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到潜江多远:农业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几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17:52:46
来啊来!!

农业的地位,存在的问题几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被人类社会发展史证实的一条客观规律。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些同志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认识出现偏差,这无疑会直接影响乃至阻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传统农业基础论的反思

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它对于发展工业和其它事业,为国家的资金积累,对推进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其局限性日渐显现。

一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滞留和流动,这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表现,不能用以证明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国的现代化是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人民生活富裕化的过程,其中,农村城市化过程具有渐进性、劳动力结构变动性等特点。我国几十年中实行了阻止农业人口、农村人口进城的政策,旧的户籍制度将这部分人长期束缚在土地上,这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其次,农业攫取大量社会资金是农业基础地位削弱的表现。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从起始到完成过程中,前期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金积累,后期则进入工业“反哺”农业、“以工补农”时期。这时,从资金积累上看,农业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现已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GNP中工业份额已超过农业,工农业应进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时期。

三是如何看待“农村是工业的重要市场”。“农业”和“农村”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应将农村消费工业品看成是农业基础作用的再现,农业是不是基础,应从产业本身的关联度去考察。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工业的物质技术装备,同样,现代工业品如化肥、农药、农机,离开了农业也失去发展的意义。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工业对于农业的依存关系,而是现代农业对于现代工业的依存关系。

工业社会不能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从技术社会形态上考察,我们已经进入了处于农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间的工业社会,因此,我们主要讨论工业社会阶段的农业。

在工业社会中,“粮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主要来源于农业”,这个论断基本正确,然而,随着人们饮食方式、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食品构成趋向于由现代工业加工包装的精美食品,这些食品在统计上属于工业品。这样,吃农产品似乎变成了吃工业品。

但是,我们如果从人们食物构成,或者从粮食需要的变化上,弱化农业的基础作用是不客观的。20多年来,城市统计调查表明,粮食消费减少了,肉、蛋、奶、鱼、菜、果等的消费多了,虽然,主副食难以分离,农工产品互易其位,但人们所摄入的营养说到底是由农业提供的。

再次,随着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电子学等相关工业的发展,人类的机能支持获得了多元化维持,但是,无论科学技术与工业怎样发展,都不可能从非生物界获取有机养料,直接合成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这就意味着生物医学不可使“利用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强化或控制生物生命过程”为定义的农业失去意义。从生物医学、药物学上看,进入生物界制造供人体摄取的有机物,来解决人类一般的营养需要,还得靠农业。

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正确选择社会实践中,在反映和评价农业时,总是时“冷”时“热”,其症结除了传统农业基础论本身的缺陷外,还在于部分人对农业基础地位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认为农业是“垫脚”产业。更为深层的问题是,还有一种固执的认识——认为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先搞工业现代化,然后搞农业现代化。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史看,这不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我国历史看,19世纪前期,“精耕细作的农业,养活了不断增殖的人口,容纳了不断扩大的市场系统,除少数几次例外,还成功地防止了长期的、普遍的饥荒。”然而,清王朝的腐朽,辛亥革命的妥协,北洋军阀混战,国民党反动统治,使农业和农民的境况,“一代不如一代”。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民主革命,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中国改革的头浪,会发端于农村并取得成功;为什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并取得累累硕果。反观历史: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以往对农产品统购统派、农业生产要素的非市场化配置、农产品流通违背价值规律等,都挫伤了农民和农业。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业也应按市场规律,调整内部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同其它产业的发展是有矛盾的,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强,以及农产品附加值相对低,常使它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这就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环境、资金投入、市场引导等方面,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和农村工作在世纪之交能迎来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