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蟾蜍人在第几部:文学方面!答案全并准确者,追加奖励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5 14:30:01
一:简答
1:文学的本质
2:文学的标准
3:虚拟的世界
4:文体与成长过程
二:论述
知道→知识→见识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文学本质,实际上有很多讨论。

就文学理论的探讨,至少从曹丕《典论·论文》那里就开始了,当然《毛诗序》里对诗歌的讨论也算,到刘勰《文心雕龙》里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这是我们的传统文论。

就西方文论而言,这样的讨论也很多。包括《诗学》、《诗艺》等著作。

主要有几种观点:功利说(文学为经国之大业)、游戏说、本体说等等。

甚至到现在,对此探讨也是很多的。

但有一些基本的东西,在我看来,主要涉及到这么几大要素(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里阐发而来):

第一,写作主体。也就是作家。文学是作家的精神生产,是智慧结晶。这里的智慧包括作家的生活体验、写作灵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第二,写作客体。也就是读者。写作所面对的是一定的受众。文学是作家对读者的心灵倾诉和精神表达,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共鸣(不管作家是不是期待自己的作品是不是会有受众),由此而有了接受美学理论的产生。换句话说,在这里,文学是对读者的一种考验,既是现实生活的,也是精神场域的。

第三,文本。也就是作家写出来的文字。文学是以文本为媒介而发生文学效应的精神产品。

第四,环境。也就是文学得以产生的文学环境,在现代一般说是文学体制。我们可以说,文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供受众享受的精神食粮。

这里,我只是简单的就文学的四大要素作一阐述。还没有深入到文学的潜层。因为,这涉及到很多文学理论。不过,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

1.
文学的本质可以说是对文学的最为深刻的追间。它是直指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那一个形而上的质的因素。不过在这一追问中,它撇开了文学状貌后的回答某种程度上就成为并非回答文学自身是什么,而是回答的文学在何种视角、何种理论框架上显得是什么,这种抽象的质是在一定视角上对文学的总结和规定。
对文学的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维度,一是将文学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特殊性是在社会现象的一般性中来认定的,由此导致的是对文学的社会本质的揭示;二是将文学视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参与到社会中时是以美学的对象而不是以实践的、理论的等等的事物来运作的,由此导致的是对文学的美学本质的揭示。这样两种维度的存在并不是表明了人们在文学本质观上的认识混乱,而是一种认识怠图、认识角度差异导致的认识结果差异,它具有哲学上的合理性。
英国学者霍克斯在评述结构主义时曾指出,“任何观察者必定从他的观察中创造出某种东西。……因此可以说,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乎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4〕那么,由于认识对象在认识者不同的认识结构下体现出不同本质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当然,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上的本质可以是平行的、互补的,也可以是有深度上差异的、主从的。列宁曾说:“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无限过程。”〔5〕美学家尤·鲍列夫对此解释说:“按照列宁的观点,人类的认识活动是由现象到本质、由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逐渐达到越来越深刻的本质。”〔6〕可以说,列宁是从认识过程的深化上说明了事物本质的层次性,而上文霍克斯是从认识的视点上说明事物本质的多面性,他们认识的角度,甚至最基本的认识方法都不同,但都表露了事物本质并非单一的观点,而这一观点也正是我们提出文学本质观两种维度的理论依据。
在我们现行文论体系中,文学的社会本质被表述为社会意识形态,即它与哲学、宗教、伦理学、历史学、法学等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精神力量,它们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井参与到维护和变革经济基础的过程。在这些意识形态中,或隐或显地总是体现出一定阶级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利益。
另一方面,现代文论体系将文学的美学本质表述为语言艺术,就是说,它本质上是艺术系列中的一种,而其具体种差是以语言为媒介塑造形象。这一美学本质将文学与美术、音乐、戏剧等划归到一起,它们都是以审美功能而不是以实用功能作为其存在依据,都在具体活动中追求对于现实的审美性的改造和超越。在其具体特征上,艺术都体现为形象化、情感化的,但其内在蛙力又可能是在具体形象和情感之外的未曾言说的境界,中国美学中的“不著一字,尽得凤流”,西方美学中现象学批评家英伽登所说的“填空”,即追求话外之音的含义就都是指的艺术的不脱离具象又能超越具象的价值。文学在艺术中的特点就在于它以语言来塑造形象,而其它艺术是以音响、色彩、人体动作等来表现。当然,文学的语言有不同于科学、哲学的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之处。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简单地说是夸张,深一步说它是创拟出艺术的形象而非指代艺术之外的实际事象,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其表达的合适与否主要并不以生活中事物的真伪来衡量,而是看它在作品中的作用有无积极意义。
由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取决于认识的维度和层次,那么从其它视角上也可以对文学的本质作出其它揭示,在此我们可以设想另两种认识文学本质的途径。
一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他将人的心理功能分为七层〔7〕。在这七层次中,我们从‘需要”角度出发来看文学本质,则它大抵处于满足审美需耍的第六层次上,而审美活动说到底叉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确证,固此审美创造又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
其二是可以从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来认识文学的本质,如果说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在社会经济基础上作用的认识,是揭示了文学的“社会结构”上的含义的话,那么“艺术生产”理论则是从生活、活动的角度上说明了文学的“社会活动”上的含义,而从这一角度对于文学的创作(生产)、鉴赏(消费)、文学生产机制等有更为直接和充分的揭示,也不失为建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
http://art.westcn.com/article/go.asp?id=4148

建议楼主看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