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清里约奥运会闭幕式2:什么叫"文牍主义" 谢谢智者回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2 18:53:53

所谓文牍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原本作为管理手段的文牍案卷掩饰、遮蔽工作目的本身,惟烦琐、因循的程式化、形式化文书、表格为上,不务实际、不求实效的管理作风。显然,对这种文牍习气我们并不陌生,小到身边各种耳熟能详年年套用、满纸陈词滥调的工作总结、业绩报告,以及为敷衍、蒙混学位、职称而东拼西凑的千篇一律的所谓论文、著作,大到早已司空见惯的机关衙门里各种层层转发再转发的文件,和那些密如织网的盖章又盖章的审批,都是见证。

这种机械、刻板,陈陈相因的文牍化管理生态,危害无疑是明显的,以炮制文牍为能事的各种枪手市场的日益规模化、职业化,社会上重资历、文凭、身份,轻实际能力、才干的用人风气盛行,就是很好的证明。其实,文牍主义对管理生态的杀伤力不止于此,湖南贪官彭晋镛,边腐边升,而他的考察材料,却几乎“20年如一日”:各种评价年年雷同乃至彼此抄袭,无关痛痒、不着边际的“缺点”一再套用……

当然,作为一种通过调动各种资源,以达到特定工作目的组织化活动,管理的科学性质毋庸置疑,因此,承载各种规制、标准的文牍性规范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内容,但如何使文牍真正为管理所用。无疑还需要我们站在管理生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的内在运行机制有一个健全的认识,所谓“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尤其在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中,如何在严格程序、标准的同时,充分灵活地调动、发挥出被管理者的能动力,给予其人性化展示自我的舞台,显得至关重要。

1901年,经历“庚子之变”后的清政府,在以皇帝名义下达的“罪己诏”中沉痛感慨:“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可见,文牍误国,绝非小事,值得长以为诫!

是不是跟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有关

文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