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英文缩写:思考问题总是不能动态思考问题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7:43:58
我的意思就是,比如说老师教1+1=2我肯定不说等于3,什么都不知道灵活运用怎么办?都怪中国的教育,想问题总是呆板的,固执的

教师有了这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过自己积极思考之后获得规律的主观想法后,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否则,就会变成过程、结论一起“喂”,学生的思维空间仍是狭窄的。所以,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探究的需要是非常关键的。这就需要教师兼顾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挑战性和探索性,从而产生研究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烈欲望。如在学习“除法的运算性质a÷(b×c)(b≠0,c≠0),一般都是先给出结论,再应用它来进行特殊题的简便计算,而我在教学时,则先出示“特殊”的习题,6800÷(68×25),让学生先试做,而学生在学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后,对一些简算题中的特殊数据已经相当敏感,马上就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不要这么没自信,
现在就是你遇到的问题少,经验少
等你遇到问题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自然就会变通了

hehe ,老师没教你一道题多个解法么?
比如1+2=3而2+1也=3啊
呵呵
不要这么没自信,
现在就是你遇到的问题少,经验少
等你遇到问题多了,解决的问题多了,自然就会变通了

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些运算定律、性质属于规律性知识,尤其是小学数学竞赛中,更需要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经验来解题,这些知识虽然是死的,但是思维能赋予他们灵魂。如果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将结论呈现给学生,侧重于对规律的应用,就掩盖回避了知识形成阶段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着眼于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思维的现代教学要求,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动态的思考中来学习这类规律性的知识。
一、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往往被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在课本上。教学中不注重“过程”,而仅仅满足于学会这些“结论”,那么,这些结论就会是一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母及各种符号的堆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①每个足球12元,朝阳区学校共买了101个足球,一共花了多少钱?②四年六班学生定做班服,上衣每件25 元,裤子每条20元,全班40名学生,共需多少钱?“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学生们得到了正确答案:12×101=12×100+ 12×1,(25+20)×40=25×40+20×40。针对这种情况,我仍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概括等,使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
“你们觉得这两道题的等式中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吗?”老师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尝试。
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得出了结论:“第①题的等号右边的100、1加起来就是等号左边的101。”“20和25的和去乘以40,可以用20和25分别乘以40,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
“这两题的共同现象是什么呢?”
“这种现象是不是一种巧合呢?对于其他的数学问题也适用吗?”在前面已有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生们产生了这种疑问,有了这样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有意识地要研究下去。
老师又给出了几道同样现象的题目,让学生总结出这是一种规律,并尝试着总结出这种规律。
这样,把静态的知识转化动态的探究对象后,使学习任务本身就成了诱发学生较高思维水平的潜力,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学习任务本身所蕴含的这种思维水平要求呢?
二、寻找切入口,产生学习的需要,启动学生积极的思维。
教师有了这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过自己积极思考之后获得规律的主观想法后,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否则,就会变成过程、结论一起“喂”,学生的思维空间仍是狭窄的。所以,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探究的需要是非常关键的。这就需要教师兼顾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挑战性和探索性,从而产生研究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烈欲望。如在学习“除法的运算性质a÷(b×c)(b≠0,c≠0),一般都是先给出结论,再应用它来进行特殊题的简便计算,而我在教学时,则先出示“特殊”的习题,6800÷(68×25),让学生先试做,而学生在学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后,对一些简算题中的特殊数据已经相当敏感,马上就产生了丰富的联想。
“6800÷(68×25)=2500”,有人马上说这样做。
“我反对,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呢?”另一位同学说。
于是,我让大家展开讨论,说出该怎样做,并说明理由。
很多同学都推翻了上述做法,并说出运用估算的方法,结果不可能是不是2500,我对此及时进行了表扬。
有的同学说:“6800÷(68×25)=6800÷1700=4,那么可以这样猜想:6800÷68=100,100÷25=4,
那么,6800÷(68×25)=6800÷68÷25”
下面的同学也对此表示同意,并向这名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仅是这道题具有这样的偶然性,还是这类题目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中,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总结出了除法运算性质,也体会到了除法运算性质的简便。积极的思维就从疑问开始。
三、在动态的思考中感受数学的思考方法,体会科学的思考方法。
动态的思考产生的结果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发现了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一种“发现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受数学的思考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经过不断地思考去获得规律的过程中,着眼点不能只是规律的本身,而应该有意识地突出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
对于一些规律性知识,从教学的整体设计上由“特殊”引发学生的猜想,再来举例验证,再来归纳概括,就是力图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如在教学 6800÷(68×25)=6800÷68÷25时,有思维活跃的同学马上会想到这个运算性质与减法的运算性质相类似,而这种类比、类推的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中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思想方法的不断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例子中概括总结,这也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渗透。

这东西的悟
就像禅一样
强求不来

别说中国教育不好,不是有那么多成功人事吗!
学海无边啊