大学中所有科目,如工商,如法律,如医学,非但研求学理,并且讲适用,都是术。纯粹的科学与哲学,就是学。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两者并进始可。”[9]对中国来讲,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学理,若一国内,练习技术的人很多,而研究科学的人却很少,那样的技术也是无源之水,发展是有限的。因此,他主张“以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10]。根据“学术并进相应”思想,他主张学科沟通与融合,反对拘泥保守的课程与学习观。

蔡元培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对旧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首先,聘请有学术造诣的各派人员到北大任教,到校不久就聘请了《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接(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还留用了有业务专长但思想保守甚至反动的人,像积极拥护袁世凯但学术上与章太炎齐名的古文经学家刘师培、以复辟为己任蓄留长辫子但又精通英语把《四书》译成英文的辜鸿铭。其次,将工科调北洋大学,努力把北大办成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综合型人才为中心的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再次,改革系科、专业、课程和教法。打破文、理、法三科界限,变科为系,取消学长制,改设系主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组织各种学术团体,开设各种学术讲座,鼓励学生专精与博涉相结合。

(三)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

这是蔡元培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其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其个性发展而提出的教育主张。他说:“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11]他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要学生自动、自学、自助,教师的责任只是在学生感到困难时,去帮助他们。按照尚自然、展个性原则的要求,他特别提倡要研究教育科学,尤其是要用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以及学习欧美新教育思想等。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治,又名知行,安徽歙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1914年留美,次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孟禄等教育家。1917年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教育科(教育系)主任。1922年兼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3年任南京安徽公学校长。同年与朱其慧、晏阳初等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推行平民教育。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1930年秋流亡日本。1931年春回国,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流浪儿童工学团,提倡普及教育。期间,创办《生活教育》半月刊,并任《生活教育》和《普及教育》周刊主编。1936年组织国难教育社并任理事长,提倡国难教育运动。1938年12月在桂林成立生活教育社,任理事长。1939年在四川合川创办育才学校。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被选为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主编《民主教育》月刊。1946年创办重庆社会大学,任校长。陶行知思想非常丰富。其中以普及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最富特色。

(一)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

普及大众教育是陶行知毕生大部分精力奋斗的目标。他说:“这十几年来,我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倡乡村教育,有时提倡劳苦大众的教育,不知道的人以为我见异思迁,欢喜翻新花样,其实我心中只有一个中心问题,这问题便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机会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12]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首先要打破学生关,消除儿童与成人、男子与妇女的界限,让所有男女老幼都成为普及教育的对象。其次,要打破先生关。他认为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小先生制”,发动全国的小学生和识字成人来开展普及大众教育。再次要打破课堂关,普及教育必须适应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工学结合,时间安排和教学组织应灵活多样,一定不能妨碍群众生产。第四要攻破课本、纸笔关。他提出:“中国是个穷国,必须用穷的方法去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不用浪费的方法去普及穷人所不需要的少爷、小姐、书呆子的教育。”普及教育要从群众经济状况出发,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第五要攻破学校关。他认为专靠学校很难普及教育,因此必须采用自学团、共学团、工学团、空中学校等组织形式,广泛开展普及教育活动。第六要打破人口关。要普及教育,必须控制人口增长,节制生育,推行避孕、晚婚和只生二胎的方法,否则很难普及。第七要有立法保证,“劝导与强迫并行”,同时要使一切妨碍别人求学的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陶行知一生为普及大众教育做了大量工作。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师任教时就举办了暑期学校,带领留校学生教居民、车夫、商贩识字读书。1923年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编写了《平民千字文》,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教平民读书识字。1926年后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重点是普及大众教育。1930年担任教育部“教育方案编制委员会”义务教育组主任,与马寅初、朱经农共同起草了《实施义务教育初步计划》,成为当时政府推进普及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后又发起普及教育运动。在长期的普及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适合中国特别农村教育实际的宝贵经验,为普及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深受杜威的影响,源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形成和完善于长期的办学实践。所谓生活教育,按照陶行知的解释,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13]。“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4]一句话,生活教育的实质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15]。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体论。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16]他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17]。“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现代的教育。”[18]“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指出:“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19]“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动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20]其基本特征是以“做”为教与学的中心,强调“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21]。

(三)创造教育思想

他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22],换言之,“‘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23]。就创造教育而言;“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24]陶行知重视创造教育,不仅撰写了《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和《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等创造教育专论,而且在其大多数教育论著中都论及了创造教育问题,尤其是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他在《育才三方针》中规定“向着创造生活前进”是其核心[25],在致育才学校全体师生的《最后一封信》中又以“为科学创造而学习”和大家共勉[26];他创办重庆社会大学,强调创造新世界是社会大学“主要的功课”,“社会大学之道”首先要明白人民的四个大德,即:觉悟、联合、解放和创造[27]。凡此可见,创造教育理论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陶行知强调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即:(1)“治学”能力,即自动、自学和自得的政治学能力;(2)思维能力或认识能力,即观察、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能力;(3)“治事”能力,即手脑并用,能言能行,善待人,会办事的能力。他主张创造教育应从儿童抓起。他撰写了《创造的儿童教育》和《民主教育》等文章[28],提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

是在我国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中的有识人士创办的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892年中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从事教育事业,1902年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1907年赴德国留学,研究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等。1912年回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提出以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学教育五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实行全面改革,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陈鹤琴(1892年-1982年),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浙江上虞人。7岁接受启蒙。1914年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攻读心理学博士期间应聘回国任教。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并兼任园长。1929年发起成立中华儿童教育社,当选为主席,以后又在江西、上海创办过幼儿教育学校和机构。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长等职,1949年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他从研究儿童心理入手,并以自己的子女为对象进行过三年的观察实验,记录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归纳出101条教育总结。他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专科部、师范部、小学部、幼稚部、婴儿园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了我国儿童教育事业。1949年后,担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儿童研究纲要》、《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践》、《我的半生》等。
黄炎培(1878—1965),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字任之,别号抱 一,1878年生,上海川沙人。前清举人,中国同盟会会员。发表《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撰写《朝鲜》、《黄海环游记》和《延安归来》等书,还有文集《抗战以来》,创办《救国通讯》杂志,后简称《国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1965年12月2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我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在反对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在根据中国国情创建新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创造教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认真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重要指示,深化教育改革。

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